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还君春衫 > 第22章 满怀绪

还君春衫 第22章 满怀绪

作者:辛试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0:31:32 来源:文学城

荀远微闻言,有些意外,“我从前只知晓望岱你点茶有一手,却不曾想这些养生滋补的羹汤你也懂得一些。”

卢峤抿唇一笑,很从容地回答道:“殿下还记得,臣受宠若惊,但从前只是一心沉浸在书卷里头,遂将点茶也视作君子之艺,在地方上历练了两三年,也明白了一切艺文还是要对殿下,对大燕的江山社稷有用才是。”

他说着状似无意地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戚照砚,又和荀远微道:“殿下不久前也和臣提到过婚事,臣想着这些养生滋补的膳食学一些,日后也好照顾娘子。”

戚照砚的眉心蹙了蹙。

婚事?什么婚事?

他从前似乎并未听说过卢峤和谁有婚约,更没有听说过荀远微有属意之人。

他从前读书的时候便不屑于和卢峤上计较,本也不打算开口,但还是没忍住说:“那听卢少卿的意思,是打算拿殿下练手了?”

卢峤的笑在脸上僵了一瞬,看向戚照砚的目光中更添了几分敌意。

荀远微踅身看向戚照砚,不由得稍稍弯了弯唇角。

戚照砚这人不是一向清冷寡言么?他和卢峤从前不和的事情荀远微也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今日他竟然会这么直接的驳了卢峤的面子。

而且,分明也不是什么要紧事。

想到此处,荀远微的目光便在他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

卢峤不紧不慢地开口:“戚郎君,这是什么意思?”

气氛一度剑拔弩张。

荀远微忽然也有些犯难,毕竟这两人都是大燕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于日后的她而言,都有大用。

这时春和从马车上下来,走到荀远微跟前,行了个叉手礼,才道:“殿下,方才太后娘娘身边的人来传话,说是娘娘有事情找殿下相商。”

荀远微点了点头,先看了眼戚照砚,才转头和卢峤道:“如此,看来得下次了。”

卢峤看出来荀远微这是在给他台阶下,也顺着她的意思,朝她行了个揖礼,“臣的事情都是小事,只是希望殿下万万爱重身体。”

说完他又轻声咳了两声。

荀远微本已经踩上马车的矮凳了,又和春和吩咐:“之后从宫中找个太医去卢宅给卢少卿瞧瞧身子吧。”

春和代替荀远微回头颔首和卢峤示意,应了下来。

及至马车在朱雀街上朝着宫城的方向行进,荀远微才缓了口气。

她盯着自己手心里攥着的那几个桂圆,拇指在上面轻轻摩挲了两下,她想起观音殿前那个娘子的话,于是转头问春和:“你是皇嫂举荐给我的女官,我却还不知晓你今岁多少?”

春和不知她在大兴善寺发生了些什么,遇见了些什么人,只是如实回答:“过了年便二十二了。”

“那比我还小上几岁,不过不打紧,再过三年便可以出宫了,跟了我三年,届时我也不会委屈你,会为你寻一门好亲事的。”荀远微说着将一颗桂圆捏在拇指和食指中间,拿到眼前,又移远了些。

春和在车上不便行礼,只好低头垂眼,“奴婢仰慕殿下,所以才斗胆求娘娘让奴婢来殿下身边侍候,殿下尚且未曾婚嫁,奴婢怎敢提此事?”

荀远微知晓春和应当是会错自己的意思了,便转头宽慰她道:“瞧你说的这话,你即使是成了婚,也一样可以在我跟前掌管长公主府的事情,至于你说的我的婚事,”她有些无奈地笑了笑,“我还从未想过,在别家娘子情窦初开动春心的时候,我却一心在文章墨事上,及笄不久,便披甲上战场了,征战这许多年,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男子,却也没有对谁动过心思。”

她说着又将那枚桂圆回握进掌心,和剩下的几个放在一起。

春和想了想,便从旁道:“殿下之名,早已闻于大燕上下,去年元旦大朝会的时候,靺鞨的使臣来见先帝,还说他们可汗久仰您的名字呢,若是有谁有幸得到殿下的青睐,即使不是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护佑殿下安危的大将,也一定是才华文章冠绝当世且愿意为殿下洗手作羹汤的人。”

因为在春和看来,还没有女子不婚嫁这一说,于她家殿下来讲,或许只是时间早晚。

荀远微被她这一番坦诚惹得一笑,半开玩笑地说:“要说才华文章能称得上冠绝当世的,满大燕能找到几个人?你这都快点名道姓了。”

除了戚照砚戚观文,还能是谁?

春和脸一热,说:“奴婢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荀远微也不恼,她想起当时两人在城郊找朱成旭的遗物时,戚照砚十分娴熟地给炉子生火的动作,好像真得能用“贤惠”两个字来形容。

她勾了勾唇,将那几枚桂圆妥帖地收进了自己的怀中。

萧琬琰寻她,也是想听闻了郑惜文的死讯,一时惊愕,便找荀远微问接下来的打算。

郑惜文一死,这件事也就只能落到他头上,虽然荀远微责令大理卿杨绩再三查探郑惜文的死因,但怎么查问,也只能得出郑惜文是不想过大理寺的刑罚,死前也没有见过别人,只是畏罪自杀。

自尽是一定的,但究竟是畏惧大理寺的刑罚,还是因为别的,恐怕也就只有郑惜文本人才能说出来个中缘由了。

可惜,已经死无对证了。

她回来不过一个多月,前前后后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还真是多事之秋。

随着年关迫近,越来越多的事情也压了上来,叫荀远微只能暂且将这件事搁置在旁边,等后面找到别的证据后,再返回来查这件事。

案牍劳形,今年九寺五监三省六部的开支,地方上的账本,哪些州又减免了赋税,来年的财政预算,固定的几项大的开支,还有武州云州每间隔一个月传回来的军报,里里外外许多事情都等着她拿主意。

荀祯尚且年幼,萧琬琰能帮到她的也有限,至于春和,虽说读过一些书,但平日里替她打理公主府的一些事情还好,若真是到了这种军国大政的事情上,能做的也不过是在她实在疲劳的时候为她念几封劄子。

不过短短半个月,她竟憔悴了不少。

萧琬琰便提议荀远微不如从翰林院挑个翰林待诏,随侍在身侧,也好让自己歇一歇。

荀远微不好拒绝萧琬琰的提议,加上自己如今确实有些举步维艰,便点头应了。

这个消息不过多久,便在宫中传开了。

戚照砚即使再怎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也免不了平日里听见往来的内侍谈论。

虽说是找个翰林待诏,但秘书省的几个同僚,自然也不肯放弃这有可能平步青云的位置,也在秘书省中议论纷纷。

戚照砚听到“长公主殿下”这几个字频频出现在自己耳际的时候,摸了把腰间悬挂着的荷包。

也不知怎么想的,他那日回去后,去西市买了个荷包,将那几颗桂圆装在了里头。

他这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有大半个月未曾见过荀远微了,即使是他时不时朝窗外看,似乎也没有见她往这边来。

同僚的议论声还在继续。

“我那会儿听说,殿下传了太府寺的卢少卿去廷英殿,还在里面待了不短的时间,殿下甚至给他赐了膳食,你说这翰林待诏的人选,不会是卢峤吧?”

“要我说不大可能,翰林待诏是个什么官,比起正四品的太府寺少卿,可差太远了。”

“我看未必……”

戚照砚本来是想为自己倒一杯茶醒醒神,近来老是失眠。

但在听到他们说荀远微传召了卢峤后,一时竟有些走神,茶水溢出来都未有察觉。

直到一个内侍在旁边唤了他几声,他才回过神来。

“殿下传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