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244章 第二十八章 水落石出紧脱衣,奇珍异宝贼眼迷。

“罗隐呀,你应该改名叫罗嗦!快回答我,既然你没出家为僧,这紫衣袈裟是从何处得来的呢?难道是你为贫寒所困、考场不第意志消沉,像他们几个一样自甘堕落偷来的。”义方催促罗隐讲出实情。

可话里夹带着对那几个出家人的指责,此言一出像捅了马蜂窝,立即有和尚站出来反击道:“唉,这就不对啦!十方侯,我们可不是贼娃子,你经常去荐福寺看望我师父栖白上人的,应该见过我们几个吧?这次贯休师叔带着我们师兄弟出京,就是因为你那二哥舒卞偷走了师父的紫衣,而指使他行窃的正是你庄义方啊。真没想到,师父视你为交心朋友,你却背地里使阴招,把他老人家的命根子偷去送人。十方侯,我都为你害臊,大家还赞誉你是天下第一有情有义之人呢,我呸!”大个子悟明激动地控诉道。

“哪有此事?我二哥舒卞去荐福寺偷袈裟!绝对不会,他虽然爱小贪财,却是个义盗,做人是有原则的,二哥一向敬重栖白大师,还曾到寺中拜望,怎么能干出如此卑劣无耻的事呢?说我是幕后推手,更是无稽之谈,那袈裟本是我为大师请的,反过来又去偷盗,你把我庄义方想成什么人啦?”庄义方义正词严地说与几个和尚听。

矮小精明的悟清不怀好意地冷笑了两声,“善哉,十方侯把自己撇得倒是干净,若是无凭无据我们敢冤枉施主们吗?多亏小僧心思聪慧,才智过人,能从蛛丝马迹中寻出诸多漏洞。师父的袈裟被盗就是你们合伙所为,你二哥舒卞先潜入寺内下手,得手后翻东大墙而出,外面有北帝派的邓道苗接应,再后来两人出延兴门送它给你,由你把紫衣藏在木箱内,不知是要孝敬给哪位高僧啊?嗨,你不要狡辩了,舒卞和道士的一举一动,乃至分赃不均起了内讧,这一切都被左金吾大将军王式的车夫老王亲眼所见。”

“延兴门的兵卒可以作证。”

“还有玄都观的道人。”

“你们折冲府的乞丐也证实那人就是舒卞。”

悟通、悟能、悟行三个也不甘示弱,接连拿出相关证据。

“你们说什么?二哥和邓道苗合伙偷盗!天大的笑话,他们两个水火不容,为了一张《无极图》闹得不可开交,这其中一定有误会。这位小师父,你是称作悟清吧?我在栖白大师的禅房中见过你。我且问你,是你们看见我二哥入寺偷盗的吗?”

“那还有错!不是他,还会是谁?院里是悟明他们亲眼看到,墙外又有老王来了个顶头碰,就是你二哥舒卞。”悟清信誓旦旦地证实道。

“是呀,我们几个在后面追他,他脸上蒙了块黑布,动作那叫一个快。可被院里养的那两只大呆鹅耽搁了,它们围住那贼娃子一通啄啊,他还用包袱左抡右打,可能是太紧张了,一用劲那袈裟给抡到墙外面去啦。你说他个大男人还怕两只鹅?”实心眼的憨娃掰着手指头咔咔地响,说着说着还嘿嘿地笑出了声。

一直在聆听他们对话的单涛开口道:“阿弥陀佛,那么说你们是没有看清贼偷的相貌喽?而且这个人是男是女也没辨出来。”

“那贼娃子个子不高。”悟通肯定地回答。

“身材也苗条。”这一点悟能是有把握的。

“确实如此,那个贼穿着紧身衣,带着蒙面,动作又极快,瞬间便翻出墙去了,根本看不清是男是女。”数筷子数出严谨性情的悟行一丝不苟地说。

悟清坚决地补充一句“虽没看到正脸,却有老王证实是十方侯的二哥。”

还没等玉昙和尚表态,吃得正起劲的丑书生嗤之以鼻,“你脑西搭牢了?怎么认准是舒大侠干的呢?我在贾家楼见过他,人虽长的袖珍,可为人却是大气,打死我也不会信他做那事。不就是丢了件御赐的袈裟吗?弄得鸡飞狗跳的,你们荐福寺若不嫌弃,我这件尽管拿去给那老和尚穿。”他把筷子往桌上一拍,很是看不起和尚们斤斤计较的做法,“你们出家人不打诓语,我罗隐也不说瞎话,不瞒你们说,这件袈裟是寒食节的头一天在开化坊东墙外老天爷赏的。对了,我那天离开贾家楼,外面还下起了雪,外衣押给了质库,身上那叫一个冷。还好,走到开化坊这雪就停了,本想去坊里令狐相公家看牡丹的,他家的牡丹长得好,全京城可数第一。是相公的老父亲令狐楚种的,让人不禁想起刘禹锡的诗‘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可又转念一想,我这衣冠不整的太失礼数,而且相公屈身淮南,小相公令狐滈仕途不达,多受排挤,抑郁在家,就此打消了观花的念头。暗叹人走茶凉的冷酷,顿时觉得雪后更加寒气逼人,我回头望那寺塔祈求菩萨保佑,能有件衣服披披就好了。突然一个包袱从天而降,实实在在砸在我的头上,我是又惊又喜,打开来一看,你们猜怎么着?里面是这袈裟,就这么神奇!这是老天爷的眷顾,怕我给冻坏啦,有衣服为何不穿?穿上虽有些肥大,可长短正好,心想暖和便是,知足了。”他得意地手拍桌面。

“你是在寒食节的头一天,开化坊东墙外得的袈裟?我师父的袈裟也是那一天被盗走的。”悟清若有所思地探问他。

“啊!有这么巧的事?”罗隐喜形于色地继续讲着,“还说和尚不打诓语呢,我听你们讲的可全是胡编乱造,凭空臆想出来的。那时我是向左去朱雀大街回客栈的,在兴道坊与开化坊间的巷子里遇见了舒大侠,他正被一个提着棍子的老道追赶着,高声嚷着讨要什么图。还没等我向他打招呼,两个人就一前一后地往右拐去了,你说他哪里有时间去庙里行窃呀?”

“原来是过路的。”悟通终于悟出来点什么。

“你得到袈裟时,没发现巷子里有什么异常吗?”贯休和尚凝眉深思随口问道。

罗隐经他一问也陷入回忆中,“巷子里静悄悄的,没个人影。不过,我抛了那包袱皮,拐过东北角时,倒是听见背后传来一声女子的惊呼。”

“女子!是什么惊呼?”几个和尚同时发出惊呼。

“她是说,弄啥西?贼骨头!”罗隐笑嘻嘻地重复了两遍,“女贼和我还是同乡呢。”他顺手从袖子里取出一串紫檀珠子,持在手里随性捻着。

“师父的念珠!这紫檀珠子是日本国僧人圆仁归国时所赠,是雌雄一对,我是认得的。它怎么会在你这里?”悟清见到那串佛珠不由得大呼小叫起来。

这可把罗隐吓了一跳,“它是在袈裟里的呀。”

“别废话!快把紫衣脱下来,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失物。”大个子沙弥不由分说捋胳膊挽袖子就要动手。

一切都真相大白了,没什么好说的,脱吧!荐福寺的和尚们自然是欣喜若狂,也顾不得吃饭了,决定就要回京去。却被义方拦住了,与几位出家人商量,要麻烦他们为三个过世的朋友做法事超度安魂。都是故交老友碍于情面不好推辞,和尚们暂且按耐住激动的心情,与大家一起来到院中。

望着大车上一个个的木箱,刚换上别人衣服的罗隐抱怨地说道:“真是世态炎凉让人心寒,穿着紫衣还一口一个大师、上人,脱下了便变成施主了,我是失主啊,老天爷恩赐的袈裟没了,就连做人的尊严也丢了。咳,三少爷,你说的那些朋友安置在哪里啦?”

义方心情沉重地望着马车之上,“我已将他们的遗骸火葬了,骨灰就承在带锁的那个箱子内的陶罐里。”

办完法事,荐福寺的五个和尚高高兴兴地回了长安,义方他们不得已耽搁了两日,筹集了马匹这才南行。到达潭州,车队要西去大沩山密印寺的,玉昙大和尚与贯休闲来无事也欲前往。而钦山文邃禅师和罗隐要先行一步,义方考虑到罗隐还好说回乡不急,可文邃要去洞山探望病重的师父,靠两条腿一尺尺地量怕耽误了事情,便张罗着为他们雇辆马车。

刚好,旁边酒家的门前就停着一驾崭新的轩车,新刷的桐油铮明瓦亮,亮得能照出人的影子,在车身上歪歪扭扭地写了个“雇”字,细看下面还少写了一笔成为住字,如此写也有道理,接下去的行程里这就是移动的房子啦。

“就这辆轩车如何?”贯休和尚几步走到近前,四下里寻找却不见车主的踪影,往周围看再没有其他车子,大家只能等待片刻喽。

“师父,师父,您能为我指点明津吗?”从路边凑上来的青年书生,他温文尔雅地一揖到地,谦虚诚恳地向贯休求教。

“阿弥陀佛,我修为尚浅,画个罗汉还可以,要是开导渡化还力不从心。”

那书生只是会意理解地一笑,又转向玉昙和尚同样恳请给与指点。“哈哈,我更是无能为力了,他还能画个画,我连说都说不清楚,这得找高僧给你指点呀。不过,贫僧想知道你要问个什么?”

“哦,小生是想明白要达到《金刚经》里的‘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的境界该如何做?”白衣书生不急不躁地认真说。

“这个嘛,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不能强求,我不能乱讲误人子弟,你还是去请教大德们吧。”单涛为难地直摇脑袋。

看着对方那一丝不苟的认真劲,贯休喜欢地询问他,“学生,你叫什么名字?”

“小生姓张名拙。”

“善哉,姓张名拙,这个名字好,勤能补拙嘛,时刻要告诫自己呀。潭州自来是人杰地灵之地,遍布名山宝刹,往西去就是沩山,那是沩仰宗的祖庭;往东去名刹更多,黄檗山是临济宗的发祥地,还有洞山的良价大师,可惜这些寺里的当家和尚不是圆寂,就是病危了。对了!你可以去附近的石霜山,那里的主持是我未曾谋面的师叔庆诸禅师,我师父无相禅师与他是同门,都是药山惟俨大师的嫡传道悟宗智的徒弟。”他为自己能指条明路给人甚感欣慰,得意地用手指挑起车帘子,“哎呀,车里有人!”

随着他的惊呼众人看过去,车厢里确实端坐一人,鼻观口,口观心,纹丝不动,仔细观看还是个老和尚。贯休怯生生地施礼问道:“阿弥陀佛,请问禅师,这驾车是您雇的吗?”

“嗯咯。”老和尚眼不抬身不动地回了一句。

“师父是哪里的和尚啊?是要去哪里呀?”罗隐也伸进头去问。

“么子?阿弥陀佛,你们是要搭车吗?贫僧是他的师叔,住锡石霜山崇胜禅寺,法号庆诸。”老和尚指着贯休露出一丝笑容。

“是师叔啊!”文邃禅师第一眼便认出来对方,洞山良价的师父云岩昙晟和庆诸的师父道悟宗智既是同门师兄弟,又是一奶同胞的亲哥俩,自然要称其师叔了。不但是他如此称呼,贯休听说车上之人是石霜庆诸,也是赶忙合十拜见,口称师叔安好。

“您就是石霜山的庆诸师父?这下可好了,小生不用出城就能请教啦。”那书生高兴得眉开眼笑,先是施礼问候,随后又把问题说了一遍。

“学生,你叫什么名字?”老和尚不急于指点迷津,而是认认真真地端详起他。

“我姓张名拙。”

“噢,人人寻觅这个‘巧’字尚不可得,你这个‘拙’字又从何而来呢?”庆诸禅师收起微笑严肃地说道。

“我懂了!真是醍醐灌顶,顿开茅塞呀。”书生像获得了无价之宝手舞足蹈起来。

“什么就懂了!不就是问个名字,懂什么啦?刚才不也这般问的吗?”贯休有些心中不悦,不仅是他一个这么想的,其他人也莫名其妙地瞅着兴奋的书生。

“听了大师的一席话,小生真得是顿悟了。不信,听我呈上一首偈子,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罣碍,涅槃生死等空花。”此首偈子一出即刻震撼了众人,大家均对庆诸大师心服口服。

“师叔,您雇车是要出远门吗?”文邃彬彬有礼地问庆诸。

“嗯咯,我是去洞山看望师伯,你也是回山探病的吧?”

“正是,我们可以同路啦。”他还要说下去,却被从酒家里出来的壮汉打断了,这位可能是长时间在外风吹日晒的关系,皮肤黝黑褶皱,黯淡无光,他正晃荡着大脑袋向和尚们嚷着,“和尚,真没想到你们是同路,这对于我是天大的好事!一个也是赶,两个也是哄,都上车,坐得下,里面真是宽敞。可丑话说在头里,路费是不能少啊。”

罗隐补充说要去铜陵,他同样不假思索满口答应,见一下子又多出两个,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是嘛,是嘛,先去洞山,再去铜陵。一趟便拉了三个,天大的好事!买卖是相当的红火,客人太多,我这脚底板都磨出了十多个大水泡来。也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份?这些天挣得盆丰钵满。前个客人是文化人,有学识,有才气。一路之上净是作诗了,到了这儿说要逗留几日,那怎么行!不是要耽误我的买卖吗?不拉了,自己想辙。”看他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乐得嘴角裂到了耳根子,如果没有耳朵挡着,再放肆下去,不知会是什么个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