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还君春衫 > 第5章 风波引

还君春衫 第5章 风波引

作者:辛试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0:31:32 来源:文学城

穷冬烈风,寒意侵骨。

两匹马就这样如同离弦之箭一般从官道上飞了出去,喂饱了草料和水的千里马此时的势头和在战场上疾驰时几乎相差无几。

李衡一遍又一遍地扯着自己马脖子上拴着的缰绳,但仍旧自顾不暇。

荀远微也是将手中的缰绳挽了一圈又一圈,但仍未能将照夜白制服。

她很快明白过来——是马方才在客栈里食用的草料有问题,不然不会她和李衡的马都出问题,但她此次分明是秘密回京,只带了副将李衡一个,且一直以幕篱遮面,甚至很少走官道,直至过了函谷关,才转成官道,竟然还是在京畿被人盯上了。

来武州宣旨的内监是荀远泽的心腹,远微自己更是不敢有半分的疏漏和拖延,但究竟是谁,能这么准确地知晓她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京畿,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才不让她回京?

无数的疑问从荀远微的脑中闪过,她又想起方才戚照砚提醒她的话,戚照砚,又知道些什么?

她一边想,一边用尽所有力气将马的缰绳扯住,想让照夜白停下来,但成效甚微。

按说此时最理智的做法是舍马保命,但荀远微舍不得,这匹照夜白是她及笄的时候,母亲送给她的生辰礼物,八年里陪她经历了大大小小不知多少次战争,即使几次三番差点被狂奔的照夜白从背上甩下去,她也没有松开缰绳。

但好在最终控制住了照夜白。

战马认主,尤其是这种已经并肩作战了很久的,不过多久,李衡也将自己的三花马稳住了。

两人分别给马顺了顺鬃毛,安抚了会儿,但此时已经能看见长安城的延兴门,为防再次出现意外,两人遂翻身下马,打算牵着马直接进城。

李衡自责道:“末将不该劝殿下在那处客栈歇脚的,请殿下降罪。”

荀远微心事重重,只是将缰绳往自己跟前扯了扯,说:“你又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我们回京的风声不知是从哪里走漏的,即使不去那家客栈,也还有别的事情等着。”

“那殿下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

荀远微沉吟一声,道:“此事我尚且需要权衡一番,”又拍了拍他的胳膊,“不要想这些有的没的,先去射声卫的直房里休整一番,好好歇歇,我这便进内宫了。”

李衡顺手将荀远微手中的缰绳牵过来,和自己的三花马拉在一起,垂头和她道了别。

远微这一路上除了□□的那匹照夜白,尽可能的低调不惹眼,一件群青色的暗纹圆领袍被她从武州穿到了长安,身上带着边关的尘土和一路疾驰而来的冰雪气,乌发也高高竖起。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虽然上次回宫还是在三年前,但大燕内宫中的内监宫女,无一不认识这位戍守边关的文穆长公主,纷纷站在宫道旁行叉手礼相迎。

才看见甘露殿的匾额,荀远微便瞧见一个年轻的内监窜了进去,隔着老远都能听见他的声音。

“娘娘,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回来了!”

远微踏进甘露殿的门槛,顺手将腰间的佩剑解下来递到一边的内监手中,甫一抬头,便看见自己的皇嫂萧琬琰站在了寝殿门口。

她一身素缟,发髻上只着着银饰和素白色的绢花,隔着老远,也能看见她比起三年前消瘦了不少。

方才一路进宫的时候,荀远微便觉得宫中氛围甚是压抑,不像腊月里会有的景象,看到萧琬琰的时候,她忽然就明白过来了。

在自己从武州赶回京城的这两天里,皇兄已经驾崩了。

长安城中一切如常,宫中也没有挂上白幡,想必也是为了等她回来。

她还是未能见到皇兄的最后一面。

荀远微想到这里,一时差点没有站稳。

“远微。”萧琬琰轻声唤了一声她的名字,便提着裙角匆匆下了寝殿的台阶,也不要贴身的宫女搀扶,趋步朝荀远微走来。

待萧琬琰走近了,荀远微才看见她眼底的一片乌青,眼眶泛红。

远微来不及为皇兄的溘然而逝伤心,只能先安抚萧琬琰的情绪:“远微回来晚了,还请皇嫂节哀。”

萧琬琰摇了摇头,执起她已经被刀剑磨出茧子的手,说:“回来了就好,回来就好。”

荀远微的身量比萧琬琰要高上一些,此时也看见她眼中蓄积着的泪光。

嫂嫂虽出身兰陵萧氏,但幼年时一直养在外祖颍川陈氏家中,和兄长青梅竹马,自十六岁和兄长成婚,十二年以来,感情甚笃,纵使当年因为生侄子伤了身子此后再也不能有孕外,兄长也未曾纳过妾侍。

分明三年前她回京的时候,兄长还一切无恙,远微实在难以想象,兄长的骤然离世,对于嫂嫂的打击会有多大,只好先将她往怀中揽了揽,拍了拍她的肩背,以作安抚。

萧琬琰这才留意到荀远微身上沾着的尘土,吸了吸鼻子,道:“外边太冷了,你穿得又这样薄,快些进去吧。”

她知晓远微的难过并不比自己少,于是挥了挥手,屏退了殿中侍奉的所有下人,连心腹高正德也没有留。

远微绕过屏风去看荀远泽,萧琬琰便站在屏风外,安静地等待。

看见穿着冕服躺在龙榻上的兄长,荀远微只觉得心头堵得难受。

恍惚间她想到了幼时自己在荀远泽午睡时悄悄潜入他的房中打算捉弄他的时候,兄长也是这么一动不动地躺着,然后在自己将要接近的时候,忽然睁开眼睛捉住远微想要作乱的手腕,再坐起身来,在她额头上轻轻一点,以至于她没有一次成功过。

但这一次,她凑近荀远泽的时候,他却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远微将要触碰的指尖悬停在了半空中,她不太敢触碰,因为知道会是一片冰冷。

荀远泽苍白的脸色和床榻边摆放着的盛满了冰块的盆,无一不在提醒着她。

当年父亲战死的时候,她在云州,便未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母亲在听闻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不过多久也撒手人寰,她只剩下了哥哥嫂嫂,如今连哥哥也离她而去。

荀远微合上眸子,攥紧了手,即使她极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但还是没忍住呜咽出声:“哥哥。”

榻上的人不会应声。

一滴泪从荀远微的眸中落下,滴入床榻边放着的冰盆里,很快消失不见。

此时窗外一枝堆满了雪的树枝也被压断,折落了下来。

荀远微最终还是将自己的伤心收敛起来,她转过身,看着屏风外的那个身影。

她知晓,她要和嫂嫂一起,为兄长将荀家的江山守下去。

远微绕出屏风的时候,发现萧琬琰已经让人端了膳食上来,都是她从前最喜欢的,此时她将舀好的一盅热粥搁在桌上。

远微吃了一口粥,缓缓用勺子搅动着,一边和萧琬琰道:“皇嫂不必忧心,如今京中四府十二卫,左右备身府是皇兄留下来的心腹,左监门府将军是荥阳郑氏,是前朝降将,这两年看起来不太安分,统领右监门府的宇文复,因为非汉人血统,一直为中原的世家所不容,倒是可以争取,射声卫的主将褚兆兴从前是我的心腹,不必担心,豹骑卫是皇嫂的兄长在统领,倒也不必担心,虽其余的骁骑、熊渠、羽林、佽飞皆在大世家手中,但只要我们能争取到尚且在摇摆中的宇文复,还是可以维持住平衡,但祯儿毕竟年幼,那些世家又都虎视眈眈,仅仅在这四府十二卫上到达平衡还不够。”

萧琬琰将一块肉夹到荀远微面前的碗中,点了点头,对她方才的话表示认可后,又道:“你我都是世家出身,自然知晓要是想从这些世家身上谋取些什么,无异于与虎谋皮,你哥哥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才在长治三年的时候开设了科举,算是往朝中收拢了些寒门,眼下局势不稳,可取的也怕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子。”

许是因为提到了荀远泽,未免勾起伤心事,以至于萧琬琰说完又垂下了眼。

荀远微将手心覆上她有些冰凉的手背,道:“我本也是想说科举的事情,但考卷不糊名,考官又都是世家出身,难免对姻亲或同郡望的有所偏袒,但皇兄开科举已经是排除万难了,要是再糊名,恐怕那些世家要翻天,所以,明年开年后贡举的考官,非常重要。”

“世家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做到不偏不倚,”萧琬琰想了想,蹙眉言:“你哥哥开科举后,从寒门选上来的,似乎也没有才学特别出众的,官做的最高的,如今也不过是国子监的主簿?但他官职太低,恐怕难以服众,一时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

荀远微突然想到了今日在京郊的客栈发生的事情,于是道:“我倒是有个不错的人选。”

萧琬琰抬眸,看向远微:“谁?”

荀远微吐出那个名字:“秘书郎戚照砚戚观文。”

萧琬琰的动作一顿,颦眉,“怎么会想到他?”

荀远微平声道:“论文才,他的《怀萧鼓赋》曾名动天下,被周冶品评曰‘琨玉秋霜其人,蓊蔚洇润其文’;论官品,秘书郎是从六品上,吏部考功司员外郎也是从六品上,并不算越级提拔。”

“只是他身份实在尴尬。”

“正是因为身份尴尬,反倒对我们有利,出身世家但不为世家所容,寒门亦不与他亲近,让他去做这个主考官,他谁也不会偏向,”荀远微将筷子搁下,复道:“嫂嫂,他是个无可倚仗的孤臣,除了皇恩。”

萧琬琰默了默,认同了远微的看法,“不单单是在科举上这件事。”

荀远微颔首。

“那这件事,我就放心交给你去做了。”萧琬琰说着握住了她的手,隐隐往里传递着温度和柔软却不微小的力量。

远微回握她的指尖。

戚照砚,戚观文,你如今,又是怎么想的呢?

按理来讲,唐朝称呼皇后应该还是“殿下”而不是“娘娘”,但考虑到远微和琬琰以后还有不少对手戏,如果都称呼殿下的话,难免造成阅读疲惫,再三思量,还是将皇后的尊称改成娘娘了。

还有就是,我知道科举和制科开启的时间相差很久,但是为了剧情服务,被我放在了一起了,还请大家见谅。

关于十二卫,其实像骁骑,豹骑,射声这样的称呼是左右翊卫,左右御卫的别称,所以还是十二卫六个名字,我为了方便区分用了别称。

有任何问题,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风波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