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宦府小祖宗 > 第11章 贩粮

宦府小祖宗 第11章 贩粮

作者:参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9:56:51 来源:文学城

钟袖平静地收好契书,低垂的睫毛轻颤,随后弯气一抹浅浅的笑意。

“莫非幼贤哥以前就觉得我是个心怀苍生天下的好人?”

她是哪个庙里供出的菩萨?敢有这狗胆包天的妄想!

张幼贤气的快要跳脚:“那你也不该和孙淼狼狈为奸!那是贩粮,要有朝廷许可才能做的营生,你是嫌脑袋在肩膀上呆得太久了不成?”

他的性子在家里是除了裙姐儿最好的一个,很少有这样发脾气的时候,这会儿可见是气狠了。

青禾不知从哪儿摸出个烙饼送到他嘴边,张幼贤一把挥开。

“你气什么?难道我们不做就没别人做了?”他把饼塞到自己嘴里,咀嚼得旁若无人。

“那如何一样!”

“冷眼旁观,独善其身就不是错?”青禾才不惯着他:“贩粮本身没有对错,只是看事儿谁来做,怎么做而已。”

张幼贤也饿了半天,听到这话里有话的提示,冷静下来便伸手撕了块青禾手中的烙饼,心虚地看了眼钟袖,含糊不清地问:“你们到底什么意思啊?”

钟袖双臂环抱,轻哼:“你先道歉。”

张幼贤嘴里的饼都忘了咽:“……”

钟袖瞪他:“你说我助纣为虐!”

“我——”

“你还说我是无耻奸商!”

张幼贤蹲下:“我太着急了,口不择言嘛……”

“你还说我狼狈为奸!”

张幼贤捏着饼双手高举:“我错了,对不住!”

钟袖又哼一声,直接将他撕来的烙饼拽走,狠狠咬了一口后才道:“孙淼那个小纨绔,以前肯定没做过生意!又碰上家逢巨变,同行刁难,这才慌了神觉得无人可用,但凡他见过有多少人举着银子嗷嗷待哺,就肯定不会担心粮食能不能卖出去!”

饮了口张幼贤递过来的水,她继续道:“就像丰元县这样没战乱的地方,咱们拿着银子也买不着粮,外面的流民就更难了!现在咱们手上有粮食了,不但有钱赚,还想怎么卖怎么卖,想卖给谁就卖给谁,不是好事儿么?”

张幼贤羞愧又激动:“是好事儿是好事儿!如果把粮食能卖到流民手里,能活人无数!”

青禾凉飕飕地打击他:“带粮找流民,你是嫌脑袋在肩膀上呆得太久了不成?”

竟是将他骂钟袖的话原数奉还。

张幼贤:“……”

要命的买卖到底不是半大少年少女能擅自决定的事情,第二天还是把老丐和钟李氏聚集起来商量。

老丐捋着胡子沉默许久,先看钟李氏。

钟李氏就觉着自己半截入土的人了,脑子不如那三岁孩童:“这样大的事儿,我个老妇人不懂啊。”

属实过分地直白实诚。

老丐又看盘腿坐着的钟袖,斜倚破桌的青禾,还有自己蹲地上满脸孺慕的独孙,伤眼地转头看向那片倒塌的院墙:“契书已签,买卖已定,尔等先斩后奏之能旷古绝今。据你们所言,孙家的粮草原应是供给军中,那便是受一方势力庇护。但如今商户之流都敢与之为难,必是背后有所依仗,他们惹上的必是大麻烦!你们不做思量一口应承,堪称当世枭雄。”

膝头上指画圈,钟袖琢磨老丐的话:原来讽刺人可以说得这么文雅,读书人就是厉害!

张幼贤头垂两膝间,弱弱求饶:“祖父,别骂了。”

青禾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桌后,双手后握,站姿笔挺。

钟袖挠了挠头,腆脸求教:“丐爷,这些个前瞻背景就不提了,反正也不能因噎废食,还是想想接下来怎么做。”

老丐怒目:“即便是在太平年间,私下买卖粮食也是轻则流放,重则枭首!你们只向孙家要了货源可想过接下来怎么办?凭孙家的人脉背景都无人敢与之合作,你们打算卖给谁?”

钟袖理所当然:“卖给百姓啊。”

老丐:“……你们打算做货郎?”

钟袖抓抓脸想了想:“甭管是做什么都行!现在就是没人愿意跟孙家做大宗生意,但咱们也不用非要大宗出货啊,拆零碎了直接卖给百姓不好么?粮铺现在卖粮五百文一斗,我按照这个价送货上门为啥不行?”

可怜老丐做了一辈子学问,偏书到用时方恨少。

半晌咂咂嘴:“如此也可,但孙家的粮应该不少,只你们三人如何各村布线运粮?”

钟袖哑火,强撑挽尊:“找孙淼借?”

老丐摇头:“商人逐利,你这法子并不难学,孙家人知道你如此安排,即使孙淼碍于颜面不愿抢你们的生计,那孙府其他人呢?”

“不送粮,让他们自取。”一阵沉默后,青禾忽然开口:“让各村自行统计买粮数量,然后派人到我们指定地点取粮。”

老丐:“……老喽。”

钟袖挤眉弄眼给青禾竖大拇指。

张幼贤蹲在地上嘀嘀咕咕:“除了更换送粮地点,还可以让村民自行介绍亲戚朋友,每介绍超过百人,送粮半斗。还要做好记录,凭户籍购买,防止有人囤积。流民那边也能找有威望的人出面协调,若是愿意买的话,另行造册领购……”

等到他说得自己嘴巴都干了,抬头就看见屋里所有人的眼睛圆睁,下巴壳都快掉到了地上。张幼贤一慌,跌坐:“你们都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老丐:“待世道太平,你就试着科考进户部吧。”

年前两月,墙倒屋漏的老宅忙得风风火火,不见日月。

一城之隔,银装素裹的皇宫里张灯结彩,鼓乐笙笙。

三省山居光可鉴人的青砖上倒映一抹徐徐行走的颀长身影。

雪白里衣垂至银丝锦靴鞋面,玄色蟒袍松垮垮披着,墨色长发泛着冷光散在身后,荡出的韵律闲适且放松。

山居外院,未及清扫的雪地上,平安脚底打滑艰难挪移,跟长忠抱怨:“真就不能喊个人来打扫打扫?我皮糙肉厚不要紧,您老人家摔一跤还不得散了骨头?”

长忠捧着木盒小碎步走得专心:“礼部尚书比我年纪还大两轮,摔两次不也没事?老祖宗没吩咐,你莫要多事。”

脚步迈进正院,两人相视,闭口,垂眼。

地上趴着的长条人行高抬胳膊:“小平安,快来,扶我一把!”

平安右侧三步,目不斜视。

喊人就喊人,非得加个“小”字,这般不会讲话,活该他在户部左侍郎的位置上牢底坐穿。

长忠厚道,弯腰搭把手让他借力站起来,还笑呵呵提醒:“李侍郎,您步子迈小点儿,就像那些闺阁小姐般,不容易摔。”

李清江龇牙咧嘴:“你家老祖宗这洒水冻冰,盖雪谢客法子是真他娘别出心裁!”

踉跄进了殿内,李清江脱了官袍坐在炉边自己烤,口中念念叨叨,对平安的懒惰颇有微词。

“跟谁学了碎嘴子?”清冷的声音打断他。

李清江满腹委屈:“您当我愿意呢!朝堂那个每日流连床榻,兴宫造院。外面几个抢人争地,养兵制器,这些哪个不要钱?哪个不来户部折腾?我就是一个小小的侍郎,谁也不敢惹,谁也斗不过,除了这张嘴还顶点事儿,我能怎么办?”

谁还不是个世家公子了?当他愿意在户部受这些鸟气!

楼镜歪在榻上翻看竹简,问长忠:“怎么回事?”

长忠将木盒在小桌上放好,弥勒一样挂着万年笑意:“陛下心疼蒋嫔这阵子辛苦,允了蒋诚重修城防的请旨。”

“他那是重修城防么?他那是要新建座城!”李清江官袍也不烤了,嚯地站起来:“他问户部要粮万石,要银三十数!”

楼镜挑眉:“看来怀王给蒋诚找了不小的麻烦。”

平安幸灾乐祸:“怀王命人劫了他原定的粮草,还放下话去,直接断了孙家的生意。”

“孙家?”楼镜顿了下,藏山纳海的深邃黑眸微眯,似是在想是哪个。

长忠:“金阳孙家,祖上曾出过一位知府,上代家主曾是老梁国公幕僚,祖上以米粮起家。”

“老梁国公的生存之道是趋炎附势,物以类聚,孙家怕也是见风使舵之流,船翻人覆并不稀奇。”楼镜翘着脚平淡道:“怀王劫了粮草还去为难姓孙的,他家还有余粮?”

平安狗腿地给他添了新茶,急于分享自己听到的趣事儿。

“外面打听来的消息说,孙家原本剩下粮还能管两万兵士月余。怀王哪能放过?不过因孙家只是个地方乡绅,倒也没准备花什么大心思,只让人把孙家家主和他大儿子给盯住,结果岔子就出在这儿!那孙家还有位二少爷,平时斗鸡遛狗不上台面,但他不知哪儿找了几个人,把粮食走街串巷地都给暗中销了出去,怀王的人前几天探查,据说粮食所剩无几。”

平安没发现竹简上那只骨节分明的手半晌没动,说的眉飞色舞。

长忠轻咳了一声。

楼镜缓缓坐起,温和地问:“说完了?”

平安:“说完了。”

竹简照头砸下,楼镜赤脚站在青砖地板上:“分不清轻重的混账东西!孙家还有粮食你们等着怀王去取?他蠢笨如猪让到嘴的鸭子飞了,但你们这群看不清形势又不知及时上报的,是连他都不如!比那孙家小子边角缝儿找来能两月销粮的几只狗腿,更是差之万里!”

平安被骂蒙了。

长忠又是一声咳嗽,忙取了软鞋给楼镜穿上。

李清江指尖儿算卦似的点点点:怀王蠢如猪,他们不如;贩粮的是狗腿,他们还是不如,合起来——猪狗不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