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第364章 我全都要

皇明皇太孙 第364章 我全都要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2-16 13:30:22 来源:转码展示1

到底是开国没多久,现如今的武勋还是非常强盛、有战斗力的,但凡有着一些战事,一个个的都是主动请缨,不存在朝中无大将的尴尬,这也是朱允煐比较安心的。

蓝玉这些人一个个的都很主动请战,自然是想着要建功立业。

徐家、常家的荣耀是他们眼热的,或许努努力也可以学习一下沐英。看似是去了荒蛮的云南镇守,但是那可是真正的大权在握了,黔国公在云南的地位比起一些土司还要高,这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了。

李景隆觉得他有机会,比起沐家,他实际上和皇家的关系更近。蓝玉觉得他也有机会,当今天子可是常系一脉最大的靠山,而他蓝玉现在就是常系的带头人。

就算是看起来有点‘底蕴不足’的傅友德,他的大儿子可是驸马,虽然只是老朱一个不受宠的公主。但是傅友德,这好歹也算得上是皇亲国戚了,而且现在也是大明的大将......

看着纷纷请战的大将们,朱允煐笑着说道,“中山公不可轻动,还是留在应天府的好。”

徐辉祖有些失望,但是也可以理解。先不说他是中山王徐达的嫡长子,名义上也是现在的武勋带头人,自然是不可能轻易让他出去的。留在朝里更重要,随时都可以碾压想要反抗的文官集团,这也是他的一个作用所在。

更何况徐辉祖可是太子的亲舅舅,他也算得上是太子的一个依靠,自然不能让他出去。

看向蓝玉,朱允煐笑着说道,“梁国公还是去北边,虽然北边的鞑子被驱逐,只是要防止死灰复燃。北边是梁国公熟悉的地方,梁国公在那边更好。九边的防卫要建好,再者就是不断向前,压缩鞑子们的活动空间。”

蓝玉在朱允煐面前也不敢扎刺,他在大朱面前实际上也是比较听话的,在小朱面前也是这样的感受。这家伙平时总算犯浑不假,不过在老朱家这爷孙三代人面前,一直都是被拿捏的。更何况蓝玉也知道朱允煐的出身,自然不敢马虎对待。

知恩图报也是一回事,毕竟此前没有儿子的蓝玉,要不是当时的皇太孙一力主导,可没办法将他的外孙变成孙子。这可是从蜀王那边抱回来的嫡次子,皇家可是让出来了一个宗室,这可是大明朝目前为止独一份的荣宠。

不信的话问一问汤和,信国公的爵位现在一直都没有承袭。不只是因为汤和才去世没多久,主要是老朱的这个老弟兄子嗣本来就不昌盛,再者就是世子刚刚长大一点就过世,信国公这爵位朝廷是没打算收回来的,可是一直也是在等着信国公爵位继承人长大。

看向李景隆,朱允煐说道,“表兄留在朝中有大用,想来表兄也知道武苑筹建之事。皇爷爷亲为山长,只是皇爷爷到底诸事繁多。武苑那边,还是需要表兄主持大局。”

李景隆愣了一下,随即是满心欢喜。

武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武勋这边多少也是听说过,一些老将将入武院任教习。以后大明的一些中高层将领基本上都是要入武苑的。能够主理武苑之事,这不只是要能力、才华,也是需要皇家足够的信任。

李景隆就比较合适,他是皇亲国戚,再者他的父亲李文忠曾经主管过国子监。现在虎父无犬子,李景隆开始去主事武苑,这大概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话吧。

傅友德激动起来了,现在有资格镇守、开拓西域的大将,接不上是没得选了。其他人各自有各自的使命和安排,也应该是他傅友德去西域打前哨了。

朱允煐看向傅友德,说道,“西域之事事关重大,颖国公该慎重。近些时日颖国公还是要多多思考,拿出条陈交与咱,咱会和太上皇商讨。”

虽然看似没有立刻答应下来,但是傅友德还是满心欢喜。只要他的经略西域的方案得到了皇帝和太上皇的首肯,他就可以披挂上阵了,就可以去西域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这对猛将傅友德来说是一个激动无比的事情,毕竟他挂帅的场次虽然有,但是也不算特别多。最主要的是接下来的几年朝廷可能要开始休兵,战事不会太多。这对于武将来说也是一个折磨,他们习惯了沙场的铁血、金戈铁马,闲下来会让他们不适应。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朱允煐打算调整一下卫所,也不代表他就可以踏踏实实的大裁军,不代表他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安享太平。

大明国势强盛是真的,周围现在看起来也没有特别强大的敌人。但是朱允煐明白,一旦他有些马虎,那些看似弱小的敌人就会发展起来,说不定就要在大明身上狠狠的咬一口。

这样的事情朱允煐自然是不会允许的,大明朝就应该始终强盛。大明朝的军事实力强大,才可以威慑周围的不臣。只要大明朝兵强马壮,朱允煐的一些计划才好顺利的展开。

毕竟在朱允煐的计划当中,军事手段也是少不了的,自废武功的事情可不能有。

郁新等人现在是愁眉不展的,别看皇帝似乎是要暂时的停止四处征伐。可是在皇帝的旨意当中,这些年还是需要继续练兵,甚至朝廷还要开始不断的增兵。

这自然也就意味着庞大的支出了,这对于不少人来说未必就是什么好消息。

朱允煐可不管这些,继续说道,“屯田军户之事,诸位爱卿早些拿出条陈来。迁民之事也是要调整,江南富庶、帝乡繁华,现如今无需再迁民入内。迁民方向,安置去荆湘。”

迁民,这也是大明现在一直在做的事情。

一开始是因为此前天下大乱很多的地方荒弊不堪,人口不足的情况下自然也就只能是简单粗暴的迁民填补了。毕竟就算现在看似天下太平,朝廷也是在鼓励生育,但是这也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人口不足也只能从一些地方迁民了。

以前的主要方向是江南,因为这里是朝廷的富庶重点,连年战乱也导致这里的人口不足。再者就是凤阳帝乡,朱皇帝的老家可不能马虎。以前那里也没有太多的人口,现如今自然也就只能是从外地迁过去一些世家大族和寻常百姓了。

而朱允煐现在改变了迁民安置的方向,有些让人意外,但是也不算特别让人意外。

荆湘有一定的基础,将这里开发出来也是朝廷接下来很长时间的重要政策。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很多人都知道接下来会有足够多的资源朝着荆湘倾斜了。

朱允煐叹了口气,说道,“秦汉之时,关中是天下根基,得关中自然可得天下。关中为兵家必争之地,也不只是位置关键,也是因为那些地方钱粮多。咱令人翻阅古籍、细心核算,关中产粮不如以往,荆湘开发是必然。”

对于朱允煐的歌功颂德也自然是再次响起,就好像朱允煐立主开发荆湘是多么英明睿智一般。实际上,这是稍微有些夸张的,好在大家也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

当初陈友谅占据着荆湘之地,实力一度是超过老朱的。除了陈友谅的地盘面积大之外,也是因为荆湘看似不如江南繁华、富庶,但是底子也不错了。只要经营得当,荆湘是一个不逊色于江南的富庶地区。

更何况这里经营好一些也是必须要做好的时间,以便可以辖制蜀地、云贵,也是可以保护一下应天府。这样的地方,必然是需要发展起来的,这也是很多人的共识。

不只是朱允煐多么有远见、独断乾行,这些年也没少有人提议重视开发荆湘。

湖广熟、天下足,这也是很多人的远见。只不过,或许大家没有想到湖广的潜力那么大,不会想到湖广以后甚至会超越江南成为朝廷的粮食基地。

和这些重臣们聊完这些事情,朱允煐也就踏实了不少。这些重臣们自然是要回到各自的衙门办公,而朱允煐也没办法闲下来,他的案几上还有很多的奏章是需要批阅的。虽然不认为自己就是堪比老朱的工作狂,但是小朱也绝对是一个勤政的皇帝。

有些事情就应该办好一些,有些事情就是皇帝的职责,偷懒是不可能的事情。

“内阁,顶多是秘书。”朱允煐揉着太阳穴,也有点头疼,“内阁肯定是要建起来的,只是怎么更好的限制就是一个问题。我还是太贪心了,一方面想着内阁帮我分担政事,另一方面又怕出现一个张居正,这还是够贪心的。”

里子和面子全都要,不得不说小朱实际上是一个很贪心的人,要求可不低。

大概也正是因为他的要求高,也是因为小朱喜欢将一些事情考虑的更加齐全。所以有些事情的进度看起来就比较一般了,起码内阁现在还没有完全出现。

这些事情也由不得朱允煐不慎重,一旦内阁掌权,文官集团的实力很快就会膨胀。再者就是一旦不小心,内阁就有可能架空皇权。

这些隐患,也是需要考虑到,也是需要考虑解决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