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混成反派白月光替身后 > 第38章 四海钱庄(2)

卫春庭顿时一愣,下意识回头看向苏辞。苏辞冲他笑了笑,示意他不必担忧。

先前他们已经有过无数次讨论,无论长公主提出什么不赞同的看法,都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见状,长公主不禁多看了一眼苏辞,浅皱了下眉,继而说道,“方才你那个例子,你有没有想过,倘若那个商人他用不上现银,用银票来交易,你又当如何?”

卫春庭松了口气,还好,这个问题他简直烂熟于心了。

当朝,普通百姓手里流通的银钱同茶馆只有两种——铜钱和金银。铜钱是为了日常使用方便,金银则用于昂贵物品的买卖、亦或是商人之间的往来交易。不知是什么时候起,由于白银运送不易,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了专营发行和兑换银票的银票铺,供客商们辗转各地使用。

大陵曾经有两家银票钱庄较为受商户的认可,一家是升泰钱庄,一家是康隆银庄。但三年前,升泰钱庄的少东家深陷赌博泥潭,怂恿自家掌柜虚发银票,那时,数万张没有等额白银作为支撑的银票流入百姓手中,到最后却无法兑换,至此,升泰钱庄的信用一落千丈,无人敢再使用升泰印出来的银票。

康隆虽然没有爆发此类事件,但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自此,商户们宁可选择镖局押运也不敢再收银票。后来几年过去了,康隆受到的风波渐消,但与此同时,它却显现出另外一个弊端——经营不善、规模太小,只盘踞在京畿内外,并不受大陵其他州府商人的信任。

卫春庭絮絮叨叨将这些解释了,最后嘿嘿笑了两下,讨好道,“娘,你久居京城,自然用惯了银票,但您可能不知道,这些票子在别的地方行不通的。”

“......”长公主被他说教了一番,目光颇为复杂,“这些东西你打哪儿知道的?”

“我看的呀。”卫春庭神采飞扬,“娘,你听我说完嘛!”

“......”长公主幽幽道,“你说。”

卫春庭滔滔不绝说了好几长段,“娘,你看,大陵一共六大商帮——洞庭商帮分布江南一带,做的是丝绸布匹、茶业、米粮;秦泰商帮盘踞在山陕之地,经营盐料皮货,甬城一带占了天下银楼、药材还有成衣的八成生意;还有海西商帮,京中上好的木材、海货全是打那边来,龙游商帮的造纸挖矿产瓷器一绝,最末流的是西江的商帮,小商小贾众多,自成一派...”

“娘,我和苏兄打算开一种全新的银庄,名字已经想好了,就叫‘四海’,我要在六大商帮汇聚之地建立分铺,到时候各地商人南来北往,他们一定会需要汇票。

...不过这只是其中一项,‘四海’的业务很多,可以替普通百姓保管钱财,而不仅仅是商户,并且不收取保管费,反而支付一定的利钱。集腋成裘,到时候百姓的存银涌入钱庄,正好放出去吃利息,相比地下钱庄吓人的‘羊羔利’,别人肯定更愿意来借我们的...”

长公主:“......”

卫春庭语速太快,像连珠炮一样,长公主听到一半的时候已然跟不上了,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罕见显得发懵,“庭儿,你慢些说。”

苏辞也抵唇轻咳了一声,示意他别太激动。

卫春庭连忙反应过来,脸都红了,尴尬了一瞬后,干脆伸出手,将手里他亲自总结的厚厚一沓稿纸全递给了长公主。

长公主满怀复杂看了苏辞一眼,接过东西细细看了起来。

这一摞纸张很厚,简直像是本书,但上面每一个字竟然均是卫春庭亲手所写,好多地方还笨拙地补充了注释,一看便是这孩子本人的风格——这已经很让人意外了,但最让人吃惊的是,上面所列条陈之细,不仅囊括了所有业务条目的解释,还写明了如何择地开设钱庄分铺、如何安排异地银两输送、如何运用笔迹、印章、密押来对票据进行防伪、如何设置存银放贷的各级息差...甚至连后期可能遭受对家恶意竞争,必要时需要进行收购并吞,以及利用“入股”办法规范、鼓励掌柜伙计,适当进行分红分成等事项都写了出来......条条目目,俨然精细到了一种十分可怕的程度。

这居然是庭儿亲自写出来的。

才堪堪看了不到一半,长公主的面色已然变了几变,她下意识将手里的纸张对齐,一双凤眼紧紧盯着苏辞,“这是世子自己想的?还是你教他的?”

“一半一半。”苏辞笑笑,“殿下,无论是谁写的,只是落到了纸面而已。世子心中有数,胸有丘壑,您若不信,稍加提问便知。”

长公主回头看向卫春庭,后者眼睛亮晶晶的,已经扬起脑袋等提问了。

这模样,哪里还用再用,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这迫不及待的自信模样,显然已经是胸有成足了。

这孩子...难得他还有这样发自内心的神采飞扬。

长公主真是既喜又惊,但心中又几多叹息,好半晌,她幽幽看向两人,“你们的主意打得这样大,可算过一开始要准备多少银钱?”

“......”这问题算是正中靶心,恰好是两人最担心的问题。卫春庭心虚地摸了摸鼻子,低着头,先是摊开了左手掌心,朝他娘缓缓竖起了左手五根手指,继而又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小心翼翼比了一个‘剪刀’。

“...需要七百万两嘿嘿。”

卫春庭缩了缩脑袋,却又支着亮闪闪的眼睛,一脸讨好相,“那啥,娘,您可不可以先帮我们垫呀?”

七百万两。

长公主顿时气笑了,“卫春庭,你真是好大的口气!”

一见这架势,卫春庭立刻凑到了她身边,又嘿嘿傻笑了两声,“娘,我也不想的,可这么大的摊子就需要这些。再说了,这些钱只是先放到钱庄里,没人会花的,你相信我,不出一年,我一会把这些连本带利都收回来的!”

长公主没好气地将他推开,抬眼睨向一旁,“苏辞,你呢?你怎么说?”

苏辞上前行了一礼,眼神沉静,含着恰到好处的礼貌笑意,显得尊敬,却又不卑不亢,“方才世子说的,只是钱庄明面上的盈利。”

然而饶是眼前这个青年表现得再内敛谦逊,长公主已经无法再居高临下,完全从一个上位者的角度来审视他,她不自觉地敛去了佯怒,淡淡道,“哦?说来听听。”

苏辞不紧不慢道,“天下百姓,无非士农工商。”

“商,若钱庄运营得当,便能凭借小小一张汇票,兑换揽尽各地商帮的现银;工、农百姓,只要钱庄开创短存长贷,合理设置利钱,再寻求官府合作,辅以抵押担保手段,便能充分收纳小户之家绝大多数的流银。光这三样,便已经算是能实现四海通汇,坐拥大陵江山大半金银。”

四海通汇。

坐拥大陵江山大半金银。

好生狂妄!长公主猛地抬眸,“住口!苏辞,你好大的胆子!”

属于宫廷上位者独有的威势赫然已经对准了苏辞,然而后者却像是毫无所觉,只道,“殿下,最重要的部分,在下还没有开始说。”

一旁的卫春庭显然是察觉不妙,但又不明所以,赶忙道,“娘,你怎么生气了...”

长公主第一次略过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径自起身走到苏辞跟前,凤眼凌厉迫人,“你还想说什么?”

苏辞平静地说着未完的话,“届时四海通汇,紧凭一张薄薄的票据就可以通行天下,倘若百姓手中没有现银,那么各府、各州的税银自然也是通过钱庄来交付,直接间接影响控制各地财税;再有,天下白银既然握在手中,那么尽可以凭借钱庄信用印发银票,或者渗透各类行当、尝遍各种挣钱的买卖,更甚者,若遇灾年,或者国库空虚,就连朝廷恐怕也要向钱庄借钱,到那时,户部还有其余各部必然要受到掣肘,皇权自然也会低头三分。”

各部受掣、皇权低头。

长公主心下一惊,但已经来不及阻止苏辞,因为对方已经平铺直叙说了下去,“以上说的都还只是正当交易,至于不正当的,说出来怕污了世子和殿下的耳朵。但我想殿下该是清楚的,自古钱权二字不可分,诗有云,一车金银开天道,王公权贵尽折腰,殿下,您说是不是?”

“......”长公主风目沉沉,神色也凌厉无比,但不知为何,一时竟没有反驳。

“长公主殿下...”苏辞微微叹息一声,锋芒稍敛,“今日在想只想问您,这桩生意,您做不做?这七百万两,您愿不愿意先行垫付?”

长公主看着他,好半晌,突然道,“若是本宫不愿呢?”

“那真是可惜了。”苏辞略有叹惋,面上却并不如何失望,好似什么结果都坦然受之,“那这件事情就此作废,在下再想想别的法子就是了。”

长公主紧紧盯着他,又道,“那若是本宫愿意呢?”

“那自然皆大欢喜。”苏辞眼中含着微笑,“届时钱权在手,殿下聪慧睿智,自然不必囿于后宅,区区一个如夫人、乃至区区一个国公府,又算得了什么?”

“......”

苏辞平静地与其对视。

一阵暗流汹涌的沉默。

十月秋阳正好,清风和顺,不知何时送来一阵淡雅的菊花香气,长公主生平最是爱菊,然而此时此刻,她却无心欣赏,一双染尽岁月的凤目沉沉落在了青年身上,审视而又惊疑,试图看透人心。

野心。

眼前这个青年,给她递了一把名为‘野心’的杀器,轻描淡写地问她,敢不敢将其握在手中。

她无从得知苏家一个毫无背景的庶子为何会有如此异于常人的眼界,也无法窥探除青年此番谋划究竟的图谋,但仅凭他对自家儿子这几日的调教,便足以彰显其功力深浅,更何况,这偌大一盘生意经,背后巨利,已然让她动心。

任何人都会动心。

时间慢慢沉淀下来,好半晌,长公主缓缓回到座位上,深吸一口气后,霍然抬眼,“本宫应了。”

交易达成。

暗流涌动的紧张气氛消失,卫春庭终于敢冒头说话了,他小跑到苏辞跟前,乐滋滋道,“苏兄,娘答应了,我们成了!”

苏辞望向他,神情放松下来,展颜“嗯”了一声,“世子功不可没,我们再接再厉。”

长公主看着一脸单纯的卫春庭,视线又掠及苏辞眼底真心实意的笑意,一时间,心头不知是欣慰多些,还是担忧多些,她打断两人,开门见山道,“苏辞,你要什么?”

这么大的生意,自然需要苏辞这个主谋来全盘掌舵,那么他的条件是什么?又想得到什么样的报酬?

终于说到了正题上。苏辞沉吟一瞬,“在下需要七百万两的启动银,以及殿下手下的德茂钱庄,用以率先布局。”

“没了?”

“不。还有别的前提。”苏辞不紧不慢道,“还有四海钱庄最高的经营管理权限,包括钱银分配、人员调用,统一由我调配,以我为先,其他任何人不得越权。”

长公主闻言皱了皱眉,“其他任何人不得越权?”

“殿下放心,您和世子自然不是其他人,自当与我平权,所有事项我会和世子一一商议,并由您过目。一年内必定盈利。至于利润分成,我们可以稍后商议,不过在下也就是出个力而已,说到底,自然是您和世子占大头,除去垫资,四六、七三皆可。”

这话说得简直无可挑剔,长公主沉吟一会儿,抬眸道,“好,本宫应你。”

“殿下爽快。此约既成,切不可废。”苏辞上前郑重地朝行了一礼,“苏辞多谢殿下支持。”

“那是自然,本宫一国公主,绝不会出尔反尔。”长公主起身走到他跟前,“你也不必言谢,苏辞,从今天起,本宫将世子交给你,你若得空,多多指点他一些。”

堂堂世子,哪里轮得到他来指点。不过长公主如此抬举,苏辞自然是投桃报李,恭恭敬敬应下了。

一番深谈就此结束。

得到了自家母亲的全力支持,卫春庭多日奔波劳累,提心吊胆,这下终于重重送了一口气,刚出了国公府,便兴冲冲拉着苏辞上了马车,说是要找个酒楼,好好大吃一顿。

今天是多宝去甘济堂针灸的日子,苏辞本想着下午早些回府,问问他手腕上的伤势恢复如何了,但如今连晌午都不到,便干脆应了卫春庭。

马车溜溜达达驶去了成贤街。

成贤街,在民间素来有个戏称,名为‘翰林道’。盖因大陵备受学子推崇的国子监便建在成贤街正中,为了给数千学子行方便,两侧建了不少书斋文苑,以及供给吃喝的酒楼茶馆——卫春庭此番就是冲其中一家叫‘金玉楼’的酒楼过去的,说是要为钱庄讨个‘金玉满堂’、‘堆金积玉’的好彩头。

苏辞对此没什么讲究,但也不忍拂了卫春庭的兴,便随他去。马车驶过国子监门口,苏辞撩起窗帘,正要欣赏一下这大陵第一学府是何等气派,视线扫及某处,蓦然一顿,微微眯起了桃花眼——

今天是十月初六,距离科举考试才不过才过去四日,国子监的休沐假期还没有结束。然而此时此刻,本该人影稀疏的国子监门口却吵吵嚷嚷,上百穿着国子监监服的学子挤在门口牌坊处,群情激愤,不少人握着拳头叫喊起来: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老太傅横死家中,七皇子嫌疑最大,为什么朝廷迟迟没有说法?!是不是包庇疑犯?!”

......

“严惩曦王殿下,还文老太傅公道!”

“天下王法何在?!”

“开门,放我们进去!我们要见张大人!”

待听清这些人说了什么,苏辞撩着窗帘的手迟迟没有放下,微微皱了皱眉——言淮,他杀了当朝最受学子景仰的文老太傅?

事业篇马上结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8章 四海钱庄(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