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贾家楼 > 第138章 第十九章 初遇连骑击鞠壤,哪料暗箭射伤人。

“老洛,咋啦?宁济公祠的钟声把你吓成这样,你刚才是咋从树上掉下来的?”对于桑掌柜的问话吐蕃人支支吾吾,含糊其辞。

“先生,这条路原来没有如此冷清么?”金花不知其理地问道。

“是呀,丫头,以前这条路是很喧嚣的,虽然谈不上车水马龙,也可以佛人来人往,尤其是每年的六月初六宁济公祠庙会最是热闹。玄宗皇帝封这焉支山神为宁济公,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将军在山上建寺为宁济公祠,都佛去祠里求签祈福很是灵验。可那是以前的旧事,自从天心寨在镇西盖了圣母宫,人们全去接圣水咧,肥还有工夫去山上求未来么?”

“你没佛到点子上!”吐蕃人不完全同意这个理由,不容他再说补充道,“圣母宫成不了这么大的气候,根子还在这要打仗上。沙州的义军把吐蕃甘州节度使赶到大非川去咧,败军哪能善罢甘休么?时时刻刻想要杀回来,凉州的节度使也眼巴巴地盯着这块肥肉,既想不费力气隔岸观火,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又怕下手晚了落入伢人之手,可谓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此时的燕支山就像干枯的草原,一个火星子就会成燎原之势,你佛,周围各州的老百姓肥还敢前来烧香拜神呢么?”

斯文人颇为不满地抢白道:“洛店主,你总是爱和人杠着佛话,明明是都去求圣水哩,你却佛是打仗的原由,你没看见那宫前人山人海的么?要佛你是吐蕃人,甘州被义军占咧,心里不舒服哦。”

吐蕃人气得脸红脖子粗,喷着吐沫争辩着,“杂圪哒,义军占不占甘州关阿撒事么?义军仁义和气阿举双手欢迎。阿佛的是真相,不敢揲别话。”

“不敢揲别话?阿看你是自以为是,这么多年吐蕃乱成一锅粥,各州各部落之间相互攻伐停止过么?咋就近来祠里人迹冷清咧。”桑掌柜不服气地驳斥对方。

“你佛出龙叫唤,阿也认为是打仗的原因么。”

“阿佛是圣水!”

“阿佛是打仗!”

“是圣水!”

“是打仗!”

高顺励不听他俩的争吵,三人驱马往前面赶去。一座庙宇突兀雄立于陡壁悬崖之上,一条羊肠小道蜿蜒可达,只是看上去门可罗雀,香火不旺。

这里已寻不回来哥舒翰将军建祠时的张灯结彩,更不会再现天可汗隋炀帝接受西域二十七国国君朝拜的上国气象,眼见得此情此景,顺励不由得感叹怀古起来,心里默记起“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出了山谷远处有战马嘶鸣之声,那是一片草场上的几十个人正在游戏击鞠,这些军人皆穿窄袖袍,足登皮靴,挥舞着长柄偃月形球槌,你追我赶策马争击一球。其中一位方脸大叔年过五旬,却技巧娴熟最为抢眼,他举止洒脱,仪表大气,马上骑术精湛绝伦,指挥着本部连连得手。这马上技艺连见多识广的高顺励也被吸引住勒马观看。

“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了了,张大爷的球艺日能地很!”不知什么时候桑掌柜骑着驴子赶上来了。

“兀个是撒人么?”金花侧着脸问道。

桑掌柜满是钦佩之情溢于言表,“好人咧,大好人!伢们是沙州来的义军,阿们河西百姓的大救星,那个为首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张议潭将军,是伢们把残暴的吐蕃节度使赶到大非川,阿们甘州人再不用过那没有天日的日子咧。”斯文人话语中带出感激的情绪。

突然,从左侧的山林里飞出一支短箭,嗡嗡作响直取为首的义军统帅,若是在平时人们还有所警觉,能够加以躲避,可此时两队竞技正憨,热火朝天地忙着击打木球,谁也没有注意这胆大妄为的偷袭。

“嗖”一枝竹竿横空飞去,不偏不倚打在利箭的正中,可惜相距太远,击中时已是强弩之末。但就是这微弱之势也挽救了将军的性命,羽箭偏斜方向,那胸口是躲过去了,可右臂却被射个正着,顿时猩红的鲜血染红了衣裳。

真是一付英雄气概!义军统帅大喝一声,“怎么会这样?”他用左手硬生生把利箭拔出,愤怒地掷于地上,撕下一条袍襟把伤口勒住。

“快捉拿刺客!”早有几匹快马风驰电掣般向林中扑去。寻个仔细方才返回,人是没有抓到,只捡回一张短弓。

将军一只手接过木弓细致查看,“甘州。明达,你看这弓上刻着府制,刺客是大非川吐蕃残部派回来的。”他指着弓背给手下看,“哎呀!不好。”他大叫一声捂着胸口,嘴里呜噜呜噜又说了一句,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浑身抖个不停,若是没有身边人及时扶住,怕是体力不支坠落马下了。

“将军,这箭镞有毒!”队伍里有个长须飘飘的将官拾起短箭闻了闻,面色沉重地惊呼道,“赶快护送将军回营,立即找金创医急救。把在场的所有人等统统带回营去,我要一一查问。”士兵们羁押着围观百姓,不由分说一同回营。

“李将军!阿是大业货行的桑掌柜哦,阿就看个击鞠,刺客跟阿没关系么。”人群中的桑掌柜向前面的将官申诉着。

骑在马上的长须校尉回过头来,“咦,这不是桑掌柜么?你怎么会在这里?”

“唉,别提了么!阿们四个人走到这里,眊个热闹,站在一起谝传着哩,兀个林子里飞出支箭,将军的胳膊被伢射伤了哦。李将军,那人阿们不认识的,伢射罢就丢展子跑了么?”

桑掌柜又讨好地邀着功,“那箭还是这位小伙子给打歪的,不然将军受伤的可不是胳膊咧。李将军,阿们是有功的哦。”

“是他抛的竹竿!”马上校尉眉毛一蹙,指着四个人讥笑道,“是,你们是无辜的,本来是射向胸口却改了道,真是大功一件啊。走,跟我走,去大营领赏吧!”

义军的兵营扎在镇子的边上,远观大营旌旗飘舞、帐篷层叠、刀光剑影、鼓角钲鸣,与其他的营盘别无二样,唯有一面白色大旗列列鼓风,上面绣着四个红彤彤的大字“誓心归国”,旗子在夕阳的余晖里似浴血了一般。

将军旋即被抬入中军大帐,顿时大帐里里外外忙乱起来,军医校尉你进我出像走马灯一般。

“崔医官,将军的伤势如何?”长须校尉焦急万分地追出帐外,毫不顾及地大声问讯着军医。

被问的军医愁眉不展连连摇头,情绪低落地回答:“将军中的毒虽然不是牵机毒、钩吻、鹤顶红,能即刻要人的性命,可也是十分了得的,是乌头。”

校尉听是乌头之毒好似缓了口气,“箭上浸的是乌头之毒吗?那就不怕啦!我听说书的讲,三国时的汉寿亭侯关羽就中过乌头箭毒,后来是神医华佗刮骨疗毒治愈的。”

“李将军,您说的是,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关羽曾被流箭伤其左臂,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必破臂作创,刮骨去毒后痊愈。”军医引经据典更是清楚。

扣押的百姓中有人窃喜道:“好啊,张将军有救咧,阿们也能平安回家喽。”

又有人担心地高声催促着,“快效仿华佗的法子,刮骨吧!这箭毒不容耽搁哩。”

医生无计可施地叹着气,“唉,可那都是以讹传讹,我只听说关羽刮骨时华佗早被曹操害死了,而且这刮骨之术当今已经失传啦,没有麻沸散张将军是挺不住的。”

百姓听他不会刮骨之术,七嘴八舌地出着主意,“快去请人,镇子上也有疾医,不能一棵树吊死么。”

“把将军的胳膊锯断,也许还能保命哦!”

“将军啊,刺客不一定是甘州吐蕃的败军!多派些人把山林好好搜搜,四面八方撒下罗网,伢还能长翅膀飞咧,抓住伢,或许伢身上带有解药哩。”

“喊什么?喊什么?你们这些人里指不定谁就是刺客的同党!刺客就是甘州残寇,弓上的制记为实,这个不容置疑。”长须校尉怒斥道,然后他像是神情恍惚自言自语,“这可怎么办呢?其他军医都随大军出征去西州了,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回来呀!看来将军性命不保啊。来人啊!给我一个个审问,不说就动刑,一定把同党揪出来。”

“阿们什么时候成同党呢么?那箭还是这位小伙子给打歪的,不然将军受伤的可不是胳膊咧。李将军,阿们是有功的哦!”桑掌柜重复这话不止一次了,他已由委屈转为抱怨,现在有些愤恨啦。

“我知道是他抛的竹竿,你们的功劳真是太大啦!”校尉生硬地笑着。

桑掌柜不敢高声地嘟囔道:“眊你佛滴,不像是真心的么。”

少年尚未像斯文人那样满腹怨气,“将军,你们说的关羽刮骨疗毒确有其事,就发生在我的家乡樊城,那毒箭是曹仁手下兵士放的,刮骨的医生不是华佗,而是他的学生樊阿,这在我们那儿妇孺皆知。正像医官说的《青囊经》烧了,麻沸散失传了,眼下也没人会刮骨之术,张将军的性命危在旦夕。我倒是听皇甫神医说过解毒法子,用当年的雪莲泡酒可以去毒。”

“哦,雪莲泡酒可以去毒?闻所未闻,小孩子不可信口雌黄。”长须校尉听后是将信将疑。

军医暗自拉了下校尉的袖子,“我也听说有这么个方子,只是张将军所受箭毒太重,不知是否还来得及。”

校尉顿时领会同意道:“那好吧,来人啊!速去圣母宫讨要,她们那里的雪莲多,当年的一定会有。”待他吩咐完毕,又想起拷问之事,举起马鞭大声怒骂着,“刺客同党赶快从实招来!别找不自在,免得皮肉受苦。不招是不是?好,给我重重地打。”

鞭子还没落下,桑掌柜像是被蝎子蛰了一下,身子一振,眼睛突亮,“李将军!阿见过这样的短弓,知道刺客是谁。”他神神秘秘地凑上去,窃窃私语地咬起耳朵。

“一派胡言!这一定是大非川甘州残部派来行刺的,怎么会是他?桑掌柜,我看你是诬陷好人想开脱自己吧,第一个该打,来啊,动手。”

“住手!”一个青年将领从大帐中急急地赶出来,他个子不高,精瘦练达,二目炯炯,有股不怒自威之气,“大将军有令,刺客之事与众百姓无关,令将其全部放还。”

“索勋,将军醒啦?”帐外的人都为之欣喜,尤其是两位军爷扭头就往里面去,边走边命令道,“放了他们,但我话放在头里,放你们可以,但谁要是把将军中了毒箭的事说出去,我必将严惩不贷。”

可只是片刻的工夫帐里传出悲痛欲绝的呼唤声,“将军!您怎么又昏过去了?睁眼看看,我是明达呀。”

顺励三人随着桑掌柜进了镇子,一场虚惊总算平安过去,斯文人执意拉他们找间铺子喝点酒压压惊,三个人不便推辞也着实是饥肠辘辘。

街边有几家酒肆正开门经营,桑掌柜径直奔向四开门飘着红色酒旗的一间,看那旗子上绣着“洛家酒店”。

透过打开的窗子望进去屋子里还有几个食客,“桑掌柜,你们这是去哪里呢么?怎么还落到了我后面哩?”店门前站着个吐蕃人大声地招呼道。

抬头一看认得,正是林子里寻猴的吐蕃人,他把四个人让进店内,桑掌柜沮丧地摇着头,“唉,活凉水都塞牙,围观个击鞠还有罪过。不佛咧,佛多了小命怕保不住哦,老洛,有好酒好菜多上些,借你这宝地阿们四个压压惊。”

说完,他眼睛滴溜乱转把店内扫视个仔细,望见柜台里面坐着个吐蕃小女子,套着件红色翻领镶边窄袖开衩的胡服,乌发上顶着尖尖的胡帽,帽檐坠满五彩的珠子,真应了那一句“绣帽珠稠缀,香衫袖窄裁”。

她谈不上俊俏,脸上涂成赭红色像刚刚喝醉了酒,乌膏注唇状似愁苦可怜,全靠描眉打鬓搔首弄姿平添出几分风骚,离着三丈远就能闻到浓浓的胭脂气。

她正抿嘴瞅着这边在轻浮地娇笑,弄得斯文人眼睛发直咯咯地□□着回应。酒店店主呲牙笑着像是什么也没看到,转身吩咐着伙计,不多时酒菜便上得了,吐蕃人把着酒壶挨个为他们把杯子斟满。

“老桑,眊你蔫里耷拉,孽障地!听佛你们眊热闹惹下麻达咧,差点被军爷打了板子呢么?”吐蕃店主有些幸灾乐祸地问道。

桑掌柜翻着白眼仁夹了他一下,“还挨板子,肥卵传子?”

“眊你还出出探探哦,镇子里都知道咧,平时眊你精明滴很,原来是个楞羊么。”店主不留情面地数落着。

他来到少年跟前佩服地上上下下打量着,“是这个娃子么?小小的个人,你还哈气大得很!听佛不是你那一竹竿,张将军就命丧当场咧。阿最佩服有真本事的人,不像有些人就会数落嘴皮子,来,也给你斟满。”

“老洛,这些都是肥告诉你的么?你义军中有朋友?”四个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店主。

吐蕃人又给顺励斟满酒,“卵传子,別眊义军蹲在镇外,一步之隔,可阿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阿,就是阿瞧人家来,人家还瞧不来哩,不像你们大业货行贴得那么近。就将军被甘州败军的刺客射伤,你们受连累押进军营的那些事情,不用有朋友,全镇子都传开咧。”

佐证来的也快,从酒店外吵吵嚷嚷地走进来三个食客,正兴致勃勃地聊着什么,他们在临近的桌子坐下,其中一个商人打扮发愁地说:“这可怎么好?义军把守住各个要隘,只许进不准出,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唉!此次西来我准备采办些雪莲的,趁着雪峰上新生出来的还是凤毛麟角,本想物以稀为贵,拿回去能卖个好价钱,可现在看来不仅是要空手而归,还要困死在大业镇咧,得等上多长时间么?”

另一个穿长袍子的劝慰道:“王家哥哥,多长时间也不怕!这大业镇有阿在,你还担心没有落脚的地方?你还不知道?义军的张将军被吐蕃甘州节度使派刺客射伤咧,中的还是毒箭。你就不要再想采办雪莲的事,不要佛你得不到,就是义军为了治愈将军的箭伤都得不到。刚刚在圣母宫门口,义军的索勋将军带着兵士去讨要,差

点和宫女们打起来,这个时节鲜雪莲本来就少,就是隔年的干雪莲,宫女佛夜歪起全被人给偷走咧,圣水都没得做。士兵们不信,怀疑天心寨东方夫妇是吐蕃人的党羽内线,与甘州败军藕断丝连,将军受箭伤急需雪莲,却私藏不给,见死不救,便要闯宫硬夺,双方积怨已久眼见厮杀不可避免。多亏了空师父碰巧从那里经过,问明缘由喝退兵士,才化解了一场拼杀。”

“哪个了空师父?是张议潮的大姐么?她不是在沙州,也来甘州咧?昨天晚上圣母宫的雪莲被偷咧?”商人是一连串的疑问。

与他对面而坐、手捻佛珠的胖子咧嘴露出牙花子,自豪地笑道:“除了伢还会有谁?张媚媚。阿们河西的女中豪杰,伢是张议谭、张议潮的大姐,早年出家为姑姑子,法号了空。张家兄弟起事后伢带着十四侄女集合起一支队伍,全是女娃子和婆姨,不要眊全是女的,泼实着哩。尤其是张议潮的十四女,足智多谋,颇有主见。”

那胖子停下手指,谨慎地压低声音,“你们听佛了没有,大帅张议潮上个月亲率大军去伊州征伐吐蕃叛乱,出师不利,损兵折将,了空就是回来搬兵的。”

“了了,真的假的么?”长袍子将信将疑地问。

胖子重又活动起拇指捻着珠子,信誓旦旦地回答道:“千真万确!你们知道就好咧,不要佛出去,是军营里的朋友佛的。来,阿们玩送钩!光活酒没意思,肥猜错了罚酒一杯。”他把持珠串子挂在脖子上,握起拳头让商人去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