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安三年七月初一,经给事中与御史大夫合力弹劾:户部金部员外郎宗恪因一己私心,昧下国库黄金无数、贪下百官的赏赐数起!
身为金部员外郎,宗恪不仅要掌管国库钱帛金银出纳,还要负责官员宫人的赏赐。其应当持筹握算、矜持不苟、利析秋毫、算无遗策,更应勤勤恳恳、涓滴归公,可其竟反其道而行之,为了满足私域,竟敢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实在可恶!
晏端高坐金銮殿,看着下方瑟瑟发抖的宗恪,一口血哽在喉头出不来。
他开不了口,卞持盈替他开口,她往下看去:“诸位爱卿,怎么看?对此案可有何高见?”
虽宗家在长安并非顶级世族,但到底是皇帝的母族,谁敢在这个关头进言?那不是触了皇帝的霉头吗?
不过,还真有人敢。
给事中弥远正色直言:“陛下,自宗恪上任以来,非但没有替国库强本节用,反而私吞无数公款,实在是恶劣至极!”
晏端眉目阴沉看着他,看似只是脸色不太好,实则牙都快咬碎了。
御史大夫何俢初也拱手谏言:“陛下,若不及时整治贪官奸吏,恐会酿成大祸!还请陛下严厉整饬,以儆效尤!”
两侧如鹌鹑的文武百官对这二人简直是钦佩不已,竟敢让皇帝处死自己的表兄。御史大夫倒还好,他连皇后的叔父都敢弹劾,如今弹劾皇帝的表兄也不足为奇。
给事中出面倒是令人十分惊讶,貌似弥远才刚任给事中不久,这么快就敢冒头?
晏端面皮微微抽动,他看着下边儿跪着的三人,快要按捺不住心里的情绪了。过了许久,他哑声开口:“宗恪,你可知罪?”
证据确凿,在文武百官的目光下,宗恪“砰砰砰”磕了几个响头:“陛下!臣是冤枉的!还请陛下明察!臣是冤枉的!”
“尔等竖子!”何俢初指着他大骂,胡子都气得翘起来了:“你贪污的证据如今就摆在台上,你还敢说你是冤枉的!真是枉为人!”
御史大夫何俢初,为官清廉、湛湛青天,他敢于谏言、谠言直声,凡经他弹劾的人,罪名和罪行都不会错,都是板上钉钉的。
正是因为这样,宗恪才这样害怕,晏端才这样恼怒。
金部员外郎这可是个肥差,有不少油水可以捞,所以晏端才会安排给表兄宗恪,但没想到,这个蠢货竟然被抓住了把柄!
晏端气得脑袋疼,他扶额阖目,一副不想理会的模样。
他看了一眼身侧的皇后,见她神色寻常,打起精神思忖片刻,道:“金部员外郎宗恪,监守自盗,假公济私,罚俸禄一年,杖二十。”
这话方落下,下边儿的大臣神色各异,精彩极了。
到底是罚重了还是罚轻了?
寻常人定是撑不过那二十个板子,可问题是,受刑人是天子表兄,这......
众人皆知其中深浅,故各有心思。
晏端见状,轻咳一声:“除此之外,户部侍郎着重协管金部,不得有任何疏漏。”
这是要户部侍郎监管金部的意思。
黎慈出班,恭敬应下:“臣遵旨。”
晏端又看向旁边的皇后,问她:“皇后可还有异议?”
他眼中似是带着警惕,警惕什么呢?
卞持盈想起卞澜一事,彼时她提出杖刑,为的就是能保住卞澜的官帽,可晏端假意劝说,将杖刑更改为禁闭,却由此掀了卞澜头顶的官帽。
如今宗恪此番,俨然与卞澜当时一模一样。
不过是帝后调换了位置。
怎么?他这是怕自己会伺机报复?
卞持盈摇头,淡淡道:“无异议。”
晏端讶然挑起一边眉毛,他心思几经转换过后,忽而正色看向下方:“即刻行刑!”
很快便有侍卫进殿来,押离宗恪至偏殿。晏端见状,给心腹晏一使了个眼色,晏一颔首,不动声色退了下去。
朝会继续。
晏端打了个哈欠,他揉了揉睛明穴,有些烦闷。
忽然,偏殿有侍卫跑出,惊慌失措:“陛下,员外郎......死了......”
晏端差点从龙椅上滑下去,他睁大了眼怒吼:“你说什么?!”
接着,他怒目圆瞪,看向晏一,仿佛是在质问。
晏一收到他的目光,顿时也有些惊惶。
他明明吩咐了行刑的侍卫,让他们下两三分力便可,事情怎么会这样?
-
宗家两个儿子,一个死于春蒐,因事发时周围无人看见,又没有什么物证线索,故为悬案,怕是永远也查不出来了。另一个则是死于皇帝旨下,被活生生打死。
宗穆尚在病中,不敢让他知晓,倒是宫里的宗太后得知后,又差点儿晕倒了。
晏端跪在地上挨训。
“你表兄身子不好,你又不是不知道!二十个板子下去,他能活才怪!”宗太后气得脸都发白。
晏端委屈道:“明明我让人打点过了,只是让表兄受顿皮肉伤,哪里会想到会变成现在这样。”
宗太后坐了下来,她抚着胸口,闭眼平复心情:“让谁去打点的?行刑的侍卫查过没有?审过没有?”
晏端抬头看她:“让晏一去打点的,他是没问题的。不过,为何要去查行刑的侍卫?母后这是怕他们被人收买了?”
他一惊:“又是卞持盈?”
宗太后支着额角,没有搭理他。
晏端见状,便只委委屈屈跪着,跪得膝盖都疼了也不敢起来。
“母后。”晏端弯腰探头,偷偷去寻她的脸,试图弥补:“现在去查也来得及,一定能查出什么来的。”
“若真能让你查出来。”宗太后放下手,冷冷看着他:“就怪了。”
晏端缩了缩脖子。
“纳人进宫吧。”宗太后突然说。
晏端诧异:“纳谁?”
宗太后看向屋里那扇屏风,神色莫测:“纳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皇后多将心思放在后宫。”
“此话怎讲?”晏端作疑惑状。
宗太后闭眼,胸膛起伏明显。
若不是她年岁不合适,否则......
“母后?”晏端卖乖,凑过去问:“母后。”
宗太后睁眼,看着他这张熟悉的面容,不由悲从中来。
亲儿子这张脸,和亡夫简直一模一样,就连性子......就连脑子和性子也一样!
初夏时节,天子于宫外集市上,对一女子一见倾心,已纳入宫来,封昭仪。
那女子姓“宗”,单名一个“襄”字,是宗家旁支,与天子是远房表亲。
含章殿。
铜镜映出一张芙蓉面,眉眼娇艳,双脸似桃,当真是貌美如花。
宗襄赌气似的扔下手里的梳篦,蹙起细细弯弯的眉毛,委屈控诉:“为什么是我?为什么非得是我?”
“哎哟我的姑奶奶!”嬷嬷连忙安抚道:“这可不比府上,说话小心一些、仔细一些。”
宗襄越想越气,但看见嬷嬷担忧害怕的眼眸,气话到嘴边咕噜一圈儿,又被她咽了下去。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想哭,可入宫半月有余,她已经哭够了,眼下一点儿也哭不出来了。
为什么非得是她呢?宗襄委屈得厉害。
她跟皇帝压根儿没有见过面,她没有去集市,更没有所谓的一见倾心!
这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她什么都不需要说,只需要乖乖坐上轿子,然后被抬进宫,与皇帝洞房成夫妻。
时至今日,宗襄仍觉恍惚。
半月前,她是衣食无忧、父母宠爱的闺阁姑娘,半月后,她已成新妇......这么说也不对,她只是个妾。
虽是个妾,但却是无数人挤破头也想当的。
是啊,进了宫就有荣华富贵,谁不想呢。
“今儿初一,要去给皇后殿下请安的。”嬷嬷温声哄着她。
宗襄低着头,看着华服上的金线珍珠,闷闷道:“想必殿下还没有下朝。”
她往窗子看了一眼:“不是还早么?”
宗襄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进宫跟皇后争宠,跟自己素来钦佩的女子争宠。
她愈发绝望,面如死灰。
卞持盈坐在上方,看着下边儿的四妃、一昭仪,微微一笑:“宫里多了位姐妹,想必以后会更热闹。”
贤德淑三妃或笑、或附和,只有贵妃李丹信慢慢悠悠道:“是啊,也不知道宫里今后会有多少热闹可以看。”
她忽而眼珠一转,看向宗襄,掩唇咯咯咯地笑着:“忽然想起来,我和妹妹还是沾点儿亲缘关系的。”
李丹信是太后庶妹的外侄女。
宗襄抬眸看她,不冷不热地挑起唇角来,皮笑肉不笑。
李丹信一下就恼了:“你什么意思?瞧不起我?”
“笃笃——”
上方传来敲桌的清脆声。
李丹信一下就敛了神色,作乖巧状。
宗襄惊讶,不由叹为观止。
卞持盈看着她们五人,收了手,悠悠道:“我素来不爱那些明枪暗箭的把式,既都入了宫,便和和气气的,别整日想着勾心斗角,我不爱这些。”
她直言不讳:“我知道你们都有小心思,但再多的心思最好也藏着,若是露了出来,别怪我连根拔起。”
五人齐声恭敬道:“谨遵殿下教诲。”
这时,宫人疾来,神色惊惶:“殿下,公主殿下出事了!”
晚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