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227章 第十一章 骨肉至亲生死劫,战事焦灼难预测。

温璋还是那个温璋,长得小鼻子小眼睛,可外表干干净净、文雅清秀,透着世家名门的高贵之气,让人见了舒服耐看,只是随着年华的流逝历经艰辛,其面容被打磨得更加坚毅成熟了。

他身边的男子刚踏入店门,便指着楼梯旁的桌子给上司看,“府尹,你看,那不是你叔温庭筠吗?旁边的是你堂弟温宪啊。”

可不是,桌子旁侃侃而谈的正是京兆尹的族叔温庭筠,他的儿子温宪陪坐在身边。“人老了,有今天没明天的,总有幻觉,转来转去的,从这个世界转眼间到了另一个世界。就是不去那边,成式也会派人给我捎信来。”老头子神神秘秘地讲给大家听,同桌的人都不信,认为他在说笑,可温庭筠一口咬定是真的,还由他的儿子证实。

方干打趣地问道:“同时有几个世界!你一定找到情投意合的鱼幼薇了吧?温老吃,在那个世界能看见故人喽,是否见过我的老吃姚合啊?”

温老头一本正经地纠正他,“胡说,幼薇是我的学生,我们之间是清清白白的。至于姚老爷子我没见到,却总有四个老太婆来我屋里,商定着什么时候送我过去。”

“爸,你又有幻觉啦,哪儿来的四个婆子?只我妈一个你还对付不了呢。”儿子的否定引来大家的哄笑。

刘锐好奇地问方干:“你怎么管他叫老师呢?”

方干理所当然地说:“当然得叫老吃喽!人家温先生做过国子监助教啊,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文取仕,值得尊敬。不叫老吃叫什么?”

“叫什么都可以,我考春闱这么些年,屡屡不第,最理解考生的心酸。原来是暗着帮,后来任国子助教,还主持起秋试,这回可以正大光明地以振公道。我把因榜进士的诗文三十余篇全都贴出来,公诸于众,就是让那些习惯于暗箱操作的达官贵人们看看,什么叫学而优则仕。真是痛快呀!”

等温老爷子激扬表白后刘锐揭了他的伤疤,“最后不是得罪了他们,杨收第一个站出来鸡蛋里挑骨头,说那些文章言辞偏激,为此贬你到方城做县尉喽。”

“叔,你怎么来了?有事吗?”温璋已来到近前。老头子猛一抬头细加辨认,“是璋儿呀,我正要去京兆尹府衙找你呢,有事要打听。难道你不知道?你叔温庭皓是宿泗观察使崔彦曾的团练判官,现被困在徐州,庞勋那混账将他押在大牢,至今生死不明啊。我这几日右眼皮总是跳,可能是凶多吉少啊。”

族侄连忙安慰道:“我知道,我知道,叔,你先别急,据说庞勋只是把都押牙尹勘、教练使杜璋、兵马使徐行俭三个人杀了,正副观察使崔彦曾、焦璐和皓叔他们并未遇害。”

李频听他们说到温庭皓,将自己所知的消息透露出来,“我在尚书省也听说了,崔彦曾他们暂时是安全的,庞勋一时半会不会伤其性命。他自称徐州留后,欲效法武宁前任节度使王智兴旧例,希望朝廷赐与旌节,派押牙张琯奉表来京,为自己请封观察使呢,只是皇上顾虑重重还没答应。还听说这贼头子起先是威逼温先生的弟弟草表,被拒绝后由落第书生周重写的。”

“这些大逆不道的亡命之徒,戍边保国是士卒的天职,为了想家竟然违反军令,对抗朝廷,若是各道都效仿他们,那还了得?任凭南诏蛮子打过来吗?当年王式是杀银刀军杀少了,让徐州的漏网之鱼卷土重来,兴风作浪啦。”郑仁规替老人家着急,对徐州的兵乱很是愤慨。

“哼哼,真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痛,小伙子,事没摊在你自己身上,不要妄加评论。”方干不满意同伴的说法,“那些徐州戍卒甚是可怜。咸通四年南昭陷交趾,徐州观察使孟球奉旨募兵二千赴援,分八百人屯戍桂林,约好三年替换,却一拖再拖一戍就是六年。士兵们归心似箭,而观察吏崔彦曾听信尹勘、杜璋、徐行俭三人的谗言,以军需空虚发兵所费甚多为由,决定戍卒再留一年。这下子可炸了营,士兵们忍无可忍骚乱起来,冲昏理智杀死都将,推举粮料判官宠勋为主,不顾一切执意北还。朝廷密谋先稳住乱军,赦戍卒擅归之罪,放其通行,暗地里却安排一到徐州将就地尽数屠杀。不想没有不漏风的墙,戍卒得到消息决意破釜沉舟,一路招兵买马,窝藏山贼草寇、银刀军的残余,势不可挡占领徐州。随后自称兵马留后,取濠州,屯宿州,攻泗州,拥兵五万声威大振。近期又重兵围住泗州,攻克都梁城,全歼淮南、浙西援军,进据淮口、寿州,隔断东南漕运。气焰嚣张不可一世,杀人都杀红了眼,恐怕身陷囹圄的官员们会遭不测呀。”他似亲眼目睹讲得眉飞色舞,吐沫乱飞。

刘锐锁住眉头异议道:“若是依我看,朝廷平乱失利对崔彦曾他们倒是件好事,庞勋想借助胜利逼迫皇上妥协,赢得梦寐以求的官职呢,哪能下毒手杀害国家大臣呀?再则,任命金吾大将军康承训为徐州行营都招讨,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就是个败笔,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无能,现如今只剩下畏敌不前的康承训,怯阵龟缩于鹿头寨,被叛军围在铁桶之中。温老兄,照此情形你大可放心,此次不仅是兵乱,老百姓也裹挟进来,规模史无前例。你看着吧,打不过人家就得同意加官进爵,这是朝廷一贯的做法。可惜呀,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如果有像李德裕那样总揽全局的人就好了。”

“璋儿,看你气色不佳,怎么了?酒喝得这么凶,遇到什么难心事了吗?”听温庭筠这么一说,大家都去看京兆尹。

见他刚放下酒杯尴尬地一笑,“哈,没什么,能应付。叔,就别为我操心了。”可当叔叔的不放心,硬是让他讲出来。

温璋碍于面子支支吾吾,“小事,昨天我要出城去,走到朱雀大街碰上个戴黄色帽子的老人,那人穿着破衣服,驼着背,手里拖着根拐杖。不听劝阻要从我的仪仗中间横穿过去,侍从们拦都拦不住。叔,你要知道,京兆尹外出是要清扫大道,关闭坊门的。如果有在行进的道路上喧哗大笑者,立即用棍棒打死。我见他年纪大了,老糊涂吧,便网开一面只脊杖二十。可惩罚后黄冠老人拍拍衣服,甩甩袖子,没事人似的大摇大摆地走了,你说有多神奇。”温璋瞪着小眼睛巡视同桌人,生怕他们不信这是真的。

“么么三三!幺哥,拐了,是山妖,还是树精,不会是黄鼠狼成仙吧?你眯有派手下跟刻,查一查那人的底细吗?”樊绰搂着他那些宝贝书卷饶有兴趣地询问着。

京兆尹与府衙参军冯涓对视了一眼,“遇到此种怪事,我马上意识到这人不简单,其中定有蹊跷,便让冯涓跟过去。他说跟到兰陵坊,向南入一小胡同,中间竖有衡门,往里去沿着修长的青竹夹路又经过了几道门,见里面屋宇高大气派、美丽华贵,胜过王公大臣的住宅。”

“据我所知,那里没有大富大贵的人家呀。”郑仁规抢着加以证实。

冯涓笑呵呵地肯定说:“确实如此,那老人在兰陵坊大宅子里住,我业院子亲眼所见。本人虽爱说笑,却从发举东哗西,勿要被别个目不起。”

温庭筠喔了一声,像是想起了什么,“侄子,可不好了。那黄冠老人是住在兰陵坊,我以前听成式讲过,那可是世外的高人,得道的神仙,有七柄宝剑呈北斗星宿阵,长短不一,舞得出神入化。同样的冲撞情节,同样的请君入瓮,同样的神秘府邸。只是上一个是代宗朝的京兆尹黎幹,其执法犀利,攀缘权贵鱼朝恩,勾结中人刘忠翼,徇于财色,最后落得个除名长流,赐死于蓝田驿。这回轮到你,定是有无妄之灾,可要处处加倍小心,你知道那老人可曾说些什么?”

堂叔的一席话说得温璋脖子后面簌簌冒凉风,指着下属如实回答,“冯涓被其发现后,遭到驱赶呵斥,指责我是个残酷的官吏,不知道祸患将要使家族覆灭,死期马上就要到了,还敢放肆地毒害人,罪在不赦。”

京兆府参军点头称是,“阿叔,他是这么说的。你发晓得小小弄堂里别有洞天,那老头被其府上的奴仆称作真君。”

温庭筠忧心忡忡地催促侄儿,“还是抓紧去拜望一下好,别惹恼了仙家招来灾祸。以后做事要低调随和,锋芒毕露恐引火烧身。”

“温先生说的对,那老头子不会无缘无故跑出来的,还是去府上拜望解释吧。这长安城真是藏龙卧虎啊,不定哪儿就杀出个神仙来。”李频在旁边同样劝说着。京兆尹说明他也正有此意,准备这就要去兰陵坊登门解释。

“善哉,李频啊,你在说哪个神仙啊?”从大门口缓步走进来三个出家人。中间这位个子不高,富态圆润,心情好得眉开眼笑的。

桌上的人们大多认识他,这大和尚乃栖白上人,住锡在朱雀大街东侧开化坊荐福寺里,为赐紫袈裟宫内供奉。不知是年迈臃肿了,还是日子过得舒心顺畅,身体较年前又发福了一圈。

他左边的和尚人们也识得,是日本国遣唐僧人圆载,现居于西明寺中,这异国和尚约莫七尺身高,肉墩墩,粗眉大眼相貌堂堂。

还有一位就不熟悉了,三十多岁的样子,旁若无人地边走边吃着果子,优哉游哉地欣赏着楼内的装饰。

“是上人呀,晚辈李频有礼啦。”李频、方干不敢怠慢起身施礼,因他是姚合的知己深交,然后将黄冠老人的事说与他听。

对于修真证道的事和尚们不以为然,“阿弥陀佛,你们说的是这么个神仙呀,他们道家教人存有,我们教人悟空,超凡脱俗之人何必隔三差五地出来故弄玄虚呢?点化教训一两个人,只能造福长安城巴掌大的地界。不如像老僧一样开坛受戒,契理契机随机布教,普渡众生一心向佛,脱离苦海证得佛果。”栖白大和尚虔诚地口念佛号,然后面向年轻的出家人说,“贯休刚从南面来,耳闻目睹的都是血雨腥风,冤业深重。徐州正兴刀兵劫,朝堂不见文王泽及枯骨,草莽难寻高柴方长不折,世人不知断恶修善,受贪嗔痴恨爱恶欲所驱使,一世一世杀来杀去因果轮回何时了啊?”

“善哉,大师说得正是,可怜众生遭受刀兵之苦,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皆是心魔所致。还好,眼下已分出高下,不日将水落石出归于平静。”陌生和尚随声感叹道。

“徐州战事有结果啦?我正为五弟杜慆担心呢,泗州已成孤城,叛军一围就是小半年,城里没吃没喝,缺兵少将,该如何是好呀?义方奉旨礼佛进香脱不开身,不知天赐单人独骑前去帮上忙没有?”秦靖举着托盘加菜来了,这一番表白是心里话,那现任泗州刺史,浴血奋战在孤城之中的杜慆,正是杜牧的堂弟,二伯父杜式方的五儿子。

年轻人性子急,压不住耐性赶紧问:“怎么个有结果了?前些日子战报说叛军气焰嚣张,杀败各路援军,淮南节度使令狐绹、浙西节度使杜审权无计可施,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戴可师所率三万官军于淮口为贼将王弘立击败,被叛军割去了首级,徐州行营都招使康承训畏敌势大固守宋州。”郑仁规灵光一闪恍然大悟道,“难道是泗州兵尽粮绝,城池失守了。不!一定是庞勋挥师西来大败康承训啦。”所有人都以惊讶、忐忑的目光看着和尚贯休。

“阿弥陀佛,施主们怎么都在想是官军失利呢?恰恰相反,是叛军全面崩溃,官军逆转战局啦。我北来亲眼所见,泗州由杜刺史把守,缮守完兵,誓死不屈;义士辛谠独驾一叶轻舟,只身从扬州赶去,舍生忘死,几出几进四下搬兵运粮;城内军民上下同心,同仇敌忾,层层重围之下城池固若金汤。我是说都招使康承训,他统领诸道七万之众,谨小慎微地从宋州出来,却被敌将王弘立引兵三万围于鹿塘寨。也是王弘立自矜淮口之捷骄傲轻敌了,未设防备,被沙陀骑兵打了个措手不及,几乎全军覆没。沙陀酋长率三千铁骑又下一城,拿下姚周镇守的柳子镇,前锋直逼宿州,朱邪赤心乃真勇士呀。”和尚讲解了事情的经过。

刘锐无比振奋地拍案而起,“嘿!邪不压正,凭一人之力扭转战局,使战火不至于蔓延,社稷有救了。可惜立此等盖世奇功的是个沙陀蕃人。朱邪赤心素来善战,多有功绩,是员勇将。但正如荀子云,如此轻死而暴,只是小人之勇;辛谠才是士君子之勇啊,他不图私利,不危及他人,以大义为重不屈不挠,泗州能挺到今日还多亏他了。”

众人都认为他说得有理,刘锐面带同情地望向温庭筠,“老哥,恕我直言,令弟真怕是凶多吉少啊。叛军头目庞勋得势时尚有幻想,赐与旌节封为一镇诸侯。可如今兵败,势必狗急跳墙孤注一掷,定要与朝廷撕破面皮,死拼到底,那些拘押在徐州的官员们要遭其毒手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