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灰姑娘的钢琴曲 > 第21章 起台风

灰姑娘的钢琴曲 第21章 起台风

作者:潇湘碧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2 18:16:25 来源:文学城

廖小月一阵风的刮到菜市场。菜场的布局她早了然于胸,在心里规划好路径之后,迅速的挑选打包扫码付款。只用了十来分钟,就拎着几个塑料袋,走出了菜市场的大门。

不想在回去的路上,迎头撞上了来买菜的罗润妹。她的气色不太好,这能理解,凭谁家里有个重病患,气色都好不了。但连着精神劲儿都没了,那她目前的日子可能确实不太舒坦。

看到仍旧一身活力的廖小月,罗润妹脸色不停变换,倒是廖小月心里惦记着麦亦芃,连招呼都懒得打,又一阵风的刮跑了。

来回一趟菜市场,恰恰好半个钟。廖小月在楼底下平复了下呼吸,才按开电梯上楼。对面的大门依然敞开着,廖小月往里探了个头,笑眯眯的再次表达了感谢,才挥手跟医生告别,刷脸进入了麦家。

病人是没什么**可言的。廖小月放下菜,悄悄的推开主卧门,看麦亦芃的情况。麦亦芃还是在看那沓纸,但可能是用手拿着感觉累,他把看护床配套的小桌板竖成了斜45度,再把纸张像曲谱一样摊成了一排,歪在床上慢慢看。

虽然姿势看起来很散漫,但明显很专注。廖小月的动静并没有惊扰到他,于是廖小月又悄悄的把门合上,轻手轻脚的回到了厨房做中饭。

麦亦芃说想吃清心素小炒,廖小月却不能只做一道菜。病人康复期需要营养,嫩豌豆百合木耳都是好东西,营养上却差着些。因此她顺手买了几只虾,回来剥壳去虾线,用在她看来贵得要死的可生食鸡蛋,快速炒了个虾仁滑蛋。

等清心素小炒和虾仁滑蛋这两个快手菜出锅时,另一个灶台上用砂锅煲的虾仁番茄豆腐汤也做好了。锅盖一掀,番茄特有的酸香味顿时飘满了整个厨房,光闻着就想舀一勺酱汁浇在米饭上,干它个三五碗。

摆菜上桌,盛好了两碗米饭,廖小月才去主卧敲门:“芃芃,吃饭啦。”

麦亦芃年纪比廖小月小一岁,根据住家保姆的行业惯例,直接叫了麦亦芃的小名。毕竟,在普通人家里,管雇主家的孩子叫少爷小姐什么的,实在有点别扭。

麦亦芃倒算得上是个少爷,奈何出事之后,秦蓁蓁立刻从无神论者秒变迷信中老年,生怕少爷俩字折了麦亦芃的福寿,坚决向无产阶级靠拢。只差没给麦亦芃起个狗剩的小名了。

于是,廖小月适应了几天后,叫芃芃二字已无障碍。

听到喊声的麦亦芃扶着栏杆,缓慢的下床。脚刚落地,廖小月已经站到了他身边,搀住了他的胳膊。

失血过多对人体的打击巨大,即使麦亦芃行动尽量缓慢,站起时仍然一阵天旋地转。强忍着恶心,深吸一口气,才借着廖小月的搀扶慢慢往外走。

直走到餐厅坐好,眼前飞舞的金星都没停下来。麦亦芃算知道为什么出院时,医护轮番叮嘱,再艰难也得尽量多走动,以免下肢静脉形成的血栓,往肺和大脑里落。

要不是被脑梗和肺栓塞恐吓了一波够够的,麦亦芃是真不想下床吃饭。他连厕所都不想上!真的太难受了。

见麦亦芃闭着眼直喘气,廖小月便不出声,安安静静的坐在边上等着他缓过来。病人的情绪不可控,尤其容易暴躁,身边的人受到负面情绪波及不提,老是发火对病人自己的身体恢复也十分不利。因此看护人员,要注意摸清病人的脾性,必要时候保持安静,最大限度的避免刺激病人情绪。

当保姆,尤其是照顾病人的保姆,那是绝对的技术工种。

有些保姆没眼色的,只按自己脑子里想的行事。比方说有些当月嫂的,培训说孩子俩小时喂一次奶。好,那就两小时。产妇累得要上吊了,她时间一到死活把产妇摇醒。你说她不好好干活吧,好好干了,但雇主也要被她气死了。

所以在家政市场,手脚勤快干活麻利的保姆还真不难找。但想要个有眼色,干活不靠莽,而是愿意动脑子、愿意用心琢磨的,那叫一个难于上青天,真是有钱都不一定好使。

不然蔡业崧也不至于让他那群老病友羡慕嫉妒恨了。

廖小月安静如鸡的坐了好一会儿,看着麦亦芃的呼吸趋于平缓,才把筷子轻轻的推了推,示意他吃饭。

盛出来的饭菜在空调房里摆了十来分钟,已经没了最初的腾腾热气。对夏天又热又长的穗城人来说,倒是刚刚好。有些人家还专门在餐厅装个带风扇的灯,专门吹菜来着。

起身造成的晕眩过去,麦亦芃终于拿起了筷子。结果,之前明明想吃的嫩豌豆,等看见了又没胃口了。要不怎么说病人难伺候呢?难就难在他们的不稳定性。

麦亦芃是病的时间不够长,所以勉强克制住了情绪,夹起根嫩豌豆有一口每一口的吃着。要换成蔡业崧那种久病在床的,这时候该闹脾气不肯吃饭了。

麦亦芃曾听说,死过一次的人,灵魂会得到升华。他味同嚼蜡的吃着鲜甜的百合,心想,确实升华了。没被命运锤过一回,都不知道身体虚弱到极致时,情绪也会变得如同脱缰的野马,把往日的冷静理智撞个稀碎。

郁闷的放下筷子,无奈的对廖小月道:“你再给我下个面条吧,之前我住院吃的那种。”

廖小月微微皱了皱眉,轻言细语的问:“是没开胃,还是米饭太硬咬着累?”

“都有。”

“那你用番茄汁泡着米饭试试好不好?”廖小月指着砂锅里的虾仁番茄豆腐道,“我特意买的沙瓤番茄,酸甜多汁。很开胃的。”

麦亦芃没说话,廖小月当他默认,重新拿了个稍大点的碗,只装了小半碗饭,再浇上橙红色的番茄汁,递到了麦亦芃面前。

对于胃口不好的人来说,给他满满一碗饭,是增加心理负担。换个碗,少装点,看着不多他们才愿意吃。只要打开了胃口,后续无非再添一次饭的事。廖小月在这方面,战斗经验相当丰富。

尤其番茄这种开了挂的蔬菜,颜色鲜亮味道好。中国菜外国菜,老人家小孩子,鲜少有不爱它的。何况廖小月还有秘密武器,那就是来自边疆的番茄丁罐头。

所有带番茄的菜,譬如番茄牛腩、西红柿炒番茄等,单只用番茄,哪怕品质再好的,都始终差了点味道。可一旦把番茄酱之类的产品加进去,就能把鲜番茄所有的鲜香全都激发出来。廖小月也是在各种番茄产品里试了很久,才选定了边疆的番茄丁罐头。

一个罐头280克,刚好够做一道菜。廖小月刚搬进来的第一天,就在网上下单买了两大箱。

果然,番茄的杀伤力是巨大的!麦亦芃张嘴吃了一口,酸咸的味道在口腔里炸开,干涸的唾液一瞬间又重新开始分泌。酱汁包裹的米饭,吃起来不再费力,略微的嚼劲在番茄汁的衬托下,竟吃出了淡淡的米香,微甜。

一口,又一口。中途廖小月递过来了勺子,换下了不好操作的筷子,再然后,半碗饭吃了个干干净净。

廖小月轻轻松了口气,她曾经听医护人员说,碳水是一切营养的基石。优质蛋白想要发挥作用,离不开碳水。具体的原理机制她没听懂,只记得无论怎样,病人得吃点饭或者面条。不然再好的肉蛋奶,也是吸收不了的。

看着麦亦芃吃掉了半碗饭,廖小月又把虾仁滑蛋往他面前推了推。新鲜剥出来的虾仁鲜甜脆爽,滑蛋鲜嫩软滑,乃越省家庭哄孩子吃饭的利器。果然,麦亦芃没拒绝的舀了两大勺到自己碗里,慢慢吃干净了。

最后,那盘清心素小炒到底没吃,而是又舀了大半碗避开了虾仁的番茄豆腐,捧着碗唏哩呼噜的喝下去了。

廖小月哭笑不得,心里暗暗记下,麦亦芃是真的很喜欢吃番茄。至于虾仁,也不是不爱吃,可能要咬,他现在懒得费劲。再过两周,他身体情况更好点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做做别的口味的虾仁。

带壳的虾就算了,麻烦的东西,顶好一辈子别出现在病人的餐桌上。免得剥的两个虾,胃口全败没了。

麦亦芃刚吃完饭,不能立刻回床上躺着。廖小月趁机享受起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清心素小炒果然甘甜,廖小月吃得不亦乐乎。其实这道菜正版的做法,还要放一点白果和腰果。

然而,白果微毒,那是万万不能给病人吃的。病人抵抗力不好,普通人能适应的毒性,鬼知道在病人身上会产生什么后果。至于腰果……廖小月遇到过最倒霉的病例,就是老人家过年吃坚果,牙口不好没嚼碎。结果大年三十紧急入院,一查,肠梗阻。那么大年纪,差点没能下手术台。

吓得廖小月把坚果拉入了黑名单,因是她管买菜买东西的琐事,蔡家的零食筐里,足足四年没见过任何一种坚果。所以,在麦亦芃彻底康复之前,点啥菜都别想见坚果。松仁玉米都别想吃!

窗外忽然起了一阵疾风,高耸的大王椰子被吹得剧烈的摇摆。手机同时弹出了条信息,应急中心发布了台风蓝色预警。

廖小月抽了抽嘴角,忍不住问:“起台风了,向姐明天还能来上班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起台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