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后是只忽悠精 > 第22章 人选

皇后是只忽悠精 第22章 人选

作者:共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9 09:13:02 来源:文学城

事实证明,阮如安的确是多虑了。

正殿内。

就研论何人领兵出征一事,群臣吵得不可开交。

以程太尉为首的清流一党自然是推举程太尉出征北伐,对此,霍若宁这头自然是不会赞允,他遂又扯着几个世家官员句句紧逼,毫不让步。

兰太傅和几个交好的官员立于一侧,一面装着耳聋,一面打量着皇帝脸色。

而穆靖南从容不迫的坐在高位,只不紧不慢的把玩着手里的玉珠子,压根没有开口插嘴的打算。

皇帝未发一言,下头的争论却愈发剑拔弩张。

程太尉毕竟只是武将出身,且先不论拳脚高低,便说这口舌功力,的确是难敌得过受世家多年精心栽培的霍若宁。

两两相较,他尽显弱势,很快败下阵来,却又不甘示弱,这才终于把话头移到了皇帝身上。

“陛下!”程太尉直接越过霍若宁,他凑上前去,跪地作揖道:“还请陛下给个决断啊!”

此话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穆靖南——这位才刚经历过刺杀,面色还不大好的皇帝身上。

穆靖南微微抬眸,目光从程太尉身上掠过,最终落在霍若宁身上。他手中的玉珠子轻轻滚动,发出轻微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群臣屏息静气,等待着这位年轻帝王的裁决。

“程卿,”穆靖南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北疆风云莫测,的确需得有经验老成之将领掌帅印……”

听了这话,程太尉面露喜色,他傲慢的睥了霍若宁一眼,正欲开口谢恩。

可穆靖南却忽然话锋一转,语气冷冽,“但罪妃程氏失德,竟与旁人暗曲款通,珠胎暗结,意图混淆皇室血脉,此等大罪,朕未牵连你程氏全族,已是开了恩典。”

程太尉闻言,脸色骤变,先前的得意瞬间消散。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真要因为一个女子同他彻底撕破脸不成?

其实他只需再多多查一查德妃“有孕”的事情,便能发现里头有很多端倪。

或许,他若能顾念半点父女之情,至少替德妃拖延些时日,便能发现德妃压根就没怀孕,毕竟那让人假孕的香料效用时日是有限的。

可惜啊可惜,他太过在意自己,又太不在意女儿。

李大监昨日的那番话,原本就是镇北王和穆靖南一早商量好定下的,本就是想小惩小吓一番。

不曾想程太尉是一片落叶掉在头上都怕砸了脑袋,直接自己做实了这个罪名。

对这件事,穆靖南不记得了,可一旁的镇北王却觉得是心里有数的,思及此,他正欲上前开口缓和些气氛,却被穆靖南瞪了回去。

天可怜见,镇北王的短短十几年人生里,曾无数次被自家表兄这样的‘警告’压迫恐吓,见了穆靖南这个眼神,他几乎是条件反射的顿住步子,没再敢动弹。

“陛下!”程太尉额头渗出一层冷汗,他依旧伏在地上,口中辩解道:“臣教女无方,甘愿受罚。但北疆局势凶险,臣愿将功折罪,领兵出征,定不负陛下所托!”

瞧瞧这幅气昂昂的做派,任谁瞧了都是一位中直无双的忠臣。

可在场的人谁不是修炼几十年的人精,哪里看不出程太尉此举何为呢?

虽说皇帝手里有昔日安南云氏麾下的南境军、如今镇北王手里的镇北军,统共十来万铁骑,都只直接听命于他。

可这些兵将大多都留在边境,一时半会也难以调离。

而剩余的嘛……便是几十年前先帝下旨从南境军划出来的三万铁骑,如今是英国公一脉掌管;除却这个,举国上下剩余的所有兵马,依着律法,都该听从程太尉指派。

可大渊已经太平了快十年,边关稳定,本也是好事,可这就衬出了个问题——程太尉手里空握着权力,却无处施展,盛世清明时,文臣势大,武将势微。

对于这一点,程太尉心里已经膈应了许久了。

倒也不是在场官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程太尉本人也从不忌讳于让外人知道这一点,素日里同僚议事时,除去素日里与他交好的官员,对别人,尤其是世家子弟,他总也爱明讽暗讽。

一会说什么文臣无用,空会纸上谈兵,一会儿又说什么……这天下都是他们武将打下来的,某些文臣只会坐享其成。

而今好容易打一次仗,他若能做了主帅,来日不知尾巴会否要翘得比天高。

然而,这程太尉原本是江州司马,怕是都不大去过北境的,又哪里适合在北境蛮荒之地领兵打仗。

不过,程太尉手里毕竟握着半块虎符,皇帝无论心头是如何想的,也总该说话和气些。

可穆靖南却眉头微皱,语气仍未见丝毫缓和,“程卿,朝廷之事须明法度。程氏不法,朕若不究,此例一开,天下如何服众?”

这话倒也不是穆靖南自己现想出的说辞。

而是半月前,程太尉上书状告阮相,除去递交的证据外,他还特意在奏折里头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朝廷有法度,阮相虽贵为国丈,然其不法,天地可鉴。陛下若置之不理,此例一开,天下如何服众?’

别的人或许不晓得这话的深意,可只见着程太尉和吴尚书略僵硬的神情便知了,他们多半是没想到皇帝会拿他们写的东西回怼过来。

穆靖南的确是才刚看见那本折子,读着那些文字,他总也想起昨夜妻子提及岳父时的难过神情。

想来这冤枉了岳父的奸人,就是这个程太尉罢。

但穆靖南是有分寸的,他知道眼下动不得程太尉,随而,他没再开口,而终于将视线落在镇北王身上。

该你上场了。

镇北王从自家表兄的眼神里读出了这几个字。

他扯了扯嘴角,心下无奈,抬步上前道:“皇兄,臣弟以为,程大人虽家教不严,却并非十恶不赦,不妨将程大人任为行军司马,来日立下军功,将功补过,至于主帅……只需再择一军中有威望之人便是。”

镇北王这话说的折中,听来却又偏帮清流。

吴尚书一众人都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幻听,还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能听到镇北王为他们辩护。

跪坐在地上的程太尉也同样诧异,他神色复杂的看了镇北王一眼,随后缓缓收回目光。

闻言,穆靖南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环视一周,最后将视线稳稳落在一旁的兰太傅身上,“众卿家可有推举人选啊?”

吵架的时候装聋可以,但真到了裁决的时候,兰太傅还是要站出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的。

何况皇帝都明晃晃的看着他了,他要是再不动,回头怕又不知道有什么难办的差事要落在他头上。

兰太傅抿唇斟酌片刻,他在脑海里过了遍,最后上前恭敬道:“启奏陛下,微臣有一人选。”

“哦?是何人呐?”穆靖南挑眉。

“正是定国公。”兰太傅缓缓道。

此话一出,殿内一片哗然。

说起这定国公府,往上追溯,约莫百来年前,原也是世家里头有名有脸的人家,但当时的定国公决意与皇族结亲,继而脱离了世家,一跃成为皇亲国戚。

要说这个决断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后来世家处境愈发窘迫,若不是阮氏挑梁,怕早没有什么落脚之处了。

这些年来,定国公府逐渐销声匿迹,倒让朝臣都忘了——三十年前,那位定国公只身一人,带着一万精兵击退北狄十万铁骑的恢弘事迹了。

镇北王祖上本和定国公府出自一脉,后头虽分了家,但若真老老实实论起辈分来,定国公还能算得上是镇北王的伯父呢。

总而言之,这的确是一位资历深厚又威望十足的合适人选。

可时隔多年,定国公如今也都快花甲的人了,也不知还能不能当得起元帅这样的要职。

大抵也是考虑到这一层,兰太傅又正色补充道:“可此次突厥契丹一道来袭,来势汹汹,微臣以为,这副帅还需择一人选。”

“太傅不妨直言。”

对于定国公这个人选,穆靖南是很满意的。

他被囚于寒山寺的那几年,终日除去练武,唯爱呆在藏书阁内,翻看旧典籍册。

这定国公,便在《大渊武将名录》里占了不少篇章,穆靖南虽未与他谋面,却也能通过史载记录,窥见昔日其人何等雄姿英发。

闻言,兰太傅依旧躬着身,目不斜视道:“微臣以为,英国公年纪虽轻,却出身将门世家,胸怀韬略,昔日……又与镇北王同讨北狄,立下汗马功劳、有此资历,实为副帅之人选。”

其实瞧遍出身寒门的武将,里头也不乏有才能出众之人,可偏他们在军中难立根基,就算偶有稍揣势力者,却也敌不过霍若宁这类出身世家的子弟。

经世累积的威望名声,哪里是寒门学子能比较的。

兰太傅也是一步步从底层爬上来的,他深知其中艰辛,也明白这一点早难撼动,故而,他并没有从自己相熟的同僚里选。

可上头的穆靖南便生不按常理出牌,他目光灼灼,想起方才“恶补”的那些文书,一个名字浮现在脑海里,他登时也便说了出来。

“朕以为,副帅一职,当由云靡将军齐宣任领。”

齐宣,秦州人氏,太初三十二年武状元。

今岁入宫的嫔妃里,有位齐修仪,正是其膝下嫡女。

但皇帝素来未与后宫嫔妃有交集,自然不可能是听信了枕边风……这样一个平日里老实不居功,素来默默无闻的人物,是如何让皇帝亲口推举的?

众臣格外不解。

-

而“罪魁祸首”——阮如安,正在后殿陪着自家女儿用午膳。

也不知怎的,她忽然想起自己昨夜翻看穆靖南桌案上的奏折文书时,因着被一位齐姓将军上书的兵马推行制所吸引,看得忘了神,便将那折子单独放在了一方,忘了塞回去。

想到这里,她兀自摇了摇头。

算了,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今日三更了家人们

今日灵感爆棚疯狂码字

俺宣布!!阮姐最适合做皇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决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