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换巢鸾凤 > 第6章 第六章

换巢鸾凤 第6章 第六章

作者:不止是颗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4 20:56:43 来源:文学城

洛京乃数朝故都,王气汇聚之地,四方共有十二座城门,外建瓮城、月城,其上设有箭、闸楼等,平日常备火器弓兵。

若在章宁年间,不提兵马如何才能顺利抵达洛京城外,光是诸般城防,就够数万兵马攻上月余。

可今时不同往日,一声攻城令下,京畿守备竟溃不成军,不过短短三个时辰,十二城门俱破。

说“破”也不准确,其中大半守军本就无心抵抗,得知闻人太后薨逝,承宁帝遇刺身亡,更是纷纷大开城门,认归靖王,称洛京百姓苦妖后昏君久矣,如今靖王还归国都,实乃天命所归,还请靖王速速入主洛京,平定城中大乱,还洛京百姓旧日安宁!

守军如此,威远军自无强攻之理。

除却闻人氏心腹负隅顽抗的几处,其他城门几无伤亡,兵马便已长驱直入。

如今洛京城内情况,的确不容乐观。

原本百姓知晓威远军兵临城下,只是躲在家中不出,以免两军交战受到波及。

然眼下贼人肆虐,城中许多百姓被逼得仓皇窜逃,街上哭喊声打斗声混成一片,横七竖八倒着不少受伤或已经惨死的无辜民众。

“娘,阿爹不是说,威、威远军都是好人,不会伤害我们吗?呜呜呜呜……阿娘,阿娘!”

街边稚童抱着妇人尸首哇哇大哭。

凌空正有一箭朝这稚童破风而去——

年逾不惑的靖王瞳仁一紧,飞马上前,长刀反挑斩断利箭,身手敏捷一如当年。

孩童泪眼婆娑地抬头,一时都忘了大哭,收着打起嗝来。

靖王翻身下马,摸摸他的脑袋,温和又不失威严地说道:“小子,看好了,我才是靖王,本王身后的,才是威远军。”

身后精兵已将方才意欲射杀的贼人抓了过来,一脚踢在腿窝,使其跪地。

靖王先吩咐了下属将孩童带去安置,随即长刀抵在所擒之人喉颈,洪声宣告:“吾乃大昭靖王,今日贼寇趁乱犯我皇都,妄图动摇我大昭根基,尔等速速随我护佑百姓,平此贼乱,凡伤我大昭百姓者,一个不留!”

说着,他毫不留情地将刀下之人当场斩杀。

霎时,鲜血四溅。

威远军纷纷举起手中兵器应和,其声响彻云霄,不绝于耳:“伤我大昭百姓者,一个不留!一个不留!”

“原来那些贼寇不是威远军的人……”

“我就知道,威远军可是先帝爷一手操练出来的亲兵,怎会对我们这些大昭百姓动手!”

“定是那妖后见不得靖王回来,拿普通百姓开刀。”

“靖王回来了,我们是不是有救了?”

“有救了!有救了!”

……

百姓们终于反应过来城中作乱的并非靖王之人,一时恍然大悟,又觉有了主心骨,纷纷跪拜在地,祈求军兵庇佑。

靖王也履其所诺,自正南方向的昭华门往前,并不急着直奔皇宫,而是一路救扶沿途百姓,安定民心。

及至宫城外的永盛门,竟已有数千洛京百姓簇拥靖王所率军兵,长街相随。

与昭华门的民心所向、畅通无阻相比,东西方向的祈安门与延年门情况较为棘手。

两门守将皆为昔日闻人氏朋党,心知即便称降,靖王也不可能轻拿轻放,故而死到临头,也要奋力一搏。

不过诸般挣扎终是徒劳,在威远精兵攻坚之下,两门也并未抵抗多久。

日暮时分,残阳笼罩着这座鲜血与火油交织的皇城,仿佛在宣告曾横行大昭的闻人氏一族就此落幕。

沈刻带领亲兵穿过西市,一路奔袭至宫城西南方向的敬安门外。

敬安门是最接近大昭内廷的一座宫门,宫中采买、外出等一应事宜,皆从此门出入。

此刻满身血污的丰羽看着眼前巍峨宫门,已是压不住满腹怒火。

王爷未免太过偏私!

自怀阳出兵以来,仗都是他们少将军打的,到了洛京,王爷却领着世子走正南方向的昭华门,独留少将军领兵攻打西边的延年门。

谁都知道延年门是块难啃的骨头,非说能者多劳,他也懒得计较。

可南北数门既开,军兵竟未第一时间赶来里应外合,即便清缴贼寇刻不容缓,又何至于精兵尽出,腾不出手来帮衬?

此番做派,不过是要让全城百姓都知道他靖王爱民如子罢了,平白让他们损兵折将,耗费许多工夫!

丰羽心里窝火得紧,偏偏城门刚破,靖王那边又派人过来传话,命他们顺路从西南侧宫门进宫,清理内廷。

听到这话,他都气笑了。

路还能这么顺的?

他实在忍不住,啐了一口,朝沈刻不忿道:“王爷怎能把费力不讨好的活儿都扔给少将军,内廷不过是些后妃与内侍宫婢,能立何功劳!”

沈刻垂眸,擦着枪上鲜血,漫不经心道:“内廷怎么了,你不是想看后宫美人?那便刚好看个够。”

说完,银光一闪,他手中那柄长枪便如离弦之箭,直直向前,稳扎在敬安门的匾额之上。

身后精兵见状,立时昂首,高喊冲杀,跟着他策马疾奔向火光连天的宫城。

独留丰羽在原地愣了几瞬,等回过神驱马向前,还在纳闷——

不是,他什么时候说过想看后宫美人了?

-

“娘娘,醒醒!您快醒醒!”

有人在唤她。

这声音,不是碧芜,也不是霜蕊,好像是……云雀。

雪竹昏昏沉沉的,费力挣扎半晌,终于睁开眼。

眼前先是一片朦朦胧胧的光晕,过了好一会,她才看清云雀那张放大过后,面露欣喜的脸。

不过只一瞬,那欣喜又被焦急与内疚所取代:“娘娘,您终于醒了!”

云雀忙递来清水喂她,还拿手背探了探她的前额。

她额头已不似昨夜滚烫,云雀不放心,又在自己与她额间来回触探,确认相差无几,才稍稍放下心来:“这烧应是退了。”

雪竹稍怔,半晌才想起,她昏睡前的确起了高热。

这场风寒来势汹汹,自那夜喉嗓肿痛起,病情便愈演愈烈。

尤其她还待在清秋宫这冷窖般的地方,有时四肢百骸都隐隐生疼,有时又没有一丝气力,身上冷一阵,热一阵。

浑噩恍惚间,她见到了很多故人故景,甚至有过世多年却从不入梦的阿娘。

阿娘如幼时那般,带她与阿芙去裴氏晴园折花,去知雾山底的清溪坐竹筏……

可一睁眼,这些人与景又倏然消失,只余殿外天光晦暗,风饕雪虐,仿佛这冬日漫长得没了尽头。

就这般反复着,她仿佛能清楚感受到,有什么正在从她体内悄然流失。

冥冥中她觉得,这些人应当是来接她了。

其实早该如此。

身为裴氏女,三年前被困宫中,她就应如爹爹那般早早自行了断,以保全裴氏百年清誉。

苟活至今,她不过是…有一些不甘心而已。

兴许就是因这一些些的不甘心,每每睁眼,她以为自己已成一缕孤魂,或是随着梦中场景回到过去,却又会在病痛与严寒折磨下清醒知晓,她还活着,一切没有重来,也不会重来。

想到这些,雪竹神色逐渐清明,撑扶着床榻勉强坐起。

不知云雀给她喂了什么药,她感觉比之前好转不少,正欲问些什么,却先注意到了殿外跳跃着的冲天火光。

她眸光一凝,心头忽紧:“是威远军打进来了吗?”

云雀忙点点头,可又摇头:“威远军是已攻进洛京,可宫中竟藏有贼寇,今日军兵未至,宫中就已大乱!”

她回头往外望了眼,握住雪竹的手,飞快道:“娘娘,先别说这些了,您现在身子如何?可能走路?宫中现下乱作一团,保命要紧,您——”她停了下,又改口,“咱们得赶紧寻个安全地方躲起来!”

雪竹心中微顿,不过瞬息,脑中已转过无数念头。

“嗯。”她面不改色地点头应下,并提道,“后院树下有口枯井,不若去那儿躲躲。”

云雀对那口井有些印象,那井虽不算深,但因在树底,平日往下张望也难看清,更别提夜里了,倒是个暂避的好去处。

见她意动,雪竹又补了句:“我记得偏殿杂物中还有麻绳。”

“有麻绳?那太好了,事不宜迟,娘娘等着,奴婢去取。”

云雀手脚极快,不过少顷,便寻了麻绳回来,眼见外头火势愈演愈烈,她不由分说,便拉着已自行起身、连桌上清粥都已喝完的雪竹往后院跑。

到了后院,云雀动作利落地将麻绳紧绑在树根上,另一端则系在雪竹腰间。

雪竹抓紧绳索,一截一截慢放,沿着井壁小心往下。

云雀颇有些担忧地在井边照看着,却不知,这并非是她头回下这枯井,就连何处有可以借力的缝隙与凸起,她都记得十分清楚。

待平稳落至井底,雪竹喘着气,解开身上绳结,让待在上面的云雀将其收回。

而就在这时,漆黑夜空中忽地闪过一道刺眼白光,看起来……像极了某种信号。

就着这道信号光亮,她清楚看到云雀也抬了头,且搭在井沿上的手不自觉攥紧。

果不其然,白光散去,她便听到云雀在井口匆促地说了句:“娘娘,奴婢忽然想起还有些事,去去就回,您藏在此处,切勿发出声响,放心,奴婢一定尽快回来救您!”

雪竹对此并不意外,只仰着头,轻声应好,随即便靠着井壁,屈膝坐了下来。

她静静凝望着眼前漆黑,过了会儿,又紧紧闭上眼,不知在想什么。

嘀嗒、嘀嗒……

树梢上的余雪融化成水珠,从残枝滴落至井底,在这静谧间隙发出清脆声响。

雪竹默数半刻,蓦地睁眼。

井上已无人声。

她往前,跪坐在地上沿着井壁摸寻。

在摸到熟悉的月牙状罅隙后,她将松动的砖石挪开,从里扯出先前藏好的锚绳。

早从决意逃出大昭皇宫开始,她便将清秋宫里里外外探查了个遍。

这口枯井,她亦上下过好些回。

她知道这枯井底部比井身要宽敞许多,如若藏在井底,外面的人除非亲自下来搜寻,否则很难察觉,虽不能长久躲藏,危急关头倒能用来避祸,是以,她在这井中藏了锚绳,以备不时之需。

而眼下,便是那个“不时”。

她用力将锚绳往上抛,锚定后拉了拉,便抿着唇,开始往上爬。

这是口青砖井,因年久废弃,井壁的砖石并不平整,甚至还有开裂的缝隙,故有许多可以借力之处,平日雪竹稍稍费些工夫便能上去。

然今日她大病初醒,还未好生将养,身体仍极为虚弱,加之天寒地冻,每往上挪一寸都极为艰辛,不过须臾,她面色便苍白如纸。

可她心知,这一刻她已经等了太久,如若错失,便再难有此良机了……

于是云雀半路想起树上绳索未解,咬牙犹豫半晌,还是决定折返回清秋宫时,看到的便是高大枯树下,井口处竟猝不及防攀上来两只被磨出血痕的,清瘦的手。

“……”

她呆若木鸡,一时都不知从哪里开始惊诧比较好。

明、明明那麻绳还绑在树上,收回来的那截也被她扔在了树底,她便是因着想起这茬,怕贼人看到发现井中有异,才放心不下折返回来的,怎、怎么会……

她快步上前,见井边的人确是雪竹,也顾不得多想,先搭了把手,将人给拉上来。

“娘…娘娘,您这是,您怎么上来了!”

雪竹瘫软在地,一半还倚靠在云雀身上,胸腔剧烈起伏着,止不住地喘气,显然还并不能出声。

可她心底的惊讶也并不比云雀少。

事实上,云雀折返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不过在看到树底麻绳的那一刻,她心里便生出几分了然,还有几分莫名而来的暖意。

缓了好一会儿,她终于歉然开口道:“云雀,多谢你这般帮我,可我不能藏在此处。”

“为、为何?”云雀不解。

“……世人眼中,我乃伪帝后妃,即便今日藏在此处,侥幸不死,来日江山易主,你可知我会是何下场?”

云雀一怔。

她自然知晓,从来只有子承父位,平顺相继,前朝后妃才能有安稳余生。

有子女者,或可留在后宫安享尊荣,无子无女,则多半青灯古佛,又或陪守皇陵。

可如眼前这般改旗易帜……

这些怕是都不能够了。

她无甚底气地勉强接了句:“可娘娘…娘娘您出身裴氏,裴氏一族如今深得靖王倚重,若是知晓娘娘还活着,定不会不管娘娘的。”

“是么,可如今世上,最不希望我还活着的,便应是裴氏族人了。”

雪竹极为平淡地陈述着这一事实,眼底亦是一片平静。

云雀一时哑然,不知该说些什么。

雪竹却主动握住她的手,轻轻摩挲,垂眼道:“云雀,在清秋宫的这三年,若非是你暗中帮衬,想来我撑不到今日,然今日你折返之前,我仍疑你。”

云雀闻言,眸光忽闪了闪。

雪竹仿佛没有察觉:“我知你非寻常宫婢,寻常宫婢的虎口,不会有习武之人才有的老茧——”她看着云雀不自觉蜷手,“亦难寻来那些书册,轻易助我变卖银钱,更不会……翻动我藏于床板之下的禁中舆图。”

云雀背脊一僵,终于反应过来,忽地站起,还往后退了两步。

好半晌,才喃喃道:“原来…原来您都知道……”

雪竹手中落空,神色却并无波澜。

她也并非起初便全然知晓,是去岁她托云雀寻些园造之书,云雀竟捎回一本《彭氏园经》,她才开始生疑。

《彭氏园经》乃园造名匠彭之甫所作,因诸般缘故,旧朝时便被列为**,寻常书肆断不会有。

而云雀捎回的那本,内容完备,纸张绵白,与裴氏书阁中的藏本相比,品相都不遑多让。

有了这一马脚,她稍加留心,想再发现其他蛛丝马迹便不难了。

她也撑着井沿勉力站起,轻声道:“云雀,其实宫中今日这般光景,你仍能来救我,我实有万分感激。”

“同你说起这些,也并非想追根究底,只是想确认,你既无害我之心,那我的去留与生死,于你身后之人而言,其实并无意义,对吗?”

云雀怔怔,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可嘴唇翕动片刻,还是问了问:“所以您…您是想……”

“我想出宫,可否不要阻我?”

沈刻:出宫?没看文案?出不了一点。

走下剧情,下章见面鸟!300只小红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