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吉梦含渊 > 第21章 救命稻草

吉梦含渊 第21章 救命稻草

作者:末世焚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1 23:47:06 来源:文学城

卫纨远远便瞧见几位伙计下人簇拥着两位年长的男人走来。

二人皆着常服,但从服装的形制上能看出区别。其中一位着皂色常服的,作典型的商贾打扮,卫纨猜测,他便是华瑞堂的掌事郑羲。而另一位则着朱帛,留着短髭须的,应是在朝为官,有官职之人。

“在下便是这华瑞堂的掌事郑羲。这位是吾兄郑洵。”郑羲率先开口,指着自己和郑洵做了介绍。

卫纨缓缓看了看二人,面无表情地礼了礼。

那名叫郑洵的人并未开口,看她的表情格外疏离冷硬。

只听郑羲又道:“卫姑娘怎有如此雅兴,到我华瑞堂挑东西?”

声音里疑惑之意并不多,暗含着丝丝的冷漠和不欢迎之意。

卫纨环顾着院子周围,淡淡道:“不过是听闻华瑞堂有绝顶的加工手艺,来碰碰运气罢了。”

郑羲疑惑:“哦?不知卫姑娘有何要求?”

卫纨转而直视着郑羲,似是要把他看透。

“过几日,我应人相邀,去参加一位友人的订婚宴,届时想买几件红木家具相送。我听闻,华瑞堂可对木料进行加工,使之浸透西域所提炼的花香油,从而有若有似无之香气,是也不是?”

郑羲思忖,郑家对木料的加工手艺很多,最近的一次,便是将其浸透火油,给了韦玄容。

至于香气之说,却从未有过。

不知这卫纨是哪里听来的。

毕竟郑家对木料的加工,都源于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并非是按照买主的喜好,进行风格上的优化与改造。

郑洵一直默不作声,此刻有了些猜想,觉着卫纨是因着大理寺一事,心中有气,故意找郑家的难堪。

于是道:“卫姑娘莫不是走错了地方,华瑞堂没有你说的这种手艺。”

卫纨不知郑洵便是郑惜的父亲,但郑洵却是认得她的。此时开口便不善,卫纨听在耳中,也是不悦。

“郑大人何时也精通家具生意了?我问的是郑管事,没有问你。”

卫纨见此人身着官服,叫“郑大人”应是没错的。但郑家所有为官者的官职,除了郑彦与卫如恒相当之外,其他都在卫如恒之下,因此,也犯不着多么客套。

卫纨又转向郑羲:“你且说,是能做,还是不能?”

郑羲一时无言。对于华瑞堂来说,这样的工艺,肯定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没有必要特意为了卫纨而做罢了。这华瑞堂的客户,大多是来定款式,或者直接买走成品,没有过如此刁钻的要求。

再加上,卫纨的生意,他们并不想做。

卫纨见二人不答,又补充道:“左右不过是加工工艺罢了。你华瑞堂做不得,这西市定有人能做得。若是他人做了你华瑞堂没有的手艺,你这西市首席的位置,是不是要让一让了?”

这是在威胁了。

若是今日华瑞堂不接下这一单生意,便是工艺不精,改天卫纨随便找个铺子做了,传扬出去,便是踩在华瑞堂的名声上宣传自己,让华瑞堂为其白白做了嫁衣。

可若是接了,天知道卫纨还会再折腾出什么幺蛾子。

左右这不是一桩合适的生意,郑羲正想硬着头皮拒了,却见得卫纨身后走出一玄衣男子,身后跟着一列黑甲兵卫,浩浩荡荡而来。

人还未至,声却先行,那语气,像是对卫纨极为熟稔。

“卫姑娘想要什么,命人告知我便是,又何苦亲自前来?”

卫纨听得这声音也是一惊:他怎么来了?

赵渊是从皇宫一路过来的。

今日他进宫与宣帝详谈,告知那陇西节度使交代之事,其中有关郑家暗中举办“百官宴”一事,宣帝格外在意。

他还不知自己的臣子,一个一个的,竟成了郑家的马前卒。

他给郑家的脸面,还不包括,瞒着他结党营私。

赵渊今日过来,便是要淌这趟浑水了。

临快到了,看到卫纨的马车,才知道她也在这。又听了几句刚刚的谈话,这才明白,卫纨今日,实是因韦玄容的事情来的。

两件事一起查,也好。

郑洵看这架势便知不对,心头一凛,对赵渊道:“不知将军要来华瑞堂,有失远迎,实在抱歉。请问今日这番,是因着何事?”

赵渊盯着郑洵和郑羲,没有回答,目光却沉了下来。

卢峥抬手一礼,开口道:“郑大人,今日吾等是奉旨前来搜查,得罪了,”又向身后的龙武卫道:“给我搜!”

面前的郑家众人悚然一惊。

郑家二人此时也明白过来,是郑家事发,圣上挂心了。

卫纨也抬眸直视着赵渊,清楚地看见了他眼底含着的一股狠厉。

她心中猜测:莫非,是齐王之事查清了?

赵渊此时笑了,与郑洵道:“郑大人和郑掌事不必忧心。赵某也是例行公事,若是郑家当真无事,也不怕搜查。”

声音中带了几分摄人的森然。

郑羲也懵了。

这华瑞堂内的账本、实物还有各种记录,还尚未来得及隐藏,根本经不起搜。

郑洵犹豫半晌,定定地看着赵渊道:“将军所为何事,郑某心中也猜到一二。如今郑家与圣上,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就算略有错处,待皇后娘娘与圣上解释一番,误会也就解开了。将军实在不必过于劳烦。另外,今日出门时,父亲还交代过,若是将军肯对郑家之事高抬贵手,我郑家,日后也必会投桃报李……”

这是要贿赂赵渊了。

郑洵不知前几日的刺杀,赵渊到底知道了多少,但无论如何,郑家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若是赵渊放手,郑家今后也不再与赵家为难。

可赵渊要的,却并不是休战这么简单。

赵渊侧过头看了眼卫纨,似笑非笑道:“若是我要这华瑞堂和与其后供货作坊等所有产业,均赠与卫姑娘,便同意对郑家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可愿意?”

卫纨简直目瞪口呆。

这人是在搞什么名堂?她要这华瑞堂做什么?

她只觉得,今日赵渊对她的态度,与往日似有所不同,仿佛更热络了似的。

明明他二人并不多么熟稔。

对着卫纨询问的目光,赵渊只淡淡笑了笑,又搭下眼帘,面无表情地把玩着剑柄上的镂刻,等着郑家人的答复。

郑羲眼睛瞪得老大,道:“将军未免说笑了。我华瑞堂是郑家在京中最大的商铺门户之一,怎可轻易赠与他人?”

这是他一手经营起来的产业,要这华瑞堂,就是要郑羲的命。

赵渊也不欲再多言,只道:“既然如此,那便等着罢。”

郑羲面上白了白,有些骑虎难下。

他看了看卫纨,又看了看赵渊,想起刚刚赵渊对着卫纨的态度,生了心思,道:“卫姑娘所要之物,我华瑞堂正好有一套上好的红木桌椅,郑某将之送与卫姑娘,如何?”

说着便差人去拿。

他记起上次给韦玄容做的那批家具,还剩了些,便想拿出来讨好卫纨,顺便试探赵渊的态度。

半晌,卫纨见几人将桌椅抬到跟前院内,打眼看过去大差不差,又试了试重量,也是十分相似。

卫纨心下冷了几分。

看来这家具,的确是从华瑞堂出去的,也的确是面前之人送出去的。

卫纨示意春岩将银子递给郑羲,道:“东西我收下了,送却是不必的,按照市价,这些钱应是够了的,请郑掌事收下吧。”

郑羲刚要拒绝,只见卢峥也领众人走了出来,搜出不少东西。

郑家二人面上更是难看。

赵渊仿佛早已料到,只敛目平静道:“既如此,还请郑掌事与我走一趟了。”

又转过身,对卫纨道:“今日我还有要事,就不送卫姑娘了。”

郑羲眸中暗了暗,他本以为这卫纨能领会自己的意图,帮着说几句话,看来是徒劳了。

卫纨知郑羲接下来要与郑家人为难,也不欲再多留,微微颔首告辞,出了华瑞堂,随春岩上了马车。

甫一坐定,便靠着车壁暗暗出神。

此刻约莫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确认了沈家之事的缘由和罪魁祸首,卫纨心中多了些矛盾和忧愁。

郑家如今把控了刑部和大理寺,就连吏部也唯其马首是瞻。若是真将证据查实,却没有可以伸冤的渠道。

齐王一事,不知赵渊能将郑家逼退几步。但其毕竟树大根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覆灭。

唯一的希望,便是从薛怀逸处,直接将证据呈给宣帝。

可沈家和郑家比起来,还是太渺小了,宣帝又怎会在意。

况且,薛怀逸,对她有那样的心思。如此以来,她也不愿再欠他什么。

她不知这条路要如何去走,当下只慢慢闭上眼,对着春岩轻声道:“回府后,将今日买的家具收到库房里,过几日韦玄容的订婚宴,我要用它作贺礼。”

春岩不禁纳闷:小姐对那韦进士十分看不上眼,却还特意准备此等贵重的礼物,当真奇怪。

正要开口相问,只听马车外头忽然有人追着道:“卫姑娘,卫姑娘请留步!”

卫纨听到动静,倏然睁眼,示意春岩停车。

春岩撩起车帘看了看,转而对卫纨道:“小姐,是个妇人,从前并未见过,说是有要事想见您。”

妇人?

卫纨生出些好奇,也探出头去,见是位身着缟素的妇人,头发全部盘起,未带任何装饰,年纪约莫四十岁左右,面上分外苍白,眼带祈求地望着她。

“你是?”

见卫纨现身,对方竟径直跪了下去,向着她磕头道:“姑娘是胸怀正义之人,求姑娘,求姑娘为民妇伸冤!”

卫纨见这架势,眉头皱得更深,“你到底是谁?”

对面那女子抬起头来,面上虽有些紧张与忐忑,眼中却闪烁着一抹坚定,“民妇是……是京兆府衙役,杨理之妻。”

说着,又用力攀着车沿,生怕卫纨不搭理她似的,着急地囫囵道:“杨,杨理便是那日……”

卫纨未等她说完,便出手打断。

原来她便是杨理的妻子,原先她只听杨理提到过,并未见过。

不知今日怎得,竟找上了她?

还道是伸冤。

卫纨想了想,深吸口气,转头对春岩道:“请她上车来罢。”

说罢,便坐回了车内,等着春岩慢慢扶那妇人上了车,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

马车向前继续驶去。

近身看来,那妇人五官小巧细致,年纪应也不算大,许是刚失去丈夫,有些憔悴罢了。

卫纨见她有些局促,率先开口,柔声道:“杨夫人,找我何事?”

那妇人见着卫纨神色温和,也定了定情绪,道:“姑娘客气了,我原名叫梅子,姑娘叫我阿梅就好。”

“好,阿梅。”卫纨淡淡道,眼神示意她继续。

阿梅双手紧紧地攥在一起,开口道:“那日……姑娘在大理寺受审,我亦在门口等候,听闻了全部经过。那郑大人,原先说会为我夫杨理主持公道,我也信了,一开始的时候,也以为姑娘是凶手……可后来发现,我夫实是被毒死的。”

卫纨道:“是了。那日我已陈明,杨理是中毒而死。不知是否查到下毒之人?”

卫纨记得,那日在云栖阁,赵渊说过,杨理是因齐王而死,和沈家一样,是被灭了口。

今日卫纨已确认,那幕后之人,正是郑家。

那毒死杨理的,也应该是郑家。既然如此,大理寺那位郑大人说不定就是主谋,又怎会帮着查明原因。

这下毒之人,八成是查不出的。

阿梅复又开口,道:“大理寺说,并没有下毒之人。他们说,我夫是因食用白果不慎中毒而死,已盖棺定论。我前去要回我夫尸身下葬,但心中尤为狐疑。”

“只因我夫君……并不食白果。”

阿梅目露哀愁,继续道:“但无论我如何辩驳,那些官差都不愿再听,几次都将我赶了出来。虽然我夫君已死,可我不愿他不明不白地死。那日我见卫姑娘所作所为,极是严谨可靠,况且您亦是有身份之人,定是有能耐查清此案的。刚刚看到姑娘的车架,便贸然前来,想请姑娘帮个忙……”

说着便有些忿忿,眼神透着焦急,“姑娘那日亦是受了冤枉,难道就不想查清幕后的指使之人么?”

卫纨眼带复杂地望着她,道:“你应也猜到,你夫君之死,是他人有意为之。而那些人当日栽赃我不成,便将之仓促结案了。若你继续纠缠此事,恐会继续得罪那幕后之人,你,便不怕么?”

阿梅低头苦笑了声,缓缓道:“我自幼无依无靠,若不是我夫君杨理,便早已不知何处为家。成亲数年,我未能有所出,他也从未在意。前两年送走了杨家父母,如今杨理也去了,只剩我孑然一身,已无甚可怕。”

“阿梅看得出,姑娘是心怀大义之人。我也知晓,此事恐会为姑娘带来麻烦。可若什么都不做,我心中实在难安。若是姑娘愿意帮我,阿梅愿为姑娘当牛做马,往后,便任你差遣。”

卫纨定定地看着阿梅,她眼中闪着泪光,有一种莫名的倔强和坚毅。

也是个赤诚之人。

只听她又道:“姑娘可愿,帮杨理伸冤?”

曾经在吉梦斋的时候,来找沈家伸冤的人不计其数。这成了卫纨了,没想到,也会有人寻上门来,让她为之鸣冤辨理。

左右这杨理之冤,与沈家之冤,原是一波人所为,倒也可一同道来。

卫纨垂眸思虑片刻,复又抬起头,望着阿梅,声音里带了些郑重,“若我答应,你可敢与我到皇宫之前,去敲那登闻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