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昏君只想保命 >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昏君只想保命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作者:未名月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30 12:54:55 来源:文学城

杨善都想给宋翠鼓掌了,原作中的颂兰清雅是在男主谋反时出现在女主慕容佳颜身边的,协助她管理后勤,是佳颜最得力的手下。

没想到她竟是迦南三皇子的人,朝廷上老谋深算的人多了,像她这样有能力谋算一国的可不多见,甚至佳颜世界崩溃都有她一份功劳,此处应该有掌声。

杨善又指向静和,接着问道,“这人你是怎么弄进宫的?”

宋翠大概是解谜上瘾了,他问她就答,“静和是三皇子正妃之女,外面条件艰苦,就打算送进宫里交给我抚养,正巧宫里有个五品才人生下个男婴,我就伙同太后和稳婆将之溺死,换上了静和公主。太后自以为拿住了静和的把柄,这才放任她平安长大,也是在我的建议下把她嫁进龚家,她以为是在为太子拉拢人脉,实则还不是在我的算计之中。”

杨善见不得她得意洋洋的嘴脸,故意刺激她,“没有啊,静和嫁进龚家就在婆婆的压制下动弹不得,龚家唯一的孙辈不是她亲生的,生了女儿还不敢养在身边,连行刺也安排得乱七八糟,就是一废物。”

宋翠才不会上这种当,冷笑一声,闭上眼再不言语了。

杨善却不打算放过她,啧了声又道,“看样子你并不喜欢你那三皇子的正妃呀,连她的闺女都不待见,那这样好不好,你说出三皇子藏身在何处,我帮你把正妃干掉,送你回到三皇子身边当正妃,怎么样?”

宋翠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杨善,冷声道,“你以为我会相信你么,找到三皇子你才不会让他活着。”

杨善叫冤,“你看看我敦厚又正直的脸,全齐国还有比我更善良的人么,你在后宫为三皇子穷尽一生,他却在外面大老婆小老婆不断,生了不知多少孩子,就算迦国复国成功了与你又有什么相干?只要你协助我抓住三皇子,我就把你们送进一个小庄子里,从此他就只属于你一人了,你们年纪也不小了,在里面安度余生不好么。”

宋翠被杨善的话触动了心肠,破防的落下泪来,绝望道,“晚了,三皇子已经被你害死了,有他在背后筹谋静和也不会行事失当,让你逃过一劫导致满盘皆输,是我太小瞧你了,当初就不应该提议留下你这个狼崽子,是我害死了夫君,都是我的错。”

她掩面痛哭,哭得杨善莫名其妙,穿越到这个世界才三个月出头,死于他手上的除了那几个顽固不化的玄凤成员再没别人了,诶,不对,确实还有一个。

杨善试探道,“你的三皇子该不会就是那个,为先太子摆鬼帝借子阵的妖僧吧?”

宋翠立马顿住哭声,尖声道,“大胆,三皇子以身侍奉天神,祈求天神赐福我迦国,才不是妖僧。”

杨善咯咯笑道,“以身侍奉天神还娶老婆生孩子,他这心也不诚啊,难怪天神不保佑你们,大理寺会保留斩首囚犯的遗物,你想要的话,我让他们送过来。”

宋翠彻底崩溃了,尖叫道,“你闭嘴,你闭嘴,我要杀了你。”

再次受到音波攻击,杨善脑瓜子嗡嗡的,对于忠点了下手,他手起针落扎晕宋翠,殿内终于安静了。

杨善揉揉耳朵,回忆斩首妖僧的过程,最开始是吴中书提议赐死东宫所有属官,被他驳回后东宫就一直封闭着,直到头七那天百官前去祭奠,让京兆尹一眼认出那个阵法。

原作中原主大概是同意了吴中书的奏请,派禁军把东宫杀了个片甲不留,阵法自然也被破坏了,那位三皇子有宋翠帮忙,应该是逃过了一劫,说不定跟随牧峥造反的人中就有他一个。

之前的烂账无需再想,杨善看了眼始终魂游天外的静和,他也没了说话的兴致,其余人不敢打扰杨善,殿内只余太后沉重的呼吸声。

不多时,负责救火的禁军进来汇报,余火已经尽数扑灭,太后用于起居就寝的中殿焚毁大半,只有西配殿还保持完整。

杨善命伍少监带人清点财物,统计损失,以太后的烧伤状况,就算能活下来人也废了,不能把她单独留在寿康宫,只好挪去玉坤宫劳烦皇后照顾。

伍少监领命而去,吴中书又被带进正殿,看到烤熟一半出气多进气少的妹妹,他跪地放声大哭,物理昏迷的宋翠都被他惊醒了。

杨善不知如何安慰才好,只能保持沉默等他哭够了再说。

吴中书跟太后早没了兄妹之情,痛哭都是做给杨善看的,见他始终一言不发,老头立即转移了目标,膝行到杨善跟前祈求他找到凶手,给自家妹妹报仇。

杨善指着躺在太后身边的宋翠,无力道,“火是她放的,原因待会儿让王小宝讲给你听,你还是多陪陪太后吧,有亲人牵绊,说不定她还能活下来。”

吴中书不可思议的看向宋翠,自家妹妹对她做过什么他门儿清,已经忍了那么多年,又为何在皇上被刺杀的当晚发难,烧死太后对她又有什么好处?

他心思电转,匍匐在地急声道,“陛下,此女选在今晚谋害太后,分明是在暗示刺杀案与太后有关,再把谋害太后的罪名栽赃到陛下身上,请陛下一定要明查此人,为太后报仇。”

一旁的宋翠冷笑道,“太后还没死呢,现在报仇有点早了,你们兄妹狼狈为奸多年,我看你是担心我会把你们做的缺德事全部抖落出来,才想杀我灭口吧。”

杨善经吴中书提醒,才意识到宋翠放火的另一重目的,他白天遇刺,晚上太后就被烧个半死,不明就里的人只会想到太后和皇帝争权内斗,一个刺杀,一个放火,为权势连伦理都不顾了。

了解来龙去脉的人也不好说出真相,迦国已经覆灭几十年了,谁会相信几个遗民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说出去不仅丢人,还会被认定是用无辜之人给自己脱罪,杨善可丢不起这个脸。

而宋翠正是拿捏住了他要脸这个弱点,在寿康宫放火把文武百官的视线都吸引到皇帝和太后身上,将真正主导刺杀事件的迦国遗民摘出去。

杨善憋屈得直磨牙,同时又很佩服宋翠的应变能力,可惜她生错了朝代,以她的智慧放到现代社会肯定会成为女强人,在封建男权世界只能含怨忍辱蹉跎一生。

外面的事先放到一边,杨善示意古大将军控制住吴中书,对宋翠道,“只要你把吴中书和太后做的事都说出来,我就答应你一个请求。”

宋翠沉默片刻,才闭目道,“请陛下宽恕迦南遗民,他们大多不知自己并非齐国人,知道的人中也仅有少数愿意听从三皇子命令,恳请陛下放他们一条生路。”

杨善叹了口气,“行吧,你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我并非嗜杀之人,那些不知道的就算了,知道的人中只要没参与刺杀,我就饶他们一命。”

宋翠也没有讨价还价的想法,他们虽是迦国遗民,同时也是齐国子民,行刺皇帝形同谋逆,不尽数诛杀已经是皇上的极限了。

杨善又看向抖如筛糠的吴中书,“别抖了,你的老命不值钱,我的名声可矜贵着呢,不会诛杀继母娘家人的,你因太后重病悲伤过度,致仕回乡休养去吧,承恩公的爵位给你留着,往下三代就不要动入仕的念头了。”

吴中书也明白经此一事自家再无把持权柄的可能,抬头注视皇上幽深的眼眸,确定他没有骗自己的意思,这才放下心叩首谢恩。

杨善命王林寿带宋翠下去治疗审讯,经她口述,掌握了中书一系,许多世族和骑墙派的不少把柄。

京兆府经过几日审讯排查,又抓获上百名潜伏在京城的迦国遗民,审讯刺客的大理寺也颇有斩获,挖出一条迦南人在齐国和西戎之间走私武器和粮食的路线。

大理寺卿美得冒泡,京兆尹是出名的破案高手,屡次破获大理寺无从下手的悬案,这次自家收获稳压了京兆府一头,奏报时他得意的都快飘起来了。

杨善好笑的摇头,之前怎么没发现大理寺卿这么孩子气,他勉励几句,还赐下金银和十几坛御供好酒犒赏大理寺众人。

随后两天,大理寺和京兆府连手排查,反复确认再无遗漏,才在腊月二十九这天解除了京城封锁。

京城百姓早就习惯了动不动就封城,跟皇帝同住在一个地界,繁华富裕自不必说,麻烦也是真麻烦,有个风吹草动朝廷的第一反应就是封城,他们都习惯了,只要能正常过年就不算大事,还能挑皇上的礼是怎么的。

朝廷这几日发生的事也在暗卫的操控下散播出来,腊月廿四小年这天,皇帝陛下在东市遭遇刺杀,牧大将军救驾重伤,于次日授封子爵。

太后因惊惧过度重病不起,吴中书心疼妹妹和外甥,也悲伤到卧病在床,于腊月廿八日提交了辞呈。

皇上挽留不住,批准其保留承恩公爵位,致仕回乡,两个在朝中任职的儿子也辞官回家照顾老父,显赫了几十年的吴家闭门谢客,从此再无实权。

朝廷上的事百姓听过就算了,反正皇上没事,太后也没死在新年前给人添堵,大家该怎么过年还怎么过年。

皇室公卿却因刺杀案风声鹤唳,杨善给了解详情的官员下了封口令,众人只听说行刺当晚寿康宫走水,太后被烧成重伤,宫里传出的消息说是宋翠干的,当谁不知道宋翠是太后心腹么,一个女官没事害太后做什么,是谁在借机清除异己还用想么。

中书系的人去找吴中书讨说法,只得到了关门闭户,连拜贴都送不进去的待遇。

几日后吴中书又递交了辞呈,皇上连挽留的话都没有,只客气几句就批准了吴中书的请辞。

当朝宰相被一撸到底,满朝文武在之前连风声都没听到,这下不仅中书系的人慌了,连摩拳擦掌打算借此机会把中书系彻底踩在脚下的清流系也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