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帐,拢着新娘子的好梦。
红烛不要钱地烧,大红灯笼照着金猪、金元宝……一切金器。
楚玉颜躲在盖头里,偷笑。得嫁富户她满心欢喜,弯着嘴角,楚玉颜快活地畅想着往后的荣华富贵……
欢喜之余,玉颜不忘向天祷告。
“保佑”元昭快快死,“祝愿”恋笙守一辈子活寡。
元父楚父相识多年,他们二人趣味相投又惺惺相惜,是为异姓兄弟。
除开这一层,那元家的大爷元明,乃是楚父门生,大爷元明在京为官,如今,可谓风头无量。
还有那元家老五元简,小五爷开蒙读书延请西席,后去白鹿洞求学,皆是楚父一手打点。
玉颜元昭,两小儿青梅竹马,有着自幼相识的情分。
几年前元夫人上楚家提亲,玉颜躲在里屋细细盘算。
正巧那一年元家大爷高中,元家是江南道排得进前五的富户,大爷有官位有家产,元家的元明,才是玉颜最满意的夫婿人选。
玉颜瞧着自己,她眉眼生有几分艳色,两颊饱满,天生两道绯红若隐若现,更有一双纤细无骨的玉手,生来就是享福的命。
毫不虚张声势,她就是江南道第一美人,自己这么漂漂亮亮的一个人,嫁给元明,嫁去京中当官眷,才不辱没。
若嫁不成元昭,能嫁给元家二爷元彻也是极好的。
元老爷是个甩手掌柜,元家的生意、财帛,早在几年前,全由元家的二爷接下。
一年里,二爷大半年不在家,有钱,不用伺候男人,她若嫁给元彻,倒也和宫里的贵妃娘娘一般快活。
嫁不成二爷,三爷、五爷都成。
三爷是个纨绔子弟,却是元家二老最喜欢的孩子。
五爷是幺儿,莫说高门大户,便是平头百姓,谁家不偏疼小的?
可偏偏,楚玉颜要嫁的是非长非幼,没本事嘴还笨的四爷——元昭。
她父亲的官位在江南一带,可不算小。
说起来门生遍地,但父亲装腔作势自命清高,处事不知变通,一点好处也不肯收。
人人都给面子,日子过得反而清贫,楚家母女守着微薄的俸银过活,虽说饿不死冻不着,但楚玉颜的吃穿用度怎么比得过知府家女儿?
玉颜心里委屈,自己的婚事,父亲更不上心,这样的爹不要也罢,楚玉颜不稀罕。
那元昭既无元明的功名,也无元彻的万贯家私,玉颜自认凭着她这样的相貌才识,真是便宜了元昭。
元昭从头到尾都是楚玉颜的下下之选。
元家五个兄弟,楚玉颜最瞧不上的就是元昭。
元昭处处不好,却只有一样最好,那便是舍得给她花银子,二人结亲之后,楚家的开销,全是由元昭贴补,嫁给元昭本就是一笔亏本买卖,楚家母女花着四爷的钱,玉颜只觉理所应当。
这是元昭欠她的。
元昭摔落悬崖,楚玉颜不但不伤心,反而很高兴。
元昭那人阴恻恻的发狠,玉颜瞧着他,十足的阴森可怖,瞧不见半分光明俊雅。
玉颜巴不得元昭就此死了。
元昭坠崖后的第二日,金遇之悄悄地登了楚家的门。
彼时,楚玉颜正梳着妆抹着口脂,她面上带着微笑,心里明镜似的,金少爷这时登门,那主意必定打在自己身上。
说不准,元昭坠崖就是金遇之的手笔。
玉颜卸了钗环红妆,穿了一套素净衣服,头上别一朵贞洁白花,装成一时失了主意,不知如何是好的懵懂模样。
隔着屏风半遮面。
金遇之的眼珠子就快要掉了出来。
原来那金遇之对她爱慕已久,不想她嫁去元家做当忘门寡,故此,特来搭救。
金遇之发着毒誓,说要一辈子对她好,必不让她受半分委屈,元家送来的东西,他金家一力赔付。
玉颜暗地得意,又暗自神伤,瞧瞧,自己一身魅力,全让那该死的元昭耽误了。
金家,做得是金器生意,比元家还阔绰。
不仅如此,金家二老早些年接连过世,金遇之一无兄弟,二无姐妹,上没有爹妈,下没有兄弟,金家家财,全归他一人所有,这可比元家一劈六份的家产多得多。
更何况金遇之一表人才,又是父亲的学生。
他房里也有几个通房,本有个庶长子,后来一病死了,如今只剩两个庶女,楚玉颜并不担心,她自有法子,婢子生的小婢子,等她过了门,大的发卖,小的养死,轻轻巧巧地,也就没了声音。
楚玉颜一通欲拒还迎,勾得金遇之越发的死心塌地,欲罢不能。
几番推诿,玉颜应下婚事。
之后元家夫妇上门,说着冲喜二字,玉颜面上哭着,心里一通冷笑。
自己若真嫁去元家,元昭醒了倒还好,若是他死了,自己没能冲喜,反而把人冲死了,元家上下谁会给一个一进门就克夫的小寡妇好脸色?
那她在元家又是个什么地位?
一个寡妇是不能穿红着绿的,一个没有子嗣的寡妇更是没有盼头的。
守一辈子活寡,有钱也不能打扮得花枝招展,那还有什么劲儿?
说不准,元昭死了,元家夫妇还得让她跟着殉葬。
玉颜绝不会去元家当寡妇。
但她尤其舍不得元家的彩礼,不得已,只能先答应元家,琢磨着把房里相貌平平,最不讨喜的丫头嫁过去。
元昭也就配她房里的丫头。
正巧那日,恋笙进府要饭,玉颜一时有了主意,父亲常年不着家,不是在外头就是去乡下的大伯家,对大伯家的女儿,比对自己还好。
等父亲回来,瞧见最亲最爱的侄女儿嫁去元家当寡妇,若能将父亲气死,也是美事一桩。
元昭若不死,娶一个乡下的野丫头进府,更是一桩美谈。
楚玉颜在婚书上做了手脚,让元昭和恋笙做了一对好夫妻。
她最厌恶的两个人,最好是死在一处,她才能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