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第369章 眼光

皇明皇太孙 第369章 眼光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2-16 13:30:22 来源:转码展示1

卓敬会不会重新得到朱允煐的信任,这可能是不少人在讨论的事情了。朝廷上的一些重要的位置,那可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也紧张着呢。

如果卓敬回到朝廷中枢,那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六部尚书级别的,或者就是鸿胪寺、都察院这样的五寺首官了。这样的一些个重要的位置,很多人都是眼巴巴的望着呢。

朱允煐可不在乎那些事情,对于底下一些人的议论,他确实不是很在乎,一切尽在掌控当中。

老朱对于朝堂上的事情,也算得上是心里有数的,还算是比较得意和开心的。

“皇爷爷,孙儿如今的威望肯定是没办法和你比。”小朱惬意的喝了一口小酒,说道,“这是一个好事,孙儿觉得这么些年,咱也算是做成了一些事情。”

老朱也是笑着开口,点头说道,“是这个理,本来你就有些威望。你一出生,就是咱大明的太孙,你这些年也做了不少事情。就是咱不能自满,还要继续做下去。你以后,还得心狠一些才好!”

朱允煐笑着开口,对老朱说道,“皇爷爷,咱的威望,可不能只是靠杀人。都说朝廷上下都怕你,咱是知道这个理,知道你前些年杀了不少人。只是咱皇爷爷的威望,可不只是那些个事情。咱大明朝的建立、国泰民安,才是皇爷爷真正的威望。”

老朱指了指朱允煐,笑着说道,“你这混小子,打小就知道哄着咱!咱这皇位传给你是不虚,有你这个好孙子,咱心里也乐呵。”

“咱可不是为了皇位才哄着皇爷爷,咱说的是心里话。”朱允煐笑着开口,这是真心话,“在咱心里,皇爷爷一直都是大英雄,秦皇汉武都不如皇爷爷。那上古圣君咱不知道是什么样,但是皇爷爷的功绩,咱是心里有数的。”

老朱看着朱允煐,笑着说道,“咱也是这般觉得,咱是有着好些个功绩!”

“孙儿以后不见得能比得上皇爷爷,只是咱也没打算就服软。”朱允煐笑着开口,无比认真的对老朱说道,“咱皇爷爷这般圣明,孙儿可不能给皇爷爷丢脸。皇爷爷打天下、治天下,咱也要做好这些事情,到时候都要说咱大明出圣君!”

老朱越发开心了,对朱允煐说道,“咱就知道咱的孙儿好,咱孙儿有雄心!”

“咱接下来就是要将银行的事情落实了。”朱允煐笑着开口,对老朱说道,“前段时间咱又是闹国库又是搞内帑的,就是要搞这些个事情。银行,还是要搞的。只有国富民强,咱大明才好长治久安,咱才好跟着皇爷爷一起成圣君。”

老朱不在乎虚名,只是说道,“圣君不圣君,咱还真不在乎。就咱做的一些事情,估计那些文官是不大会说咱的好话。只要咱大明的江山稳固,这就比啥都强!”

朱允煐想了想,好像也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大明朝需要的是圣君,而不是什么自欺欺人的圣君。大明的江山稳固,那就是最重要的,不一定就是要靠一些人的吹捧。

对于朱允煐的雄心壮志,老朱还算得上是很满意的,他相信他的孙儿肯定是可以做到这些事情。

“市舶司这边,咱想着的就是一个商渠。”朱允煐笑着开口,“咱闹的这么厉害,可不是为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咱就是想着要给这些个人一些好看。咱做的决定,可不是那么好改的。”

老朱一点都不意外,他的孙儿是什么样的性格,老朱自然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情了。

他的宝贝孙儿谋划许久的一些事情,也确确实实是有着那么一些个前期的筹备和计划了,这个时候顺势推出来,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了。

这个银行,算得上是他孙儿接下来几年要做的一个关键了,这也算得上是‘新政’了。毕竟朱允煐登基后,基本上是没有太多的政策的改变,基本上都是老朱时期的萧规曹随了。

心情不错的朱允煐继续说道,“孙儿可不只是要弄银行,荆湘的开发业是要开始了。咱这些年想了许久,咱这段时间也和勋贵说了卫所调整之事,咱这就是要做好了。”

老朱笑眯眯的点头,他对于朱允煐的这些计划,自然也都是知道的。

有些就算觉得可能是在瞎折腾,但是老朱也不会去反对什么,现在也根本没有必要提出反对的意见。

说到底就是现在坐在龙椅上的是小朱,小朱也应该去放开手脚去搞一些事情,这也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

更何况老朱也清楚,他的宝贝孙儿虽然看似是在折腾,只是有些政策也算不上是变动太大,或者说有些改革就算是失败了,也不至于是让大明朝伤筋动骨的。

既然是这样,老朱自然也就更加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提出来一些个反对的意见了。

不失手几次、不遇到些挫折,也就不会有什么成长。不跌倒几次,也就不知道疼。

就算是老朱自己,当皇帝的时候也有一些个政策执行不太顺畅的时候。他雄心勃勃的一些规划,也确实是遭遇到那么一些过挫折的事情,老朱自然也就更加的心里有数了。

至于说遇到了挫折之后,老朱也不需要担心他的孙儿一蹶不振,他相信他的孙儿肯定是越挫越勇的,他的孙儿肯定可以在失败当中吸取教训,然后继续努力的治理大明的天下。

“皇爷爷,孙儿其实也想过一些个事情,只是现在心里也是有些没底。”朱允煐看着老朱,认真说道,“咱不管是开发荆湘,还是说以后想要捣鼓辽东、经略西域、南洋,这都需要人力。”

老朱点了点头,对朱允煐说道,“咱也知晓,咱也就是怕这些个事情。咱大明这些年倒是户籍涨了不少,只是还有些不够。”

“可不只是不够的事情,主要还是有些地方确实是过于恶劣了。”朱允煐开口,对老朱说道,“咱若是强行迁民去一些地方,估计多少也是有些民怨的。”

老朱立刻沉默起来,他知道朱允煐这么说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也知道朱允煐说的一些事情就是现实。

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是故土难离。再者就是一些荒僻的地方,确实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过去的,想要在那些地方生存,也是有些难度的。

强行迁民过去问题不大,主要是现在大明朝看起来足够的强势。只是这样一来,也确实会有不少的民怨。真的要是有些人瞎闹,说不定就要给朱允煐描绘成隋炀帝杨广了。

杨广当初修建大运河,这是功在千秋的事情。可是对于当时的隋朝,那可是不折不扣的劳民伤财、民怨沸腾了。

老朱也沉默起来,说道,“要不,你就稍微的收敛一点,一下子闹出来太大的事,怕是底下人有些受不了。”

“可是孙儿要是不做这些事情,垠儿以后继位了,咱也不知道他有没有魄力继续坚持。”朱允煐实话实说,说着自己的担心,“有些事情,也就是皇爷爷、咱爹这般,得顶着压力做好才成。”

听到小朱这么说,老朱也是点了点头,皇帝扛不住压力朝令夕改的事情,这也是很有可能有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常见的一个事情。

朱允煐继续说道,“咱现在顶着压力做些事情,让那些个看着荒僻的地方有些样子,以后的子孙也就知道不能舍弃那些个地方了。”

说到这里,老朱自然也就是更加的严肃了,他知道小朱这么说也是很正常,小朱这样担心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前人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后世的子孙说不定看着绝对不怎么样,说舍弃就舍弃了。要是遇到了个不肖子孙,说不定还要觉得国朝不该经略一些地方,这就主动放弃一些地方。

比如说历史上明朝舍弃了开平三卫,这是老朱为防御蒙元南下打造的防御体系,这是大明朝对九边控制的关键一环。结果朱棣篡位后,调整北边卫所,将包括开平卫内迁,不再长期派兵驻守开平城。

而朱棣的子孙夺嫡后,诸卫内徒趋势呈现相倾。好圣孙呢,朱瞻基进一步内迁,自此,开平、兴和旧城彻底成为边外之地,弃之不用,后逐渐成为北元蒙古部落的驻牧之地。这也使得历史上的宣府,直接成为了北平之外的最直接屏障,开始依赖长城。

除了被几乎主动放弃的开平三卫之外,其实安南等地,原本大明朝也是有着不俗的控制力。结果呢,这也是被干净利落的给放弃了。

原因就是觉得不划算,觉得在那些地方投入资金、人力,那是对大明朝的负担,没必要在这些事情上做更多的事情。

这就有意思了,前人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想着为后世子孙留下足够大的产业。结果呢,那些个败家子根本就看不上,觉得治理那些地方太费力气了。

这个事情,简直就没处说理了,这样的不肖子孙简直就是将先人的心血挥霍一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