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回首阑珊处 > 第111章 世道人心

回首阑珊处 第111章 世道人心

作者:苏如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7 21:58:49 来源:文学城

积雪消融,藏于冰雪中的冷意亦随之融化,如袅袅轻烟般升起、弥漫,无孔不入地环绕周身,沁进人的肌肤、骨骼、乃至肺腑。

沈空青抱了件鹤氅,行至主殿外。阁主与两位护法正在殿内议事,若以千手阁的规矩来论,他如今的地位是不能进去的;但他身份特殊,故而守卫也并未阻拦。

他入了殿,径直走到夜昙身侧,抖开大氅为她披上。蜀地湿冷,衣物早被冷气浸得冰冰凉凉的。他提前用炭火烘烤过了,趁着鹤氅上余热未散,暖融融地裹到她身上。

俞川柏在下首禀道:“飞鹰堂外出劫粮,尚未传回消息。上一回的守城战中,阁里损失了三四成的人手,再加上此前折损的弟兄们……如今可堪用的,只有原先一半的人。”

阮雪茶道:“我们的人数锐减,敌方又人多势众,眼下的局势愈发不利了。”

夜昙垂下眼眸略略思量片刻,便开口道:“他们虽然人多,却有一处致命的缺陷,可以为我们所利用。”

“阁主的意思是?”

夜昙道:“镇南军与武林世家一为朝廷一为江湖,即便暂时结盟,人心必定不齐。那位中军是个文臣,从不出面领兵,难以立威于下;而素有威信的戚同浦又刚刚丧了命。”

她勾了勾唇角,冷笑出声:“没有能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人再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我们只消稍微唱衰,他们自己就散了。”

戚同浦已马革裹尸,与戚氏母子还家去了。如今顶了镇南军统帅之位的是他的副将,名唤朱迁。

朱迁入帅帐来报:“中军,城内已仔细搜过了,千手阁一点粮草也没留下。”

战事中若获了胜,通常能做到以战养战——在击退敌人以后,将他们来不及运走的军需收入囊中。顾景曈原本以为,在攻下外城之后,能收缴一大批粮草,以解燃眉之急。没曾想这位阁主竟算到了此处,提前把物资处理掉了。

幸好在千手阁火烧军粮之前,他命人在粮仓底下挖了个暗仓,藏了些许粮食。因此事机密,不能搞出太大动静,藏粮十分有限,约莫只够军队吃上三日。

顾景曈问道:“辎重什么时候能到?”

朱迁道:“为避开千手阁的伏击,辎重营绕了远路,估计还得五六日。”

用三日的粮食撑过五六日,倒也不是不行。

顾景曈道:“在辎重送达以前,只能辛苦大家暂时节衣缩食了。”

话虽如此,冬日里忍饥挨饿,到底是不好受的。士卒们饿得恹恹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心绪却又烦躁得很,军营里时常发生口角。

无论怎么镇压,都只能维持水面上的风平浪静,而积压的不满就如水下的暗流,愈发汹涌猛烈。

到了第三日,顾景曈与朱迁尚且在帅帐之中,竟已听见了外间的喧闹。二人皆蹙起了眉头,挑帘而出。

朱迁唤来一名士卒,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那士卒回答:“千手阁在城楼上喝酒烤肉、煮古董羹……闻着实在是太香了。”

经他提醒,朱迁仔细去嗅闻,果真察觉到了隐约的肉香。这几日粮草不足,他和中军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并未为自己开特例,吃食俱已减半。

硬要撑一撑,原本也能撑过去。可如今闻见了这香气,腹中的馋虫似乎尽数苏醒了过来,细密地啃噬着自己的肚肠,催促着要快些进食。

那士卒的肚子“咕咕”叫了两声,他咽了口唾沫,颇有些尴尬与无措。

“一群没出息的东西!”朱迁呵斥道,“连挨几日饿都受不了,拿什么保家卫国!”

士卒讪讪地垂下了头。

镇南军素来纪律言明,仅仅是饿一饿肚子,何至于让他们如此人心浮动?顾景曈总觉得其中还有不对劲之处,探问道:“近日营中矛盾频发,除开军粮不足这一点外,可还有别的缘由?”

“这……”士卒犹疑地瞥了朱迁一眼,不知该不该作答。

“问你你就照实说!”朱迁道,“入行伍这么久,连令行禁止都没学会吗?”

士卒只好答道:“此前来围剿千手阁的,全都战败了。眼下戚将军也被卮虺杀了,大家都说,我们是赢不了的……”

“卮虺?”这两个字在顾景曈口中重重咬了一遍。

“是我们私底下对千手阁阁主的称呼,也不知道是谁先叫起来的。因为觉得比较贴切,也比‘千手阁阁主’喊起来要方便,慢慢地就传开了……”

“这个称呼不妥?”朱迁疑惑道。

顾景曈眸中一派凛冽冷意:“卮虺,乃是《山海经》中《海内西经》一卷所载的异兽……”

他顿了顿,望向那士卒:“你们既觉得贴切,想必已在口口相传间知晓了,不如由你来说一说——你听到的故事是什么样的。”

士卒道:“小人知道的不多,只听说那卮虺人首蛇身,长着十个头,非常可怖。它栖身于山林之中,能吐出毒雾和瘴气。它体型巨大,行动却十分敏捷,误入它地盘的人往往还没察觉到它的行踪,就已被它杀害了。”

顾景曈道:“所以你们觉得,千手阁阁主就如卮虺一般,强大、危险、不可战胜?”

“这显然是千手阁的计谋,有意动摇军心。”朱迁板着脸厉声道,“你们竟还帮着四处传扬,真是长他人志气!”

顾景曈沉吟少顷,又道:“那你们可知晓,卮虺最终如何了?”

士卒摇了摇头:“军中流传的就只有这些,至于其他——小人也没看过山海经,确实不知道。”

“后来,禹听说了卮虺为祸一方的事,感到十分愤怒,便派遣他的臣子郜攴前去,斩杀了卮虺。”顾景曈微微一笑,只是那笑意却未达眼底,眸色仍深沉得让人看不透。“下回再听见有人说起这些,你不妨告诉他们故事的结尾。”

朱迁似乎猜到了什么,却心领神会地并未戳破。直到二人回到帐中,他方才开口道:“郜攴斩杀了卮虺……是山海经中果真如此记载,还是中军捏造的?”

顾景曈抬眸睨他一眼,问道:“是真是假,重要吗?”

帐内静默了片刻,一时间,只听闻外间的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中军说的是,这不重要。”朱迁了然道,“末将这就差一些信得过的人,将故事的结尾散播开来。”

一座孤坟茕茕立于坡上,坟上的黄土尚新,墓碑并未刻字。一女子独坐坟前,倒像是这新土中长出的花,单薄得近乎被寒风一吹即落,却又始终坚韧地开在这凛冽冬日里。

她与这坟冢周围堆着许多酒坛,好似被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拥着。可与她一同悼念的毕竟只有酒坛,她仿佛陷在盛大的祭典中,和无边的孤寂作伴。

阮雪茶缓步行来,于她身侧坐下,劝慰道:“阁主,逝者已矣,还请您节哀。”

“你来了。”夜昙为自己倒上一碗酒,仰头饮了一口,“自我接任阁主之位以来,阁中已禁了一年的酒。难得我命人开了酒窖,有这样开怀畅饮的时刻,你怎的不去与他们同乐?”

“他们自乐他们的,缺了我这个护法,他们还觉得自在许多呢。”阮雪茶仔细看了看她启封的那坛酒,其上写明了品类,是烧刀子,酒窖所藏中最烈的一种。“我也敬关公子一杯吧。”

夜昙垂眸笑了笑,也给她斟上一碗:“他是最爱美人的,你要来敬他,他得乐上好几日了。”

阮雪茶端起酒碗,朝着墓碑遥遥一敬,而后仰头饮尽。

夜昙问道:“我此前吩咐的事,可都办好了?”

“阁主放心,俱已办妥。据千面堂传回的消息,如今镇南军已是人心涣散。”阮雪茶道,“这些计策,我是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来的。阁主当真是博学,不仅熟读兵书,竟连山海经也看过。”

“卮虺……”她继续喃喃道,“它有十个头,我们有蜀中十堂;它能吐出毒气,阁主精通毒理;它行动起来敏捷隐蔽,千手阁也是一样。这一异兽的能力,倒确实与阁主相像。”

夜昙见她对此颇有兴趣,便问道:“那你想不想听一听——这一故事的原貌?”

“愿闻其详。”

“卮虺原本不叫卮虺,它叫禾卮。最初也没有长着十个人头,它是一条碧绿的巨蟒。林间多瘴气,常有行人着瘴迷失,它便会将这些被困的人带出去。

“后来,不知是谁传出消息,说食了禾卮的肉,就能百毒不侵、不再受瘴气所扰。有几个人动了邪念,佯作迷路引禾卮前来相救,用提前设好的陷阱困住了它。最终他们斩首了禾卮,还将它的肉一块一块地切了下来,当作宝物出售。

“禾卮死后,怨念经久不散。这怨气复活了它,但它身上残余的骨肉早已腐烂,不断地向外散发着毒气。山林都成了它的领地,它将过路的人杀死,夺取了十个人头放到自己身上。从此,它就变成了非人非蛇的怪物卮虺。”

“原来是这样。”阮雪茶低垂眼睫,嗤出一声轻笑。“在它良善时欺侮它,榨干它身上的每一寸血肉;它终于被逼上绝路,不得不奋起反击,倒要说它是怪物。”

“……正如我们一样。”她复又抬起眼,眸子灰蒙蒙的,似蒙了一层苍凉的雾。“我幼时家贫,娘亲为了四两银子,将我卖进了千手阁作鹰苗。我为了活下去,杀了好多人——我杀了与我同时入阁的伙伴,杀了上头派给我的每一个目标。我的手沾满血了,我变成恶人了,官府、武林都想要我的命,满天下都是我的仇家。

“若是有的选,谁愿意杀人?谁要过这刀口舔血的日子?谁不想平凡快乐地活?可我们不杀人,世道不给我们活路;等我们杀了人,正道又要来讨伐我们——千手阁中的人,哪一个不是从禾卮,被逼成了卮虺?”

“雪茶,你醉了。”夜昙轻声道。

阮雪茶笑了笑,定定地望向她:“阁主,您就没有觉得困惑过吗?这世道怎会是这样的?明明我们只是想要活下去,明明我们承受的苦痛、付出的艰辛,比世人都要多……为何这世间偏偏容不下我们?为何我们拼尽全力,却只能活得像是阴沟里的老鼠?”

“多思无益,想得越多就越痛苦。”夜昙道,“所以我从来不去想,也不去问。”

“也对。”阮雪茶从她身上移开了目光,在周遭环视一圈,问道,“您独在此处饮酒,沈空青竟然没有陪在您身边?”

“他内伤太重,我叫他回去休息了。”

说到这里,夜昙终于察觉了不对劲——这小子何时这般听话乖觉了?

她搁下酒碗,起身理了理裙摆:“我去看看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1章 世道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