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229章 第十三章 人心叵测难分辨,捶胸顿足有谁知。

叔侄两人带着手下和儿子刚刚离去,从楼里急匆匆地奔出来几个和尚,此时的他们虽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回到庙里去,却不忘“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的行止威仪。

“悟清,到底是怎么回事?老衲的紫衣袈裟藏得那般仔细,是谁一下子就盗走了?”栖白上人走在最前面,大步流星目不斜视,若有所思地问着小个子徒弟。

精明的小沙弥凑近了答复道:“师父,这个我们也想到了,贼娃子进得禅房没有四下乱翻,而是直取师父的榻下,摸得门清呀,是不是知道底细的人做的?师父您回忆一下,最近有可疑的人来过吗?”

“什么人来过?还见过我的紫袈裟呢?悟清,说得有理,一定是知情人。”老和尚一时想不到会是谁,但对徒弟的想法是认同的,他又问大个子徒弟,“悟明,你可看见贼娃子是什么样的人?是男是女啊?”

一看这位的面相就是个实心眼的憨娃,他掰着手指头咔咔地响,未加思索有一说一,“我是没看见长的模样,悟通、悟能、悟行也说那人像是一道影子,跃过东面的院墙便不见了。”说着他还嘿嘿地笑出了声,没心没肺地不体谅师父郁闷的心情,“不对,院里养的那两只大呆鹅能知道,它们围住那贼娃子啄了一阵子,那蒙面人用包袱抡打,太用劲都抡到墙外面去啦。”

“悟明啊!我看你永远也悟不明,你是让师父去询问报事鹅吗?”见师父面有怒色,悟明尴尬地呵呵两声,不敢再随着性子任意乱讲了。

“师父,您先不要着急,这御赐袈裟丢不了,我倒是打听出一些讯息。”小个子眼珠滴溜直转,把未曾示人的消息禀告给上人。

“噢,悟清你知道些什么?快说!你们要晓得,袈裟是圣上赐予的,若是丟了,我这老命也就丢啦。”栖白如释重负地长嘘了一口气。

另外三个人也是充满欣喜,不由自主地伸长了脖子,

“师侄,是什么讯息?”

“哪呢?”

“还有别的?我怎么没听说。”

“佛说,坦然地接受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在大家像疯了一样四处乱跑时,小僧却静静地立于巷口,查看着蛛丝马迹,你们看这是什么?”他得意洋洋地从怀里掏出块包袱皮。

“是我的!是用来包裹紫袈裟的,里面的袈裟呢?”老和尚本能地拼尽全力一把抓紧它,似奋力捞起即将跌落谷底,即将飘落得无影无踪的希望一样,两只眼睛放出异彩直盯着徒弟。

“我是在东大墙的墙角里寻到的,师父,我也在纳闷呢,贼娃子怎么把它丢下,难道是穿着袈裟走的?”看师父那刚刚舒展的眉头又往一处聚,悟清略一浅笑跟着说,“我在原地没走,看见从南面光福里过来两驾马车,头车的车把式我认得,是给左金吾大将军王式赶车的老王。我就上前拦住,问他是否遇见什么可疑之人。”

“对!是有车过来,师兄,我也看见啦。”悟明听他提起马车也想起当时的场景,

“呦!那辆马车不就是其中的一个吗?”他伸出关节粗大的右手指着楼前。

“那是同昌公主的七宝车啊。”扭头看过去的栖白和尚是认识的。

“把式老王说确实有可疑人经过,而且是可疑得很。”徒弟的这一句又把大家的目光吸引过来,“说是方才见一老道人从北面跑来,拼了命撵个孩子,口里大声喊着贼娃子,还有,嚷着是额的、给额什么的。”

“他看见偷袈裟的人啦!是道士和小孩子勾结作案,还内讧抢起来了。他说那两个贼娃子是谁?长得什么模样?”上人闻听偷袈裟的贼有了眉目,兴奋不已,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据老王说,人是不认识,长得嘛,倒是迎了个正脸。道士一身脏兮兮的,手中拎着根棍子;孩子小鼻子、小眼睛、歪戴顶皮帽子。”说了这些悟清停下了。

“说呀。”

“没了,就这些。”

师父还是意犹未尽,想了解得更多一些。

圆载和尚很是纳闷,“道士要袈裟干什么?又不能穿,倒不如给贫僧。难道拿去卖钱吗?”

“哪个质库敢收紫袈裟,不怕吃官司吗?老百姓买它更不可能,一定是哪个庙里的大和尚看着眼红心痒,让人偷回去过过干瘾。或是有人要用它送礼,孝敬某个大德居士吧。不用管它,立刻凭着这些线索去报官,首先要捉住这两个人,一切便水落石出啦。”贯休以为事不宜迟赶快去办,定要将歹人绳之以法。

“不可,赐紫丢失是要问罪的,我们还是自己追寻吧。”老和尚无可奈何地阻止道,他回头望着贾家楼那硕大的牌匾,惆怅无助地问贯休,“阿弥陀佛,贯休师弟,晓得何为最珍贵的吗?”

同伴也随他看去,注目的却是那些摇曳的大红灯笼,“当然是已失去和未得到的喽。”栖白没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淡淡地笑了笑。

这几天和尚们没闲着,派出人去满城地查访打听,寻找道士和孩子的线索。也许这两个人的外貌特别突出,或是长安城人多眼杂,轻轻松松地便知道了他们的身份和去向。把守延兴门的兵卒告之,出事的那天确有这么两个人一前一后追逐着,大呼小叫地经过城门,往杜陵方向去了,可其中一个不是娃子,是个貌似侏儒的小个子男人;更意外地还在乞丐那里获悉,戴皮帽子的小个子男人是十方侯的把兄弟,叫做舒卞,江湖人称一只黄鹂,是有名的神偷妙手;又从玄都观道人的嘴里得知,提棍子的是北帝派的邓道苗,一向对古谱秘籍、奇珍异宝情有独钟。

信息汇总到栖白上人这里,老和尚傻了眼,真是万万没想到,视为知己的交心朋友却背地里使阴招。那庄义方前一阵子还来辞行,说是奉旨代替皇上去江南礼佛进香,其二哥叫什么没记住,也随其一同前来,这人恳请要一睹紫袈裟的风采。也是自己一时虚荣,不加提防取出让其观瞻,谁晓得他是个贼娃子!可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呀。难道是他们早有预谋,商量好了要对我的宝贝下手,要送给南方哪个相好的高僧?大和尚想到此处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可又转念一想,不会吧,这袈裟还是十方侯给使的力气,否则怎能如此顺畅披在自己身上。对于赐紫,外人看来是皇恩浩荡,千辛万苦的事,可在人家眼里是轻描淡写,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解决了。到大明宫去,向皇帝要一件不就得了,非要盯着我这件吗?

他起初想不通,却经徒弟悟清提醒,方才恍然大悟,也是老皇驾崩,新帝虽然表面上客客气气,却总像两个人中间有堵无形的高墙。据传因即位的事,圣上对庄义方耿耿于怀,曾设圈套欲置其于死地。真是这样吗?那个道士又是什么角色呢?或是道家也惦记起我的袈裟啦。越想越是如此,老和尚震惊于人心的险恶,他下定决心要像徒弟讲的那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能吃哑巴亏就这么算了,于是他请来圆载、贯休,招集得力的弟子出谋策划,思来想去也没有个称心的法子。

最后还是把重担落在贯休肩上,趁其回杭州的机会带上悟清他们,追上十方侯的队伍,想尽办法查出袈裟的下落,伺机将其夺回来物归原主。

再说说远在洞庭湖畔的庄义方,这几天是特别的奇怪,他总感到耳朵根子发热,心里乱糟糟的。自从光叔去世后,他的处境极其尴尬,可能是起先跟四皇子走得近了,遭到新皇的无端猜疑,刚刚登基就派他去南昭报丧,想是让其离着长安远些吧。可没有料到,护着中使云虔到了南昭东京善阐城,却遇到了危及性命的大麻烦。其新主世隆蛮横无礼,不但其名冒犯太宗、玄宗名讳,又怨恨大唐不先吊唁其亡父,扣押慢怠告哀使者于外馆,多亏大军将段宗膀从中斡旋,才得以平安还朝。

离开南昭不久,那世隆便恼羞成怒,自称皇帝,国号大礼,改元建极,遣兵犯边,连年征战。一晃十年过去了,沧桑变迁,物是人非,四皇子夔王李滋已经撒手人寰啦,没有了威胁,猜疑自然消退了。

近来李漼的态度也改观了不少,半个月前,将他传至清思殿,在三千铜镜的映衬下,大殿里像是站着三千个皇帝,一抬手一投足如千军万马滚滚洪流,颇有气势!那天李漼的心情格外得多愁善感,可能是新嫁出了姑娘同昌公主的原故,称兄道弟客客气气地对义方说话,已经有年头没这般亲近了。

“义方大哥,你是知道朕的,朕这性格不可取,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累呀!但为了大唐社稷,千秋永固,再苦再累是必须滴嘛。朕和大哥一样,都是孝思不匮、至真至纯之人,几年前朕义无反顾地将高祖的献陵以下,至父皇贞陵十六座帝陵统统祭拜了一遍,可谓是对历代先祖的告慰吧。当时朝堂内外多有鼠目寸光之辈,说是劳民伤财不可为,可朕心意已决,就是阻力再大,非议再多,这件教化育人的大事一定要做,行忠孝之举惠及子孙万代呀。朕还有一个心愿不能亲自去完成,需要有人代劳前往,大哥是知道的,我们陇右李氏一向是礼佛行善之家,尤其是父皇的那段不为人知的经历,朕有心环游海内,遍访旃檀之林,悉听高僧大德的教诲,祈求佛祖保佑国泰民安。朕掂量来掂量去唯有大哥是最合适的人选,就责成你们十方折冲府去办,树面大旗写上‘奉旨进香’,逐个大寺送些香火钱,哪怕是给每位师父敬献上一件袈裟、一双僧鞋也好啊。这样好啦,先从左右两街慈恩寺、荐福寺、西明寺、庄严寺开始,一定要去朗州德山,德山的已故宣鉴大师是青原行思系的第五代传人,以德山棒著称,又是朕赐谥了‘见性禅师’,声望极高。”

一提起光叔,义方便不禁百感交集,其音容笑貌浮现脑海,想起诸多往事心潮澎湃,摁压不住向皇上提出了一个沉积已久的请求,没想到李漼痛痛快快地应允了。

出了宫来,奉旨照办,筹集妥当即刻出发,过蓝田,出武关,沿着商山路向南而去。

十方侯出京已半月有余了,身担重任的六个和尚雇了驾马车,在后面没日没夜地拼命追赶。还好,礼佛的队伍行动缓慢,途中若遇大寺宝刹是一个不漏,燃香祈福,顶礼膜拜,煞费工夫。追赃者紧赶慢赶一路打听撵到了朗州,可过了沅江,左打听右询问却不见了他们的踪影,一时不知去往何处?

哪能原地不动地傻站着,那是徒劳无用的,看前面路旁有处茶水铺子,大家正好口渴,走进去找了凳子坐下,再从长计议吧。

茶客还真不少,却都空着手眼巴巴瞅着灶上,众目睽睽之下店家婆子正在忙着烧火,“客官,茶水还没烧开呢,稍等一会儿吧。”听有人来了她顾不得抬头,将最后一束薪条塞进灶里。

所有人舔着嘴唇,咽着吐沫,眼瞅着略微冒汽的大锅,只能望梅止渴了。“店家娘子!上茶来,这嗓子都冒烟啦。”又有人来,在和尚们的身后干渴难耐地嚷着。

抹桌子的店主人陪着笑脸抱歉道:“大师,您莫急,水还没开呢,柴火又不够啦,我已经让我那小子去砍了。”

“等不得了,柴火砍来人早就渴死喽。”那人直奔灶台大模大样地去掀锅盖,大家瞩目看去是个出家人,准确地说是个蓄发的头陀。对着六个和尚的是背影,此人又瘦又小,没什么出奇之处,可不看则已,一看却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和尚的身上穿了件肥肥大大的紫色袈裟。

满头大汗的店家婆子见他如此猴急,腾地跳起来加以阻拦,“咳!师父,茶水若不烧开,喝了岂不坏肚子?”

和尚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拨打开女人的手臂,操起木勺子在锅里舀了满满的,倒入案板上放着茶叶的空碗里,又荡了几下茶汤,便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

随即直着脖子打了个嗝,“舒坦!”然后抹了抹嘴笑着说,“放心,路铺茶水不烧开,喝了肚子也不坏。你索性抬一桶生水,让过路人喝也没问题。”说着把水逐个盛到碗里。

“胡扯!喝了半开的水能不坏肚子?”

“和尚怎么打诓语?”

等待水开的人们自然不会信他,都在指指点点没人去端。店家男子恼怒了,“大师父,口渴了胡乱喝些就算啦,何必把茶都给沏上?再坑害别人,扰了我这生意。”

“阿弥陀佛,大师!身着的紫袈裟是皇上御赐的喽?”贯休起身合掌道。

头陀只是用手指了指天,抿嘴笑了笑并未说话。

“是吧,皇上赐紫,大师必是德行崇高、佛法无边,一定是暗念经文使半生水喝了无恙吧,小僧可否能讨要一碗?”贯休不是对人,而是对衣服高看一眼,在这尴尬境地挺身而出来解围,是有意结识大德喽。

一碗茶水一饮而尽,另五个师侄也抢着喝了,口里一个劲地夸着解渴。别人听这和尚是皇帝赏识的高僧,想他说的绝不会假的,便也将信将疑地试着拿去喝了。

贯休请那头陀同坐,攀谈起来方知是同乡。头陀得知他们六个也从长安出来,说是往潭州去的,便讲自己出京时过于匆忙,走到此地身无分文,这下好了,正好顺路,请求应允搭乘一程。

贯休本来心想多个外人很是不便,但话已说明了不好拒绝,又都是修行之人本为一家,只好勉强答应了。

眼望着两旁的起伏山峦,其中一座俊秀的最为显眼,“哪是什么山啊?”头陀好奇地问店家。

“那是德山!”邻桌茶客们在偷听偷看着这位高僧,颇有好感地插嘴道。

悟明抬头仔细观瞧,“这就是德山呀!宣鉴老和尚住持的古德禅院便在这里吧?”

店家男子蹲在大木盆边洗着茶碗,眼望蜿蜒的山路骄傲地说:“当然,天底下有几个德山啊?古德禅院更是仅此一家,尤其是宣鉴大师是禅风远播。前日京里还派来钦差大臣,上庙里进香祈福呢。”

“哈哈,真是偏得呀,寻来找去,没想到喝碗茶喝出了消息。”悟能乐得翘起了二郎腿,被师弟悟行用手推落。

“你们看!进香的队伍出山来了。”用布擦碗的男人惊喜地指着山道上蠕动的车辆。

贯休他们赶着马车一路急行,见已把官差远远地甩在后面,前边道旁有片茂密的林子,便让车夫将马车靠边停下,他率先钻出车厢,招呼着同伴们下车,“悟清、悟明、悟通、悟能、悟行,你们五个随贫僧去,头陀大师,请在车里等候,我们去去就来。”

六个出家人站在道边,望了望当头的大太阳晃得人睁不开眼睛,身为师叔辈毫无顾忌,不需说明直接安排,“阿弥陀佛,这阵颠簸身子都快散了架,终于赶在头里了,我们就在这里智取袈裟吧。”

“为什么呢?对贼娃子还要客气?直接夺回来嘛。”大个子僧人不解地问。

“善哉,师叔说得极是,当然要智取了。师弟,你虽有膀子蛮力,可硬来能打得过十方侯吗?”小个子嘲笑着师弟。

贯休一笑环视大家,目光落到胖和尚的身上,“悟能,我们换换外衣呗。”

“换衣服干啥?师叔的是祖衣,额的是五衣,恁的面料又好,这回师侄可占便宜喽。”小和尚鼓着腮帮子窃喜道。

另一个瘦瘦的僧人板着脸严肃地责怪他,“师兄,怎么胡乱穿僧衣?这五衣是劳作时用的,为何出门不注重仪表?应该穿七衣或祖衣。”“额不是出来时慌张了么,悟行,不要跟额装腔作势的,摆好恁那五观堂的碗,数对筷子就得了,别出来单根,让师父骂哦。吃来伸手,饭来张口,恁们哪能晓得额们积香厨的忙碌呦。”原来胖子是寺里的典座,要不他衣服上怎么油渍麻花的呢。

满脸和气的一位劝解着,“阿弥陀佛,师弟们都不要吵了,谁也没闲着。荐福寺是大寺,人来人往的,就是我们知客寮也是不得闲喔。”

“悟通,不要表白自己啦。悟能,快脱吧,师叔只是说换换穿,又不是真给你。”悟静催促着胖子赶紧照办。

换过衣服,贯休让他们把车子赶到林子里藏好了,外面发生什么也不要出来,更不得探头探脑以免被外面的人看到,五个师侄照他说的安置好马车,满心狐疑地望着林子外面。

这时从北面大道上驶来几辆大马车,头车上插着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旗子上大书着“奉旨进香”四个大字。

几个和尚只顾看那旗子,突然听到悟明一声惊呼,他伸出大骨节的手指指向近处的贯休,“哈咧!你们快看,贯休师叔犯癔症哦,满地翻滚浑身撕扯的,那衣服都成条条咧。”

见此情景,胖子悟能急得直跺脚,“额的衣服,哈咧,哈咧,上了师叔的当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