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兄叫我晏晏 > 第16章 第十六章

皇兄叫我晏晏 第16章 第十六章

作者:全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2 19:24:43 来源:文学城

晏琅等回了皇宫,另有人也回了他已许久未回的地方,一间布置古朴雅致的室内,一人的身影立在屋中,他的身影仿佛被窗外透进的光,拉得很长很长。

他的脚边落下面具,三色的仿佛“流动”的油彩,之后是蜿蜿蜒蜒的细长白绸,然后走动间是素灰的衣服,外袍落下,身后伺候着的女婢立时将手中衣服小心翼翼的捧着上前给人穿上。

衣服粉白,领口、衣袖、肩背处皆绣着宛如游动的金线。宽展的大袖,穿在人身上如鹤展翅。

身后侍女们的目光渐渐瞧得痴了,那人走动几步,往前,一根簪子随意扔在地上,如瀑的长发流水般泻下来,在光下泛着流流的光彩,几欲曳地。

那人大步往前走,身后侍女们立时跟上,叽叽切切的在后道:“公子,公子,还有配穗未戴呢……”

“公子……”

几人在后喳喳:“公子终于回来了,好久未见公子了。”

“可以瞧公子的舞姿了!”

“可以再听公子唱曲儿了!”

“不知这次公子会不会露面呢,令那些凡尘俗子们三生难忘……”

五月进入仲夏,南方以及东部诸属国将入大齐朝上贡,众国来朝,有文化、贸易以及国制等诸多方面的交流。

大齐朝疆域辽阔,太祖时期曾有许多藩属国,前两朝国势尚可,今朝前期内忧外患,边防摩擦不断,有些藩属国见大齐朝势弱便宣布脱离臣属,并依附几个敌国制造了几次边境战乱。

所幸最后都稳住了局势,自太子册立以后,大齐朝改革吏治,整顿民生,国内忧患渐少,边防也逐渐稳定,虽偶尔仍有摩擦,几大敌国也依然在侧,但大齐朝国力在愈渐强盛。

此次来朝的诸属国,他们不止带了贡品,还有许多国都领了其朝的世家子孙或学子,想与大齐朝交流以及学习。

大齐朝的文化继承汉地几千年累积,是许多臣属国想学习的。

此次朝贡会皇帝安排由七皇子负责,鸿胪寺辅助,七皇子当尽心竭力。

这事只给东宫报了一下,太子府并未有任何异议,只道七皇子办的妥当。

本次贡朝会时长四日,有朝会,之后在皇城的西苑,举办三日文赏游猎称“夏游会”,大齐朝除了臣子,一些世家子弟也可参与,与外朝诸人“交流”,发扬大齐朝国威。

朝会晏琅没有参加,之后的设宴在太和门广场,乌泱泱的一片人,热闹无比,宴会与玩乐在一处,是入贡国准备的当地特色表演:黑皮肤的歌姬扭着腰打鼓、卷发白皮肤的高大男子表演刀剑排阵、矮个子的小兵穿盔甲舞刀……不一而足。

之后在西苑,开始更热闹的活动。

四品及以上官员的家眷都能到来,一些世家小姐与公子也皆来参会。

周边高木林立,火红的黄栌树穿插在绿树中围出了这块宽敞的场地,杏黄的帐棚搭着供人站坐休息。

明黄的伞盖下,金龙椅处的位置是大齐朝皇帝,不过皇帝陛下此时还未至,皇后几年前薨逝,至今未立皇后。

龙座下首左右是贵妃及几位皇子的位置,太子在左首第一位。

阶下右侧是朝臣,左侧为藩属国座帐,再往后便是世家及朝臣女眷。

晏琅在右侧第三个帐子,她见到她的父皇终于姗姗到来。

父皇肩头停了一只玲珑的鹦鹉,青绿色的毛羽,白色的长喙。

父皇最近似乎又喜欢上鹦鹉了,一直喜欢的还有白鹤。

他坐在上首,看众人,而晏琅此时也在观察众人。

大齐朝的臣子们三三两两或坐或站在一处,晏琅瞧见有一位大人,被排斥在众人之外,这人就是之前“好心办了坏事”的张存。

他圆圆的脑袋略微垂着,有点垂头丧气的模样,但晏琅听说张存之前“生病”在家中修养了几日,之后没有皇子再“亲近”他,加上众臣的排挤,张大人的日子不太好过,但他之后却不知是心里有怨愤还是如何,依然如之前一般,“恪尽职守”的参御状,且不分派系,颇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皇帝见他说的是实情,未徇私,张大人便仍然在朝堂上立着,不过今日,皇帝言了几句之后,或许是见下方的张大人着实有点“可怜”,便让他为这场夏游会赋诗一首做开场,张大人瞪大小豆眼,抖擞精神,然后到皇帝面前果真赋诗一首。

他全篇以陛下对众人的鼓励与殷切期盼为切入点,其中一句“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便表达了皇上对众子弟的鼓励,期盼他们狩猎归来,皆神采飞扬。

张大人,原来还是有才的,众人恍然发现。

之后陛下称赞了张大人,还有最后一个仪式便开始正式活动。

这个仪式是“射彩”。

凡有比试的皇家活动,开场前最后一个仪式都是射彩,即抛穿戴着彩花绸的白鸟到半空中,由武艺高强者抬箭而射,射中彩花,彩花会在半空中蹦出长长的彩绸与绢带绢花,然后洒落半空,讨个好彩头。

被抛到半空中的鸟儿一般一至三只,需要同时射穿,且不能伤到鸟儿,这才是好彩头。

陛下眼瞅大家,他道:“有没有哪位爱卿想展现下技艺?”

在座的大都是文臣,以往有射彩活动皆是陛下身边的禁卫动手。

大家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皆鸦雀无声,此时陛下身边的一位太监上前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皇帝眼一亮,他道:“听说镇北大将军的小公子回京侍奉祖母,如此,小公子可愿露一手?”

皇帝的视线投向右方大臣们之后,家眷所在的位置,在陈家的座帐内,一位着黛青衣的高大少年进入大家的眼帘,方才便有许多小姐注意到了人,此时更多。

陈老夫人坐在一张矮案前,她旁侧侍奉着一位青葱年纪的姑娘,身后是站立服侍的几位婶婶以及丫鬟仆妇,而旁侧,便是少年了。

少年头发简束,额上一条淡青抹额,头上随束的辫子清晰。

他睁着一双蔚蓝色的眼,并未立时回应,面上微有淡笑,短暂的静谧后,其旁的陈老夫人道:“吉安,你不想接吗?想抗旨吗?”

陈吉安道:“孙儿不敢!”他一笑,跨步走出去,道:“多谢皇上赐小臣机会。”

上前到列道中央朝皇上拱手。

陈老夫人本想再叮嘱几句,奈何人走得有点快,她身旁的少女道:“祖母,他这番别是没出风头,待会儿还丢我们家的脸吧——”。

话未言完,老夫人敲她一下,道:“怎么灭自己志气,我们家的儿郎有哪个会在武艺上被人笑话!”

她道:“且看他。”陈孝金撇撇嘴。

皇上道:“好,替陈小公子准备。”

皇帝又道:“可别伤了朕的鸟儿啊。”他手摸摸在肩头上待着的青羽鹦鹉。

侍卫自后拿出一把弯弓,弓身黑亮,将箭递出去时,陈吉安从箭筒中缓慢抽出三支羽箭,众人略微睁大眼。

这是要三箭齐发呀。

负责放鸟的侍卫从方才原准备的一只自然转而放出三只。

在人群中央的半空,陡然飞出三只鸟儿,身上戴着彩绸花,振翅高飞,陈吉安拉弓而射,三只鸟儿越飞越高。

而在众人的关注中,三支箭忽然射出,凌空的声音仿佛响在耳边,“噗呲”的声音接连发出,三箭一一射过鸟儿身体下方距身体十分近的彩绸花,花发出“砰”的一声,满目红彩散落,然后有彩绸在半空中飘下。

众人不由惊叹,而皇帝已道:“好!”

“陈小公子果然身手厉害!”

他这声夸赞一出,其余人也跟着鼓起掌来,皆道好。

陈吉安将手中弓放于身后侍卫手中,他再向上一拱手道:“臣恭贺陛下,夏游会必将会如陛下所愿,大齐朝与诸国儿郎各展其才,大家泱泱共乐!”

皇帝道:“说得好!”他道,“赏。”身后太监拿来一个托盘,上方是两枚东海珠。

陈吉安谢赏。

起身时,他朝皇子处的晏琅看了一眼,那眼微阖的恰到好处,衬着那张脸,蔚蓝柔柔,是最好看的笑,内里还有点自意。

晏琅瞧见人的笑,朝他树了下大拇指,不过那笑冲击力可真大的,晏琅不由也按了下心口。

陈吉安就带着这样的笑容,回身,走向陈府的座帐处,他的头微垂,但那点笑意还在,看得不少姑娘,心也柔柔。

在陈吉安到了陈府座帐处,老夫人一旁的陈孝金瞧着人道:“又这样笑了……”她嘀嘀咕咕。

而在晏琅旁侧的座帐处,那里有个人瞧着方才出风头的陈吉安却眸中有点不满,还有一丝久远的似乎是“愤恨”的情绪。

晏琅旁侧的人是八皇子,她似乎也忽然想到……或者察觉到八皇子的视线,朝他看去,八皇子瞧她,眸色更不满了,晏琅转回头,不理睬。

他们有笔旧账,见着陈吉安,这人肯定又记起来了。

陈吉安走回陈氏的座帐处后,有不少小姐们的眼光更落在他身上。

有人道:“好厉害啊,陈家的公子果然武艺高强。”

“这位,身世好像有些……据说十一二岁时当初才被第一次接回京来……”

“且刚被接回来时,名声并不好呢……”

有些小姐想起了几年前听过的事,不过再看如今,这位小公子进退有礼,不如传闻中——

不过有的世家公子道:“有一点身手又如何,好像没听他在北地军中有建什么军功……”

“还有,这位公子据说回京时都未进京见陛下或太子呢,看着有礼,实则狂妄,如陈老将军一样……”

有人道:“但陛下瞧来也不在意啊……”方才陛下提及这茬,不就是不在意吗,还让他出这样的风头。

“那是北地大将军,毕竟威名赫赫,北疆蛮夷最难对付,这些年都靠陈老将军他们一家镇守。”

有人道:“小将军那眼生的可好,我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眼。”

“是呢……”有人附和,“脸也好看。”

有些公子不说了。

诗词引自(苏东坡《祭常山回小猎》)

朋友们,前文我修了一下,主要改了点陈吉安的性格人设,目前展现出来的。

标的修的就是改动稍大一点的,其他有些对话还有行为调整了一下,大概剧情都没有变,有一个场景调整了一下,大家不想再翻的,知道陈吉安就是个表面阳光开朗蓝眼睛小奶狗,实则……有狼狗性质还有其他一些隐藏特性的一个人物就行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洛熙~@@ 1个;

谢谢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十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