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153章 第三章 故国沦丧兄弟在,相对一笑泯情仇。

中秋过后,天气是愈加得风高气爽,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飞扬的心情,正是出行的好时节。

义方带着天赐是轻装简行,为能了却义父的心愿乘船去往东都。在正午时分,师徒俩从大运河的广运潭码头上了船,这是艘来往于黄河之上载客的沙平船,榫接结合铁钉钉联,多水密隔舱格断,行于江河湖海平稳安全。

搭载的乘客还真不少!三教九流、形形色色占据了大半个舱位,尤其中间还有两伙扎眼的外邦人。一伙是几个皮肤较黑的大胡子,黑眼珠,高鼻梁,均是一身白色长袍,头上戴白色头巾,看似来自大食的买卖人;另一伙是一个男人带着几个女子,男的高大粗壮、棕色头发,像是这一家之主,女人们用整匹黑布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面纱后面深邃俊美的淡蓝色眼睛。两伙人在一起谈笑风生,弟兄弟兄地称呼着,看上去很是融洽。

“兄弟,有空位置吗?”岸上风风火火地奔来一群人,神情凝重地向船上高声询问。

“有,么麻达!”船家回复着。

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们呼啦啦涌上船来,全是些金发碧眼的波斯后裔。

“老朵!老朵!”高大粗壮的棕色头发张开臂膀,主动迎上与来人拥抱、贴脸、问候,都是波斯人客居大唐,他乡相遇更加亲切,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嘛。

见那带队男子身材高大修长,皮肤白皙,年纪在五旬之上,起初是态度真挚嘘寒问暖,得知对方是从波斯都城泰西封来,还流出了两行伤心的热泪。可看到壮汉身后那包裹在长袍头巾里的女人时,他脸色大变,愤恨地怒喝道:“走开!叛徒,离我远些。”说完坚决地把头往上一仰,半天都不再说话,更不再理睬那人的苦苦解释,头也不回地快步走进船舱去了。

此时正是秋老虎嚣张的季节,午后的阳光是很毒的,人们都猫进舱里躲阴凉去了。

恰恰相反,使人不可思议的是,两伙外邦人却收拾整齐,持洗壶大净小净后,庄重地去到后甲板,每个人铺好自己的拜毯,面向西方有条不紊地进行六仪,抬手、端正、诵经、鞠躬、叩头、跪坐。

“夫庄将军,夫他们在做大食教的晌礼呢。”站在舱门里的义方听身后有人在说话。回头看并不认识,那是个眼窝深凹、鼻梁挺直的波斯小伙子,他相貌原本是英俊精干,可美中不足上嘴唇豁开,生了个兔唇。

“夫庄将军,你不认得我,可我识得你,夫当年我从波斯老家逃出来,身无分文,举目无亲,流落在长安街头要了饭,是十方折冲府收留的我。夫后来我遇到了李苏萨番长,现在栖身于布政坊祆祠。”真是受人点水之恩,永世铭记于心,这小伙子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见到义方是格外的亲近。

“李苏萨?是那个向朝廷进献过沉香亭子木的香料巨商吧?”对于这个名字义方是略有耳闻。

“夫对!就是刚才带领我们上船、要去洛阳的番长。”小伙子向舱里望了一眼。

“阿罗焰!”里面有人在喊。

波斯小伙答应一声,边往舱里走边恨恨地说:“夫我恨大食人,更恨皈依大食教的叛徒。”

整整一个下午,两伙大食教徒就没离开过后甲板,站立、鞠躬、叩头、跪坐,口中念着赞词,拜了又拜,直到太阳落山,夜幕降临,船在潼关北码头停住。

就听他们在礼赞着新的一天开始后,似饿得前胸贴后背,一刻也等不得了,拿出丰盛的食物畅快地聚餐。

夜是如此的静,都能清晰地听到黄河波涛汹涌之声。突然外面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穆罕默德的权力应该由传教有功的阿里来继承!伊玛目的权力应属阿里及其后裔,他们是受安拉保护、永不犯错误的贤人!”

咆哮未定便遭到群起攻击,

“一派胡言!”

“骗子!”

“公正,有勇气,受爱戴,能保卫领土的古来什族健壮男子都可以继承,怎么就非得女婿阿里的后裔?”

双方互不示弱,引经据典,谁也说服不了谁。随后是拳脚相加,刚刚的弟兄却变成了对立的仇敌,船家与舱里的人们怕事态愈演愈烈,急急地涌上甲板好生劝阻。

看这些大食教的信徒消停了,大家这才重又散了进舱,突然甲板上再次响起洪亮的赞美声,“真主至大!”声嘶力竭的喊叫把大家二次引到外面,是那棕色头发的壮汉,跪在拜毯上自我鞭笞和号哭着,此时他头上多了一方黑色的头巾。

而另一伙大食教徒却移到远处,面向西方又有条不紊地进行六仪,抬手、端正、诵经、鞠躬、叩头、跪坐,对这边不理不睬,形同陌路。

众人见双方无事,放下心来散了进舱,心中暗怨那壮汉好不安生。自始至终,巨商李苏萨带领的波斯人未曾露面,只是当义方他们回舱时遇到了那小伙子,他不齿地讥笑道:“叛徒!就应该让他的新主子揍死他。”

“啊,啊!救人呀!”又是那波斯壮汉在嚎叫。

接着是“啊,啊!救人呀!”另一伙人也不约而同地叫嚷着,“扑通,扑通”还好像有人落水了。

“真气人!这帮大食教徒还有完没完?要闹到何时罢休?”船舱里的客人们有的已经宽衣入寝了,有的不屑一顾地置若罔闻,更有那小伙子恨恨地诅咒道:“都不是好东西,打吧!淹死你们。”

“救人呀!他们快淹死啦。”过了片刻,传来女人们的求救声,“水里还有孩子呀!”

听这话大家顿感不对,怎么还有孩子?不管许多救人要紧,大家披上衣裳一起奔到舱外。借着星光月色,不远处的河面上隐隐约约漂浮着一块大船板,几个男人死命抓住船板不让自己沉下去,板子上趴卧着一个怀抱孩子的妇女。

那个豁嘴的波斯小伙奋不顾身地跃入河中,“救人!”不需要迟疑思考,同一个想法在众人的脑海里闪现出来。

天赐也紧随其后跳入湍急的浊浪里,奋力向遇险的人们游去,众人七手八脚地将船板推拉过来,又搀扶着虚脱乏力的几个人上了沙平船。不光是遇险者全身像摊泥般动弹不得,那几个最先施救的大食教徒同样是瘫软一团,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享受着劫难余生后的幸福,回想着惊涛骇浪的凶险,齐心协力地施以善举,共同高呼真主至大的无畏,还有什么不能抚平彼此间的分歧呢?

李苏萨带着手下人也赶了出来,为落水人拿来了毯子,秋夜里还是很冷的,尤其是在冰冷的河水中泡久的人们。

“都披上吧。”巨商拿毯子的手停顿了一下,最后还是将它抛给了棕色头发的壮汉。

同样,那壮实汉子冰封的眼神在那一刻融化了,随之用毯子捂起脸呜呜地痛哭起来。

“伙计,好样的!”船主发自内心地翘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着奋不顾身的勇敢者。

“你怎么骂人呢?”刚擦去泪水的壮汉看到后,马上面带愠色,显出就要发作的样子。

他的几个女人方才呼救时已揭去了面纱,呈现给大家的是精致的容貌,个个天生丽质,美艳动人。她们被竖起的大拇指所惊愕,下意识地交替咬住双手的虎口,手足无措地发出嗤嗤的叫声。

“船主,你有所不知,在我们家乡竖起大拇指是鄙视的意思。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百里不同俗,这也不能怪你,是吧,老朵?”李苏萨微笑着和蔼地问那壮汉。

这次棕色头发没有咆哮发泄,转而是埋怨地哼了一声,随即冲同胞嘿嘿地笑了,在女人们的搀扶下进舱里换衣服去啦。

“官爷,是您救的我们?我们是熟人,您可要为小人作主啊!”得救的几个人中突然有人高声叫道。

庄义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精细男子,好像是在哪里见过,可一时半会却记不得了。

“官爷,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呀!襄阳,扬州贩卖大头菜的,我姓刁。你们那位将军还向我问路,要去汉阴驿呢,嗯?”

“想起来了,我们在襄阳时遇到过。可如今你们是怎么落水的?是浪大船翻了,还是触礁啦?”义方记起当年的旧事,是在襄阳去汉阴驿的路上见过这商人。

“嗨,我们是在永通渠离着灞桥不远处落水的,眼看就要到长安啦,却贪上这么大的事。都怨我一时心急,想趁天黑前,把这批兰陵酒运过去,未曾料到越急越出事。”

商人抹了把鼻涕,伤心欲绝地流出眼泪,“官爷,你不晓得,前不久朋友给小人介绍了桩大买卖,给国舅爷郑光的庄园里运送酒水,国舅曾任淄青平卢节度使、凤翔节度使,在青州时最爱这兰陵酒。别看他如今挂名右卫大将军闲职在家,可家大业大,这长安城一左一右光是庄园就有二十余处,所用的酒水都被我包了,你说这是不是桩大买卖?”

见对方点头他愈加得兴致高昂起来,“我这位京里的朋友神通广大,多年的交情,对小人那是没的说。”

可看到身边似落汤鸡般的伙计们,他的心情又一坠千丈,沉重颓丧,“都是心急惹的祸,紧赶慢赶正赶到晦气上,我那外甥吕用之要不是携款潜逃了,就能给我算算祸福,也许会避过此难,这小子在预卜前程、趋吉避凶上还有些道行。”

“你这人怎么如此啰嗦?快说!你们的船是怎么翻的?”波斯人李苏萨等不及了,督促他快些道个究竟。

“我们既不是浪大,也不是触礁,是被人给劫啦。船是从扬州雇来的,倒是没什么,可舍不得我那一船的货呀。”

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义方紧皱眉头追问道:“是什么人劫的?你还记得贼寇的相貌吗?”

“若是贼寇就好了,给些买路钱就了事。却是群带刀持枪的官兵,领头的还是个金吾街使,他们好像是喝高了,吵嚷着把货船拦下,要吃要喝要听小曲,让鱼家妹子给他们陪酒陪唱,人家一个带孝的寡妇怎么能做到呢?然后这帮当兵的是破口大骂,举手就打,连个几岁的女娃子也不放过,这帮畜生!”

商人咳声叹气地瞅了一眼身旁抱着孩子的女人,那女人和怀中的娃子确实穿着斩衰孝衣。

“呸!无耻的家伙,你的货物是让这伙官兵劫走的?”天赐早已按耐不住,义愤填膺啦。

“那倒不是,他们除了欺负人外没干什么。”商人有些心惊地回忆着,“是之后来的大将军,同样是一身的酒气,骂骂咧咧,像训孙子似的教训这帮官军。见鱼家妹子哭哭啼啼,满脸是血,他便严厉地追问是谁干的,听说是那个当官的街使所为,不容其狡辩抡起马鞭就抽。边打边说带他们出来是捕鸟的,本来让他们拦船讨口水喝,却欺负人家孤儿寡母,还是不是人啊?”

“这个当官的还不错。”李苏萨听到此处不由得称赞道。

商人却没他那么多情,“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遇到贵人啦!可没想到一波三折,那个大将军气愤已极,随手抓起一支船桨,劈头盖脸地打过去,只一下那金吾街使便没气了。”

船家解气地说:“他该死!”

“话是这么说,可街使不过是调戏良家妇女的罪,罪不当死呀,这位将军的手也太重啦。”波斯巨商公正地认为。

商人点头称是,“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出人命啦!可将军像是什么也未发生,让我们放心开船,说此事与我们无关。我大呼万幸,菩萨保佑啊!都怨我倒霉催的多此一举,挑了几坛酒奉上,以此聊表寸心,大将军看是兰陵酒夸是好酒,我紧跟着卖弄了一句,就是这句话惹来了灾祸。那大将军翻脸无情,愣是命令这船货物充公,强行赶我们下船。我和伙计们据理力争,可是无济于事呀,人家开船就走,不管你愿不愿意。大伙拼出性命动手去夺,反被悉数打下河去,还算那将军没坏透良心,命令抛下块船板才使我们没有一命呜呼。”

义方不解地问他:“你说的是句什么话呀?”

商人两手用力地掐着,后悔莫及地回答道:“我说的是,这些酒可不是一般的酒,是送给右卫大将军国舅爷郑光的。”

“娘,我认识这位哥哥和那位大大。”孝妇怀里的女娃子指着义方和天赐说,“大大是温先生的朋友,哥哥和我还在一起听过故事呢。”

这一喊引得两人瞩目而视,稍加辨认回忆起来,可不是!那妇人和女孩子正是在霸王寨遇到过的一家人。

“这位嫂嫂,听温先生说,你们不是去华州下邽了吗?怎么会在这里,还重孝在身,大哥呢?”义方惊讶地问道。

妇人听他问起丈夫,两行眼泪扑簌簌落下,“幼微她大,上个月就木咧,我带着她在下邽寄人篱下,生活艰难,没办法准备去长安北曲,投靠我堂姐。”

“可怜的母女俩呀!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在下邽码头央求我捎上一程,没想到遇上这些活阎王。我的那些酒啊!官府征收,要是要不回来啦,这不是让我穷困潦倒吗?”商人痛心疾首地述说着。

妇人蛮是歉意地自责道:“刁大哥,都怨我,给你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我就不该搭你的船。”

“怎么能怨你呢?是他们当官的胡作非为,不讲道理。”商人强打精神安慰着她。

船家热心地出着主意,“去找国舅爷呀!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太岁头上动土。再不行,上衙门报官去。”

刁姓商人闻听后发出冷笑,心灰意冷地摆着手,“没用。如今国舅爷在皇上面前很是碍眼,曾被当面指责他不学无术,还把节度使的官职给撤了。要不是郑太后替他说情,这挂名右卫大将军的闲职也不能封赏。国舅才懒得管外面的事呢,躲在庄园里享清福,求个潇洒心静,还是我自认倒霉吧,破了财只能回扬州给人家当伙计去喽。老兄啊!民与官斗,不想活啦?眼下运河上的漕运不太平啊,传闻四起,频频出事,不是无影无踪地丢了一船米,就是稀奇古怪地沉了一船茶,近来我就够幸运的啦,除了送酒还偏得做了回中间人,虽说买卖被人撬了行,可佣金是分文不少。”

义方嗤之以鼻地反驳他,“话可不能这样说,天网恢恢,尤其是在天子脚下,怎能容得这些酷吏贪官胡作非为呢?你去京兆尹府衙告状,不就是金吾卫大将军吗?还没有国法啦?听你所描述的应该是张直方,他一贯是我行我素,无法无天,任性的很。现任京兆尹孙景商为人正直,刚从邠宁行军司马调回京来,以他的为人定会为你作主的。”

扬州商人撇了一下嘴,“正直?那看是对谁,自古官官相护,衙门口向南开,纵使你有理,没钱没势别进来,小孩子都当儿歌唱,小百姓就别抱奢望啦。”

义方对其说法严正批驳,大声告诫道:“胡说!当今皇上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天下大治,呈大中中兴之势。官吏勤恳,政治开明,何来官官相护的颓废糜烂之实?”

一旁的波斯巨商忙劝解着,“庄将军息怒,平头百姓不懂事理,妄加品评时政,何必与他计较呢?”

他又面向刁姓商人指责他的不是,接着一本正经地给与提示,“京兆尹孙景商确是刚正不阿,不媚权贵之人。你速去告发金吾大将军张直方,说他滥用职权,强取豪夺民脂民膏。若你不放心,可外加对京兆尹说一句,是你的朋友、十方折冲府庄将军让你去找他的。”

“这么说好用?”商人有些狐疑地问道。

“当然好用!如此一来,你不也是官官相护了吗?把心放到肚子里吧。”听到这话,扬州人那愁苦的脸上方才露出笑容。

“起风了,大家都进舱,换件干衣服。”李苏萨见他们湿漉漉的狼狈相关切地张罗着。

见波斯人带着众人进入舱里,天赐小声地问着义方:“这个波斯商人认得您?”

未等师父开口,船家从身后说了话,“长安城里谁不认识您庄将军啊!就连小老儿这划船的,都知道您是个大官,天下叫花子头,更何况是他大名鼎鼎、手眼通天的巨商李苏萨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