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换亲后她与病娇签订互助协定 > 第43章 第 43 章

换亲后她与病娇签订互助协定 第43章 第 43 章

作者:徐小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0:32:23 来源:文学城

“老爷来了,夫人,老爷来了。”

伴随着这样一句欢快的呼声,婢女碎步疾跑过中庭,掀开门帘朝屋里的女人惊喜道。

发髻散了一半的女子抬起头,双目迎上惨淡的月光,半边脸罩在光影里,眼尾额角的纹路清晰可见,竟是更苍老几分。

男人已定在门前:“头还疼吗?”

杨绣咬着唇不发出一点声音。

换做以往,她恐怕早被他随便敷衍的关心勾得魂不守舍,怨怼仇恨全都忘得干净,无数次忍让难道只是为了听一句不咸不淡的关怀。

“我请了大夫,明天就让他过来?”

她忽有些惘然。

那么多年,除了受他冷眼,还要在他兴致上来时陪着做戏。他虚情假意惺惺作态,却不知她如何沉醉其中。

风雨中交杂着异响,好像能听到远处不安的浪涛咆哮。

临到了了,是要两厢倒置?

也不尽然,他从前也偶尔会对她和颜悦色,只每一次他巧言令色,更深的灾难定会接踵而至。

当真是受够了。

她想拔剑刺过去,双肩却轻微颤抖,唇齿却忍不住泻出哭腔:

“你们都谈好了,还来问我做什么?”

谢诚其实并非不懂她在恼什么,无非是夹在谢杨之间难以抉择,他是不喜欢她,在外人面前也不常提自己的妻子,但不得不承认,她敏感得吓人,他一点情绪变化都让她察觉。

她本是杨家派来挟制他的一枚棋子。

她嫁过来之后,慢慢与娘家少了往来,许多时候似乎向着他的时候竟比向着杨家更多一些。

他的性命,不久前林通判的命,都是她去求她父兄才得以保全。

要不然,许久之前他就死了。

骤然想起十几岁的小姑娘捧着水送进

所以最初他本人对这门亲事十分不满,日积月累,人非草木,怎么可能没有半分动摇。

谈不上深情,也早已习惯。

倒累得她里外不是人,如此想来,心中难免泛起薄薄一层愧疚。

他抬手挥退侍女,站到妻子身后给她揉着额角,他暗笑自己荒唐,倒了这个时候,心反而静下来。

他已命人拿了知州令牌去调兵,生死角逐只在一瞬,珵县徐知县已调兵过来,林通判素有清剿敌寇之心,更兼爱女被逼远走他乡,已是郁愤至极。

都说哀兵必胜,此次用兵胜算极大。

约莫不过一个时辰,便能见分晓。

他心情不由极好,心中一块微微柔软,常说灯下看没人会比白日更胜十倍,杨绣年轻时说不上极美,圆圆的脸柔嫩朝气,这会也不至惊艳,略显哀伤的眸子两潭秋池般望着他,清幽着冒着冷意。

“好了,不哭了,你我夫妻那么多年,又怎会当真不剩些许情分?你若是肯,以后也能与我一同回京,你不是一直想带着时儿见我家人?虽然我爹娘已逝,但族人还在,你与我一同回去吧。”

他尽量把话说得柔和些许。

灯下女人清浅一笑,双颊凹陷得更深。

“哦,大人既拿定了主意,放手去办就好,你是要保全我们的儿子,我又怎会不许,你放心,外头那么冷,我是不会出去告诉哥哥的。”

谢诚一下子像被人捏住了喉咙似的说不出话。

这话说的倒没有错,也完全让他一颗心稳稳落地。

但他没有疑她,说要带她跟他回京也不是要换她“不去泄密”......他从没疑心过她,否则她当真觉得她能随意出入他的书房?

他缓缓揉着杨绣的头,她望着他,早已不复当年

“不去就好,肃王已老,兴许没几个月了,皇帝不会动手杀他,但世子已死,圣上一直没有下旨指定新世子,等老王爷一死,树倒猢狲散,他余下那些子孙都难以保全,更别提有精力管杨家,如若不是我下手,也会有别人,时间早晚而已。”

杨绣神色依旧淡漠,好似他在说一件与她丝毫没有关联的事情。

谢诚眉头不自知地拧紧,心想她为何没有惊喜,余光瞥见一本熟悉的册子。

“夜里寒气重,让下人多烧几盆炭火,头还痛着就不要看书,这些诗啊词的,不喜欢就别看了。”

他一琢磨,怕她误会他看不惯她模仿崔氏,改了口道:“你不读这些也是好的。”

杨绣合上那本书,年少时一直盼着的温言软语入耳生寒。

身后男人指间的力道,温热扫过发顶的呼吸,无一不让她战力惊悚。

“没什么,无聊打发时间罢了。”她搭上谢诚的手,稍稍使了些力气从额便按下,“大人若没有旁的事,就快去歇着吧,明天醒来还有许多事要等您处置。”

烛芯“啪”爆了一下。

谢诚微微一怔,双手按在她肩上:“我就不能和你一起吗?”

他向来什么都会,只是不喜在她面前表露。

杨绣肩头微微轻颤。

也罢,现在不是时候。他深深看了杨绣一眼,她怎么都需要缓缓。

“老爷,徐知县来了。”

廊下压低的细声传来,管家唤他,寻常这么晚了无人敢来打扰,徐知县竟亲自来了。

他眉心一跳,看来这一步当无措。

战报从前线传回。

事情进展远比想象中要顺利,办做杨氏人手的十几人偷袭海寇,杨氏终落了下风,海寇背后还有一层东瀛的关系,东瀛人那等不要命的打法,杨家抵挡不住,杀得两败俱伤。

其实杨家就是胜了也无妨,官兵收的只是渔翁之利。

经此一战,也就意味着他彻底与杨氏的联盟开始瓦解,外界传言不攻自破,风重新换了方向。

他谢诚哪里是自愿屈于杨氏,分明是不得已而为之,蛰伏多年只为一举击破。

压在肩头的巨山土崩瓦解,他大笑着邀徐朗喝酒。

徐朗笑道:“除了杨氏,困扰沿海的倭寇也大受重创,这一场下来杀了数百人,不能说完全剿灭,也算立了大功。”

谢诚端着就被碰了碰对方杯盏:“你我各上一道奏疏,请圣上急速调兵过来,这一仗算是解了圣上顾虑,他削人爵位兴许也能顾着咱们的好。”

徐朗静静看着他,思忖半晌,“嫂夫人那边,你打算怎么办?”

谢诚自然道:“她既进了谢家的门,自然与杨氏再没关系,你不知她,就是知道咱们要做什么,她难受是难受了些,到底再没别的,竟是一句气话也不说。”

徐朗不可思议道:“嫂夫人高义。”

太阳自海面升起,转眼投入浓雾,在层层云海后竭力迸出浅薄的白光。

万物初醒,顺州一夜变天,百姓骤然闻讯,无不欢喜。

亦有人埋怨谢诚何不早些出手,但更多的则是钦慕,更能理解他的难言之隐。

死于这场斗争的杨氏本家被单独列出。

沈彦启眉头舒展:“该在的都在了,杨贼余孽都是些无力反抗的,用不着担心。”

江映扫了眼圈红的名字,没看到“杨时”,在意料之中,但心还是沉了一下。

不是说他最喜欢外祖家,怎的舅父一族险遭族灭,他一点也不在乎。

他还盼他也能跟着杨氏共同进退,最好意外被人刺上一剑,死了才好。

他压下心头快意,杨时不死也没有关系,他在杨家不可能没听到风声,他很快就会现身,然后一切都会归于原位。

朦胧的白光升上半空,照不亮阴云密布的州城,黑云下,错落的楼阁亭台烛灯陆续亮起,似明珠般缀于山间。

远山风雨不动。

光晕在浓雾后闪烁,被雾气无限晕染开来,好像一面坚实的结界护着山中一切,自动抵挡外界所有危险。

住在上上的人完全感知不到周遭发生的一切,不论着风雪连绵还是刀光剑影,分毫伤不到他们。

“江大人,杨氏活着的人怎么办?”

兵士顺着江映目光瞧见那座小山。

他是顺州人,知晓那座山上住的是谁,照理说杨贼余孽一刀杀了才叫痛快,但那边的也是知州亲家,身份敏感,实在不敢轻易下手。

江映回神。

海水被血染成红色,雨幕连城一片。

血气在空中弥漫,钻入鼻腔,激得身上每一寸血液都躁动不安,他觉得身体里像是一头嗜血的野兽,只有咬断什么人的脖颈才能快活。

顺州所有官兵都在这边,兵荒马乱,没人有精力留意杨氏亲眷。

也可能打算点到为止,杀了杨家头目,剩下海

“备马,再调一队人马随我去杨府。”

他没法再等下去,生怕杨时狗急跳墙,与杨氏余孽劫走陆千景,抬头暖光映入眼中,他心中愈发疑惑,那些人怎么还不逃走,是都不要命了吗。

他心情复杂,不知为何,总觉得事情与他所想的有些出入。

“江大人,这就是杨府。”

骤然有人出声提醒,江映陡然勒住缰绳。

士兵神色怔愣,见那青衣书生像是失了魂魄,若他再快一些,不是那马被长矛捅个对穿,就是马把那人踏死。

“你们是什么人?”

两个护卫被擒,眼睛瞪得浑圆,官员带兵破门而入,从未料想杨氏有朝一日也受了抄家之祸。

“看住他们,守住每个出口,不许人通风报信,也不许任何人出入。”

江映吩咐完这一句,独自上山。

这里只有一条石阶通往山上,山道两旁绿树葱翠,到了冬日还是青碧葱翠,这会看起来略显暗淡,树影婆娑暗影浮动肖似鬼魅低语。

半山上人影闪过,是个女子,她一手撑伞,一手端着托盘。

托盘里端着的是一对龙凤红烛,精致华丽,喜庆得刺人眼目,与背后湿冷的黑山枯叶格格不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