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嫁给一个糙县令 > 第13章 大婚

嫁给一个糙县令 第13章 大婚

作者:只云出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6 21:44:10 来源:文学城

晨光出照屋梁明。今儿是个诸事皆宜的好日子,一大早,天便清透如洗,阳光澄灿似金,是四月里难得的好天气。

沈京墨昨夜里瞧见了那对瓷娃娃,一宿都没睡好,今日早早便起身了。

屋外隐约传来陈川柏的笑闹声,陈君迁也在,兄弟二人起得比沈京墨还要早些,此时正在院里为晚些时候的婚礼做准备。

沈京墨支起窗,借着晨光对镜梳妆。

在上京时,她见过好友的大婚之礼。从纳彩到迎亲,再到大婚当夜的正婚婚仪,不可谓不繁琐。门第高的人家,有时甚至要花上一年的时间去筹备。

毕竟是一辈子只此一次的大事,自然是准备得越隆重越好。

但在葡萄村便不同了。

按着上京的风俗,大婚这日,新娘天不亮就要起来打扮,首饰、婚服、妆容,都要多人共同伺候完成,要确保把新娘打扮得光彩照人不说,更不能出一丝错漏。

单就这个过程,就要花上个把时辰。等把新娘打扮好了,新郎亲自带着鼓乐仪仗来将人接走,又要在路上耗去半天时间。

等到了新郎府上,还有一大堆的婚仪等着,拜堂、却扇、同牢、合卺、结发,哪一项都不能省去。

沈京墨那几个成了亲的小姐妹后来都说,成亲那日,等到该做的都做完了,她们都累得连沐浴都没力气,倒头就在那撒满六铢钱的床上睡过去了。

但沈京墨今日直睡到天亮,也没见有人来叫她。

也不知是葡萄村的婚仪与上京不同,还是陈君迁想要一切从简。

坐在铜镜前,沈京墨细细地为自己描着眉。

她的眉天生形似柳叶,只是颜色浅些,每每上妆,总要多花些时间去描眉添色。

沈京墨没见过新娘子上妆,不知具体要画成什么样,但就算是走个过场,她也想漂漂亮亮的。

等她仔仔细细描完了眉,又将铜镜调整了角度去贴花钿。

镜光一闪,晃到了趴在窗外偷瞧她打扮的陈川柏的眼。

他惨叫一声,揉着一时不能视物的眼,靠着墙壁蹲了下去。

听见动静,沈京墨回眸望去。陈君迁正低头看陈川柏,再抬起头时,两人四目相接。

他也不知偷偷看了多久,见被她发现,先是一怔,眼中满是惊艳之色,随后才回过神来,对她一笑。

“晚上有的要忙,便没叫你,想教你多睡一会儿。”

听他这么一说,沈京墨墨瞳微张,一抹红晕悄然爬上脸庞。

陈君迁说完才意识到话有歧义,又补充道:“依村里的习俗,晌午一过就会有人来帮忙,到时肯定很吵。婚礼傍晚开始,虽说不用出去接你,但也得在院里院外走上一圈。后面还有好多礼仪,又是拜堂又是拜客的,折腾下来得到半夜,我怕你累着。”

刚同她解释了一遍葡萄村的婚仪,便已有人前来帮忙。

陈君迁还想和她说点什么,却架不住人家调侃,只好叮嘱沈京墨,若是累了尽管休息,一切有他去做后,才恋恋不舍地去招待村里人。

沈京墨也有些话想和他说,却一直没找着机会,只得等他闲下来,再寻个时机和他说了。

然而他这一去就忙到了傍晚。

按理说,作为新郎,他应该规规矩矩地,等着按照流程走完婚仪即可,但村里人没那么多讲究,谁家成亲都是一样,只要赶在吉时之前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其余的便怎么顺手怎么来。

夕阳晚照,暮色四合。

沈京墨早已在同村几位婶婶的帮助下换上了青色婚服,去找团扇时,手中却被人塞进了一块红艳艳的布。

她一怔,不知其用意。还是一位婶婶告诉她,这叫盖头,要盖在新娘头上,直到入了洞房,才能由新郎官揭开。

沈京墨虽倍感讶异,但又一想,真要让陈君迁做却扇诗,还不知会做成什么样,还不如蒙上块布,也免得让人瞧见自己的表情。

戴上盖头后,她便只能瞧见脚底下那一小块地,其余什么都看不见了。

两个婶婶一左一右地扶着她手臂,笑吟吟地打开门,将她带到陈君迁面前。

她看见了他大红婚服的一角和婚服之下的官靴。下一刻,靴子移动到她身侧,一只温热粗粝的大手握住了她的手。

他的手掌心很大,足以将她的柔荑包裹其中。

感受到手背上传来的那股源源不断的热意,沈京墨不觉紧张地手心都沁出了汗。

耳边传来许多人的祝福和欢笑声,她听不大懂,也没有精力去细听。

因为陈君迁的拇指,正在她宽大的衣袖之下,轻轻慢慢地摩挲着她的手背。

沈京墨小脸涨红,好在有盖头挡着,不至于让人瞧了去。

但手背上的痒意却是无法忽略的。

她紧咬着嘴唇,忍了许久,终于耐不住地轻轻抖了一下。

头顶传来一声低笑,他的手终于老实了。

沈京墨这才松了一口气,转而心中埋怨起陈君迁来——他分明有意中人,怎么还对她做出这番举动?倘若是要在人前佯装亲密也就罢了,可她手在袖中,别人又看不见!

他带着她从东屋走到院里,出了门,绕着陈家走了一圈,才转回到院中,算是将新娘从娘家接到了夫家。

再之后是拜堂。沈京墨的父母不在,她便朝着上京的方向拜了一拜。

直起身来时,一滴清泪自盖头后滑落。

拜过了堂,两人便在同村人的起哄中,被送进了东屋。

二人分食过猪牛羊肉,又用一只一分为二的匏瓜饮过合卺酒,再分别剪下各自一缕头发来系在一起,才算是完成了全部婚仪。

接下来便可以开席了。

沈京墨不必拜客,只需坐在房中等陈君迁回来。

她的盖头还未揭,双手叠在膝上,规规矩矩地坐在床上,后背绷得笔直。

陈君迁行完婚仪没有立刻离开,反而朝沈京墨走去。

门外的人纷纷调侃起他来。

“小陈大人,后半夜有你腻乎的时候,先出来喝酒!”

他却不急,也不理会他们的促狭,轻轻捞起沈京墨的一只手握在掌中,塞了一团软乎乎的东西给她,松开时,他在她耳边低声道:“饿了吃。”

说完才转过身,笑着迎了出去。

屋门在他背后关上,将院里的热闹隔绝在了门板那头。

四下终于安静下来。

默默坐了一会儿,沈京墨打开手掌,瞧见掌心中躺着两块晶莹剔透、表面撒着果干的点心。

她怔怔地盯着点心,好一会儿,才拿起一块送到嘴边,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点心有些干,味道也平平,沈京墨吃了一会儿,突然流下了泪来。

曾几何时,她也想象过自己的婚礼。

在她的想象中,傅修远会提前至少一年来纳彩,母亲会为她准备好丰厚的嫁妆。

等到她出嫁那天,她会扑在母亲怀里幸福地哭一场,而母亲会一边落泪,一边笑她怎么嫁给了意中人还哭成这样。

父亲不爱说话,只会在她拜高堂时悄悄红了眼眶。

而傅修远,他会骑着威风的骏马,在上京所有人艳羡的目光中,一路从傅府来到沈家,十里红妆,将她风风光光地迎走。

自此,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可眼前逼仄的婚房,坚硬的木板床,和粗糙的婚服……

她相信陈君迁已经给了她最好的,可她憧憬了那么多年的婚礼,不该是这副模样。

她本该拥有幸福顺遂的一生,可如今,她只能嫁给一个她不爱、也不会爱她的男人,就连出嫁时,父亲母亲都不在身边。

甚至,她都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

沈京墨垂着眼,看着手里只吃了几口的点心,想哭,却又不敢哭出声来。

她紧咬着唇忍了许久,还是抬起手来,张口死死咬住了衣袖,才勉强将溢出喉咙的呜咽堵了回去。

爹、娘,靖靖好想你们……

*

屋外,陈君迁正端着酒碗,一桌一桌地敬酒。

今天整个葡萄村的人都来了,还有永宁县的许多人也都在席上,陈家院中摆不下酒席,就连院外的村路上都摆上了桌椅。

陈君迁一桌接一桌的敬酒,一连敬了几桌下来,不免脸色发红,脚步都有些虚浮。

但他今天高兴,再多酒他都乐意喝!

心心念念了三年,以为这辈子都遇不着,只能抱着画像厮守一生的画中仙子,竟然是他十七年前就许下婚约的未婚妻!

不,他们已经拜过了天地,如今她已经是他的娘子了!

天底下上哪找像他这般幸运的男人!

陈君迁满面春风,手里的酒一碗接着一碗,几乎没有停过。

直到院门口响起一声刺耳难听的声音,酒席上的众人猛地安静下来,他才稍稍清醒,转过身去看。

院门口,一脸恶毒的萧景垣在两名小厮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在一张桌子旁停下,低头瞧瞧桌上的酒菜,恨恨地啐了一口。

他一副吊儿郎当的样,阴阳怪气道:“陈君迁,陈大县令,恭喜啊?”

说罢又道:“咱好歹也是同乡,怎么成亲这么天大的喜事儿,也不通知我一声,啊?”

陈君迁的脸色瞬间便沉了下来。

同在招待客人的陈大见势,忙过来打圆场:“既然来了就都是客,请入席吧。”

萧景垣嗤了一声,理也没理。

一旁的谢遇欢瞧见,对着萧景垣笑道:“萧大少身上有伤,不良于行,更不便饮酒,大人这是心疼您,怕您的伤势又加重了。”

萧景垣知道他这是在提醒他,屁/股上的伤是怎么来的,恶狠狠瞪了谢遇欢一眼,又看向陈君迁,脸上露出阴险的笑意。

“知道陈大县令要娶妻,我便托我那表舅好生打听了一番。陈大人,你可知你这位娘子是何来头?”

众人屏息。

“她可是个罪臣之女!全家杀头的大罪!”萧景垣得意道,“娶了罪臣之女,你这官呀,也就做到头咯!”

陈君迁:……

就这?他还以为是什么天大的噩耗呢。

陈君迁听完没有理睬,转而继续对着身旁的人,敬方才没有敬完的酒。

萧景垣见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气得屁/股直疼,又指着陈君迁嚷道:“我还告诉你!你的女人在上京,早就有相好的了!你还当个宝贝似的娶回家,还不知道她都被人玩儿过多少回了吧!”

陈君迁:好不容易摸摸老婆小手,老婆还生气了

——

晨光出照屋梁明,出自白居易《早兴》

这章婚礼流程出自百度百科以及我自己的瞎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大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