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还君春衫 > 第20章 问观音

还君春衫 第20章 问观音

作者:辛试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0:31:32 来源:文学城

簌雪落重檐,杳杳钟声晚。

两边祈福的殿前挂着写着香客殷殷心愿的红绸带,观音殿前有一顶香鼎,里面密密麻麻地插着点燃的香,香灰于积年累月下,已经铺了厚厚的一层。

戚照砚和荀远微就这么相对而立。

荀远微出宫的时候是乘坐马车的,晌午时雪短暂地消停了会儿,她也就没有让春和撑伞跟着,如今春和与车夫都在大兴善寺外面等着她,却没有想到就进来这么一小会儿,外面竟然又飘起了雪。

戚照砚瞧着荀远微手中只是握着一枚木签,也没有撑伞,便往前走了两步,将手中持着的伞轻轻往她那边歪斜了一些。

他抬了抬手,但最终也只是和荀远微说:“殿下,您发上落了雪和枯叶。”

荀远微在发髻上拨弄了两下,许是因为发髻盘得稍有些繁复,她一时也没有找到戚照砚说的叶子在哪里。

戚照砚瞧着她几次手指都快要触碰到那片扁长的枯叶了,却还是绕了过去,偏偏不摘掉他瞧着又难受,便缓缓俯身,伸出手指将那枚枯叶从她发髻上摘了下来,枯叶尾巴上沾上的雪花,在他指尖触碰到的一瞬,也消融在了他的指尖。

他松开了指尖,那枚枯叶便顺着风远去了。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和荀远微的距离靠得未免有些太近了,近得好像能听见她的呼吸,于是又往后挪了半步,只是手中握着的伞并没有从荀远微头顶偏移半分。

两人立在同一把伞下,就恍若隔绝了世间万籁一样。

恰巧此时,身后的观音殿有了些动静。

是一对年老的夫妇从右侧的台阶下来,老妪被老翁背在背上,老翁手中还握着一节拐杖,瞧着应当是妻子的,步履虽缓慢,每一步却都稳。

另一侧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往台阶上走,看着应当是要去拜观音的,两人也如同荀远微和戚照砚一样撑着同一把伞,女娘提着裙角,郎君便伸手挽住女娘的胳膊,正巧与他们擦肩而过,两人都听到了郎君嘱咐自家娘子的那句:“卿卿慢些,小心脚底。”

此时,最后面的铜钟被撞响,钟声隐隐约约地传过来。

荀远微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停留了一瞬,又回过头来看向戚照砚,问道:“戚郎君可曾听过这寺中的钟声也是有些福禄上的讲究的。”

戚照砚颔首,“请殿下赐教。”

“敲钟三下,分别寓指福、寿、禄,若是有璧人在晚钟响时拜观音,便可以白头永偕。”

戚照砚有一刹的失神,他又想起了戚令和之前说的话,但他很快将这些不该有的心思从心中摈弃。

不过是旧日坊间传闻而已,更何况,自己也早已非当年的戚照砚。

荀远微说的也本是那对前去祈福的夫妇,见戚照砚不应,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又留意到戚照砚手中也捏着一枚木签,便问道:“戚郎君竟也来大兴善寺祈福么?”

戚照砚应了声,说:“心有所愿。”

荀远微歪了歪头,“是为了你那日所说的在意的三两个人而来么?”

“是。”

戚照砚此来大兴善寺,的确是心中有所挣扎。

昨日章绶让他只管循着心迹去做,让他不要顾虑太多,可他怎么能够?

周冶三年前死的时候,都不要他来大理寺见他最后一面,本来被判了斩刑,他自知救不了周冶,但为了在周冶行刑前见他的老师一面,戚照砚甚至第一次对卢峤低了头,那是他自己受刑的时候,都不曾委声去求的人。

可换来的却是周冶在狱中撞壁而亡的消息,遗言是,不让戚照砚见他的遗体。

他后来知晓周冶真正的死因时,只恨自己当日没有违背周冶的遗言,没有去见他最后一面。

此后长达三年,更是只敢在客栈中遥遥望着周冶的坟茔,却不敢前去拜谒一次。

但这次章绶劝他想清楚,他再次陷入了困顿和挣扎之中,他真得要重新步入这道洪流么?

他真得还能承受一次至亲之人离开的痛苦么?

他想不通,也做不了决断。

于是来了大兴善寺,于神佛前,试图问问周冶的意思。

冷风吹拂过他的鬓发,他虔诚地跪在蒲团上,既是问诸天神佛,也是问周冶:“我还是踏入这趟浑水里了,您会怪我么?”

叩完后,他去旁边的小和尚跟前抽了签,是第三十五签,中平,申宫。

他怀着重重心事,捏着那支书写着签文的木签出了门,却没想到,迎面遇到了荀远微。

那支木签被戚照砚只握住了半边,上面的一部分还露着。

由是荀远微很轻而易举地便可以看到上面的内容,“第三十五签,这么巧,我也是这道签!”

荀远微说着将自己手中的那道签拿了出来,在戚照砚面前晃了晃,念道:“衣冠重整旧宿风,道是无功却有功;扫却当途荆棘刺,三人共议事和同。”

签文的内容戚照砚自然是熟悉的,毕竟是小和尚方才才为他解过的。

戚照砚也将自己手中藏了一半在袖子里的木签拿出来,正好和荀远微手中的木签碰在一起。

两人去的是不同的殿,许的不同的心愿,却抽到了一模一样的签,是阴差阳错,还是命运造化?

戚照砚看了眼签面,道:“小师父和臣解这道签的时候说,坚定所想,必会扫清当途荆棘,臣也祝殿下可以得偿所愿。”

荀远微弯了弯唇角,“我所愿……”

她这句话没有说完,是被方才前去观音殿祈福的那对妇人的声音打断了。

娘子和郎君都是素簪布衣,是长安城中最寻常不过的打扮,郎君撑伞的手上带着茧子,是长期使用农具磨出来的,两人应当冒着风雪才进城,故而才会在这个时候才来祈福。

娘子先是对着两个人福了福,才说:“我和外子此次来菩萨跟前是来还愿的,从前家中并不同意我与外子成亲,那时我们便来了菩萨跟前,希望菩萨能成全我与外子,后来我家中瞧见外子踏实肯干,外子下的聘礼数目也相当可观,我家中便松了口,同意了我和外子的婚事。”

大燕民风相对开放,即使是未曾订婚的男女,也可以在过节或有集市的时候溜出去同游,有私定终身的,也没有人为此事不耻,荀远微听着娘子一口一个外子,又是来还愿的,想来确实是得偿所愿了。

娘子瞧着戚照砚和荀远微同撑一把伞,两人手中又都握着木签,举止却又不甚亲密,便以为两人是曾经的她和她家郎君。

“我与外子得偿所愿,此次不但是来还愿,也带了些桂圆,想着若是碰见同样祈愿的有缘人,便将这份福气也延续下去。”娘子说着从自己挎在小臂上捂着布的篮筐揭开,里面果然盛着桂圆。

娘子笑吟吟地从里面抓了一把,先放了一把在荀远微手中,又抓了一把塞到戚照砚手中,“我瞧着两位登对得很,好事将近呢。”

戚照砚和荀远微对视了一眼,但又不约而同地撤回了目光。

那娘子没有察觉到两人神色中的不对劲,说完便挽着自家郎君离开了。

观音殿前一时又只剩下了两人,捏着一把桂圆的两人。

戚照砚看着手中的桂圆,更加无措。

他一时只能想到成婚的时候,要在被褥上撒满桂圆花生一类的物事,但方才那位娘子显然是误会了他和荀远微之间的关系。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辩解,那娘子便先离开了。

他一时只觉得手中的桂圆有些烫手,他清了清嗓子,才看向荀远微,正好与她四目相对。

我宣布,群众的眼睛是最雪亮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问观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