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继后 > 第1章 再生

继后 第1章 再生

作者:华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4 09:42:21 来源:文学城

皇帝秦治进来时,太后薛氏已近弥留。

她虽非他生母,但抚育他多年,亦从未掣肘他,眼见她油尽灯枯、形容枯槁,皇帝心中也不由酸楚,跪在太后榻前轻轻唤了声:“母后。”

“皇帝。”太后勉力道,手指颤动着想要抓住什么,皇帝连忙握住他的手,太后喘了几口气,忽似多了几分气力,目光也清明几分,她努力侧过头,想在满室跪坐的宫女内侍中找一个人的身影,“阿瑶还没来吗?”

皇帝一怔,旋即连忙道:“朕已下旨召皇妹入京,但燕京同长安相距甚远,恐车马劳顿......”

“罢了。”太后却恹恹道,“来不了便莫来了。”

皇帝一时也不知当作何言语,须臾,却又是太后又开口:“待阿瑶来了,不必让她留在京中为哀家守丧,丧礼过后,便教她回燕京,还有阿曙,他既已出继,亦不必服一年齐衰不杖,服小功即可。”她忽拔高声调,厉厉道,“你既还挂念他,便要对他挂念的人好!”

仿若雷震般,皇帝面上终于浮现出些怔忪迷离的色彩,稍许后他垂下头,那样子不像个手握重权多年的中年皇帝:“朕知晓的,朕什么都知晓......”

“知晓便好。”她稍微放下了些心,心想自己已穷尽人力之极,若再不能护住他们,也实在是苍天不祐了,“先帝,我不敢叨扰,他......必也不愿旁人叨扰。”她苍老削瘦的脸颊上隐隐浮出一抹讽刺神色,旋即又为更深的哀切所掩盖,“哀家过身后,与昭和皇后同葬云陵,我未曾护好她的子女,泉下相见,望她不怪我罢。”

“儿谨承慈命。”皇帝亦回过神来,望着太后垂老的容颜,亦有几分怜惜,“母后可还有挂念之事?儿必应之。”

挂念,挂念吗?

她无父无母,无儿无女,那些仅剩的血亲,若秦治真的要他们的性命,她又如何能拦阻?

“无甚挂念的了。”她倦然道,皇帝松了口气,却发觉太后的手不安地挣动着,再见她双目,竟是圆瞪着望向虚空之处,“你千万......不要再遇上他这样的夫君,你......也不要遇到他那样的父亲。”

她枯瘦的手终无力垂下,双目亦疲倦地合上,皇帝俯身,不动声色替她拭去眼角的一抹泪痕,悲泣道:“太后山陵崩------”

延盛二十四年,宣徽太后薛氏薨于长乐宫,以后遗命,未系帝谥,谥昭端皇后,七月,归葬云陵。

“琬琬。”

“琬琬。”

“琬琬。”

耳边似有轻缪如云烟的声音,一声声呼唤着她旧时的闺名,她想要睁开眼睛,却总觉得似有什么东西死抓着她,牵着她陷在这似梦非梦的境地中,直到一只柔软细腻的手轻轻抚过她耳侧的鬓发:“总是你守着你阿姊喝药,怎么今天要阿姊来哄你?”

便是在那一瞬间,她的眼皮不再沉重,目光不再浑浊,衰老的身体复又年轻。她睁开眼睛,见周遭的拔步床、联珠帐,竟似她未出嫁时的闺房,身侧是一个中年美妇,眉目如画,肤光若雪,发若鸦羽,正一脸关切地望着她,分明最亲近熟悉不过的人,她却怔了好久,才颤抖着攥着她衣袖,唤了声:“阿娘?”

“琬琬遭梦魇了?”虞氏怜爱地抱起她,见幼女面色仍有些苍白,更是心疼不已,正当这时,却又有个声音不满道:“我唤了你那样多声你都不理我,怎的阿娘一唤你就应?”

那是个六七岁的女童,同妇人一般的秀美精致,一看便是母女。“阿姊怪我。”她涩涩道,想及那诸多血泪往事,实在心绪纷杂,不能再多说半个字,虞氏以为她大病初愈精力不济,便温声吩咐:“意初,琬琬还病着,你一个做姐姐的,怎么还计较她不理你?”

“我没计较!”薛意初有些委屈道,但见妹妹仍旧怔怔的,不似从前明快鲜活,心头反而真涌上了些害怕,上前依依执着妹妹的手,软语道:“琬琬,阿姊没怪你。”

薛明琬没说话,只回握着姐姐的手,轻轻摇着头,虞氏看不下去,上前将她们的手分开:“好啦,有什么事待琬琬病好再说,意初,你先回房中去。”

她让侍女带薛意初回了阁中,自己亲执了药碗,一勺勺哄了幼女喝去,边哄着,还不忘叮咛道:“你病得这样重,后日宁国公主下嫁便莫去了,可惜了刚给你和意初裁的衣裳------”

她本是随口一说,尚在病中的幼女却忽攥住她衣袖,一双明眸似蕴寒星,坚定道:“母亲,女儿要去。”

待到母亲及侍女们都离去,薛明琬望着床廊上雕的飞卷流云,忍不住轻轻抚摸那檀木,心生怅然。

泰康二十五年,皇后亲蚕,见彩霞祥云,遂命于凤榻上镌刻云纹,一时京中大盛此风,至建昭、延盛二朝,西风渐盛,江南式微,再无以云纹饰拔步床者。

不知是不是她临去时仍心怀忧愤,神佛竟许她重活一世,再世为人:她还是韩城薛氏的嫡幼女,养在深闺,不知愁苦,一派天真,她最爱的是母亲和姐姐,一心以为她们是自己最亲近最珍爱的人,不知晓命运的残酷坎坷,会如风刀霜剑加诸在她们身上。

大秦立国,起于关中,及太/祖登基,改元武兴,分封随同起事的十八人为国公,即“武兴十八公”,又称“关中勋贵”。太/祖尚武,起事后先伐金贼、又灭南宋,天下一统后又挥师北上征伐鞑靼,武兴十三年崩于北征途中,太子继位,改元泰康,即当朝圣上。

圣上即位后深感太/祖连年征伐、有伤国本,遂不再行征伐事,六年前睿王殉国,更是再不愿兴刀兵,诏与鞑靼约和,削减军备,即“泰康偃武”,对父亲,圣上亦好意安抚,甚至亲自做起了媒,命关中勋贵多与江南士族联姻,化干戈为玉帛。

她父母便是其中一对。不比旁的贵戚之家多互憎怨偶,她父亲是朗如日月的美郎君,母亲是美如芝兰的俏佳人,成婚多年互敬互爱,不仅别无异腹之子,父亲更连个妾氏通房也无,长安提及他们,皆道愿做虞氏女、愿嫁薛家郎,上至皇族贵戚、下至高官列侯,如若嫁女多希冀母亲能亲往送嫁,以沾得夫妻和美、儿女双全的福泽。

母亲出嫁后连得三子,泰康二十一年,父亲北上议和、立功而返,归时正逢母亲生下一对双生女儿,阖族皆以为是天降吉兆,待她们姐妹如珠如宝。姐姐幼时病过一场,身子教常人羸弱许多,更得父母兄长怜惜,生恐磕着碰着。

她们虽是双生,容貌性情却迥异,阿姊似母,少时即有殊色,见者无不赞其“望若谪仙,见之忘俗”,她却肖父,虽亦常被夸赞容貌,却终究逊色阿姊三分。父亲颇以她们姐妹为傲,后来有相面大师道她们命格显贵,非寻常勋贵人家能受,更是娇养疼爱,用心甚过三位兄长。

显贵又如何?若是能选,她倒宁可不要这显贵命格。薛明琬摇摇头,不愿再想那些令人不快的事,转而想到另一桩迫在眉睫之事,神情郑重许多。

后日是泰康二十八年七月二十三,宁国公主的婚期。

一切的孽缘因果,皆因此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再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