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基建过家家 > 第49章 天体仪台

基建过家家 第49章 天体仪台

作者:车轮压线扣一百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2 23:44:57 来源:文学城

数字钟,有两面窗口,每一面有四个方形窗口,一个窗口显示一个字,一面是正计时,一面是倒计时。

从右往左看,前两个字为一组,计为分,一组十五进制,十五分钟递进为一刻。

中间一字一组,记刻,八进制,八刻一时辰,第四刻有涂蓝。

最左边的一个窗口,是时辰,四进制。

上了发条以后,这个时钟会发出打点声。

因为这个数字钟,孟知尧又一次住在了灵台上。

“仪象台能换成发条吗?”徐相土问。

孟知尧也不知道:“量太大了,我不敢乱说。”

小发条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些问题,放大以后是不得不正视的。

“仪象台很大,结构复杂,全金属制成,如果以发条驱动,发条的长度首先不会短,其次发条的弹力需要更合适的材质,它的体积大了,重量也要变大,这会导致它的摩擦里也要变大,对于发条的耐磨性也有更高更高的要求……”这只是孟知尧随便举的几个例子,走进仪象台,还会发现更多不适配的问题出现。

话虽如此,他们还是去地下看了现场。

“如果想通过发条替换水运,在下还需要掌握发条运行的精确度。”徐相土问孟知尧,“里正是怎么确定发条准确计时的?”

数字钟没有带来,孟知尧把图纸拿给他看:“不是发条计时,是擒纵机构计时,发条也是会被它们控制的,互相牵制。”

水运仪象室里,齿面啮合的声音永远不停歇,断断续续参杂在潺潺水声里。

徐相土带她继续往里走,那是先前孟知尧没来过的领域:“世人常说灵台上住的是登仙客,可我们自己清楚,不过一群**凡胎罢了。孟里正才思敏捷,液压呼应水运,无木催召火芒,想必也会对天象感兴趣。”

中央,天体仪台的景象尤其壮观,中间一颗黄色的球体,在它的周围,一层层由近到远遍布着许多或静或动、或大或小的颗粒。

“这是我们住的地方,”徐相土指着七分绿三分白的宝石球说完,又指到围绕在宝石球外面最近的小玉球,“这是月亮。”

模型群中有一颗巨大的铜球,孟知尧指着它说:“这是太阳。”

“是!”徐相土见她领会迅速,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在计算星辰运行时,算出了一些负数,里正,如果是你,你觉得,我们所居住的这颗球是转动的么?”

“为什么会是负数?你们计算时,参考了谁?”孟知尧没有直接回答,哪怕她知道答案。

在水运仪象室里,工作台结构完整,工具齐全,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徐相土让刘问去把演算手稿取过来:“在下预设了地心固定,太阳和月亮围绕地心旋转,算出了负数。从仅存的观测史上记载的六十万份记录来看,太阳是会变化的,也有不少先辈提出太阳自旋的猜想……”

徐相土要说的细节都在纸上,粗略地跳过了论证过程,转而接上刚才的话题:“所以,不才又有一个想法,如果太阳能够自旋,那么我们生活的这个球,应该也能自旋。”

孟知尧顺着他的话尾提了句:“如果地……球,我们这颗地球有自转,那么它一定会通过万事万物表现出来。老子曰上善若水,水总是顺势而为,这个势的内涵,或许就有徐大人想要的答案。”

同样的书,同样的话,有的人看见了人的“上善”,有的人看见了自然界的“水”。

水运仪象室里落针可闻,刘问自诩入台十年,学经、观星、测风、炼丹、校历……这些在外人看来玄之又玄的需要大智慧的差事,他都经历过了。

可是听了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姑娘的一席话,他又觉得书读得不够深。

《道德经》读一遍,新一遍,就像满天的日月星辰,每一次抬头看到的,都不相同。

若不是尊师在前,他好歹要说上一说——

总拿《老子》悟道修行,拘泥人性,君不见,道法自然,见素抱朴,越是逐道,越不得道。

刘问觉得自己看了快三十多年的书,只知道从书中学习领悟做人的道理,忽视了自然万物,和《道德经》背道而驰,学了个寂寞。

《易》说,“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如果能早点悟到“上善若水”的“水”,也不会在论证地道自旋的道路上停滞不前好几年。

他越想越难过,当场背过其他人,对着角落偷偷抹眼泪,越抹眼泪越委屈,眼泪也越来越多……

最后又把自己哄好,起码现在他还活着。

徐相土被她启发更多,一掌拍在桌板上,激动推理:“前人天球算法中也有猜测,日月地三星一体同行,互有参照,自有周旋。太阳中有金乌起舞,月亮上有玉兔抱团,地面上会有什么?”

刘问举手:“旋风?!”

“可是旋风的产生和地域有关,不算普遍。”徐相土摇头否了,“水向东流也不是,松河就是向西的,水是从高往低流。”

水运仪象室里还有他们的三位同僚,其中一个也说:“七曜右旋——啊,不对不对,不能证明地道右旋。”

“我,我们!”第二人更激动了,说话有些结巴,“我们种的葫芦、瓜、豆的藤蔓总是向右旋的,”说完他也觉得不妥,“这个会不会也不够普世?”

孟知尧想了想自家工作台边上的丝瓜藤,伸出右手,拇指朝上,四指收拢到掌心中,比照印象中的藤蔓样子:“我家好像也是往右旋向上的。”

“藤蔓自生自长,还是不如水,”徐相土展颜一笑,“历法已经修好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下山去,看看四方的流水。”

天体仪台上,琳琅满目,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颜色光泽。

最红的是大火星,太白金星白金色,水星是珐琅蓝,火星则偏橘红,北斗七星中,天枢指向远处最圆润的北辰。

它们是被自诩“**凡胎”者摘获的另一种人间璀璨。

离开前,孟知尧还惋惜道:“这球能转就好了。”

“据说陛下第一次见这样的天体仪台时,也说过类似的话,那时候,他才五岁。”那时候徐相土还不在灵台上,“托陛下鸿福,他的一句叹惋,才让地道右旋的论证权得以保持下来。”

走出地面,冷风扫过来,孟知尧脸上木然。

徐相土点了两位弟子,他们准备后日下山。

孟知尧看见弟子抱着一摞书,从回廊穿过,头一本封皮上印着《水经》两字:“你们路线定好了?”

弟子停下,转身回:“里正,师父打算从陈水上游开始,慢慢往东走。”

东方天际闪烁,红蓝光带漂浮在暗黑穹顶上。

日晷旁,徐相土独立风中,衣袂翩翩,他盯着远处,目不转睛,神色凝重:“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东方……”

正好刘问赶来:“师父,地动仪龙吐九珠,东南方将有大地震!”

轰隆——

哗————

烟尘弥漫,声势浩大。

热浪能把路边的草木扑倒,这一炸过后,隧道的另一头看见了光。

“通了!!!”工匠们奔走相告。

“前面就是小芒村了,快去和陆大人报喜!”

小芒村的村民们也欢呼着围过来:“老天爷啊——”

他们穿过长长的隧道,从好奇到提心吊胆,再到眼前一亮。

“松河村这里的路修得真好,听说他们村口还有青砖路呢,我要过去看看!”

“爹,不是说松河村有几个窑厂?我们去问问缺不缺人吧!看这路修得多近啊,要是能在家门口挣钱该多好。”

“不知道从松河坐船去县城远不远……”

天工营的人看他们这样激动,也被感染了:“喂!我说——你们现在高兴可太早了,小芒村和官道之间的隧道还没打通呢,过两个月再高兴也不迟!!”

这谁还等得到两个月以后,刚才只是高兴,现在人全疯了。

孟莆和孟菖几个松河村晚辈也过来看隧道,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追着问:“那边官道是直接去帝都了吗?这隧道开得好快啊,还以为要半年呢,哪来那么多火药?不是说火器营说,交战紧迫,火药不给用这些工事上了吗……”

陆伯民预计今天通路,卡着点到位:“那条官道去常春县的,预计半个时辰左右。”

“半个时辰?!”孟菖欣喜连连,“那孟嚣就能常常回家啦!”

孟莆补充到:“我们也能多去看看她。”

现场的人越来越多,道上越来越嘈杂。

陆伯民走近些又说:“能用上火药开隧道,得感谢你们孟里正,她凭本事争取到的。”

据说那火药可比以前的要更猛啊!这放在火器营里,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能记功领赏。

孟菖想笑还憋笑,又憋不出小开心:“啊哈哈~姐姐怎么立了大功都不和我们说呢。”

“等里正回来,我们为她好好摆个宴!闰月,准备几个好菜谱,让你徒弟们露两手啊。”

从窑厂过河来看热闹的齐闰月笑眼弯弯:“我当然亲自下厨了!”

乔寥盯着那远处黑洞洞的粗糙的山体,两眼迷离:“这,这?这要写下来吗?”

“姑娘,陆大人就在那儿,要不要直接请教他?”丫鬟看看前后,这也是在村外头了,可以离村口又不远,谁也拿不定主意。

眼下到处都是人,“嗯……闰月,”乔寥犯难了,她不是很喜欢找上司说话,去找了心思玲珑的好友,“你给我分析一下,这个隧道的事,我要不要写到公文里?”

齐闰月想了想:“写吧,凑个页数,让它看起来厚实点。哦!对了,可以把孟里正的功劳写上去,就是陆大人说的,说这隧道能用上火药,还是孟姐姐……”

秋风和最后的热气混在一块,一阵舒爽一阵难耐,孟知尧从常春县码头登船,孟嚣气喘吁吁追上来:“姐!!村里通路了!”

“通路了?”孟知尧很快就反应过来,“隧道打通了?”

孟嚣狠狠点头,扶着膝盖喘气。

“知道了,回见。”孟知尧朝她挥手告别。

这里是松河下游,河道崎岖,逆流而上很麻烦很慢,反而不如崭新的通天大道,等到东华县后,她就换了路线,去馆驿处借了匹马。

夕阳西下,晚霜渐起,孟知尧戴好了帽子,一路飞驰。

与此同时,地震预警的情报也快马加鞭地传到了皇宫里。

入夜。

阳和大殿重新掌灯,宫人全在门外随侍。

赵滁难掩疲态,倚靠在专座上:“天下未定,东南方十州八国,等各州钦天司来报后,确定地方,再做打算不迟。”

“赵相说得在理,要是不在大越境内,就白忙活了。”林疏无异议。

这一次,瞿万里鲜少地没有顺意:“可是地震,人命关天,世道本来就不太平,冬天又要来了,不管是哪里的人命,我都想救。京兆三河口是天下水运枢纽之一,在等消息的这几天,可以先筹备援助物资。”

“哼!”王至持也是难得一怒,往扶手上重重一拍,“要是地震发生在南陈,陛下也要救吗?!”

瞿万里毫不犹豫:“救,我可以出一部分钱。”

然而王至持幽幽道:“陛下私库的钱,不都已经是孟里正的了么?”

赵滁和林疏一听就知道,老头儿又来逗小孩了,默默喝茶。

“怎么就!?就是她的了?”瞿万里蹭的一下精神了,“那不是挖了才是她的吗……在我私库的当然是我的。”

他仿佛抓到了天大的漏洞:“唉!我可以抓紧把钱花光哈哈哈哈。”

本来还有些紧张的氛围,让他一笑,又淡了,三个老家伙无奈地相视一笑。

★小卡片1

《元史·天文一》:“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串于其中。(地球仪)

★小卡片2

《坤卦》: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在这里就是一个对于地震前天象的描述,非官方解读。

PS:所有典籍解读,都只是为剧情服务。每个角色可能对同一句话的理解各不相同,不代表作者支持,但确实是作者打出来的字。

★作话

1、每次都忘记强调的一点:

架空世界的地名是架空的,就连全局版图也不一样。

2、每次引经据典都很耗时间,以后如果当天11点之前没更新,都和下一章一起更。作者想早点睡,保保肝哈哈哈哈哈!!

(可能小卡片还没说完,但临时组织不到了,明天想起来再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9章 天体仪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