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寄余生 > 第94章 第 94 章

寄余生 第94章 第 94 章

作者:申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18 14:21:16 来源:文学城

安立民风光进京后,第二日便被子昼诏进了宫中。

据说当天两人从早上谈到了深夜,饭都没吃。

如此三日,安立民都入宫给皇帝讲学,皇帝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可就在子昼想给安立民加官进爵的时候,他却拒绝了。

“立民爱卿,为何要拒绝呢?你与朕意见相合,若是我们联手,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皇上,如今您只是听了我的想法,被我的想法打动,认为有机会,可是臣需要皇上您完全的支持,而不是仅仅让臣一试,若失败了就调转方向,如此原本可以成功的,也成功不了了。”

“朕自然是支持你的。”

“那么臣请问皇上,如果在实施政策的时候,您的妻子,您的挚友都反对,您该当如何,会否动摇?如果在新政颁布之初,百姓反对,百官反对,收效又不够快,您又该当如何?如果您无法排除非议,有一定要将新政推行下去的决心,便算不得完全的支持,没有完全的支持,臣也无法将事情做成。”

“好!立民想得透彻,朕明白了,朕会给你授权,请你放手去做,朕也给你时间,三年后见分晓,可好?”

“如此臣便可安心了。”

安立民于新政早已有成熟的计划了,依据这么些年他在地方上的经验,他认为自己有把握,改革税制、土地政策等等,是定可以让国库丰盈起来,也让百姓生活富足起来的。

可是这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大臣后知后觉,开始上书,请求罢免安立民,其中也包括司大人。

司大人认为,国家能产出的粮食、货物等是有限的,怎么可能两全其美,饼就这么大,交上去的多了,百姓必然要遭受盘剥,不是简单改革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但是安立民又拿出自己在地方上的成功经验,堵住了众大臣的嘴。

这期间,子昼也有过犹豫,他当然也知道,安立民在地方上不全是成功的,失败的例子皆很是惨痛。

但是安立民为他画出的图景太过诱人了,国库充盈,兵力强盛,收复失地,完成本朝所有帝王都没有完成的伟业!

安立民心里也清楚,皇帝的话不能全信,虽然皇上嘴上说完全支持自己,可上下嘴皮子动一动的事,没有那么牢靠,他需要皇帝当众表态。

就在这时,出现了阿年案。

案子本身并不复杂,阿年是地方上一个小门小户家的姑娘,长得美人也泼辣,却被许给了当地一个穷农户,她很是不满,便背地与情夫苟合,两人竟密谋要杀了丈夫,可是两人失了手,没有杀死丈夫,却被丈夫反告了。

本来这个案子清清楚楚,就是阿年谋杀未遂,可是在审问的过程中,这个阿年供认了犯罪的事实。

地方官也不知是想干票大的还是怎样,判定阿年属于自首,可这个判决结果下来,却被刑部打了回去,刑部认为这不算自首,而这位郑姓地方官曾在大理寺任职,对刑律最是熟悉,一番辩驳竟将这个案子捅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便将案子交给了安立民,这安立民便举荐了司大人一起审理,美其名曰担心自己一个人会有失偏颇,实际上他很清楚,司大人是认可刑部的判决的,这如何能认定为自首呢?于理不合嘛!再说了,认为是自首的理由,是大周朝的律典文本规定,犯了杀人案子自首,可降为伤人,这里也没说清楚自首的情节,只是这些人依据这是杀人案子,来推说要降为伤人,这不是歪曲嘛!

司大人还是耿直,积极向皇帝陈情,可安立民不动声色,继续沿着地方官的思路,又复述了一边认定自首的理由。

司大人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这样的案子,如果认定为自首,那以后百姓杀人,只要认了罪,都可以倒推成伤人,必会祸乱天下,皇帝不会这么昏庸!

可没想到,皇帝这次竟坚决站在了安立民一边,认可了自首成立,还将那位郑姓地方官一举提拔成了大理寺的二把手。

如此朝中哗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了,皇帝已经选择和安立民共乘一条船了。

这件案子盖棺定论之后,安立民就加快了清除异己的脚步,他接连拿几个谏官和文臣开刀,几乎到了只要与他意见相左,就会被贬谪的地步,这样一来,除了位高权重,他轻易动不得的官员,其他的要不是被他贬了,要不是早就不敢说话了。

司大人对朝局感到绝望,也便请辞回了洛阳老家,专心修书去了。

与此同时,安立民的各项政策也都强力推行了下去,包括科举,也将他的著述作为必考的教材。

“皇上,这般推行新政,恐有不妥啊!”承简原依照着赵公君的话,一直没有在这场争斗中发声,可现今他实在忍不住了,还是出言劝谏了。

“新政本就激进,若推行起来也如此雷厉风行,不叫底下的官员和百姓喘息,恐怕越往下就越变了样,皇上切不可急功近利啊!”

“你说变了样,可有证据?”

“皇上莫不听听百姓的声音?”

“朕不用听,今年国库存银大大增加,这就是证明,立民的新政效果不错。”

“皇上!”

“好了,新政推行阻碍重重,前期是有很多老臣反对,但现今也少了,你就不要在这种时候还跳出来反对了。”子昼露出很不高兴的神色,又道:“以前的事,朕已经不追究了,如果这次新政的事,你还要与朕作对……朕还是念着昔日情分的,你用了什么伎俩,得着了妙清,朕也清楚,若是你还有什么打算,朕也劝你早早住手!”

承简心中大惊,这显然是子昼在哪里听到了什么,便欲解释,可还没开口,就被子昼打断,请了出去。

“今日皇上驳回了我的劝谏。”承简叹气道。

“皇上好像被下了药似的,怎的这么相信安立民?”妙清道。

“唉,安立民的法子,确实让皇上看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此国库充盈,再过几年恐怕就要练兵出兵了。”

“唉,也不瞧瞧百姓都成什么样子了,过几年如果真打起仗来,倒霉的还是百姓,到时只怕是要出大事!”

“这下皇帝是铁了心了,我在这朝中真是坐立难安哪。”

“嗨,走一步算一步吧,你也别愁眉苦脸的了,这样,这几日正是春日集会,咱们也去逛逛吧,这么好的春光,可别辜负了。”

翌日,妙清和承简便去了集会,京城中还是如常,游客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走了一段路,妙清觉得有些热,承简便去路口买甜水,妙清仍留在原地瞧着小铺子里的首饰。

“赵夫人。”一个有些熟悉的男子声音传入妙清耳畔。

等妙清反应过来,她心中一惊,一回头,果然是安立民。

“好久不见,安大人竟也会来这样的热闹集会。”妙清缓缓施了个礼道。

“自然,我也要瞧瞧百姓们在做些什么,好叫一些人不要成天说我不关心百姓死活。”

妙清听了眉毛一跳,又转了笑脸道:“安大人自然是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

“你知道我的抱负的。”安立民忽然靠近,压下了声音道。

“我筹谋了这么多年,在地方上做了那么多试验,这次改革我是势在必得,只要新政能推行下去,我们大周朝国力就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匹敌了,到时候百姓自然就能过上好日子,可在此之前,总会有些牺牲,就算是要牺牲我自己,我也在所不惜。”

“你的抱负与我什么相关,何必与我说这些?”妙清心中不快,不耐道。

“我知道夫人你对我不满,可我倒是很佩服夫人,当日在商队中,夫人谈吐不俗、临危不乱,不是一般女子可比,若你愿意与我联手……算了,此次我与你说这些,是希望你,还有你那位夫君,不要掺和到新政之争中,你们有太多漏洞可钻,要扳倒你们,简直易如反掌,但是我惜才,也不想把事情做绝……”

“原来那日陛下又提起我与承简当年的事,是你……”妙清这才反应过来,惊声道。

“不要大声说出来,你瞧,你的夫君正往这边走呢,今日我好心提醒你的话,你好好考虑考虑,趁还有机会,远离这样的纷争吧。”

说罢,安立民便转身离开,走入了人群之中。

“臻儿,你和谁说话呢?怎么瞧着背影,倒有些像安大人?”承简又惊又疑。

妙清接过甜水,牵起承简的手,道:“我们去那边儿凉亭歇一歇吧,我实在有些热得紧。”

“承简,方才的人,你没看错,确实是安立民。”两人坐下后,妙清开口道。

“他?他来逛集会?他与你说了什么?”

“承简,我们也退了吧。”

于是妙清将安立民与她说的话都告诉了承简。

“你是说,这安立民已经在皇帝面前摆布咱们了?”

“必然是了,他说得对,咱们全身是破绽,咱俩的事,咱们两家的事,哪一件重新提起来,都会要了咱们的命。”

“可我怎能看着百姓和子昼……”

“你如此想是对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此时你能做些什么?皇帝陛下是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了,我想,只有叫他自己吃了亏,他才能醒悟过来,在此之前,你说什么都是错的,只会让他更加厌恶你,让我们,让赵家的处境更加艰难!”

“臻儿,你说得对……此事让我与爹商量一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