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250章 第二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道我合一论稳妥。

进得庙来,大家入禅房依次就坐,和尚献上茶水便在门边相陪。自然先是嘘寒问暖唠唠家常,随后客人便步入正题说明来意。

红头发单旺打量房内后欣慰地夸道:“这庙里果真是个养伤的好地方啊。环境幽静,心态平和,更冒有官府鹰犬来打扰。兄弟,你腿上的箭伤痊愈了吗?”

“二哥,腿上的伤全好啦,你们要是再晚来几日,我就不在这庙里了,想去东都活动活动走趟盐。”黄巢撩起大氅露出大腿给朋友们看,“上次去沂州贩盐遭了官府的道,损失了货物不说,还搭上了几条兄弟的性命,我腿上挨了一箭,坐骑大青马也给射死了。”他放下袍襟感激地看着和尚,“还多亏了卞师父,他不光采药煎制,悉心照料,治愈了我的箭伤。还发大慈悲收留了我们兄弟,躲过官兵的追剿。否则我们只能东躲西藏,囤积的盐巴和财宝都要收缴了去。”

“阿弥陀佛,黄贤侄,你言重了。想我卞律和你师父是好朋友,与张处让曾经同在龙潭寺为僧,感情至厚,不分彼此。他原打算让你们在那里躲避一时,却应了句流行的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潭潭底潜有蛟龙,呼风唤雨,神通广大,故此寺内香火太旺。若是这么多人藏在其中,必然是人多眼杂,怕走漏了风声,引来官府的纠缠。于是转移到贫僧这里,一来,这庙中仅我一人,地处偏僻,进香的人不多,藏个几十号人也不打紧;二来,贫僧还略通些医术,能给你下药诊治,都是举手之劳的事嘛。”

庙里的住持很是认亲,只把黄巢当做自家人,说完沉吟片刻,他又犹犹豫豫地向单家二爷央求道,“有句话贫僧憋在肚子里好些日子了,看几位施主也不是外人,今日就一吐为快。这拼种些能,你们是老哩,多省劝劝他,白跟官府斗啦,小胳膊哪能拧得过大腿呀?早晚是要吃亏的。”

单旺听和尚这么说,扫了一眼同伴后嘿嘿地笑道:“师父,我们要让你失望啦。”

秃鬓角子突然想起疑问道:“三位哥哥,你们怎么从洪州来曹州啦?又怎么得知我受伤了呢?是专程找我有事吧?”

单旺止住笑严肃起来,“我们是专程北上来找你和仙芝的,先到了冤句你那庄子,却扑了个空。还好,在后土娘娘庙前遇到了黄皓,你侄子把事情全告诉了我们,这才知道你在开元寺养伤。刚刚顺道回了趟大单集,给老祖上了坟,然后就直奔这里啦。”

“有要紧的事吗?”黄巢关切地瞪大眼睛追问道。

三个客人交换下眼神,先由四爷单盛开口说明,“老弟,你也是走南闯北的人,今年贩私盐的路上冒发现异样吗?”

“异样?当然有了!前年大涝,接着是两年大旱,庄稼受灾颗粒无收。朝廷却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当官的更是变本加厉地盘剥压榨,没有一丁点儿的怜悯同情,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铤而走险,煞有当年隋炀帝败家亡国的架势。”

见对方双眉紧锁若有所思,四爷振奋地直奔主题,“你好结棍哦!看出来了,李唐是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啦。啷样?有冒有胆量效仿当年的刘邦,斩蛇起义,匡扶正义,涤荡乾坤,创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见对方没有表态,而在低头冥想,“怎么?不敢!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瞻前顾后的像个娘们。仙芝可不像你这样子,痛快着呢,听说要起事乐得一蹦老高,恨不得借来一双手脚。五年前,若不是他申屠生说长道短,执意反对,我们在长垣早就高举义旗啦。”单盛略有几分责备地望向红鼻子。

“我的咣当来,怎么怨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们往腾里跳啊。尤其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得先撒么撒么,保证想周全没有遗漏,举事者要对手下的身家性命负责,权衡利弊不得盲动,管吗?”方士可不是平白无故受人指责的主,他习惯地揉了一下鼻子,像是那一个个麻人的小洞洞里要有虫子爬出来似的,“四叔,怎么是我要阻拦呢?五年前,咸通十年,也就是庞勋造反的第二年,你和二叔来徐州找我,说与仙芝商量好了要兴兵起事,问我能不能施展点金术为义军筹集钱款。我就问了,师父怎么没来?我这点能耐全是他老人家教的,跟前放着高手不用,非得用我这半吊子?而且冶炼的矿石多产自汉水、蜀地、福建、岭南,《史记》中都说豫章出黄金,洪州本可以行近水楼台之便,何必舍近求远呢?我这徐州是无米下锅呀,点个一块两块的博取一笑置之,只是彩门手快而已;若要是成箱成车的变化,可要了我的老命啦。”

四爷未待他说完没好气地抢白道:“你小子说的是屁话!涛哥若是认同支持还用找你吗?当时庞勋对抗朝廷孤立无援,募集钱款是当务之急。处让贤侄效力于天册将军帐中,为此茶不思饭不想,弄得焦头烂额。我们也是临时抱佛脚,想到你不是正在徐州吗?未曾料到你一块金子也没变出来,还极力反对我们掺和戍卒叛乱的事。”

方士又揉了下鼻子,颇为得意地看着两个同伴,“两位师叔,你们说句良心话,我分析的不对吗?师侄的家就住在徐州城墙跟跟,看得是明明白白的,当时庞勋将将从柳子镇逃回来,损兵折将,众叛亲离,三万大军只剩下三千,穷途末路啦。又有徐州南面招讨使、淮南节度使马举率兵三万渡淮水,大破王弘立解泗州之围,更是填堵。庞勋他自己都感到大势已去,整日里除了乞佛祷神,就是卜卦问签。另外,不赞成你们起事响应徐州,还有兵力上的考量,官军把义军围得铁桶一般,酣战一年大浪淘沙尽是些精兵强将,远的不说,就拿长垣跟跟的丰县,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曹翔和徐州西北面招讨使宋威汇合一处,屯兵几万如狼似虎,王仙芝兵微将寡一旦搞出声势,必被碾为齑粉。尤其是右武卫上将军宋威,来年白袍银枪横扫西川,成都城下杀得南昭贼蛮抱头鼠窜。更有沙陀酋长朱邪赤心助战,铁骑萧萧,所向披靡呀。倘若行事必定是以卵击石,不是我师父玉昙上人压着,你们头脑发热轻举妄动,八匹马都拉不回来,回想起来都有些后怕。”

“那你说!什么时候适合?什么时候都有官军嘛,有他宋威、马举就不干事啦?即使没有宋威,还会有李威、王威,八成你是要等他们自行缴械投降吧?像你这样畏首畏尾,贻误战机,左也不是,右也不妥,莫等到头发白了,行将就木之时吧?”红发单旺拍起巴掌,有些按耐不住了。

“对呀!此次来曹州是单涛哥同意的,他都看好眼下的形势,你不也表示认同吗?可还老说审时度势,从长计议什么的,让人心烦,不痛快!”四爷也听得不耐烦了,显出不屑一顾的神情。

“两位师叔,你们没听懂我的意思,审时度势不是畏首畏尾,这么大的事是要仔细合计,具体安排的。”方士师侄努力辩解着,这回他接连揉了鼻子两下,“此地的北面不远处有个庄子寨,即是南华真人庄周归隐后的亡故埋葬之地,寨北有观有墓,墓后的小山便是大名鼎鼎的南华山,别看它只有十几丈高,却是圣人著书《南华经》的所在。圣人的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其无意仕途,只做过管漆园的小吏。正如他向楚威王说的那样,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之中自寻快乐,也不受国君的约束,恪守一辈子不做官,永远自由自在。”

“消极面世,无有进取心,什么也干不了。”

“碌碌无为,混吃等死,五十年的活法与五天有何区别?”

师侄没有被师叔的讥讽嘲笑所打断,“这位师父是佛教,想你对道家也有所耳闻。道德是什么?是天然的道我合一。庄子讲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码事,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从而与天地相通,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

说着说着他离席而起,指天画地像个私塾里的老先生,“《逍遥游》开篇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大丈夫若行大事,必卧薪藏胆,高瞻远瞩,厚积薄发。洼地杯水怎会浮载行舟?乘风蒿尺如何能大鹏展翅?蝉和斑鸠的嘲讽、朝菌与知了的浅薄、鹌鹑的讥笑,皆因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它们不是无知,而且有知的有限,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不是很浅薄吗?我不禁要问,黄巢师叔。你仓库里有足够的刀枪军粮吗?有充裕的金银辎重吗?有多少能冲锋陷阵的勇将和运筹帷幄的谋士呢?不客气地讲,师叔,您眼下连坐骑都没有了吧。智者行事是要从长计议,不做无谋划之事,不为短视而妄为,仓促之下的眯搂眯搂其结果也只会是昙花一现。”

“师侄,你还别说,我心里还真没底。”黄巢向众人坦白道。

“善哉,这位先生说的在理,凡事是得想周全了。”卞和尚也倾向于不能贸然行事,要稳稳当当地过日子。

单旺大手一挥不耐烦了,“说这么多做什么?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三年来不是涝,就是旱,老百姓都吃树皮,嚼草根了,朝廷却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唉,申屠生,你师父是让你跟来拖后腿的吗?”

“申屠生,你总是瞻前顾后,没个辣气。二哥说得对,如今是官逼民反,有多少绿林朋友揭竿而起。就拿庞勋的余党来说吧,呼啸山林,仍在四处拼死抗争,使得各个州县防不胜防。”单盛的看法与二哥的一致。

“我只是说要稳妥些,以免犯说道。是你的自然会来,不用你费尽心机孤注一掷,到时候必将水到渠成。不是你的,绝不要舍实就虚,落得个鸡飞蛋打。你们听说同昌公主宝钗的事了吗?那件首饰叫做九鸾钗,玉钗上雕着九只鸾凤,每凤一色,各不相同,钗边还刻着‘玉儿’两个字。就在公主下嫁的第二年,有天午睡时公主做了个梦,梦见有人来对她说,南齐潘淑妃要来取自己的九鸾钗。公主醒来后也没在乎,不久却忽然生病了,病情是一天天地加重,就连太医们都弄不清得的是什么怪病,最后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了。其实有知情人讲,‘玉儿’就是南齐潘淑妃的小名,九鸾钗原本就是她的殉葬之物。不管好的坏的、对的错的,为了装扮自己什么都不顾啦,只为了逞一时之快,同昌公主实在是不应该呀。”

申屠生揉着鼻头端详起卞律和尚,又看了看坐在一边的黄巢,“师父可不要怪我心直口快呦,你与我黄巢师叔面相相克呀。”

出家人疑惑地望着方士,一对黯淡无光的眼睛紧盯着问:“阿弥陀佛,此话怎讲?”

申屠生不急于正面回答,而是索去他俩的生辰八字,嘴唇微动掐指算来,“海了!和尚,你有血光之灾呀,卦象上看你是阴帅鬼王还阳,黄巢师叔是目犍连尊者投胎。本来你们二人互不相干,可尊者为将饿鬼道中受苦的母亲救出来,误放走了地狱之中你看押的八百万恶鬼。债是要还的,你一路追到阳间是讨帐来的,要不多久,尊者要因你所迫大开杀戒,凑足所欠的数目,而你也将重返阴间接收鬼魂。这可不是杜撰瞎说,确确实实是天意啊。”

说得离奇恐怖,卞和尚本来就胆小怕事,这会儿更加得胆战心惊手足无措了。黄巢却不以为然哈哈大笑,只当是江湖术士信口开河而已。

“申屠生,不要胡言乱语了,还是说说正事吧。你在临行前,不是对涛哥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吗?不晓得这东风是啥?”单旺又将思路引了回来。

“二师叔,依师侄愚见,如今的情形较五年前庞勋作乱之时是拨云见日了。别的不说,就这天灾**、内忧外患已够李唐招架一气的啦,五年前,外有高骈收复安南,震慑南昭;内有宋威、马举、辛谠等一干强将能臣,统帅康承训就是再无能,也将就着撑撑门面;尤其是调来了沙陀部酋长朱邪赤心,铁骑纵横势不可挡,那时举事势必困难重重,任哪都是强敌如林,情等着自取灭亡啊。眼下就时过境迁,大有改观啦,小皇帝即位年幼无知,游乐无度府库空竭,将宠信太监田令孜呼为阿父,皇权旁落阉人独揽;同样对比,外有南昭蛮子卷土重来,大举进犯西川,继路岩之后节度使为牛丛,系牛僧儒的二儿子,生性懦弱,只是个文人雅士,主帅怯阵使得酋龙得寸进尺。更有振武节度使李国昌,也就是朱邪赤心,恃功恣横,残杀长史,被朝廷降为大同军防御使,他称疾抗命与朝廷闹翻。吐谷浑、回纥、奚、契丹势微力单不足为患,尤其是契丹,迭剌部酋长、大迭烈府夷离堇耶律匀德实被可汗的女婿耶律狼德杀害后,为争夺联盟夷离堇之位部落里正打得不可开交。而吐蕃更是指望不上,分崩离析各自为政,自封宰相的论恐热凶狠残暴、反复无常,最终也是咎由自取在劫难逃,被尚婢婢部将拓跋怀光所杀,因此暂时不必再担心异族外援了。”

他明显看到吐蕃青年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悦,自认为是提及同族人的缘故吧,也未多想按思路讲下去,“而国内的宋威、康承训等人,不是闲置不得志,就是被排挤打压命丧黄泉。若我猜得不错,就目前愈演愈烈的西川战事来看,现任天平节度使的高骈不日将调去抗敌。”

“形势一片大好啊!”黄巢听他分析的头头是道,也被感染得激情澎湃起来。

方士原本讲得绘声绘色,却突然面有难色,“可有一事不尽人意,美中不足。自从韦保衡和路岩被贬官赐死割去喉管,其亲信子弟一并依法查办,朝堂贪腐风气眼下略有收敛。年初,清廉直谏的刘瞻刘几之重新入朝为刑部侍郎,随后官复宰相之职,回京那天老百姓募钱雇百戏夹道迎接,这在从前是绝无先例的。这刘几之可不简单,据说有李德裕中兴之才,更有尧舜之德。若是此人掌控中枢,举义行事还真得重新考量呢。”

老四单盛猛然觉醒,啧啧连声惊叹道:“屠生,你好聪明啊!难道你说的借东风,是要设下计谋,借别人之手除去刘瞻,扫清障碍?”

“师叔!哪个会如此下作?刘瞻是刚正不阿、济世爱民之人,我怎能逆天而为刺杀他呢?那是畜生行径。”申屠生像是被人侮辱了,涨红了脸坚决否认道,“李唐似被蛀虫掏空的朽木,千疮百孔,不可救药,其最终命运只能是轰然倒地,不复存在。刘瞻之流纵然千般本事还能支撑多久?我所说的借东风,是要寻求一位能开创惊天伟业的奇才,讨伐**朝廷的倒行逆施,挽救百姓出水深火热之中。所求之人乃曹孟德转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李唐亡,安天下者,必应在他的身上。黄巢师叔,只有得遇此人,你便如虎添翼,功德圆满,那八百万的冤魂之数才能凑足啊。”

“哈哈,还越说越神了呢,我却不信,啥曹操转世?我早先听说书的讲,曹操是韩信转世,那曹操又来转世啦?不晓得他又转成啥个样子?”四爷显然不信这些奇谈怪论。

庙里的和尚却打心底里佩服,“善哉,这位施主说得不假,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杀伐之人难离烦恼生死,必经六道轮回。今生是韩信,明朝为曹操,后世不定是猪是狼呢。”

黄巢颇有几分惆怅,他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话又说回来了,若是刘瞻真有中兴之才,让老百姓过上太太平平的好日子,我们还反对他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