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嫁给病弱皇子冲喜后 > 第16章 第 16 章

嫁给病弱皇子冲喜后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流光樱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3 16:08:15 来源:文学城

马车疾驰,待回宫时,宫城各处已点了灯。

萧凌在前,小路子提着从养心堂带回的药包,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走在通幽小径上。路上不乏遇上来往的宫人,凡遇行礼见安的,萧凌皆微笑颔首以对。

穿过安和宫院外的拱门,待入了房门后,萧凌方才取出匣中账簿细看起来。数目详尽清晰,数额确比上册账簿更加庞大,开春陛下下拨的二十万两灾银,近八成数目都记录在此册之上,萧炎不仅贪得无厌,胆子和胃口都愈发大了。

大理寺和工部的人皆在查此案,父皇近来虽病情反复,但对此案一查到底的决心却丝毫未减,萧炎早晚自食恶果。

账簿阖上,萧凌未再将之装进木匣内。从他与姜蔚互相拿错木匣的情况来看,此物当是顺通钱庄常用之物,账簿需交到薛勉手上,木匣只会暴露账簿来历。

萧凌想着,眼前莫名浮现出少女紧抱木匣的娇俏身影,后只缓缓将账簿卷好,收入一枚未刻字迹的普通竹筒。

若牵连上无辜,便不好了。

账簿收好,门外便有轻缓的两声叩门声响起,紧接着是小路子恭敬轻细的说话声:“禀殿下,用药时辰已到,奴才给殿下送药来了。”

萧凌闻声并未将手里竹筒收起,而是温声道了句“进来”。

房门“吱呀”一声推开,复又关上,待装要药汤的瓷碗放低在长桌上后,小路子依先前禀事那般,说出暗语:“殿下请服药,此药得趁热喝药效才好。”

“可是王文墨有什么动静了?”听见暗语,萧凌将竹筒往桌上一放,看向小路子道。

“回殿下的话,确是盯梢王府的那一脉有消息传回,”小路子顿一下,继续道,“却并非王文墨,而是领了和亲旨意的王家嫡女。”

本是无关王文墨的事情,只因先前殿下交代过王家若再有何动静,需立即来报,小路子这才在收到消息后,前来禀报。

萧凌闻言掀了掀眼皮:“说下去。”

“禁足在府的王姑娘由王府一队会武的家丁看管,院里院外大约二十来人的样子,然今日午时,看守之人便少了一半。”

“我们的人一直在暗中盯梢,开始时以为是要去寻吴一舟大人的麻烦,故一路紧跟,却没想,跟了一路,他们竟是往西市而去。”

十余人、西市。

未及小路子把话说完,萧凌便已猜到他们的去处:“顺通钱庄外刻意闹事的人,是王府家丁?”

“殿下所料一点不错,”小路子点头回道,“不过那行人皆改头换面,身上也未留带任何同王家有关的物件,加之大火,故关于那行人身份的证据,未有丝毫留下。”

轻搭在竹筒上的指尖轻叩了两下,萧凌面上没什么表情:“王文墨既派了自家家丁前去犯事,自是做了完全准备,即便没有那场大火,也不会留下证据。”

“还有呢?”轻叩竹筒的手指未有停下,小路子不会凭白禀报无用之事,萧凌看向小路子,“可是守院家丁走后,王府府上出了什么事情?”

小路子闻言讶异了一下,是因主子所料不错:“正是如此。”

“守院家丁走后,便另有几人潜入王府,企图将断粮已久、奄奄一息的王姑娘带走。”

“王姑娘不吵不闹的情形来看,我们的人推断,来的必是她的情郎所派之人,故一直躲在暗处观察。王姑娘成功逃出府门后,便直奔河西渡口,不料却在半道被王府之人追回。”

“来人明显不想把事闹大,只丢了王姑娘迅速逃窜,王府之人未再追赶,但我们的人却一路跟随,终于发现其踪迹。”

“事败之后,那几人便立即回去找他们的主子复命,七弯八绕却是到了姜府附近。”

轻叩竹筒的手指忽然停下,萧凌看着小路子,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确是说到了关键处,小路子不敢卖关子,只继续说道:“寻得便是他们的主子,京兆尹之子,元昭。”

本轻搭在竹筒上的手紧了一下,萧凌眯了眯眼,回想起方才在姜府侧门外,元昭见到自己时的惊惧神色,原来对他皇子身份的敬畏只占小小一成,余下的皆对计划出逃之事败露的惊恐和担忧。

难怪那元昭一见姜蔚便直言出“南下船只”之言,原是早有准备。先前他从未留意过元昭此人,而今看来却是有些心机城府的,也当真没有想到,他和王家女之间竟藏有私情。

西戎皇子即将离京,届时王家嫡女也会随其西行,算算日子,留给他们的机会,当只有一个了,那便是五日后的赏花宴。

思及元昭今日之举,想必他们是想拉同被赐婚的姜蔚下水,思此,萧凌那双浸了深浓夜色的漆黑瞳仁,比之方才,又暗了几分。

思忖片刻后,只将手中竹筒往小路子手上一抛,后幽然开口道:“你将账簿你交给薛勉,此番不必把东西交给吴一舟了,叫他想法子送到大理寺卿赵启然的手上。还有,顺通钱庄的余掌柜,一并移交给大理寺审问,他一心求生,到大理寺的地牢,定能吐出些什么。”

赵启然科举出身,既非大皇子的人,也非二皇子的人,其人性情刚正,又刚任职不久,急需一个案件站稳脚跟。而眼下,办好圣上一力追查的贪腐案,便是他立足立威的最佳选择。

“还有最重要的,”萧凌说着,食指指节往案上一扣,“留意现银下落。”

小路子接住竹筒,却未立即应声,只因账簿紧要,之前殿下都是亲自将东西交给薛公子的,从未假手于人。

书桌上油灯内的火苗子窜了一下,萧凌似看穿小路子所想,开口幽幽道:“我方服了噬心丹,想来要昏睡上几日,账簿之事,你务必办妥。”

噬心丹为薛勉寻来的北柔秘药,服下后虽能扰乱脉搏,但每每服下后,服用之人也会因药物的反噬而陷入短暂昏迷,短则二三日,长而四五日,昏睡时长依各人体质不同以及天气冷暖所变。下册账簿是紧要之物,故在昏睡之前,他得交代好紧要之事。

小路子心头一紧,方才在姜府小巷外,姜太医把过脉过后,他便一直担心殿下是不是服了此药,却不敢问出。此刻听殿下如此言说,担忧更甚。

噬心丹虽能骗过诊脉大夫,却也对服食之人有着实打实的伤害,薛公子交代必要时候方才服用,殿下当真糊涂啊!

心中虽如此作想,但却不敢多言,小路子只握紧主子抛来的竹筒,咬牙应是。

“账簿一旦交到赵启然手中,加之上册账簿的影响,必引朝堂巨震。可萧炎毕竟是父皇最偏爱的儿子,加之父皇身体每况愈下,故处置起来,是轻轻揭过,还是龙颜大怒,治其罪责,尚不好判断。

小路子低着头,主子所言虽有理,但伤其自身的法子,他还是不赞同。

“大皇子那里,必会竭尽全力,想法子扳倒二皇子一脉。淑贵妃那里也必不会坐以待毙,两相争斗,到底是要伤及些无辜的。”

“罪责已摆在明面上了,此番萧炎把手伸向户部好不容易筹措出的筑堤官银,国库本就空虚,此举无疑触了父皇之怒。可是罚是罢皆还是在父皇一念之间。”

萧凌说着顿了一下,幽暗灯影下,看不清他眼底神色:“所以这个时候,一动倒不如一静。”

“下册账簿于明日出现在大理寺,而今日我曾出宫看诊,淑妃难免将事情怀疑到我头上,与其引她猜忌,派人明里暗里来探,倒不如占得个先机,昏睡个几日,静待一个好消息。”

“属下明白。”小路子哑声应道。

“我昏迷期间,宫中太医也好,民间大夫也罢,皆来者不拒,如此,淑贵妃才能彻底放心。不过……”

萧凌说着,幽暗眼底凝了一瞬,继续道:“五日后的赏花宴,那元昭或王夜瑶必还会想法子作乱,当有所防备。”

小路子愣一下,四日后的赏花宴为淑贵妃一手操办,又有王家姑娘和姜姑娘二人赴宴,思及方才禀报之事,殿下担心的何人,不言而喻。

“如今入夏,昏睡时日当不会超过三日,但事有万一,故在此期间,你将赏花宴吃食、宾客、详细流程等皆了解清楚。”

“若按时醒来,自是最好,若我未醒,你必亲自留意,确保姜蔚安危。”

自己的身子不上心,对那位姜姑娘倒是格外上心,小路子在心里嘀咕,嘴上却只能回应:“属下遵命。”

“元旭光掌京畿大小行政事务,在姜府侧门外时,元昭主动提及的‘南下的船只,通关的文书,京郊寻处隐秘的处所’,皆是其父管辖范围。若无元旭光出手,单凭一个领闲职的元昭,能有此能耐?”

“而其中任何一件单拎出来,都是可以丢官罢职的罪责。这些年,元旭光一直借京兆尹之职以权谋私,又仗着身后有大皇子撑腰而肆无忌惮,他犯得虽不是萧炎那般惹怒圣上的滔天罪责,却也着实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

萧凌说着勾唇一笑,“若能借此机会将其除之,倒是一箭双雕。”

小路子听着犯难:“恕属下多言一句,殿下计谋虽好,却有些不切实,所谓的“南下的船只,通关的文书,京郊寻处隐秘的处所”虽都是丢官罢职之罪,但毕竟是堂堂从三品的京兆尹,若想叫其丢官罢职,如此小事,怕是很难。”

萧凌闻言并未应声,而是勾了勾唇角。

这一笑让小路子当即明白过来,只握紧了手中竹筒,躬身抱拳道:“殿下的意思是,在众目睽睽下揭露此事,借悠悠众口治元旭光的罪。”

萧凌颔首:“正是。”

“这些尚只是我的揣测而已,若赏花宴上无事发生,我自无需做些什么,可若他们不仁在先,”萧凌说着眼色暗了一下,”我必将其斩草除根。”

**

灯火阑珊,夜色浓重。

紫华宫内,淑贵妃正坐于妆台前,门外传来贴身太监巫禄的说话声:“娘娘要的安神香,老奴已派人寻到了。”

淑贵妃闻声,只接过梳篦,屏退篦发宫娥,不急不缓地道了声:“拿进来。”

巫禄手捧锦盒入内,带被屏退的宫娥将们关上后,方才低声开口道:“禀娘娘,顺通钱庄的事情,已处理妥当了。”

“哦?”淑贵妃回眸,伸出柔夷般的右手,手心朝上,“那么账簿呢?”

巫禄本躬着的身子一僵:“回娘娘的话,账簿未有寻到,必是连着大火,同钱庄一并烧毁了。”

“啪”一声脆响,是淑妃将手中梳篦摔在地上的声响:“炎儿的人做事不靠谱,你也如此吗?”

“枉费本宫如此信任你。”

“娘娘息怒,”巫禄低头瞄了眼摔在墙角,断裂成两截的檀木梳,连呼吸都不敢用力,“京兆府的人早早赶到,打着搜救旗号将钱庄里外都围得水泄不通,又处闹市,我们的人不敢轻易靠近。”

“又是萧翰那颗绊脚石。”淑贵妃幽幽说道,本在轻抚长发的手缓缓停下,后在浓密乌发中准确寻了根白发出来,利落拔下,“安和殿那边,今日可有什么动静?”

“回娘娘的话,安和殿中埋藏的心腹回话称,今日殿内始终未有动静,”巫禄说着,声音比方才稍大了些,“未有人出,也未有人进。”

淑贵妃挑了下眉,铜镜中映出她妖艳的一张面孔,眉头稍舒展了些,账簿要紧,若是肖翰得了,必会在今晚前送到他手中,不会耽误。巫禄所言同钱庄一并烧毁的可能性又大了些。

但心头疑虑始终未销,转口又问道:“安和宫那头呢?”

“本宫记得,每逢初一,萧凌那病秧子都是要出宫看诊的。”

淑贵妃边说,边继续整理散开的乌发,萧凌自小体弱,病情时好时坏拖了多年,几次看着病情危急,可转眼又能恢复,继续吊着口气活着。

可以说,对萧凌的疑虑,从未彻底打消过。

陛下年事已高,如今更是立储的关键时候,不得不谨慎行事。

“娘娘放心,三殿下顾及自身都来不及,更别说翻出什么花儿来了,”见主子眉头稍展,巫禄本半躬着的身子才略挺直了些,“且说起三殿下,今日还闹了桩笑话出来。”

淑贵妃闻言停下抚发的手,神色稍缓,“别卖关子。”

“听闻今日三殿下回宫路上,在姜府侧门外偶遇了姜家二姑娘,而那位二姑娘却同旁人有说有笑。”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曾同姜家相看过,元府的二公子元昭。三人狭路相逢,三殿下气得心疾复发,幸而姜太医及时赶到医治,方才没酿成大祸。”

淑妃闻言不由笑了起来,也算是她费心促成的婚事,若能对萧凌的心疾有所“助益”,她自乐得所见。

“永宁宫那边还是得盯紧了,”心情明显好了许多,淑妃面上带笑,说话语气也比方才松快许多,却任抬手揉了揉眼角太阳穴,“不过本宫进来总觉心神不宁,眼皮接连跳了好几日。”

“娘娘这是为照料陛下,日夜劳累所致,”巫禄附和道,“可要奴才替娘娘传太医前来诊平安脉?”

“不必,”淑妃说着松了揉按眼角的手,只敛目幽幽道,“不过说到太医,去安和宫诊治的太医也是时候可以换了。”

“毕竟已是沾亲带故的关系了,姜太医的医术给那病秧子看诊太过浪费,太医院中随意寻个会搭脉的即可,只要吊着条命,别让人在成婚前死了就成。”

姜太医医术是好,但却一直不能收为己用。三年前,她有法子用一桩婚事毁了姜家大姑娘的一生,如今,便能用同样的法子对付姜家二姑娘。

“罢了,下去吧,”淑妃说着扬了扬手,示意人退下,“有什么其他消息,再来报吧。”

巫禄躬身:“奴才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