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荒庭春草色 > 第63章 余震

荒庭春草色 第63章 余震

作者:乙夜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1-03-18 02:19:20 来源:转码展示1

米粉要热乎着才好吃, 姨奶站在院子里朝二楼的窗户口喊人,没办法,訾岳庭只有上手挠她的脖子。

“起床了, 懒虫。”

胳膊伸出被子, 立马泛起了小疙瘩,林悠抱上他的脖子, 说:“我冷。”

她不爱撒娇,也不会说软话,但偶尔说上那么一句,听得人心都化开了。

訾岳庭道:“我也想让你多睡会儿,但姨奶煮了锅米粉,等你下去吃呢。”

林悠迷迷糊糊睁开眼睛, “你怎么起得这么早?”

鸡叫完了狗叫, 狗叫完了拖拉机响了,他怎么睡得着?

“抱你睡抱习惯了, 一个人反而睡不着。”

訾岳庭见缝插针, “干脆回锦城后,你把房子退了,搬到荷塘月色住吧。”

林悠醒了, “我住过去干嘛, 帮你浇花,还是做模特?”

訾岳庭说:“天冷了,帮我暖被窝。”

他现在是彻底放飞了。**的话,张口就来。

林悠坐起来, 訾岳庭给她递衣服,第一件便是胸罩。

他动作慢下来,“用不用我帮你?”

林悠气鼓鼓说:“不用。”

上回他帮她穿衣服, 就没安好心,穿到最后又都脱了。

穿好衣服,林悠跟在訾岳庭身后下楼,像条小尾巴。

姜玉芬瞧见两人眉来眼去,心里门清。

“不能老惯着她,以后惯坏了,有得你麻烦。”

一句话,把两人都给数落了。

訾岳庭能怎么答?只有面上先谦虚受教,老太太说什么应什么,回头再慢慢哄她。

林悠汲汲皇皇嗦了口米粉,扯纸擤鼻子。

下午,两人整饬好行李,准备出发回锦城。姜玉芬给他们准备了些干货,有牦牛肉干,还有苦荞酥,正好路上饿了吃。姨奶又包了两块本地产的茶饼,让訾岳庭带回去喝。

“等下次回来,就要办酒席了。”

林悠没敢想的那么远,倒是訾岳庭答应得起劲。

“争取年前。”

坐上车,林悠突然说了句,“冬天穿婚纱,冷。”

訾岳庭系上安全带,才想明白她为什么说这句话。

他笑了笑,“那去海南结。”

林悠扭头,“你是认真的?”

不认真,他就不会带她回小坝了。

訾岳庭说:“先想想什么时候跟我回去见我爸。”

林悠静了,“你爸会不会不喜欢我?”

“不会。”訾岳庭发动车子。再之,“是我和你过一辈子。我喜欢你就够了。”

林悠摇下窗户,和院子里的人打招呼。

“奶奶,姨奶,我们走了。”

姜玉芬在朝他们挥手,神情在说,走吧走吧,别留恋也别转头。这座山,不值得你们留下。

訾岳庭刚设置好导航,訾崇茂的电话便打进来了。

“你人跑哪去了?”

“在外面旅游。”

“什么时候回来?”

“今天。”

“你们系主任说你在跟一个女学生谈恋爱,是不是真的?”

老爷子又逮人四处打听去了。

訾岳庭说:“没有这回事。爸,我现在在开车,等我回去了再跟你解释。”

挂了电话,訾岳庭开始纳闷。除了助教,他没跟哪个学生走得近过,这是从哪刮来的风?

离开小坝不久,车前便出现了景区标识——北川老城地震遗址。

这不仅是一座坍塌的山,一座掩埋的城,更是历史留下的一座沉甸甸的坟,压在他们的心头,铭肌镂骨。

訾岳庭放慢了车速。

林悠此刻和他想的是同一件事。

“我们回北川中学看看吧。”

人生的路还长,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林悠还记得,北川封城的那一天,是她最后一次见到爸爸。长虹剧院是北川中学学生们的临时安置点,林国栋顶着乌青疲惫的脸,在人群中找到她,说:“你跟着奶奶去绵阳,等爸爸工作结束了,就来接你们回家。”

可现实呢?家没了,爸爸也没了。

这是她长大的地方,曾走过无数遍的上学路,而今只剩萧索的街道和东倒西歪的楼房,白骨堆砌出一座座高耸的瓦砾堆,入眼幕幕,宛若灾难电影的纪实片场。

为防止二次坍塌,所有危楼都修立了承重支架,裸露的钢筋上锈迹斑斑,碎裂的石墙已长出青草,县政府的蓝色玻璃窗没有一扇是完好的,蝙蝠早早在里筑起了巢,天一黑,便是游魂的乐园。

在这里,连阳光都是刺目的。

訾岳庭的心情无疑和她一样累重。

时隔十年,他终于鼓起勇气回到了北川。湔江水浑,老城无灯,一切都还是原貌,只是原本熙攘的街道再无人烟与行迹。

山中万籁俱寂,晨钟暮鼓,明月孤云,岁月仿似在此永驻。

曾经的校舍被夷为平地,改建成为遗址公园,只保留下了变形的篮球架和升旗台的桅杆。

红旗依旧在风中扬动。

时隙瞬变,雨中的操场是一座露天陈尸馆。他们有人还穿着校服,有人衣衫破烂,残缺了四肢。救援人员在对他们进行编号,拍照,并记录遇难特征。

没有人为他们遮雨打伞,景家山塌方,物资运不进来,镇上甚至没有足够的白布为遇难者遮盖住面庞。

訾岳庭拽住统计死亡数字的村干部问:“为什么不挖了?”

“上头说不让挖,挖不完……数字再攀升下去,大家心里都不好过。”

“那埋在底下的人心里就好过了吗?”

村干部红着眼睛说:“七天了。都没了,说什么也没了。”

在这之后,所有来到北川的记者,都在问同一个问题。

“到底死了多少学生?”

发问者的声音里,也有訾砚青。

訾岳庭坐在断壁残垣上,他从施救队的民工那里讨了根烟,点燃。

“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十来个班,一个班保底六十个学生,至少有三千学生……还有一半人埋在底下。”

那是他留在北川的最后一天,也是訾砚青跟随水利专家出发去唐家山的前一天。

抗震指挥部下了死命令,唐家山要泄洪,无论废墟底下还有没有生命体征,都必须撤离所有居民,一个都不能留下。

在灾难面前,他们没得选择。

这座几近被完全摧毁的县城,经历完余震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却仍没有走到它苦难的尽头。

唐家山距离北川只有六公里,爆破泄洪,湔江河水倒灌进都坝河,将会吞没河床两岸所有的村寨。北川县下属的陈家坝镇有六千居民,受地震影响,所有村民都被疏散安置到双埝村,而双埝村距离都坝河的河床仅有20米远。

地震致使当地通讯基站被损坏,镇上没有信号,很多村民迟迟等不到消息,又从山上偷偷摸摸跑下来,绕开哨卡,回到自家田里去抢收庄稼。

林国栋赶到陈家坝时,距离泄洪只有不到六个小时,仍有很多村民没有转移到高处。

他一眼便找到了訾砚青,因为整队人里,只有她背了相机。

“你弟弟让我来找你。”

从唐家山下来后,訾砚青跟着考察组专员们留在了陈家坝协助疏散工作,山里的信号还没有修复,所以她才会失联。

訾砚青说:“我没事。他人现在在哪?”

林国栋说:“坐武装车去绵阳了。”

两人只有短暂的交流,泄洪命令刻不容缓,他们必须把信息挨家挨户地传达给所有村民。

指挥部想了个招,沿着都坝河大转口每隔一里插放一面红旗,一旦发现河水倒灌,由距离河床最近的官兵开始摇动红旗,传狼烟,通知后方群众向高地撤离。

命令一下达,所有人便开始行动。

林国栋做事雷厉而风行,六个小时,他沿街一户户把门踢开,朝躲在屋子里的人喊话。

“命都没了,要这些家当干嘛?”

“没得田,就没得钱,一样活不下去……”

可哪怕他喊破了嗓子,声嘶力竭,也不是人人都愿意听他的话。在村民们的心里,丢了两捆麦子,比山塌地陷,洪水倒灌更可怕。

直到红旗在鸦青色的地空中摇动,他们才知道自己错了。

林国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快跑!往山上跑!”

离开北川后,訾岳庭甚少再去读关于灾难的报道。

因为在他心里,任何文字的记录都是苍白失真的。

而訾砚青呢?离开灾区后,她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放在了报道灾情后续以及追责问题上。

镇上的旧居民楼没倒,机关商场没倒,反倒是新建的教学楼倒了。教学楼1993年开始建设,1998年完工,还曾被评为优质楼,盖楼的款项一直到2006年才彻底结交付清,却是整个北川塌毁最严重的建筑。

灾民在闹,民间舆情在发酵。父母们手持子女的遗照,在政府楼前讨公道,却无人问津。

訾砚青拿着寄托有无数失孤家庭最后希望的材料,走进主编的办公室。

“这是死难学生家长从倒塌的县政府档案室找到原始施工图,以及水泥钢筋的样本检测结果。图纸标注和现场废墟发现的水泥标号、钢筋直径及数量差距很大。两栋五层的教学楼,垮塌只用了5秒钟……孩子们每天上学的地方到底是钢筋水泥,还是铁丝砂砾,校舍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您亲自去灾区看一看就明白了。”

“你说的情况我都知道。可这次地震,四千万人受灾,中国有一百万的失孤家庭,大家都有委屈。九十年代建的楼,怎么可能扛得住这么大的地震?就算承建企业真的有问题,也不应该由我们去发声。”

“但施工单位倒卖建筑材料,为谋私利枉顾学生的安危,是不争的事实。”

主编不动声色地将施工图锁进了柜子里。

“砚青,你有没有想过,这篇报道写出来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在这个风口浪尖会激起多大舆论?我们是在给救灾工作雪上加霜,给政府部门施加压力。”

訾砚青说:“但我是记者。我要做的,就是报道真相。我不会把我的笔锋对准谁,真相是什么样的,我就什么样把它写出来。”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这是她的信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