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坏小孩生存可行性报告 > 第1章 北京

坏小孩生存可行性报告 第1章 北京

作者:金喜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5 07:01:47 来源:文学城

剧组在楚雄选角,我在附近饭店打工,工资一月两千,选角导演注意到我,递给我一张名片问我想不想来北京。我凑了凑自己的存款,想着自己才十八,便去了。我就是那么来到北京的,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

演播厅内寥寥的工作人员静谧着擦肩,这位嘉宾有一副让人平静的好嗓音。

访谈即将进入尾声,采访者身姿前倾,全程都以一种倾听、等待的姿态与他对视。

“明白,”听到这话,采访者同他点了点头,目光则遥远得像是探透了那个年代,“那您认为踏上演艺之路的历程是机缘巧合下命运的安排吗?您觉得这条路对吗?”

要说经得起银屏拷打的面孔果然不俗,面前单人沙发上独坐的男士有张挂得住浓墨重彩的好皮囊。他坐在盛馥正对面,语调款款而宁静,神态赤诚而多情。

“我信命。”他很快地给出一个答案,自顾自地点了点头,停顿几秒后补充上后一问答案,道:“我不太想去怀疑她。”

盛馥敏锐地抬头看向他,并未错过那一晃而过的犹豫与失神,她宽慰地冲他笑笑,道:“相信你总会找到答案。”

那人向她点了点头。

盛馥继续道:“我们了解到您在演艺历程中曾留给银幕三年时间的空白,那么是怎样的原因导致您在一名演员最为宝贵的黄金窗口停滞接戏,转居幕后。”

演播室内仿佛所有杂音都被收拉系紧装在口袋,场内所有工作人员几乎都同时在心里默默倒吸一口凉气,这份沉默似乎延续了很长时间,但其实没有。

演播厅擦得反光的地板的映衬下,他说:“总需要给自己留一些时间。”

“用以?”

“等待。”

“又是什么样的契机催动你重归幕前。”

“时光宝贵。”

“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那么你的回答是?”

陈三确回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盛馥回以浅淡微笑,动手合上膝间扉页,抬眼凝视镜头,口齿清晰、朴实自然。

“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感谢收看本期《执耳者》,我是主讲人盛馥,期待我们,下期再会。”

“——收工!辛苦了各位老师们。”现场导演一声令下,现场工作人员同松一口气,演播厅内人群流动起来。

陈三确站起身将身上的夹克脱下递给服装师,随后便摊开手同盛馥相拥:“辛苦了盛馥,我听说了这期选题致使你跟总编室闹了点矛盾。”

盛馥笑着拍了拍他肩:“消息传那么快,老梁这是给我下马威呢。”

——《执耳者》乃台里开辟出的一档新兴访谈类节目,访谈者皆为行业内个中翘楚。

文无第一,本身娱乐业就是选题过于粉红的类目,送审过审中途与总编室闹点笔杆子矛盾也是合乎情理,谁料这次选题还没送上总编室,半路就给老梁拦下了——老梁是她直属上级,也是她名义上的师父。

梁硕打回选题的理由也看上去合乎情理——虽然陈三确在银屏首出道作品就迅速在当年割获重量级奖项,却后劲不足,后续作品虽然水平发挥稳定,但皆是些叫好不叫座的泥流电影。演艺圈较他资历更厚,才华更精的前后辈并非没有,执牛耳之于陈三确,是否有些不论不类。

然而访谈并没那么简单,一场直播间准备工作尚且繁琐,官方平台的访谈又岂是儿戏?

近年来演艺圈人士频频爆发丑闻,舆论花边不是插足就是吸毒。演员脱离银屏极容易变成空壳子,如若问不出什么精准言论,一场访谈就极容易变成投石问路的笑柄。

高质量采访近些年来数量锐减,娱乐业选题粉红报价铄金,手握重奖项演艺人士哪一个身后的经纪公司不急着吸金,电视台还需远视于地方台。

站得更高,所以看得更远。

身为“一媒之主”,需拔高、需引领、需鞭辟入里——说白了就是需装逼、需脱颖、需脚踏实地。

——那娱乐业选题就做不得吗?

绝非如此。若论鳌头之于娱乐圈,陈三确的确资历尚浅,但论个人故事性、传奇性乃至于时势造英雄的可探究的内容张力程度,陈三确都是娱乐版当之无愧的唯一人选。

盛馥能想到的在新闻行业深耕三十多年的梁硕不可能没想到,与其革新于选题,不如遗憾自己没有一个传媒大学毕业的外甥。

对于被老梁打回的选题,盛馥早有所料,她将选题一字不改地抄送回总编室,仅在末尾添补一句——霍祖毅近期出狱。

真实乃新闻第一要义,但热点与冲击才能让数据可观漂亮。

台里总编室是个特殊位置,职能权威,却并非是个闭目塞听的部门。

盛馥求学历程不顺,当年与她同届入台的实习生都要较她小两岁,她在那时得到梁硕赏识,进台后由记者做起一路提拔至今,盛馥是个通人情的人。

选题送上后便选了条爱马仕丝巾做完艺术装裱后送货到梁夫人手中,又在单位食堂截住梁硕,又赠了他一本最早出版的都梁题字版《狼烟北平》,里面甚至还有部分都梁手稿——台里重播《亮剑》时梁硕提到过他年轻时尤其喜欢都梁,也提到过他大学是在山西,大二那年看完都梁的《狼烟北平》才来的北京。

盛馥将包装袋垫在书下,笑着同他解释,总编室拨出的预算有限,预算内又有话题度的实在只有陈三确一个。二十分钟的午饭时间梁硕不笑、不语,意思同样十分明确——不认可、不同意。

梁硕收好碗筷就要离席,盛馥言笑晏晏地夹了一筷子鱼香肉丝,再抬头时还是挂起一张笑脸,而后便也同他一齐走出食堂。

总编室的审批下来了,选题通过了,盛馥联系好班底,节目照常开拍。

盛馥结束采访收尾工作,站起来要送陈三确到地下停车场,二人同程至电梯。

“那行,如果有需要我出面配合的随时联系……”他说,“你们兄妹吃得惯徽菜吧?”

“你找我哥啊,”盛馥了然,“对我来说太重功了,我哥可以。”

陈三确同她点了点头:“约的明天,但离你实在有点距离,想你午休应该也没那么空。”北京实在太大。

“我最近确实太忙。”盛馥连留他吃个便饭的时间都没有,疲惫地转了转眼。

电梯门开,陈三确闻言冲她笑了下并抬手示意她留步:“那我恭喜你事业迎来第二春。”

三十而立,盛馥在电视台蹉跎了十年之久,《执耳者》是她第一档独立接手的栏目。

“谢谢,”盛馥停下脚步,“那我祝你继往开来。”

……

陈三确业已离京多年,他也远没有像盛馥那样耳聪目明到手眼通天的程度,采访外的出狱一事实属在他意料之外,不过他此番回京目的的确不算单纯——他得在北京拜访个人。

——

电话是在他回京前一天打来的,接下电话后那头便呜呜咽咽地凑不出一句整话,陈三确则在她夹缝中的“三……儿”听出那人是谁。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陈三确有限的资产在首都群英荟萃的资产不在一个量级层面,但回到楚雄这种四线城市那可够不少人攀附。

陈三确没有菩萨心肠,皱眉看了眼屏幕,很快挂了。

铃声再次响起,这回是门铃,这种诱逼式的靠近几乎代表了一种不祥的号角。陈三确看着屋内显示屏里框出的半身画面——郑丽娟站在屋外,原先清丽的几重眼皮被哭肿沉沉盖住眼睛,面容显得无比疲惫,行至中年,郑丽娟却穿着身几乎只有老年人才会穿的暗绒花外套。

陈三确在她灰败的面容上停留几秒,还是开了门。

陈三确仅在北京、楚雄置了两处业,原先留在楚雄置业的目的仅是留用作婚前财产——一幢两层木制洋房,谁曾想在楚雄停留的时间比北京还要长。

“怎么来的?”陈三确不是什么乐于客套的性格,也无什么先后辈尊重逻辑,替郑丽娟开了复杂的院门,随口就问。

郑丽娟还哭着,见他开门就跟见着青天大老爷做主那般委屈,见他提问便雨夹雪地开口:“走路。”

郑丽娟家住离楚雄30多公里的小白喇,陈三确看了眼她沾灰带土的裤腿,没说什么点了点头。

陈三确领她到院子里的凉亭处坐下,信手给她泡了盏花茶。院内留有水榭装置,他平时疏于打理,院中一派落败的意思。

郑丽娟不是他的什么亲戚,是他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农村老师更替不会那么勤,部分老师甚至能从一年级直带到六年级。后来陈三确毕业,双方自然断了联系,再后来陈三确成名,双方……或不如说是单方又联系上了。

“喝点,”陈三确将茶碗推至郑丽娟手边,“慢慢说。”

郑丽娟接过茶碗,殷勤地喝了一口。

她女儿兰卉高二时认识了校外的一个男生,出手阔绰,他向兰卉谎称自己有20岁,正经营生。兰卉年纪轻,也不算是个会念书的,脑子不算机灵,三两句便信了。恋爱后他扯谎店里生意出了问题,需要现金流,兰卉就这样被他带着认识了毒品,兰卉被他带着贩毒,又被引诱往校园着手,后来在女厕所被人举报。

兰卉今年18,那个声称自己20的男生实则刚满16。

陈三确安静地听完她的转述,饮了口茶直接说:“找律师。”

照郑丽娟这个哭法,不会不明白她家的事儿是实打实的要用钱解决,走到打官司这一步哪会是哭一哭人情疏通能解决的。

郑丽娟被他装傻的诘语慑住了,尴尬地找补:“那些律师都是骗钱的。”

好歹也是当过老师的,真是世道黄凉。

“我找的就不骗钱了?”陈三确笑着反问,“我找的也是骗钱的吧。”

郑丽娟听不出他话外的讥讽,更低姿态道:“三确……”

“郑老师,”陈三确直接打断道,“人情不是那么好欠的。”

郑丽娟眼见他没有要出手的意思,自暴自弃道:“我家没钱了。”

即是长辈,又为师长。陈三确本不该如此不体谅。

陈三确垂下眼帘,吹开茶碗上飘着的叶片,五指合拢指向门口,请吧。

陈三确向来反对鼓吹职业伟岸,什么蜡炬成灰泪始干。

农村教师向来没什么职业修养,甚至没有个人修养。公立学校还好说歹说能碰上老教师,私立学校只需托亲问友地同校长朋友打点一下,什么大字不识的退岗中年上任都是常有的事。更别说体罚、打骂这类在学生身上直意发泄的行为。郑丽娟是此典型。

郑丽娟在他眼被茶碗盖住的间隙愤愤地瞪他一眼,平铺直叙道:“我家老兰得了软骨症,阿卉被抓后他就告诉我,如果兰卉放不出来,那他也没有活下去的打算了。”

陈三确姿势并无变化,仅缓缓放下茶碗,平静地看她。

郑丽娟抓着带来的包,愤恨地走了,临走到院门口又像是想起什么,迟疑地慢住步子,回到凉亭将包里套着密封袋的腊肉放在桌面,在他面前停住几秒,还是走了。

她先生兰贵山也是陈三确小学的一名教师,教英语。郑丽娟家里跟校长亲缘关系走得近,夫妻二人下岗后就一同入职,不同于郑丽娟遇糟心事时将全班试卷踹进垃圾桶的“孤勇”,兰贵山是个满怀教学热情的老师,他似乎不曾想过有生之年还有回校的机会,因此格外惴惴地对待这份工作。陈三确是他带的第一任学生,那是他还将B念成菠。

陈三确小时候日子过得苦,除了中午学校那顿就再无其它。兰贵山得知他吃不饱饭,就在每天放学前去学校食堂自带腊肉替他多蒸碗饭。

陈三确怔怔地看着塑封袋口的锯齿。

院内再次传出动静,是电话拨通的声音。

“喂老麦……”

哇晒在北京的最后一天,还是心一拧下死心把第一章发出来……放弃完美主义啊啊啊啊坚持坚持坚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北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