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寄相思 > 第10章 书院

寄相思 第10章 书院

作者:汽水软萌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7 09:50:24 来源:文学城

点点的烛光下,张氏眼含热泪地看着季蕴,自女儿远赴江宁后,她虽怨恨,但最终还是架不住思念。

听完张氏的话,季蕴微顿,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同张氏相处,心中翻涌着一股淡淡的烦躁。

她语气淡淡地笑道:“女儿在外一切都好,云儿照料得极为妥帖,母亲有心了。”

“那就好。”张氏这才放下心来,低声喃喃道。

“母亲,吃茶。”季蕴道。

“你瞧你,都与母亲生分了。”张氏拿起盏托,垂头啜了一口气茶水,神情讪讪道。

“母亲此话严重了,母女之间何来生不生分之说。”季蕴垂下眼帘,淡淡地笑道。

张氏欲言又止,她见季蕴面上温和,但似乎有些抗拒她,便神情略伤心地说:“蕴娘,自你弟弟茂郎去后,你又在外三年,母亲孤立无援,真的不晓得今后该如何了,如今,如今母亲只有你了。”

说罢,张氏想要牵过季蕴的手。

季蕴冷眼瞧着,随即她不着痕迹地躲开,徒留张氏停留在桌案上的手。

张氏神情一僵,良久,她叹了一声道:“蕴娘,你明日便去镇上的书院瞧瞧罢,你舅父与老先生是旧识,他闻你是崇正书院的弟子,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呢。”

“多谢母亲的费心。”季蕴浅浅一笑,语气恭敬道,“天色已晚,母亲不如先回去休息罢。”

张氏见季蕴赶她走,遂讪讪站起身,勉强地笑道:“那好,既如此母亲就先走了,你记得早点休息,别熬得太晚。”

季蕴颔首,便站起身恭送她离开。

张氏似乎还想要说些什么,但她看向季蕴淡漠地面容,便无奈地离开了。

张氏走后,云儿从屏风后走至季蕴的身边,不赞同地看着她,小声嘟囔道:“娘子为何不与二大娘子多叙叙旧,娘子方才这般冷淡岂非伤了母女之情?”

“我自幼在祖母膝下长大,母亲素日不曾管教我,又何谈母亲之情?”季蕴目光扫向云儿,轻哂道。

“二大娘子心中是在意您的,她此番为您筹谋,娘子实不该如何冷淡。”云儿和声细语地劝道。

“我还要给师父回信,你先下去。”季蕴眉头微蹙,神情不耐道。

云儿劝不动,便垂头耷脑地退了出去。

屋内昏黄的烛光微晃,季蕴坐在桌案前,却迟迟没有提笔。

她倏然想起那日离开江宁,秦观止立在岸边遥望时的身影,她的心中不知为何有一股异样的感觉。

季蕴深吸一口气,提笔在纸上写道——

“家中祖母离世,弟子日后不回清凉山,请师父体谅,勿念。”

她写完将笔搁下,烛光照在她的面上,待字迹干涸后把信纸叠好放在信封中。

翌日。

季蕴用过早膳后准备前往镇上的奚亭书院。

张氏忙着为季蕴在侧门安排宅里的车舆,原本宁静的晨间瞬间被打破了,变得喧哗起来。

云儿拿来一件斗篷,她见季蕴一脸拒绝的模样,便劝道:“娘子,晨间寒凉,还是披上。”

季蕴无奈点头,再云儿为她穿好斗篷,她起身走出院子去了前厅。

张氏还在忙前忙后地命令仆妇,一时未发现季蕴。

季蕴走过去拉住张氏,神情不解道:“母亲何需如此兴师动众。”

张氏这种架势,恨不得全宅邸的人都晓得季蕴今日去书院聘试。

“今日是如此重要的日子,况且这算哪门子的兴师动众?”张氏眼角眉梢间都是笑意。

“母亲还是不用安排了,女儿坐船去好了,也省得麻烦宅中的下人了。”季蕴闻言蹙眉,有些嫌麻烦地拒道。

“这不搭界,蕴娘……”张氏愣了一下。

“母亲,您这是要所有人都晓得,可这让有心人瞧见了,指不定怎么编排呢。”季蕴轻声分析道。

“那叫云儿,云儿随你一同前去罢。”张氏见季蕴言辞凿凿,笑意微微收敛,不放心地说。

“不用。”季蕴思索一番,对着张氏劝道,“书院就在镇上,况且女儿是去书院聘试的,实在不宜太过招摇。”

“那……”张氏顿时手足无措起来,言语反复地问。

“您放心,女儿心里有数,您就安心待在家中。”季蕴安抚道。

余庆镇房屋均临河而建,以主河道为主,街巷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房屋白墙黛瓦,屋脊高高翘起,地面则由青石板铺就,不过留有一条青砖御道。

季蕴迈下台阶立在岸边,附近招揽生意的船夫瞧见了,他笑道:“娘子,可是要坐船吗?”

季蕴微微颔首,见船夫缓缓靠岸,弯着腰上了船,轻声道:“小哥,去书院。”

“好嘞。”船夫笑嘻嘻的,他拿起船桨,在水面上划动了起来。

季蕴坐在船舱内,观赏着沿途的杨柳,春风拂过还有些微寒,远远望去时,船下流水潺潺,若细瞧的话,似有鱼儿嬉戏。

沿河的人流不少,有赶早集的百姓,有招揽生意的商人,还有几位年轻的书生坐在沿河的茶馆中的二楼品茶吟诗。

船缓缓地穿过弯桥,季蕴掀起竹帘,悄悄探头后,隐约地瞧见了奚亭书院雕刻精致的门楼。

很快,船夫在书院门楼前的岸口台阶靠岸,季蕴付过银钱,踏上岸朝着书院走去。

她拎起裙摆,走上层层的台阶,只见书院大门处两侧贴着两道对联,门楣上的牌匾则提了‘奚亭书院’四字。

季蕴向门童送上拜帖,门童低头翻阅后,便朝她拱手一礼,并为她引路,他道:“娘子,随我来。”

“麻烦了。”季蕴颔首地谢道。

她跟着门童跨过门槛,走进了书院,映入眼帘的是院内白墙黛瓦的亭台楼阁,层层叠叠,雕刻得十分淡雅,林木点缀其中,有一股宁静清幽的气氛。

再穿过花瓶门,进入了修篁林中,林中有一道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颇有种曲径通幽之感,清风拂来之时,发出稀松的声响。

走出修篁林后,眼前的是弯弯绕绕的沿河而建的游廊,又走了一段路,她跟着门童来到了一个院门口,匾额上提着‘吴园’二字。

“娘子,到了,此处便是吴老先生的住处。”门童言罢,朝季蕴拱手一礼,垂头离开了。

季蕴颔首,便伸手扣了扣门环,静静地等候着。

书童润生闻声过来开门,他见一位亭亭的年轻的女子站在门前,恍若空谷幽兰。

他记起吴老先生提起今日有一位娘子要前来聘试,想必就是眼前这位了,他谦虚恭敬地笑道:“娘子,请进。”

季蕴以笑示之,跟随润生走进吴园中。

吴园中环境清幽,吴老先生已是花甲之年,头戴儒巾,身着一件素色的襕衫,他正坐于厅中,见季蕴的到来后,温和一笑道:“季娘子,请坐。”

季蕴内心踌躇,她低声道谢,坐了下来。

“季娘子三年前考入崇正书院,前途大好,为何放弃入朝为官这么好的机会回到崇州呢?”吴老先生看向她,委婉地询问。

“曾经晚辈也想入庙堂,但天下之大,朝堂对于女子而言是触之不及的地方,况且女子入朝为官所受的艰辛要比男子所受得多上几倍。”季蕴缓缓道。

“世道如此,要真正做到男女平等本不是轻易之举,你所说的老夫能明白。”吴老先生摸了摸胡须,叹了一声后感慨道。

“晚辈有一疑虑,请先生解惑,为何千百年来,男子地位高崇,女子反之则低贱?”季蕴抬起头,不解地问道。

“老夫活到如今这么大的岁数,也只明白始作俑者皆为居上位者,他们所提及的三纲五常,为方便一国的君主统治,一为约束,二为禁锢。”吴老先生思忖道,“而三从四德是为禁锢女子思想的枷锁。”

季蕴神情若有所思地道:“虽说本朝女子地位不再低贱,但要真正做到自由还需努力。”

二人又聊了许久,期间又提及吴老先生与季蕴的外祖父张且兰的早年情谊。

“老夫与你外祖父是旧相识了,当年一同结伴入京科考,曾与他约定走遍山河,可惜的是他已早早离世。”吴老先生一脸惋惜地说道。

“晚辈出生时外祖父已离世,听外祖母提及,她说外祖父是一位温柔如兰的郎君。”季蕴道,“要是外祖父还在的话,现下说不定和先生您一样呢。”

“是啊,要是他还在,说不定就和老夫现下一样。”吴老先生眼中闪过一丝怀念的情绪。

季蕴端起茶杯,低头啜了一口茶水,登时一股清香在齿间四溢。

“你既是从崇正书院出来的弟子,学问自然不必说,你过几日便搬来书院的住处罢。”吴老先生回过神,思索一番道。

季蕴闻言站起身来,朝他一辑,轻声谢道:“多谢先生。”

再她道完谢后,便起身告辞,准备离开吴园。

出了吴园后,她不着急回去,便慢慢地在书院中闲逛着,逛了一会子,不料天色渐暗,却愈来愈阴沉。

一场骤雨忽至,本是濛濛细雨,后雨势越来越烈。

季蕴顿时也没有闲情逛了,她忙着寻找避雨之所,但又因是初次到来便不小心地在院中迷了路。

她茫然地寻觅着,走至一处偏僻的修篁林中,隐约地瞧见尽头处有一小门,也许是书院的偏门。

思及此处,季蕴脚步匆匆地走了过去,她推开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宁静无人的小巷。

此时周遭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她走出立在檐下,见雨水顺着屋檐落下,滴落在了生有青苔的地面上。

季蕴望着雨景,心中却带着微不可察的惆怅。

一阵清寒裹挟的点点雨丝的风吹来之时,季蕴顿时回过神,便拢了拢斗篷。

此时骤雨还未有停歇之意,她总待在此处也不是办法。

季蕴抬头四处张望,见对面有一家书铺,大门还敞开着,想必还是接客的,问店家借一把伞可行,也可解了她现下的燃眉之急。

她便将斗篷脱下,挡在头顶,深吸一口气冲进了雨幕中,一路小跑至对面的书铺门口。

书铺门口,季蕴将斗篷收在手腕处,整理好仪容走进了书铺中。

书铺内陈列着许多书籍,她站在书架前徘徊许久,随手挑了一本书籍走至柜台处,却发现竟然无人。

“请问有人在吗?”季蕴轻咳一声,开口询问。

书铺内许久无人回应时,她有些失望。

就在她失望之际,掩藏在柜台后的卷帘翻动,一位身着青袍的男子走了出来。

季蕴闻声欣喜地抬头,却再下一秒看清来人的面容时,她登时怔在了原地。

而青袍男子漆黑的眼眸微动,神情像是也有些意外。

求收藏求评论求关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书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