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又陪着翟老夫人她们说了会儿话,才带着女儿穆蓁去了映月院。
见着二人离开,翟老夫人放下手中的茶盏揉了揉眉心,开口道:“都散了吧。”
她说着,又看了崔令胭一眼,转头对着戚氏吩咐道:“叫府上绣娘多给胭丫头做几身衣裳,胭丫头日后是要嫁去卫国公府的,未嫁之前也要出门露面,别叫国公府挑出什么错处来才是。”
翟老夫人方才没错过穆蓁的视线落在崔令胭的衣裳上,还有眼底那抹不易察觉的意味。想起宫中赏花宴那日她叫胭丫头借了徽丫头这个继姐的衣裳,徽丫头又使出那些小手段来,当时她更疼徽丫头,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好多说什么。如今胭丫头眼看着要嫁给陆秉之了,可不好叫胭丫头被人看轻,损了他们宁寿侯府的脸面。
而且,当年她们默许戚氏将胭丫头送走的举动,多少也有些对她不住。毕竟,将胭丫头送走也有着叫戚氏多照看徽丫头这个继女,也好叫镇国公府的人安心的想法,实际上是顺水推舟舍弃了胭丫头的。
这些年下来,戚氏和徽丫头相处和睦,在外人看来哪个不说戚氏慈爱,将崔令徽当自己亲生的女儿疼。
这些不必胭丫头知道,可如今婚事落在胭丫头身上,总要对胭丫头做些补偿,一点一点将人拉回来的。
这般想着,翟老夫人又吩咐人从库房里选些首饰过会儿送到出云院去。
戚氏听着婆母这番安排,勉强挤出几分笑意应了下来,随着众人从屋子里退出来,看着两个妯娌离开后,才回头对崔令胭道:“你祖母疼你,你便也多往樨兰院走动,陪陪你祖母。”
崔令胭点了点头应了下来,看着戚氏离开的背影,眉目微垂,心中没有半分波澜。
碧桃却是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抱怨道:“大夫人是不是因着方才二夫人的话迁怒于姑娘?姑娘有什么错,当年若不是大夫人将姑娘送去戚家,如今哪里会被二夫人拿这件事来说嘴?”
崔令胭收回视线,对着碧桃道:“咱们回去吧。”
碧桃点了点头,跟在崔令胭身后一路往出云院的方向去了。
崔令胭刚回了出云院就听见秋芷回禀道:“姑娘,方才舅太太来看姑娘了,知道姑娘去了樨兰院,说是过会儿再来。”
崔令胭点了点头,也没打算去詹氏那里。原本她这般行事没得叫人觉着她摆架子,可方才樨兰院里翟老夫人那般话,她再如此行事旁人也不会说她不妥,拿这个来指摘她。
“知道了,你下去忙吧。”崔令胭说着,走到软塌前坐了下来。
秋芷看着碧桃还凑在崔令胭身边,眉头微微蹙了蹙。
她是大夫人派到三姑娘跟前儿的,且身契还留在大夫人手中,原本她还没觉着如何,甚至盼着伺候三姑娘一段时日能想法子再回翠微院,毕竟三姑娘不得大夫人疼爱,又没个好婚事,跟着这样一个主子哪里有什么好前程,没得被昔日几个姐妹看轻了去。
可她哪里能想到,大姑娘的婚事如今竟然落在了刚回府的三姑娘身上。
这么一来,她心里倒是有些不安了。尤其见着碧桃和碧柔得崔令胭看重,她们一个是陪着崔令胭长大的,一个是老夫人屋里出来的,哪个都比她要得三姑娘的心。倒是她,在三姑娘眼中只是个寻常的奴婢,甚至因着大夫人的关系,三姑娘还更不喜她几分。
如今她想要重回翠微院,更是半分都没有可能,戚氏哪怕为着面子也不会允了她。
这般想着,秋芷觉着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又后悔自己刚来出云院时有些高傲,甚至有几分瞧不上三姑娘。
她在心里头叹了一口气,盼着三姑娘嫁去卫国公府后她能当做陪嫁丫鬟跟着三姑娘一同过去。毕竟,三姑娘是夫人亲女,夫人和三姑娘母女疏离,总要往三姑娘身边安排个人的。若是她能得了这个机会,往后替大夫人做事盯着三姑娘也好,还是说彻底安安分分伺候三姑娘,努力叫三姑娘信任自己也好,多少能有条出路。
心中琢磨着这些,秋芷去了小厨房炖了银耳雪梨羹,想着能在崔令胭面前讨得几分好。
映月院
崔令徽见着舅母薛氏,又听说外祖母想叫她去镇国公府小住,心中苦笑一声,她本是侯府贵女,因着和陆秉之的婚事更是叫人羡慕,人人都要捧着她,何曾想过没了这桩婚事,连外祖母都怕她在侯府受了委屈,叫舅母过来接她去镇国公府。
比起高兴于外祖母的疼爱,崔令徽更多的还是觉着心中苦涩,实在有些不习惯处于弱势。
她点了点头,含笑应下,带着谢嬷嬷和薛氏她们出了映月院,一路往宁寿侯府门口走去。
行至半路,却是碰到了往出云院这边过来的舅太太詹氏和表姑娘戚若柔。
詹氏见着崔令徽,又听崔令徽说是镇国公府老夫人想接她去国公府小住,心中哪里还能不明白这是为何。
彼此说了几句客套话,很快就分开了。
见着薛氏带着崔令徽她们走远,詹氏才忍不住道:“有个好出身就是好,哪怕翟老夫人这个当祖母对她不如以前了,镇国公府那位外祖母还是念着她,再如何都是叫人羡慕的。不像咱们这样的寻常人家,哪里能有这份儿倚靠和底气?”
戚若柔听着母亲这般说,心里也好生不是滋味儿,她如何不知彼此身份上的差距,可见着崔令徽这个侯府大姑娘即便没了和陆世子的婚事,还依旧有人给她撑腰,方才看着她的目光也不自觉带了几分高高在上,甚至根本就没将她这个表姑娘放在眼中,待她如同寻常的丫鬟一般,她心中就实在是堵得慌,甚至有种压抑不住的嫉妒。
老天可真是不公,她怎就没投生在这样的高门大族呢?若有个尊贵的身份,她何必羡慕崔令徽。何必像现在这样被人看轻。她才情相貌样样都不差,可只差了一个出身,就被人甩的远远的,被崔令徽这些人当做尘埃一般,实在是有些不甘心。
她强挤出几分笑意道:“女儿有母亲疼爱也不比她们差。”
詹氏笑了笑,眼底露出几分欣慰来,拉过戚若柔的手轻轻拍了拍,道:“娘知道你是在宽慰娘,心里头其实也不甘心。可不甘心又能如何,咱们也不能和老天爷讨要说法,能做的便只是费尽心思走得更高,给你寻一门好婚事。”
“咱们安心在侯府住下,你也多往你姑母那里去,彼此亲近一些,你姑母才能多为你费心,替你筹谋个好婚事。”
戚若柔点了点头,跟着詹氏继续往前走。
到了出云院门口,想到崔令胭日后就是卫国公世子夫人,更是有些闷闷的。
枉她和母亲还惦记着崔令胭这个表妹,想叫她嫁给兄长,当戚家的媳妇。谁能想到,她们还没来得及和姑母商量这事儿,没来得及表露出这个心思,崔令胭就有了这么一桩好婚事。
亏得她们没流露出这个心思,不然实在不好和崔令胭见面了。
只是她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是滋味儿,而且也觉着崔令胭自打回了侯府就和在戚家的时候不一样了,哪怕平日里也会陪母亲和她说说话,哪怕依旧温婉和气,给人的感觉也和之前不同。尤其,得了这桩婚事后,崔令胭竟一次都没往母亲这边,她更觉着崔令胭摆起架子来,不念着戚家照顾她多年的情分了。
压下这些心思,戚若柔跟着詹氏进了出云院。
廊下站着的丫鬟见着二人进来,忙含笑迎了上去,福了福身子道:“奴婢见过舅太太,见过表姑娘。”
詹氏微微颔首,含笑问道:“胭丫头可回来了?”
丫鬟点了点头:“姑娘也才从老夫人院里回来。”她一边说,一边打起帘子领着二人进去。
崔令胭听到动静含笑迎到了门口,叫了声:“舅母。”又道:“我还想着过会儿去看舅母和表姐呢,倒累的舅母亲自过来了。”
詹氏含笑道:“咱们自家人,何必讲这些虚礼。我知你这几日忙,想着莫要给你添乱,所以今日才带你表姐过来给胭丫头你道喜。”
“好孩子,看你有了这桩好婚事,舅母心里头可真替你高兴。”
崔令胭赧然一笑,领着二人走到软塌前坐了下来,又叫碧柔上了茶水和点心。
詹氏和崔令胭闲聊一会儿,带着几分感慨道:“胭丫头你才回京城,哪怕得了这桩好婚事日后总也是叫人不安的,你母亲又是那样的脾性,如何能给你依靠。”
“若是你表姐能嫁到京城帮衬你就好了,你们自小一块儿长大,倘若你表姐也能嫁入高门,往后你们表姐妹彼此都能有个帮衬,有些不能对外人说的难处你也能和你表姐说,叫你表姐给你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