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嫁给当朝太子妃 > 第9章 东宫

嫁给当朝太子妃 第9章 东宫

作者:清淮晓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1 00:56:07 来源:文学城

崇德七年春,含章宫。

寝殿灯烛黯淡,寂静无声。

年幼的永乐公主景涟裹在锦被里,睡得香甜。两名守夜宫女伏在榻前,闭目小憩,偶尔替公主掖一掖被子。

忽的,宫女身体一震,蓦然张开眼,疾步走到门前。

并不是幻觉,远处传来纷乱足音,在寂静的夜色里分外喧闹。那足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渐渐逼近寝殿门扉。

含章宫门外灯火通明。

大太监李进站在最前方,垂目不语,仿佛化作了一座低首的石像。

直到哭声传来,李进才站直身子,看向宫女们怀里抱着的女童。

永乐公主年纪幼小,酣眠中被吵醒,由宫人匆匆忙忙裹上斗篷抱到宫门外,既困倦又烦躁,嚎啕大哭起来,挣扎挣动不休。

宫人们不敢过分束缚公主,急得额间生汗,两股战战。

李进迎上去,来到公主面前。

隔着朦胧的泪眼,年幼的景涟依稀辨认出这是父皇身边常陪她玩耍的李公公,哭声略低,朝着李进张开手臂:“父皇,我要父皇!”

李进恭谨道:“奴婢奉圣上之命,接公主去扶云殿。”

景涟睡意未消,挣动身体,揉着眼睛:“我不去,不去!我要父皇,我要父皇!”

李进垂首,低声道:“公主,这是圣上的意思。”

他知道永乐公主向来受皇帝娇惯纵容,发起脾气来谁的话都不听,于是低头道:“公主,贵妃娘娘薨了。”

贵妃娘娘薨了。

那时景涟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她只知道自己深夜被吵醒,很想睡觉,很是困倦。

而且她不想去扶云殿,扶云殿里的母妃很吓人,而且对她很凶,曾经掐过她的脖子,从那之后,父皇就再也不让她往扶云殿去请安了。

但是这个夜晚,扶云殿里突然变得很嘈杂,许多宫人来来往往,还来了几位妃嫔。父皇抱着她进去,很快又转手将她交给了赶来的李修仪,让李修仪带她去休息。

李修仪那时还没有晋封丽妃。平时最活泼的女人却异常安静,亲手抱着她回宫,看着景涟躺在床上,忽然很和气地摸了摸她的脸,叹息着说了句永乐真是可怜。

景涟已经困得睁不开眼,却还迷茫地摇摇头。

“不可怜。”

可怜不是个好词,年幼的景涟知道。

李修仪别过头去擦眼泪:“嗯,永乐不可怜,快睡吧,明日我叫你四哥陪你。”

后来景涟才意识到,李修仪为什么说她可怜。

——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母亲了。

.

“公主?”

轿辇在含章宫门前停了很久,竹蕊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唤了声景涟。

景涟猛然回神。

炎热的夏风掀起车帘,吹起景涟衣裳袖摆。

庭中花草在热浪的侵袭下蔫头耷脑,檐下一株兰花倒还开得精神,舒展着翠绿叶片,随风摇摆。

房中凉风阵阵,冰鉴中堆叠起一座冰山,茶水入口温热适宜,景涟抿了一口,问:“没有消息?”

出嫁前,景涟在宫中已经住了十多年。

纵然她从前没有用心经营,可以动用的消息来源也不止文婕妤一人。

见兰蕊摇头,景涟沉默片刻,再开口时已经转换了话题。

“你拿我的帖子去东宫,若是太子妃方便,午后我便过去。”

此刻正值午时,不宜登门拜访。

景涟在丽妃宫里吃了些点心,现在并不饿,索性躺下午休,预备小憩片刻。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也许真有些道理。

景涟在梦里,又梦见了她的母妃。

只是这一次,她似乎变得很小很小,躺在柔软的被褥里。

湿润划过脸颊,景涟眨了眨眼,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似乎是在哭泣。

幼儿的哭泣总是很没有道理,嚎啕起来更是轻易止不住。

一只温柔的手掌,缓缓落在她的背上。

眼前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雾气,遮住了面前女子的面容。

景涟听见低低的、轻柔的旋律,那只手拍抚着她的背,每一个动作都温柔而怜惜。

女子俯下身,用帕子轻柔拭去景涟脸上的泪水与汗水,一绺乌发随着她的动作滑落,发丝上似有淡淡清香。她的领口滑出一块青玉,轻轻摇曳。

景涟竭力睁大眼睛,然而无济于事,她无法越过那层雾气窥见女子的面容,女子的声音却越来越轻、越来越遥远,终于融入了那层雾气之中,化作虚无。

扑通一声,重响落地。

景涟惊坐而起,胸口剧烈起伏。

她一手掩住心口,出神片刻,目光下移,狐疑地注视着跌坐于地的兰蕊。

“……你干什么?”

兰蕊颤巍巍指了指外面:“公、公主,该起身了。”

“那你坐在地上?”

兰蕊表情扭曲,不知摔着哪里了:“奴婢刚走过来,公主您突然坐起来了……”

摔倒的兰蕊获准留在含章宫休息,顺便看家。

乘辇前往东宫的路上,景涟一手支颐,兀自沉思。

记忆里,贵妃从未有过如此温柔的时刻。

因为在景涟很幼小的时候,她就已经疯了。

文婕妤查到的消息简略,大体上却没问题。

贵妃入吴王府时,只有十五岁。

她出身不算低,五品文官之女;却也不算高,身为穆宗皇帝同胞兄弟,吴王府中妃妾出身来历大多都很体面。

贵妃生得貌美出众,小字便叫做舜华——《诗经》中说,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敢以此为名,可见贵妃容貌之美。

当初她的父母送她入吴王府时,或许也曾寄予厚望,却未料吴王对女色并不热衷,贵妃不但未曾得宠,甚至入府很久都没有见过吴王。

也正是在那时,贵妃和何昭媛同病相怜,走得很近。

这种抱团取暖的关系持续了两年,直到一次阖府参与的宴会上,贵妃拔得头筹,赢得了吴王的注意。

从此贵妃骤然得宠,宠爱跃居王府诸妃妾之上,连王妃都敢怠慢,久久不去请安。

也是从那时起,贵妃与何昭媛渐行渐远。

后来穆宗驾崩,吴王登基。

这本该是贵妃最风光的时候,她被册封为贵妃,怀有身孕,眼看荣华富贵唾手可得,惊变传来。

——贵妃父亲获罪,满门入狱。

以贵妃的宠遇,寻常罪名未必没有回旋余地。但偏偏贵妃父亲苏大人犯的罪太要命,身为礼部司官,他不慎损毁了穆宗皇帝下葬用的礼器!

要知道,此时市井传言沸沸扬扬,仿佛人人亲眼看见吴王逼杀皇嫂,处死亲侄,然后自己篡改诏书登基。

传言越是荒谬,就越不能疏忽,在这个时候,新皇宠妃的父亲,损毁了穆宗皇帝下葬用的礼器!

倘若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传出去不知还会生出多少诛心之言。

此时不要说贵妃,即使是皇后的父亲,也不可能得到赦免。

于是涉及此事的礼部官员,尽数被斩首,其家眷亦获罪。即使贵妃哀求,也没有丝毫用处。

父亲身死,母家获罪。

在最春风得意的时候,惊闻这等噩耗,寻常人都无法承受。

贵妃疯了。

自那时起,她消失在后宫妃嫔眼中,从宠冠六宫的贵妃,变成了一个模糊的符号。

皇帝先将她送到京郊行宫休养,时常过去探望。然而贵妃的疯病始终未能好转,最终皇帝又将她挪回宫中,除了不去探望之外,待遇一如寻常。

疯了的贵妃憎恨皇帝,也憎恨景涟。年幼的景涟偶尔前去请安,总是看见贵妃叫骂不休,恨恨诅咒。

景涟不敢靠近,她唯一一次扑进贵妃怀里,想要一个来自母亲的拥抱,就被贵妃掐住脖颈。倘若不是宫人急急扑过来解救她,景涟恐怕真要被贵妃活活扼死。

然而在这个午后,景涟从小憩中惊醒,怔怔回味着梦里母亲的温柔慈爱,不知为什么,竟然觉得有些熟悉。

刹那间她几乎以为,在她极其幼小的时候,母妃真的曾经这样爱怜过她,那些浮光掠影般的温柔碎片潜藏在她的记忆深处,才让她做了这样一场梦。

很快,她自嘲地摇摇头。

怎么可能呢?

.

东宫近在眼前。

景涟踏进太子妃所居的惟勤殿时,一团鹅黄色轻飘飘撞进了她怀里,撞得景涟倒退三步,踉跄站稳。

焦急的声音响起:“和雅!”

那团柔软的鹅黄色,原来是个鹅黄衣裙的小女孩。

小女孩看上去五六岁大,脸颊饱满,没有继承景氏皇族标志性的丹凤眼,眼睛很圆很亮,像两颗黑珍珠。

她撞得有些发懵,抬起头迷茫地看着景涟:“对不起。”

一个素衣女子跑过来,揽住小女孩,朝景涟赔礼:“是妾的过失,请公主恕罪。”

景涟轻轻捏了捏小女孩饱满的脸颊:“不要紧,你是和雅?”

小女孩懵懂地点头。

——县主和雅,东宫皇孙之一,明德太子留下的唯一一个女儿。

太子妃的声音传来:“撞到哪里了?”

景涟摆手道:“不要紧,和雅才几岁,能有多大力气。”

和雅县主脾气很好,被景涟捏脸也不反抗。景涟心满意足收回手,笑道:“殿下不向我介绍一下?”

或许是今日不出门的缘故,太子妃衣着格外素淡,却更映衬出她清美的容颜。

她含笑道:“撞你的是和雅,这是王良媛。”

方才揽住和雅县主朝景涟赔礼的素衣女子神情有些拘谨,礼数却很周到,朝景涟行礼。

太子妃又道:“这是谢良媛,景桥睡着了。”

端坐在椅中的谢良媛早已站起,她身侧的宫人怀中抱着个孩子,想必便是东宫二公子景桥。

景涟给太子妃及几位皇孙备了礼,却没料到今日会正面遇见,摘掉一对玉佩分给和雅县主、二公子谢桥做见面礼。

两位良媛都朝太子妃望去,见太子妃颔首,才代替儿女谢过,接在手中。

接了见面礼,两位良媛很自觉地告退,谢良媛身旁宫人抱着孩子,王良媛则牵着和雅,二人并肩离去。

见景涟望着她们的背影,太子妃轻咳一声:“公主?”

景涟回首,笑道:“今天是书房休沐的日子,景檀呢?”

三个皇孙里,她唯一见过的就是皇长孙景檀。那时先太子妃尚未薨逝,因为东宫迟迟无子,先太子妃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

景檀出生时,东宫办满月宴,宴会上先太子妃太过激动,喜极而泣,给景涟留下了深刻印象。

太子妃笑容淡去,忧色隐现:“景檀病了,还在休息。”

景涟想了想,适时惊讶掩口:“天哪,这可一定要好生休养!”

说完这句话,她在心里复盘一下,发觉自己在宜州的三年里果然还是太过安逸,演技早已大不如前,那句关怀说得很是造作。

好在太子妃看上去并不在意,景涟清清嗓子,及时切换话题,表示自己来给太子妃帮忙。

太子妃眨眨眼,忽然笑了。那双形状优美的丹凤眼底,浮现出真切的喜悦神色。

“公主来得可太巧了。”太子妃欣然道。

她抬手叩击桌面,一旁的内侍立刻迈步上前,拿起书桌上一本厚厚的册子。

内侍将那本册子捧过来,伴着太子妃愉快的解说:“这本账须得在乞巧宴开宴前一日核对完,烦请公主助我。”

望着那本足有青砖厚的册子,景涟神情渐趋木然。

她转头朝门外张望一眼,思索着现在逃跑的可能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