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139章 第二十章 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桑士俊,你的心可真大哦!人们佛你被押进军营,阿一路奔到营里,将军们佛你早给放出来咧。你倒是好,不回货行却在这里活酒哩,让阿满该地寻你。”腾腾腾大步流星地走进几个人来,为首的是个方脸招风耳的汉子,细眯眼不仔细观看看不到黑眼仁,浑身上下透着股孤冷高傲的劲头。

“少东家,别佛咧,背时滴很!唉,活凉水都塞牙,围观个击鞠还有罪过。”

“勺子!看热闹有什么罪过?”一位六旬开外中等身量的老人家跟在后面走了进来,他以慈善的微笑冲店里的众人点着头。

在他的右臂上架着一只威武的金雕,雕的头颈上有着金色的羽毛,黑瞳仁中犀利的目光咄咄逼人。

“老东家,您也来咧。”桑掌柜恭恭敬敬地起身相迎,顺励三人也随着站起来施礼。

“士俊,这刺客射伤张将军虽与你无关,可协助义军调查也是分内的事,不要耿耿于怀么。”桑士俊频频点头称是。

“爸头,要阿佛,义军就应该全力以赴直扑大非川,把甘州残部一举扫清,然后再回师伊州夺回失地。阿就和义军里的好兄弟讲,张大帅英明盖世,什么都好,就是这次欠考虑。主力不该去救伊州,与安西回鹘假可汗庞特勒合力死拼吐蕃人。姓庞的只是逃亡宰相馺职的外甥,一个叶护而已,有何德何能号令部众?大言不惭佛是继遏捻可汗之后的新可汗。这样孤注一掷既树敌太多腹背难防,又分散了兵力结果损兵折将。佛阿无知,伢们不听阿的么!”

少东家倒是不见外,走到桌前随便抓起个杯子,提着酒壶自己斟满酒,仰起脖子一口而进,“要阿佛,这天山的雪莲应该由阿们大业货行来管,阿早就跟义军的好兄弟谈妥咧,不日便会夺了天心寨的特权。这帮回鹘人藏有二心,采摘雪莲是甘州吐蕃节度使许给伢们的,自从吐蕃人溃退到大非川后,伢们对义军的态度不痛不痒、不亲不疏的。将军中箭需要雪莲,伢们却佛全被偷光,就是被偷也不能是全部么,简直是见死不救,险恶之极,这帮哈怂梅气大滴很!”说完他扫视了一眼在座的人,又斟满了痛饮一杯。

“京园,日能滴很!颠颠咚咚滴,天心寨人多势大,武艺高强,就你是人家的对手?不自量力。”老东家一脸的埋怨。

桑掌柜却树起大拇指夸赞道:“少东家说得好,有志向,有胆识,阿最佩服你。少东家,你说得对!谁人不知天山的岁寒三友雪莲、蚕缀、雪山草。凭什么天心寨的人吃独食,霸占大家的宝贝,这回靠山倒了,理应把采摘权交出来。”

“老桑最懂阿,夺这采摘的特权还是伢提醒的哩,这回连那圣母宫一并收回来。”少东家自信满满地说。

老东家对儿子、手下无计可施,只能叹气摇头,“你们两个呀!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儿子却理直气壮,“阿地天皇爷爷!爸头,你这辈子就吃亏在谨小慎微上,你要是怕咧,就躲到行里藏着,关上门不要出来。阿已经花了重金请到马蹄寺的笑头陀,和伢的朋友天山牧童子来助阵,先拿下圣母宫是易如反掌。”说至得意处他抑制不住开怀大笑。

这笑声来得突兀,止得愕然,一块飞石不偏不倚正打在高京园的鼻梁子上,两柱鲜血顿时迸发而出。

“驴日哈滴!”疼得少东家哇哇怪叫,破口大骂,可那抛石头的不是驴下的,而是只猴子它妈下的小金猴子,一窜一跳地从敞开的窗户外蹦进来。

它金黄色的毛发,长长的尾巴,小翘鼻子高高仰起怒视着高京园,嘴里不住地吱吱地叫着,有欲窜上来抓挠之势。

没等猴子靠近,老东家臂上的金雕猛地展开羽翼,振臂一跃扇动翅膀直扑小猴子,锐如狮虎又粗又长的角质利爪抓向猴眼。那猴娃子也是机灵,腾挪旋移避其锋芒,刁采抓扣击打掐捏拳脚并使,跌扑滚翻缩脖含胸顺其自然,只耍的大雕左顾右盼,顾此失彼。

盛怒之下金雕奋起右翅扇将过去,扬起飓风将猴子重重击倒在地,双爪腾空死命抓向对手的小脑袋。

“行者!猴娃子。”洛店主攥紧拳头捶胸顿足地疾呼道。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酒店的角落里突然有人大喝一声,“畜生,休伤它性命!”这声音震得屋顶窣窣直响,几束灰絮飘飘坠下,金雕顿时被惊吓住了,收了攻势圆睁二目紧盯那人。

再看喝喊之人,年纪在四十岁往上,长得高大威猛,身上是吐蕃人装束,黑色吐蕃袍子,枣红脸、大牛眼、狮鼻阔口、大耳有轮,耳穿海螺大环,在桌子旁支着根黄灿灿的大铜杵。

金雕骄横惯了,哪堪忍受如此委屈?展翅腾起“咻”的一声,转身袭向吐蕃人。“扑哧”“扑通”两声之后金雕瞬间落地毙命,是那根大铜杵凌空飞起,硬生生拍到雕首之上,打得它脑浆迸裂一命归西。

“驴日哈滴!伤阿金雕,不想活呢么?”少东家怒从心头起,眼见得爱雕命丧当场,掀翻桌子抡拳就要拼命。

吐蕃黑汉继续夹菜喝酒不去看他,待人已离近,突然使出一招韦陀掌山门护法式,双掌并力推出,高京园像田间戳立的稻草人任其摆布,被轻飘飘地从窗口打了出去。

少东家的手下先是一愣,然后仗着人多想群起攻之,呼号着拳脚齐下,左右夹击。吐蕃黑汉稳稳地坐着,抬起左掌划了一个半圆,右掌奋力穿出,再看那帮跟班前仰后合被撂倒在地。这汉子的一举一动顺励看在眼里,不禁一愣像是想起了什么。

“师兄!请高抬贵手,原谅这些人不懂事。”真像是在搭台子演大戏,你刚唱完他登场。一位中年头陀掺扶着头破血流的高京园踱进来,呼喊师兄的是和尚身后的公子。

“阿弥陀佛,江央师兄,几年不见你还是老样子啊,嫉恶如仇,抱打不平。”身穿粪扫衣的头陀行者笑呵呵地打着招呼,“真是不打不相识呀!师兄,这位是镇子上大业货行的少东家高京园,年轻有为,有胆有识,他为了光复河西的大业邀小僧过来帮忙。正好师兄在此,一来我们可以话话离别之苦,叙叙相念之情;二来也伸把援手共同铲除那天心寨的余孽,为义军收复失地尽一份力。”

和尚说完扭头对伤痕累累的高京园引荐道,“高少侠,这位是屠牛手江央巴桑,是天山白驼山庄老庄主的大徒弟,也是我这位小师弟的师兄,一根金刚铜杵威震河湟啊。”

高京园听说他是屠牛手,自是早有耳闻,强忍伤痛挤出笑来恭维着,“江央大侠的威名小弟是如雷贯耳,皓月当空,不知大侠怎么来河西啦?”

黑汉并未理会他的殷勤,满脸喜悦地伸手挽住年轻人,“师弟,你我有五六年没见了,师父师娘可好?”

年轻人同样是欢喜无比地拉着吐蕃人,“师兄,真是没想到,在这大业镇会巧遇你呀!我父母都好,前几日我娘还念叨你呢。师兄,你怎么来燕支山了,有事吗?”

师弟全身白衣白袍,皮肤白皙,碧眼珠双眼皮,高鼻梁,尖下颚,头发带卷,仪态不凡,他腰间插着个红漆的弹弓。

吐蕃黑汉动容地说:“我也想师父、师娘啊,一晃离开他们这么久了。我是来河西看望朋友的,师弟,你和笑头陀是来铲除什么余孽?”

“师兄,我们是受索勋将军的托付,来为高少侠伸张正义助阵来的。”

“索勋是谁?笑头陀,你不在寺里谨守清规,重返三界插手红尘争斗,得到崇恩大师的许可了吗?”屠牛手好心责怪道。

“善哉,师兄,你虽是我师父的记名弟子,可深受他老人家的偏爱,就连我这座下弟子都自叹不如。清灯古佛是一定要守的,重返三界插手红尘也是不得不为呀,贫僧时刻牢记大师的教诲,口中念佛,心中有国。我师父精通佛理、医术高超、行为高洁,不仅全力支持张家兄弟举义起事,身肩教授执掌教团,竭尽所能倾囊而出,还组织僧兵浴血参战,不打诓语地说,崇恩大师真乃河西一柱啊。”和尚情感真挚娓娓道来。

少东家一本正经地给与认同,“头陀行者说得极是!”

和尚又说:“阿弥陀佛,师兄,索勋这员小将可谓后生可畏。先不论他冲锋陷阵勇冠三军,单说他的身世便显赫不俗,索家是沙州望族名门,他的父亲索琪是义军大将战功赫赫,张议潭、张议潮都是他的姑父,大将阎英达是他的表叔公,他还是大帅张议潮的姑老爷,更有他的叔公爷爷就是我师父崇恩大师。”

少东家引以为荣地声明道,“那是阿义军中的好兄弟!”

桑掌柜插话奉承着,“少东家真有本事,歪滴很!结交的朋友都是当今的英雄侠士,老早就看出你是干大事的材料。”这话说得高京园心里美滋滋的,好似飘上了云端,一览众山小咧,就连额头的筋包也消肿了许多。

“了了,这有什么!阿喜欢广交善识,仅在义军里的好兄弟多着哩,大将军张议潭的公子张维深,大帅张议潮的公子二小郎君张淮诠、张淮鼎,还有伢们的本家堂弟张文彻,都是阿的好兄弟,可惜伢们现在都不在营里,随大帅去伊州讨伐吐蕃叛逆。阿这个人,娘母子过世的早,一个人在外面闯荡惯咧,爱热闹惜朋友。长处是言传不藏着掖着,有啥佛啥,性子直溜溜。佛起天心寨,那是伢们自找的,阳奉阴违,为义军出力就要像阿爸头佛的不遗余力,效仿阿们高氏先祖高仙芝横扫西域,扬阿国威,爱拼才会赢。是么,爸头?”老东家满意地微微点头。

桑掌柜更是由衷地敬佩,“东家父子真是交友赛孟尝,有情有义,浓浓的家国情怀哦。”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高顺励有感而发。

老东家闻听诗句,脸上划过异样的神色,即刻正视之另眼相看,“小伙子,你也知道杜子美写给阿家先祖的诗么?不错,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老夫自知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行将就木,可廉颇未老一饭斗米,报国之心是有的哦。”见他激情澎湃说话都有些颤抖了,“小伙子,见你相貌堂堂不是等闲之辈,敢问贵姓高名,哪里人士?”

高顺励毕恭毕敬地回复道:“晚辈姓高,河南道人。”

“你是渤海高家的后人!好啊,老夫也姓高,一笔写不出两个高字。阿们有缘千里来相会,随阿回家里住下。京儿,俗话佛不打不相识么,快邀上这几位朋友一同回货行,今天是咋了么?净是贵客上们。”

盛情难却之下,酒店里的一干人偕手揽腕同行,顺励上下打量着白衣青年,扑哧一声笑了。

“二北北,你笑什么?”师侄不解地问。

高顺励轻声回答:“我遇到了像你这么大时结识的朋友,可他们没能认出我来。”只是大家各说各的,都忙着往出走,没人注意老东家看那金雕尸首时哀怨的眼神。

邻桌的商人目送着他们走向不远处的大业货行,放低声音莫名地嘀咕着,“这老爷子是高句丽人吗?看面相不大像啊。”

穿长袍子的同伴急忙解释道:“不是!伢也是汉人。王家哥哥,别听伢的,总夸口祖上是高仙芝将军,有板有眼的胡谝。这老爷子平时和气滴很,对人蛮热情哦。”

手捻佛珠的胖子咧嘴露出牙花子,“阿倒是听佛,伢是大太监高力士的后人,早些年流落到此。”

“胡谝!阿也有些耳闻,但阿是不信的,一个阉人从何而来的后人?”长袍子第一个不相信。

胖子感慨地侃侃而谈,“兄弟糊涂呀!人啊,有权有势时自会有人围着你转,像苍蝇遇烂肉赶都赶不走。何况是深得玄宗皇帝宠信、红极一时的高公公呢?伢不但娶了小京官吕玄晤的女儿为妻,还收了一大帮义子养女,其中就有曾经冒充德宗皇帝的生母睿真太后的那位,热闹滴很!人们都传这老爷子就是太监的后代。”

商人有些不信,前倾着上身疑问道:“道听途说吧?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胖子神神秘秘地挪了一下酒杯,“怎么没有凭证?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人眊得确确实实的。那年有个泥瓦匠给伢家修屋顶,修到二层的一间屋子,不经意间眊见里面供奉着两幅画,画上画的都是女人,一俗一尼。伢也是好事之徒,偷眊那牌位上刻着岭南皇妣洗太夫人之位和皇妣冯氏媛之位。”

“这两个女人,一个姓洗,一个姓冯,与那高力士有何瓜葛么?”长袍子不解地问道。

胖子说得津津乐道,摸去嘴角的吐沫,“还真有瓜葛。你佛也巧得很,这泥瓦匠曾去岭南戍过边,对洗夫人是再熟悉不过了。这洗夫人可了不得,伢是俚人女首领,善谋勇敢,不让须眉,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册封其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隋文帝册封伢为谯国夫人。伢嫁给北燕皇族后裔、梁朝高凉郡太守保护侯冯宝为妻,而高力士本名冯元一,乃潘州刺史冯君衡之子、冯宝的后人,母亲麦氏,十岁时其家因株连重罪被阉送入宫中,洗太夫人就是伢的老祖奶奶。”

“那另一个是谁呀?”其他两个人听得津津乐道。

“伢有两个姐姐,冯媛是高力士的大姐,自幼善诗文,本与籍人周云结发为妻,后来同样受父亲策叛之罪的牵连充奴入宫。冯媛入宫后,因伢生得娇艳玲巧,文才出众,武后欲封伢为才人,但伢却苦苦相求请赐削发为尼。武后准其要求,送伢去感业寺出家落发,再后来听佛是去了泰山。”

“噢,原来如此。”

“要是这么佛,这大业货行的高家确实和大太监有些关系。”那两个人恍然大悟的样子,不约而同地问道,“老兄,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胖子得意洋洋起来,“阿是听阿爸头佛的,阿爸头是听感业寺的庙祝佛的,那庙祝就是刚才在这里的桑掌柜的爸头。”

“感业寺?阿们镇子哪里有这座寺庙吗?”长袍子总以本地人自居,却对这庙宇是浑然不知。

“你才搬来几天,寺庙早换了主人,拆了有六七年咧,那块地被天心寨强占去盖了圣母宫,老庙祝一时想不开窝囊死咧。唉,那老头子可是本分人,不佛兀个,阿们活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