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寄余生 > 第96章 第 96 章(第三卷完)

寄余生 第96章 第 96 章(第三卷完)

作者:申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18 14:21:16 来源:文学城

朝中有赵承简拦着,安立民自然感觉到做事会掣肘,但他若是明目张胆地,像之前那样向皇帝进言,皇帝也不会再对承简出手了。

安立民在等待时机。

而这个时机终于是来了。

在西北边境,有一条河,名曰楚掖河,这条河的东西两边,东边住着周朝居民,西边则住着鲜族居民。

但实际东西两岸原都是周朝的领地,因此地人烟稀少,如果派专人守卫,成本极高,况且楚掖河两岸百姓,长久以来一直互有商贸往来,皆是本本分分的老百姓,从未发生过冲突,故而这里几十年来,地方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安无事也便罢了。

可不知为何,这西岸的鲜族人突然暴动起来,甚而有要进犯东岸的架势。

这一闹,就闹到了大周朝的朝廷,可朝廷并不清楚这块边陲小镇的情况,只当是单纯的鲜族进犯,便派出了承简去击退敌人。

就在承简即将启程之时,赵公君的信到了。

原来这一任地方官正是赵公君的老同年,若是侵地的事情被捅出来,这位老同年怕是不得善终,赵公君便希望承简收复失地即可,上报为正常的鲜族进犯,不要将侵地的事上报上去。

承简回了赵公君,“请放心”三个字,就率军西进了。

等到了楚掖河,发现敌军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很快便平复入侵,楚掖河西岸也重归周朝治下。

本来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可没成想,承简还没有回到京城,事情就被发现了。

这事被捅出来,皇帝大惊,在自己的国土上,竟有这么一块地,实际落入了鲜族人的手中,而这块土地的地方官,竟然坐视不管,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于一个国家的颜面、一个国家的国防安全来说,这都是不可容忍的。

皇帝震怒,立即下令彻查。

很快,温大人的亲信,一个姓葛的书手就招了,还上交了赵公君与温大人的往来书信。

葛书手说是赵大人一直与温大人有来往,两人早年是同窗,现今赵大人被贬在家,一直对朝政十分关心,尤其是边境问题,时常委托温大人与楚掖河西岸的鲜族人交流,也不知究竟为何,这赵大人这么关心鲜国的情况,云云。

而这次竟然发生鲜族入侵的事件,这可是几十年未遇的情形,他原是觉得赵大人一心为国,才关心边境,可如今细想,总觉得事情蹊跷,而且他看到小赵大人曾去信给温大人,承诺这次事情不会牵连到他,这就更奇怪了,为何要包庇温大人呢?本来楚掖河西岸被侵占的事儿,也不是从温大人这儿起得,皇上是明君,必不会牵累温大人的,小赵大人这么做,实在有些欲盖弥彰之意。他这才决定勇敢站出来,将真相公之于众。

这言下之意,就是指认赵公君通敌,引来了鲜族兵,而赵承简出面,包庇了父亲的老同年。

这可是滔天的罪名,只要坐实了,赵家就再也起不来了,甚而会招致灭门之祸。

处理这样的几朝老臣和当朝重臣,可也不是光凭一个书手说说就行的,一定要拿出确凿的证据。

如此,那堆往来的书信,就成了关键证据,葛书手说了,里面有小赵大人的书信,直接写明了他会帮助温大人脱罪。

可奇怪的是,怎么也找不到那封信。

没有关键证据,就不能轻易定罪,况且承简没有查出侵地的事,也不能一巴掌拍死是有意为之,毕竟军情紧急,没顾上这些,也是能说得通的,至于赵公君与温大人往来,向着同年之情上说,也同样说得通。

可事情总要有个了结。

最终,赵公君选择上书请罪,自己与温大人确因同年之情,多年来一直有书信往来,此事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温大人担任楚掖河一带地方官之前,这足以证明自己并不为了通敌而与温大人来往,也不知为何这葛书手单单上交了温大人任职楚掖河之后的书信?故而通敌一事,他赵公君是断断不可认的。

至于帮助温大人隐瞒侵地一事,他确实曾拜托过儿子赵承简,但承简为人正直,对国家、对皇上更是忠心耿耿,在他提出隐瞒一事之初,就拒绝了,还请皇上不要牵连承简。

随着上书一起奉上的,还有当初他写给承简的信。

如此一来,虽说保住了承简,可赵公君的政治生涯,算是彻底断送了。

“爹这次为了托举我……”承简自然明白赵公君的做法。

“那当时你写给温大人的那封信……”妙清惊疑道。

“一早就让温大人烧掉了,自然是找不到的,我写给父亲的回复,想必也早被处理掉了。”

“如此爹和温大人便将所有的事情揽到了自己身上……”妙清叹道。

“我何德何能,让两位前辈断送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而断送自己一辈子的名声……”

“承简……”

“我曾经对父亲怀着怨恨,即至三弟的事情出来,父亲大义灭亲,我才对他稍有改观,可也觉得他冷血,可如今……臻儿,从此后,我都不会再鲁莽了,就是为了爹,为了这个赵家,我也不能再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了,想当初我与皇上对着干,又做了许多引火上身的事儿,现在想来,真是不懂事……”

“也包括……娶我吗?”

“臻儿……”

“没关系的,都是过去的事了,既然那时候你还鲁莽,在你的鲁莽之下,你我之间有了这段缘分,那这就是天注定的,现在你打算收敛锋芒,也不过是经历了一些挫折,才得到的教训,我都能理解,谁又不是这么过来的呢?想当初,我也为我自己的鲁莽付出过很惨痛的代价呢!”妙清笑道,露出两个小梨涡。

承简动情,一把将妙清揽到怀中。

“承简,往后咱俩就一起啊,夹着尾巴做人!”

妙清这话将承简逗笑了,她感受着承简起伏的胸膛,才顿觉温热,她感到安全,感到安心,还有安宁。

妙清抬起头来,望向承简,问道:“那么,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呢?眼下,这事儿瞧着是解决了,那个葛书手也因造谣被流放了,是不是可以放心了?”

“并非如此,你想想,这次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巧?几十年都相安无事,这会子突然来犯,而且凑巧主事的官员是父亲的同年,凑巧这个书手如此大义凛然,就这么背叛了自己的主子?”

“你是说……”

“我记得你跟我说过,你和安立民相识的情形,那时候他是不是和一个外族人交好?”

“你的意思是……这些事情,甚至鲜族进犯,也是安立民一手操纵的?”妙清大惊。

“我不能肯定,因为现在根本没有证据,但是这次事件,一环扣着一环,也过于巧合了,就算他没有通敌,我也不相信这里面没有人力在作祟。”

“如此说来,你是觉得,安立民已经在下手了,必是要将赵家置于死地了?”

“我不知道他究竟想做到什么程度,只是从这次的事情看来,真是凶险极了,如若父亲反应不及时,便是赵家满门的灾祸了,所以,保不齐下次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即使他的目的只是让我,让赵家远离朝堂,也可见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是不管你我死活的。”

“这如何是好呢?我们没有害人的心思,可难保别人没有害我们的心思,这真是防不胜防,再者,一想到从今往后,我们都要生活在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里,我就感到压抑。”

“臻儿,你可愿永远跟我?”

“你这是什么话?不跟着你还能跟谁?”妙清愣住,不知承简意欲何为。

“我打算向皇上请命,外放边疆……”

“你是说去驻守西北边境?”

“对,一方面,这也可以证明我们赵家确实没有通敌,不然哪敢在这个节骨眼还往枪口上撞呢,另一方面,也想以此机会,远离朝堂,起码暂时避一避风头,兴许在这样等待开发的地界,反而能做出一番事业呢?你看大哥,常年外放,他倒是自得其乐的很。”

“我尊重你的想法,你去哪儿,我便去哪儿,西北边境,我还没去过呢,听说当年我祖父可是在那里发家的,我觉得挺好的,我愿意去那里瞧瞧!”妙清倒是很高兴。

见妙清并不在意去苦寒之地,承简愈发动心,又将妙清揽回怀里,这次再没有放开她。

翌日,承简便请旨外放。

子昼原还劝说他留在京中,以多年交情,他本也不相信赵家会行通敌之事,但是承简却是去意已决。

“陛下,当年父亲也是在边境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不止为了彻底洗清赵家的嫌疑,臣也希望能效仿当年的父亲,在边境立下战功,为国家守住边境防线。现如今朝中局势稳定,倒是边境近来常有不平,臣盼着能为国家效力啊!况且臣已经两次参与边境战事,对边境之情形有不少了解,对边境的风土人情也熟悉,此次请命,也希望可以在臣的治下,让边境百姓能安居乐业……”

“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好的,只是,你知道,朕在朝中也需要你……”

“朝中之事幸而有安大人操持,新政稳步推行,臣留在京城,作用总不如去边疆……”

“你是与朕置气……”

“陛下,臣并未置气,经历了这么多事,臣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莽撞少年了,这次请命,臣是深思熟虑的,且臣这次西去,还要请皇上的旨。”

“什么旨?”

“西北边境特殊,与其他地方不同,其他地方或可推行新政,但西北边境切不可急功近利,故而臣想请陛下的旨,在臣的治下,给予臣各方面的自治权力,不受新政之影响。”

“这……”子昼沉吟,但见承简说得极诚恳,他也相信这个请旨并非说说而已。

“皇上如若不允,臣倒真要置气了。”

子昼没想到承简竟会向他撒起娇来,他想了想,便也笑了,道:“好,朕允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6章 第 96 章(第三卷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