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154章 第四章 见钱眼开起歹意,路见不平施援手。

第二日拂晓,扬州商人可能是一夜未眠,黑着眼圈,心事重重地向救命恩人们告辞,要往长安京兆尹衙门告状去。

鱼氏偕着幼微与他们一同上路,用刁姓商人的话说,路上好有个照应。

义方师徒将母女俩送下船,再三叮嘱到了长安有难处就来贾家楼,女娃子倒是十分得兴奋,一个劲地询问温先生是否也在京城,当得知其所居的宅子离后曲不远时,她那俊俏的小脸蛋上洋溢出期盼的喜悦。

随后,义方又从肩上搭着的灰色包袱里掏出一串铜钱,执意让她们收下,妇人自是千恩万谢,牵着幼微一步一回头地走远了。

正当他们欲回身登船之际,“嘭”的一声与迎面跑来的路人撞了个满怀,“哎呦呦,大爷!你怎么走路不看道啊?这下可把饿疼乃咧。”看清是个白眉毛的老年乞丐,捂着膀子,龇牙咧嘴地叫喊着,还随即一屁股坐在地上叫苦不迭。

“老人家,撞疼了吧?”义方关切地俯下身子连忙询问。

“是你自己乱跑不看路嘛,至于吗?不就碰了一下,有那么大劲呀?”天赐显然认为老乞丐是故意的,摆明了成心要讹人,徒弟还要继续说下去,却被义方用眼神制止住。

由着乞丐哼哼唧唧地呻吟着,招来过往行人驻足围观,“是谁撞的饿哒?你个狗日哈滴,是你家!不长眼的东西,饿哒一大把年纪,禁得起这么撞吗?”几个叫花子骂骂咧咧地赶过来,说话的家伙一眼大一眼小,是个雌雄眼,“哒呀!伤得重不重啊?”那老乞丐配合得倒是默契,哎呦得更大声啦。

雌雄眼怒气冲天地竖起眉毛,上前撕扯住义方的衣裳,“都别想走,是你家撞了人咧,没完!把饿哒伤成这样想起哪儿?饿真想憋你两巴掌。挺大个人走路不长眼,简单更个撒一样。”叫花子们不由分说一起动手,这个按胳膊,那个拽包裹,气得师徒两个真想动手教训他们。

“哎呀!疼啊,疼啊。”人群外是一声惨叫,比过年时杀猪声还要瘆得慌。人们的视线自然而然地转向外面,就见一个瘦小的乞丐倒在地上扭曲翻滚,双手紧抱右脚痛不欲生,那裸露的右脚肿胀得泛着紫色。

“我们的包裹!”义方这才发现包裹被人用刀子从背带处割断了,原来乞丐们配合得煞费心机,前面的大力勒住,后面的釜底抽薪,自己竟然没有觉察到。

天赐一个箭步跃过去,拾起小乞丐身边的灰色包裹,“原本你们是贼!这些都是安排好了的。”天赐怒火中烧厉声指责道。

眼看事已败露,几个要饭的把脸一绷,更加无赖地叫嚣着,“大爷家就是安排好的怎么地?现在还要明抢啦!看你家能奈何?”说着捋胳膊挽袖子上来就要耍横。

“哎呀!疼啊,疼啊。”不知为何雌雄眼也是一声惨叫,扑倒在地,紧抱左脚哭爹喊娘。其同伙们一时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急忙帮他脱下鞋子加以查看,雌雄眼的左脚同样肿胀得泛着紫光。

“这是怎么了?”几个叫花子面面相觑,一片四五寸长的竹篾子从鞋子里跳出来,其中一个眼疾手快的乞丐正要去拾。

“莫碰它!那是蛊。”白眉毛的老乞丐一轱辘利索地跳起来,声嘶力竭地大喝道。这一声把围观的人们吓得连连后退,如见瘟神避而远之。

“是蛊吗?商老大,快救救饿家夏五哥、蔡老弟呀。”乞丐们心急如焚地催促道。

白眉毛搓着两只手无奈地解释,“饿当年在岭南戍边时,见过有人叫仇家下蛊,发作起来惨不忍睹啊,却莫见怎么治的,他家恐怕是性命不保咧。”老乞丐说到这里,猛地想到什么,惊悚地四下张望,“哪位高人请手下留情!放过饿家兄弟吧。”

这边叫花子们心领神会,向周围人群苦苦哀求,又是作揖,又是讨饶,那边义方不声不响地靠近雌雄眼蹲下身子,仔细查看他脚上的伤势。落地的竹篾像鬼怪附体,一弹一跳偷偷摸摸地想逃之夭夭,天赐挥掌凌空一劈将其击成齑粉,“你逃不掉了,让你害人!”

“这娃好厉害哩吗?刚才要动手就毕了!”几个乞丐见状是倒吸了口凉气,有些发怵地看着义方师徒俩。

义方从怀里掏出个锦袋,从中取了一粒药丸,掐住雌雄眼的嘴巴子,将其塞进去。“雕虫小技,别在这儿丢人现眼啦!”他似在隔空喊话,其实是模仿着大孝顺的样子。

“妈哟!幺儿可以勒,你弹得很嘛。”有人似粗着嗓子,不像是夸赞,却似讥讽地喊了一声,大家闻听侧目望去,街边站着个络腮胡子的汉子,他躬着腰背个胖娃娃,一面颠着娃子,一面瞥着这边。

庄义方这一扭头所有人都没想到,胖娃娃睁圆了大眼睛,抬起如嫩藕的小胳膊,奶声奶气地指向义方,“来来,老哒!老哒。”

“朗子?你兹个孩儿,干大怎么会在这儿?表瞎叫。”他仔细地端详着义方,“喔呵,拐喽!大白天遇到鬼啦,这人和你干大长相一样哩。”

雌雄眼已经缓过劲来了,真是药到病除,脚上的肿胀转眼消下去,已经和正常时一个样。

街边的汉子颠着孩子走近了,向另一个正哎呀嗨呀的瘦小乞丐踢了一脚,“你咋个外表拿抓兮兮的?心里面同样是拿抓兮兮的,小小年纪偷东西。憨丝儿,不要黑我勒,阴到点,一边切。”

说也奇怪,小乞丐被他踢了一脚之后,爬将起来跑到白眉毛身边,众人再看他那裸露的右脚也已恢复如初啦。

“高人哩,背孩子的是高人哩。”老乞丐让小个子把脚抬起来,还特意令他使劲跺了跺,便陪着笑脸小心翼翼地凑上去,“兄弟,高人哩,饿家几个眼拙,不识泰山,今后定当痛改前非,不再偷鸡摸狗咧。”

中年人轻蔑地哼了一声,“哥皮,你以为你鬼得很,手段太拉杂了,想麻我?你们狗改不了吃屎。”

背上的孩子见这叫花子龇着黄牙,相貌丑陋,打心底里便讨厌了,不耐烦地踢摆着小腿,“来来,走!回家。”

络腮胡子一个劲地摇着哄着,扭头向沙平船上问道:“哥皮,有空位置吗?”

“有,么麻达!”船家立马回复着。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诡秘地冲义方一笑,将背后的孩子往上颠了颠,迈着碎步谨慎地上了踏板。

“大侠!请恕小人家无礼,多有得罪。”白眉毛点头哈腰地赔着礼。

天赐盯住他们格外地加着小心,使劲抱紧包裹,生怕再生差池。义方却大度地微笑着,像是把刚才的事已经抛到九霄云外,“我问你们,谁是潼关的丐头?”

几个叫花子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吞吞吐吐都不肯说。最后还是雌雄眼来得痛快,“看你们胆小的样子!恩人,饿家潼关的丐头是苗翠翠,轻功了得,江湖别号十不沾。”

见同伴都说出来了,其他人也放得开啦,瘦小的乞丐坏笑密语,“那得看是谁?能沾的她是来者不拒,压榨饿家小叫花子,可是不含糊。”其他人怪笑着挤眉弄眼。

老乞丐倒是比他们稳重,“大侠,莫听他家胡言乱语,人家的私事不好干涉,背地里嚼舌头不好。”他往街里看了看,“今天早上,丐头就在前面的酒肆里险些丢了命,说是叫人家寻仇来的,打不过便落荒逃啦。”

雌雄眼呸了一声,“什么东西?仗着轻功抢了商大哥的位置,还四处拍花偷孩子,净干些丧天害理的勾当。”

又有一个乞丐愤愤不平地骂道:“还不是靠着洛阳二把头扇子骨肖庆久的势力,男盗女娼,胡作非为。”义方暗暗记下这个十不沾和扇子骨。

“开船啦!”船家高声招呼着,师徒俩便转身欲登船离去。

雌雄眼急忙拦住问询,“恩人,大恩大德没齿难忘,敢问您尊姓大名,也好让小人日后挂念。”

义方带着天赐健步跳上甲板,潇洒地摆着手说:“小事一桩,不用记在心上,我是折冲府的,叫庄义方。”

大船驶离码头,顺着大河向东缓缓而去。雌雄眼还在舞动双手恋恋不舍,白眉毛不禁疑惑地问身边的人:“大侠说他是谁?”

“折冲府的庄义方!”瘦小乞丐重复道。

老乞丐大呼该死,“那不是饿家十方折冲府大当家的吗?”经他一说,众人皆惊愕地傻了眼。

刚过晌午,客船抵达东都立德坊南面的新潭码头,这里依旧那么拥塞,舳舻相继,一席落脚之地难求。

客人们陆续下船,“来来,老哒!老哒。”身后传来奶声奶气地叫声,不用回头就知是那个驮在背上的孩子。

“朗子?你兹个孩儿,他不是干大,表瞎叫。”络腮胡子颠着跟上来,细声慢语地压低嗓音说,“幺儿不是五圣教的人,更不是天一教的,你若不愿意说,不说好啦。我住在天津桥下东来小筑,有事来找我。”

“来来!是老哒。老哒!”孩子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亲近地看着义方,还是认为是他干爹。

“你兹个孩儿,他是哒哒,不是你干大,只是长得像嘛。回家切,兹几天你想你老白了吗?”

“来来,俺想伯了。”中年人不停地颠着哄着走远了。

“额滴神,你们怎么还不下船?”船家见还有人不紧不慢地滞留船上,不耐烦地催促道。

“等会儿就走。”两伙大食教徒又在甲板上摆好毯子,面向西方有条不紊地礼拜上啦。

师徒俩沿着洛水北岸青石大堤西行,行不多远遥望前方,一架白玉石桥横亘南北,木梁部分则通体柒成朱红色,彩云石栏围拢其上,表柱、角亭精雕其间,桥长三百步,宽二十余步,使初见之人疑是九天仙桥下凡人间。

桥上的摊铺一直延伸至两岸,草棚凉伞遮天蔽日,货郎召唤不绝于耳。桥下的洛水更是清澈,波涛跌宕,回漩湍急,沙洲险滩一扫而过,浩荡荡一泻千里。

义方从包裹里取出把精美的扇子,打开来扇面上题有一首诗“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哪得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自从义父把扇子交给他,已经默诵多次了,那时隐时现的淡淡余香,略有褪色的娟秀字迹,暗示着字里行间寄寓了不堪回首的往事和铭记在心的旧情。

义方凭栏远眺,偌大的东都去何处寻找它的主人啊。南面是笔直宽敞的大道,道路两侧繁华热闹,商铺酒楼鳞次栉比,正好可以找人一问。

他带着徒弟下得桥来抬头观看,嚯,好一个大酒楼啊!它耸立在桥南十字路口处,金碧辉煌,四层耸立,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灰筒绿琉璃瓦剪边顶。正脸悬挂八个一丈高的牛皮红灯笼,霸气十足,每个灯笼上书写着一个巨型篆字,合起来是“天下第一董家酒楼”。

六扇朱漆冰裂式大木门四敞大开,笑纳宾客络绎不绝。在楼的南檐下正中,端放一块“太白遗风”的蓝底金字超大匾额。

走过这家酒楼的门口,见一位中等个头的臃肿老头站在看栓边,没精打采地目视着过往行人,好像夜里没睡好,还不时地打着哈欠。

“庄老弟,恁这是去哪儿啦?保急着回铺子,进店里俺们喷会儿中不?”义方闻听一愣,怎么在洛阳还遇到熟人啦?不光他一愣,说话之人讲完也是一愣,“咦!伙计,恁不是开龙,长相木有区别哩。”从老头的表情上看,他真是认错了人,一脸的无辜抱歉之态。

“老人家,您是这里的店主吗?”义方上前施礼询问,他举头看那金字大匾额,“好气派呀!看这条街上,你这酒楼最是兴隆精美啊。”

“咦,这算啥哩。不光是这定鼎街上,俺觉摸卓奏是整个东都,也得数头把交椅类。来洛阳木赏牡丹,木到董家楼喝水席、昭优戏,等于木有来过东都。”臃肿老头自豪地扬起眉毛,如数家珍般炫耀着,“听俺伯雪,当年李太白由长安来到洛阳,曾光顾过俺们董家楼,喝水席、昭优戏,他流连忘返乐不知疲,千金散尽还复来,造的很!还赋诗道‘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昭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义方笑了笑借机问:“店主,我想打听一个人,是个女的,曾经在你们东都酒楼卖过酒,今年能有三十五、六岁吧,能歌善舞,人长得很漂亮。”

听说是欢场卖酒的,还是个美人,老头子一扫倦意,两眼色迷迷地放着亮光,“三十六,妮儿年岁不小啦,长哩还排场,卖酒的,她叫啥?”

“张好好。”店主冥思苦想后是一脸的茫然,“张好好?木有听说过。俺捉关盼盼,那是俺们酒楼的老客乐天居士三首诗给逼死的,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一个卖酒娘,恁们信她弄啥类?”

义方敷衍他道:“哦,受人之托,前来探望。”

老头子爱莫能助地摊开双手,“伙计哩,俺不捉呀!不敢再耽误娘们时间老,快快儿逐个酒楼问一下,也许有捉的。”

也只能如此啦,义方走出几步特意回身去问:“对了,您刚才说我像谁?”

“啥?咦,将尖儿昭错了嗷,把恁当成开龙类。咋恁巧?恁们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

义方很感兴趣地接着问他,“他姓啥?”

“姓啥?姓庄,同写《南华真经》的庄子一个姓。”

“他是干什么的?”

“做茶叶生意的,前面的湖州茶行就是他的买卖,他还是个大喷哩。”

义方若有所思地点着头,最后迫切地问那胖老头,“您知道他是哪里人吗?”

店主不加思索地肯定答复,“开龙是光州固始人,据说还有个弟弟叫翼龙,在邠宁节度使白敏中麾下从军,美类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