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家打工人日录 > 第1章 第一章 食肉

皇家打工人日录 第1章 第一章 食肉

作者:八个柠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5 21:48:54 来源:文学城

蓬莱殿,尚膳监。

尚食局新分来的典膳娘子一个姓柴,一个姓姜。

穿间彩裙的柴娘子,原是管切墩的,脾气躁,手重,掐的小姑娘们身上一块紫一块青的。

小姑娘不敢叫唤,加快速度,脚底生风,来回穿梭,开匣子、抱瓶子、捧盒子,纤纤素手,井然有序。

一连串快步往后面取了材料回来,艾绿色裙摆像花一样依次绽开。

面板上依次摆放下一应面粉、面团、糖霜、精盐、蜜水、麻酱、芝麻等物。

穿碧色圆领衫的姜娘子,原是管库的,这个脾气好,谁来闹都不搭理,有她没她都一样,遇见事儿全往别处推。

蓬莱殿里的白案,还得是自己出马,不然啊,非得跟红案那边似的,人仰马翻不可。米姑姑揉了揉两层褶的下巴,腆着微胖的肚子慢悠悠跨过门槛。

柴娘子、姜娘子带着一众宫女捧着手中物事,连忙行礼,问米姑姑安。

柴娘子两手都是面,脸上堆着笑往前凑。

姜娘子低着头弓着腰,脚下悄悄往后缩。

米姑姑摆摆手,叫大家都忙去。

月亮还挂的高呢,白案这边早早预备伺候着,主子们五点就该要点心了。

贤妃娘娘起惯早的,三点洗漱,四点开宫门,并无一日懈怠。

今日是初一,随着贤妃娘娘的时间,醴泉殿的公主殿下掐着点去请安。

白案琐事自有章程,只是骤然换了管事女官,宫女们有些不适应。

米姑姑看她们做事的毛躁劲儿,就想大喘气,忍了半天,到底没漏出来。宫里不许大喘气,犯忌讳。

总要再调教几年,看看这俩的成色才能放手。

这要早几天,明娘子在呢,还能多睡一个时辰,米姑姑心里想,可不敢说。怨怼,犯忌讳。

米姑姑正盯着柴娘子做烧饼,就听见红案灶房热闹起来。叫心思浮动的姑娘们都稳住了,谁也不许凑热闹,老实把点心上锅。

前后一刻钟的功夫儿,就安静了。

这个日子这个点儿,准是红案那边又挨上了。

宫女命贱,挨打常有。

蓬莱殿等闲不动板子,这才算是个新鲜事。

这帮小丫头,都叫惯的,一惊一乍。

殊不知,前朝时候的老人讲,动辄死人,每月才挨上一次打,已是主子极为宽宏,命极好。

等烧饼蒸好,米姑姑看着出锅、摆盘,全程不错眼儿,盯着姑娘们洗了一遍又一遍的手,隔着蒸煮过的帕子才准去碰点心。

尚膳监的姑娘们,最重要的就是一双干净利索地手。

烧饼一口一个的量,一盘四个,是贤妃娘娘常用着说好的。一半甜口是白糖芝麻,一半咸口是麻酱花生。东西都是易得的,做起来不麻烦。

每月初一翠微宫的大嬷嬷来找茬,嗨,错了,替皇后娘娘来看望两位公主殿下。

米姑姑转过身向着墙,悄悄抽了自己一巴掌。

真是好日子过多了。

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嬷嬷那是能说嘴的吗,腹诽也不许。

这时候送点心,就得挑不出错的,送上去不功不过,就躲过一顿打了。

红案那边四年换了三任司膳,都是丢了大脸退下去的。

点心热腾腾入盒装车,炭火滋啦啦冒着火星子,米姑姑算是放下一半的心,这才有心思继续研究厨艺。

不进则退,是米姑姑跟高人学的至理名言。

一众小宫女们取来山楂,头对头蹲着,一手持钢签,一手拿果子,精细地去核。

姜娘子指挥着上锅煮熟,捞出来,下力气打碎搅拌成细腻的果泥。

柴娘子带着两个灵巧的小宫女们筛糖粉,给煮好的山楂果泥调味,放入锅中继续熬煮,期间要不停搅拌。

米姑姑点点头,连着做了七八天了,都是做熟练的。

果泥取出,放进定制的圆形福字模具,定型,切块,摆盘,一套流程做完,七点了。

膳车准时回来,米姑姑先看炭火,还旺着呢。

再看三只白瓷盘,带迎春花图样的空了,贤妃娘娘一如既往好胃口。

红福字的那一只盘子只少了一枚白糖烧饼,其余原样退回来。润安公主想来是吓着了,这才只吃了口甜的。中午那顿点心得加小心了,公主殿下不开胃。

梅花纹样的那只盘子里,四枚烧饼各有一个牙印,小小的很整齐,咬的这么深,遂安公主这是气狠了,午膳更得加小心。

米姑姑揉揉双层下巴,轰走伸着脖子使劲儿看的柴娘子。

柴娘子多想知道这里面的事儿啊,她迫不及待的,如饥似渴的,跟着米姑姑学。

米姑姑思忖,自己也得想想后路,过了年,没了明娘子帮衬,保不齐就叫新来的挤走了。

七点半,米姑姑继续指挥宫女们装盘子,点炉子,食盒里是两只甜烧饼,两只咸烧饼,四只刚出炉的大烧饼皮。

有新来的小宫女好奇,这是谁呀,这么晚才来提膳。

宫里住着的,都跟着主位娘娘行事。哪有主位早起,小主们不起来伺候的。

食盒刚装好,一只浅绿缎面绣鞋迈进大门口,是掐着点进来的。

“问姑姑安。”女声细腻清甜,一双丹凤眼搭配弯弯的柳叶眉,十五六岁的年纪便是素着脸,也着实是个美人胚子。

来者,正是后殿宫女浅绿。

小宫女恍然大悟,是明娘子的宫女来提膳了。

米姑姑笑着啐了一口,数落着浅绿懒,还不忘给她塞了一嘴昨日剩下的白糖糕。

浅绿拎着红案那边的食盒,两只手都占着,叫姑姑塞了个正着,美滋滋的舔着,嘴里含糊不清地嘀咕着吉祥话。

打小她就这个毛病,开心、紧张、惊吓都是满嘴秃噜吉祥话儿。

米姑姑跟着笑起来,小宫女们都笑了,膳房内是活泼的甜香气。

她是带着小宫女点绿一道来的,这是宫中规矩,宫女出门,必要二人同行。

点绿年纪更小,与浅绿一样,都是殿中调教出来的,还是个自来熟,进门行礼就蹿到后面去了,认识不认识的姑姑姐姐乱叫一通,这里那里都说说话帮点忙,也求一口甜食。

米姑姑又啐了一口,连声念叨规矩,却还是欢喜模样。

大家见她可爱,又瞅着米姑姑开怀,大家日子便好过,乐于让她混了一嘴吃食。

米姑姑打开食盒,见是些烤羊肉、炖萝卜、葵菜羹、腌菜之类的常见菜式。

拿出筷子,米姑姑挑了一口羊肉到小碟子里,放进嘴咂摸两下,花椒味。估摸着是大嬷嬷定了个奢侈,这才有了一顿打。

后殿。

点绿招呼帮忙推车的两个尚膳监小宫女,让她们去倒座房歇着。

先摘下手围子烤上火,拿出羊脂抹上,一碗热水捧着喝,踏实下来叽叽喳喳开

聊。

尚膳监的宫女宁肯脸面上不好看了,谁也不敢手上生冻疮,平日都注意着。

深绿与浅绿一起,把三个食盒一只桶抬下来,悄声问没出岔子吧。

浅绿赶紧摇头。

深绿是姐姐,行走坐卧,平素管得严,底下的妹妹们都怕她抽手板。

“而今娘子身份不同,我等却不可怠惰。”深绿低声嘱咐,怕这些小妮子叫娘子宠的忘乎所以,在这院子里还罢了,但凡带出去三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还得给娘子添不痛快。

堂屋。

明媚在堂屋榻上摆几案,只见她松松扎起双环髻,慵懒倾侧,不饰珠翠,恣意挽着袖子,露出一截白生生的胳膊,半旧的玫瑰紫圆领袍扣子没系上,抬手捂着嘴,打了一个哈欠。

昨日梦中老师课讲的长了,今天有些没精神。

原来初中地理老师这么能发散,当时听得津津有味,而今回忆也长。

深绿挑帘子进来,见这“不中礼”的场面,欲言又止。转念想,这个时辰,后殿小院儿并无人打扰,且让娘子松散些无碍。

娘子八岁入宫,未曾一日失仪。入后殿方三五日,便疏懒至此。

深绿不明白,娘子这种突如其来的松弛感,是咋回事。

素白瓷的盘子上桌,还是温热的。

明媚拿起木筷,利索地把羊肉夹到四只烧饼里,这烧饼皮是一掌长的一掌宽的,厚实个大,裹着酥油,酥脆喷香。

羊肉片肥滋滋的夹在油汪汪的饼里,再放上腌菜萝卜,脆生生的。

一口下去,就是香。

宫里羊肉吃了这么多年,依旧味美甘酥。

深绿、浅绿俩大宫女各捧着一只夹肉烧饼站着吃,深绿一边吃一边看着窗户外头,浅绿吃的飞快,三大口就塞进去了。

深绿想着,有一处院子是真好,再不用备着人躲墙角后吃。只消无人看见,便不知她们如此逾越。

浅绿是小时候留下的毛病,她生的纤细,抢不过,吃得慢就饿着。

明媚把另外两只拿餐刀切开,就着一碗炖萝卜和一盅葵菜羹自己吃半个。

点绿风风火火地挑开帘子进来,脆生生问了个好,端着三个半块夹肉烧饼,又风风火火地出去。

深绿咽下一口烧饼,皱眉张望,这小不点,规矩着实松散,晚间必要打手板子,叫她长长记性。

早上给明娘子推车送膳食,是小宫女们要争抢着去的,就为了这口肉。

贵人吃的脍炙肴脔,便是剩下的,等闲轮不上小字号的宫女们。

娘子说的太对了,好女子便要食肉,点绿吃的嘴角流油。一边吃一边盯着旁边两个小宫女入嘴的肉,难掩垂涎。

萝卜,肉汤炖的,口感醇厚,白萝卜吸饱了汤,咬一口,在唇齿间爆出汁儿来,清甜。

葵菜羹味道甘淡,是冬日难得的蔬菜,吃了羊肉,再来一盅就很搭配,清爽。

难见油腥儿的姑娘们都爱吃肉,再是不管,平日里常见的萝卜葵菜,更见尚膳监传承的手艺。

明媚发育的晚,十三岁了,胃口还小,配上菜吃了半个烧饼夹肉便已餍足,捧着一碗焦香的大麦茶啜饮,怡然自得,惬意难掩。

米姑姑多给了一桶热汤饼,也就三四碗的量。

知道娘子不爱喝这个,大绿小绿三个各一碗分了,面片劲道,香菇豚骨熬的汤汁,热乎乎吸溜进肚子,一上午都不冷。

两个尚膳监的小宫女不敢喝,怕去净房多了挨姐姐骂,一人分一口骗骗嘴罢了。

四只小烧饼本就凉的,浅绿收着,装进匣子当值夜的零嘴。

点绿巴望着,盼着晚上快点到,好蹭一口点心。

深绿帮着娘子重新梳头,细细盘上螺髻,发如墨,繁星簪,一丝不乱。

明媚再是想疏懒,也知晓不能过了,便是不当值,终究还在宫里。

规矩,规矩。

脱了圆领衫,换上海天霞襦裙,明媚看了一眼座钟,八点。

按着限定版·蓬莱殿·冬令时·新作息,该上班了。

大家收拾好桌子,盘子、碟子、碗筷都给搬去车上。

浅绿端上一盘糕点,四只圆形的红色点心被白瓷盘衬托的格外好看,正是米姑姑带着做了一早上的山楂糕。

两大三小盯着糕点,又去看明娘子。

明媚漱口回来,深绿连忙送上一杯温白开水。

待明娘子坐定,捡起一块糕,两个白案上的小宫女都屏住了呼吸盯着看,明娘子闭上眼睛,杏眼微眯,细细品味。

片刻,明媚睁开眼睛。

两个小宫女这才呼出一口气。

见她俩如临大敌的样子,明媚噗嗤笑出声。

三个绿背过身,都耸动着肩膀。

小宫女对视一眼,也忍不住笑了,明娘子果然可亲的紧。

“回去告知姑姑,酸甜正好。”明媚说完,把手里的点心都吃了,剩下的收到匣子里。

小宫女们戴上手围子,快活地推着车回去了,浅绿目送她们拐上大路后关门回来。

“可算不用顿顿早上吃这劳什子山楂了,吃了七八天,好人儿胃里都反酸。”深绿给明娘子倒上一杯大麦茶,小声说道。

娘子生了一条好舌头,自去尚膳监,便开始主持调味儿,米姑姑当时躲懒便罢了。我们娘子如今身份到底不同,竟还追到后殿来,不晓得米姑姑到底作何想,明年夏天娘子可就出门子了。

“这个月分了赏赐,给你们买花戴去。”明媚懒懒靠在榻上,身后放着两个大迎枕,能舒服就舒服待着。

自断了升迁路,她就有些提不起劲头。

都讲一入宫门深似海,一辈子提心吊胆伺候人。

冬寒夏暖,来煎人寿,日子难熬。

若是不定个长期目标,很容易抑郁。

作为拥有金手指的穿越者,女官开局的明媚有一个升官发财的梦想,若能青史留名,也不枉费一遭穿越到这个陌生的平行世界。

一开始,她是有些心气儿的,这些心气儿需要靠品级、银子撑起来。

蓬莱殿宫妃为贤妃娘娘,最为公正怜下,给赏赐爽利,给官品更干脆。

除了明面上的赏赐,宫里的银钱不好挣。所以,就凭米姑姑给钱真痛快,她就值得结交。

尝尝味道而已,顺嘴的事儿。

打赐婚以后,明媚交割了差事,绿绿们少了走动,更是没了最大的外快进项。

明媚涨月俸,四绿没涨。

她自来不是只顾着自己吃饱,叫手底下饿着的性子。

还是得想办法多找点财源来,日后的养老钱,说不准儿就是宫里攒下的这些。

这种不能自主的人生,感觉大坏。

转念一想,待出了宫,当官是没戏了,搞钱应该还能来来。

身份提了好几等,堪称一步登天了。再依托金手指,还能搞不来钱不成。

“买肉吧,娘子。”浅绿思考半息,艰难拒绝了想要很久的头花,悄声说,“我都学会烤羊肉了,再买点香料,咱自己煮也行啊,过年咱们多点。”

小宫女们出门少了,没什么机会戴花。

就爱吃,浅绿小吃货属性暴露无疑。

深绿捂着嘴,笑弯了腰。

点绿不敢笑话姐姐,死死掐着胳膊上的软肉,抿着嘴躲到一边去了,她也爱吃呢。

长日无聊,大家笑点都低了。

明媚不晓得哪里好笑,只能配合着,煞有介事地点头,“对,是该买肉了,今年过年咱们大伙吃个够。”

小时候就盼着过年,过年阿爹割了羊肉回来,阿娘才纵着她吃,不挑剔她抢了阿兄的份儿。

阿爹已是县丞,家中生活水平也没比前世温饱水平强,缺油少盐,隔三差五吃上一顿下水已是改善。

她原来应是不爱下水的,后来常常馋的流口水。入宫以后,待遇日渐好,又不爱吃了。

若非为了一口肉,她也不会冒着风险去改那曲辕犁,就盼着帮阿爹升官长俸。

后面入宫,年纪大了也更馋了,一年到头还是盼着过年。

谁的清婉娇笑,竟然声动梁尘。

明媚回神,见是浅绿笑歪了嘴。

深绿说,阿浅她是白生的精明长相,傻乎乎的,笑声还贼大。

窗外北风冷,殿中融融泄。

畅想着过年那顿大餐,浅绿雀跃不已。

深绿感叹,明年出了宫,便不该惦记这进贡来的羔羊肉了。

明媚听着风声,未来不可测,像是风刮过来一样,倏忽一下从东到西去了,恍然又从南往北折返了。

一如当年女官栓选,半点不由人。

尚膳监灶房。

米姑姑得了信儿,心中有底,叫把山楂糕备好,等午间进上。

柴娘子连忙招呼小宫女,继续做糕去了。

做了八天,可算成了。

米姑姑揣着手溜达去隔壁,都是宋嬷嬷带出来的,她与隔壁朱姑姑是有三分情谊在的。

说宋嬷嬷,宋嬷嬷正好也在。

嬷嬷一身精细素雅天水碧,肩加云门披帛,绣着大片的荷花,花白的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面皮儿白细,身姿矫健,保养的好,看上去不过四十许人。

米姑姑忙上前问好,口中亲热的叫师父。

“小米也来了。”宋嬷嬷点点头,继续与挨了两巴掌的朱姑姑说话。

挨打的正是红案这边的朱姑姑,蓬莱殿的老人儿了,打贤妃娘娘还在太子府做良媛时,就伺候着了。

米姑姑也没成想,今日是朱姑姑撞上了。

“意娘管不住嘴,忘了规矩,该打,劳烦师父了。”朱姑姑福了福身,嘴角还肿着。

宋嬷嬷点点头,做奴婢的挨打,自然是该打。

咱们娘娘从不要谁的强,难免有那小人打着旗号来招摇撞骗,只不理会就是了。”宋嬷嬷这是说那位大嬷嬷,无事生非,找存在感来的。

她们无非是看着娘娘没有得力娘家帮衬,出身的秦州在朝中地位尴尬,六皇子与四皇子还不对付,罢了。

可咱们娘娘那是陛下还是陇西王太子时,就随侍左右的,经历的风刀霜剑多了去了,焉能看不清这起子小人的心思。

贤妃娘娘要是接招了,与皇后娘娘对上,才正合这群小人的意。

后宫没了纷争,怎么显出这帮前朝遗毒的手段和力气。

真当前两年不与她计较,是她厉害了。说嘴说到公主的孝道上,大嬷嬷也是跋扈的不知四六,过不了今日,陛下就不能容她。

该懂的,听了就明白。听不懂,宋嬷嬷也不点透。

“小朱嘴快了三分,很该让大嬷嬷继续往下说,这两巴掌师父给你记下了。”宋嬷嬷安抚了一番,放下娘娘特赐的伤药,又说道,“今日用得好,晚间咱们娘娘有赏赐,中午还要你拿手的那道羊排,只管进上。”

朱姑姑痛快应下,主子还用的着自个儿,就是最大的好事儿。

米姑姑听着,品着,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儿。

这神仙打架,不关花椒、孜然的事儿,可也免不了萝卜、白菜先跟着倒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