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坏壤 > 第2章 1923

坏壤 第2章 1923

作者:春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2 05:18:00 来源:文学城

1923年,上海。

这一年并不太平,土匪横行,军阀割据。

百姓们个个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过日子,吃完这顿没下顿。

沪城应家近日也不顺心,可他们担忧的并不是温饱。

传闻应家二爷前几日莫名失踪,应老夫人派人去寻,却寻来了断掉的半截身子。

当家的突然暴毙,对于一个兴旺了几百年的名门来说,可是不祥之兆。

应老夫人惴惴不安了几日,当机立断去城外请了一个半仙儿来给应家作法。

那半仙儿却说要一个八字属阴且未□□的姑娘与二爷冥婚。

二爷在地下有了伴,自然不会化作厉鬼破了应家百年的风水。

于是,应家高价悬赏二太太一事一夜间传遍了沪城。

在几年前,纪与青家中也算小富,一家四口靠着茶馆的生意过活。

可这几年国家欠了巨额的外债,洋人的东西也一股脑地传进了中国,四面八方挤压着他们生存的空间。

没有撑过三年,纪与青家中破产。

就在纪与青父母愁赚钱的出路时,应家一个仆役提着篮子就进了她的家门。

这个仆役唤作冯嫂,在纪与青父母尚未没落时,便与她熟识。

“别的不说,这沪城内八字属阴未□□的姑娘这么多,要不是我把你们当成亲阿哥亲嫂子,不然这等好事哪能轮到咱头上,侬说是不是呀?”

冯嫂从兜里抓起一把瓜子就磕了起来。

听到这话,纪与青父母面露难色。

“这不是卖女儿吗?爹娘,你们不能这样。”

纪与青弟弟直接拍案而起,怒视着冯嫂,将纪与青护在身后。

此话一语刺破了他们二人的痛处,刚想否认就听见冯嫂叽喳说个不停。

“噫,你这孩子不懂不要瞎插嘴呀。”冯嫂越过弟弟,将纪与青从他身后拉了过来,接着絮叨。

“与青啊,现在这年头侬也晓得,都不好过。眼下有个顶好的机会,好吃好喝嫁给大户人家做太太,不愁下半辈子的着落,留下点钱给侬阿弟攒嫁妆,这多好的呀。”

话音刚落,一屋子的人都沉默了。

纪与青抬眼看向父母,又看了看弟弟,一切便都明了了。

她虽然并不认同冯嫂的那些话,但家中已然负债累累,弟弟尚能出去卖苦力贴补家用,反观自己肩不能提手不能扛,也没个可以傍身的生计。

算来算去,自己唯一的用处好像只有嫁个好人家,换取个好价钱。

她不知道这条路对与否,实则也看不清这条路的未来。

纪与青还是跟着冯嫂回到了应家。

她跪在应家府宅的中堂里,抬头便能望见应老夫人不苟言笑的面容。

老夫人年轻时本是京师丞相家的三小姐,和应老爷子成婚后跟随他来到了沪城。

荣辱一生八十有余,她熬走了丈夫,熬走了妾室,熬走了自己的亲儿子,只剩下几个不成器的孙辈。

唯一一个成大事的老二,才当上应家家主没两年,就死于非命。

每每夜半梦醒,她总是坐在院中的竹椅上,望着月亮哀叹。

应家百年兴衰,真的要毁到她手上了吗?

自然是不能。

她将一生的骨血全部融入应家这座府宅,自然不会允许这根命脉断送在她的手里。

于是,她便寄希望于眼前这个年仅十六的少女。

这姑娘眉眼间像极了她年轻时的样子,想当年整个京师,她相府三小姐可谓是风头无两。

应家三姨太扇着蒲扇,扭着细腰走到纪与青面前,用手背轻轻扫过她滑腻的小脸,左右看了看,轻啧一声。

“这等姿色就这样给二爷了,当真是可惜。”

四房夫人听后掩面嗤笑道:“三嫂,可不敢这样说话。万一二爷相中了,听到三嫂觊觎他媳妇,夜半找你去呢。”

话音刚落,应老夫人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她用木拐敲了敲地,冷眼扫过二人,轻咳了一声,说道:“看着不错,尽快准备吧。”

冥婚当晚,应家又将半仙儿请过来,专门照看风水。

可半仙儿却说需要给新娘子开光,不然到了阎王殿,功曹司也不会给这俩新婚夫妻登记在册。

应老夫人问何为开光,半仙儿却说须得在阳间给新娘子开了苞,到了阴间才能和二爷结为夫妻。

听闻此话,应老夫人大怒,这等事若是传出去,岂不是丢了她应家的脸面。

应家二爷怎么可以娶个破鞋做正妻?

半仙儿眼见此计行不通,眼珠滴溜一转,谎话张口就来。

他拿自己祖上三辈的基业做担保,若想冥婚,必修得此法。只不过此事可以让自家人代劳,比如应家三少爷。

应家孙辈除了二爷还有老三和老五,都是三房底下的儿子,一个成日花天酒地,另一个却是榆木脑袋。

应老夫人听罢后稍稍思忖了片刻,看着眼前不争气的老三,终于松了口。

窗外人影绰绰,纪与青身着喜服端坐在喜床上,可宽大的袖中却藏着一把锋利的剪刀。

方才他们的谈话声并未遮掩,穿过窗檐的缝隙传到了她的耳中。

一字不落。

原本冯嫂告诉她,嫁到应家当一辈子的金贵寡妇,吃香喝辣不愁下辈子的生计。

可事实却给了她一个棒槌,这压根不是一件活命的差事。礼成之后不仅小命不保,死前还要被一群畜生凌辱践踏。

门外猥琐的奸笑声愈近,她甚至能看到应家三少爷消瘦的身影,后面还跟着一个大腹便便的男人。

她想那应该就是那个满嘴胡话的半仙儿。

纪与青也说不上怨谁,只是觉得有一口咸腥哽在喉头,手心渗出一层冷汗,她抻开袖子使劲擦了擦手,攥紧剪刀柄。

她只有一个念头,就算自己活不了,也要拉上几个垫背的。

深夜的风像是刮骨的刀,附在骨缝里无孔不入。

纪与青觉得有些冷,她蜷了蜷身子,缩在了床脚的一边。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看不见的一角,某扇窗户被偷偷撑开了一条缝。

眨眼间,一道黑影从窗外蹿了进来,一把捂住了纪与青的嘴。

那人动作极快,像是静谧夜中流窜的黑猫。

她与那人仅有一掌的距离。

隔着微弱的呼吸,亮黑的双眸直直撞进纪与青的眼里,像是浸满了水的黑棋子。

“想不想逃?”

那人低声问。

一切发生的过于慌乱,门外脚步声愈近,窗花将外面几人的暗影分割开来,有种狰狞的诡异。

他们马上要进来了。

来不及思考,纪与青重新望向眼前的这个陌生人。

烛火映亮了他墨黑的眸子,像极了小时候过年燃起的烟花。

鬼使神差的,她点了点头。

顺利逃出应家后,纪与青才知道那人叫做阿择。

据他所言,自己原是应家四房里的下人,受不了四姨太的欺凌,一连几月薪水发不下来,家中老小吃不上饭,日子实在撑不下去了,可卖身契就像一座大山将他压得死死的,无奈只能趁着夜色逃离这吃人的魔窟。

结果却远远看到半月前就死绝的二爷娶新媳妇,于心不忍就把她救了出来。

纪与青听完这一番说辞,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却又说不上来。

她仰头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小麦色的皮肤,面相方正,眉骨锋利,眼睫黑且直,长长的在眼睑处打下一片阴翳。

与方才不同,现在的他多少带了点疏离感,实在不是很像一个下人。

“今晚他们发现你不见了定会寻你,外面又在打仗,这里暂时待不下去了,最好今晚就走。”阿择垂眸看着纪与青,晚风吹起他额前的碎发,眸中是无可撼动的坚定。

纪与青知道,她必须走,越远越好,最好永远也不要回到这座城市。

只是血液中仍留着始终割不断的东西,她挂念无所依的父母与尚且年幼的弟弟。

心中挂碍着亲人,待走到码头时,最后一张船票已被人买走,今晚无论如何都逃不出这偌大的上海了。

冷风吹彻,纪与青环抱住自己的臂膀,妄图获取一丝暖意。

逃出应家后,为了不那么显眼,她把红艳艳的喜服脱下扔进了草垛里,如今只着一件单薄的里衣,冻得她瑟瑟发抖。

无奈之下,阿择将她带到了一间小院里,他说这间院子的主人出国留学有一段时间,暂时是安全的,待今晚过后,明日再趁着天黑坐船离开这里。

进入堂屋之后,纪与青发现这间院子整洁得不像人住的,安置的家具也都是上等的花梨木,一看便是某个大户人家少爷小姐的院落。

她蹙了蹙眉,自阿择救她出来之后,便始终有股疑虑横亘在她心头。

可眼下这般情况,也分不出其他的心思去深究阿择为何会将她带到此处。

这个与他的身份格格不入的地方。

纪与青摇了摇头,忽而瞥见一旁桌上放着一沓报纸,细细看去有些眼熟,好像是前几日刚刚查封的晚报,说是当中有不法之徒宣扬什么主义思想。

而查出来竟是一些学生偷偷印版的报纸,这几日街头尽是穿着黑色制服的人在严查。

报刊和印刷厂查封了一家又一家,百十号工人被驱赶,弄得人心惶惶。

可这沓被查封的报纸怎么会出现在此,这间院子的主人莫非······?

纪与青不敢再想,她装作没有看见,转身走向阿择。

阿择掸了掸身上的灰,从橱柜里抱出一叠被褥,为她铺好床铺,嘱咐她若是有人敲门千万不要应,最好连灯都不要点。

纪与青疑惑地歪了下头,问道:“你不在这里住吗?”

听到此话,阿择顿了一下,他摇摇头,说自己自有去处。

“你能不能留下来陪陪我?”

纪与青不知为何,眼前这个男人总给她一种莫名的安心感。或许是那一双眼睛,漆黑的双眸像是镇定剂,每每看去总会抚平她内心的不安。

阿择并没有回话,只是低头看向她。

面容白皙,显得整张脸都淡淡的,就连一双黛眉也衬得毛茸茸的。

双颊有些微红,许是被冷风刮得,这几日虽是暖和了些,可晚上还是有些冷。

眼睛也水汪汪的,眉间还有颗小小的红痣。

他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个小姑娘也才刚满十六岁,身条还未长开,竟已被逼着做了冥婚的祭品。

阿择其实并不叫阿择,他本是应家二爷,应则闻。

因受不了应家一窝的封建残余,也不想当劳什子应家家主,于是便捏造了自己假死的谎言,乱葬岗里随意扒出的半截尸体成了他的替身。

正想北上,却听闻丧心病狂的应老夫人要给自己冥婚。

他于心不忍,临走之前还是回到应家把这个可怜的小姑娘救了出来。

待他回过神时,看着眼前可怜巴巴攥着他衣袖的纪与青,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也不知自己怎会如此有耐心,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自己所剩无几的耐心早已在应家的二十余年里消磨殆尽。

应则闻还是留了下来,他给了纪与青一些银钱,让她留着在路上傍身。

可纪与青咬死不收,自己能从应家逃出来已属万幸,怎可再收旁人的半分银钱。

何况他也只是一个艰难求生的苦命人,从哪弄来这么多钱。

第二日一早,应则闻便早早出了门,为她置办好几套衣物和一些吃食,还将昨日的银票偷偷塞进了包袱里,可就当他重新推开院落的门时,只看到桌上留着的一封信。

轻飘飘的,好似纪与青温温软软的声音。

信上只有寥寥几句。

阿择先生的恩情无以为报,乱世之下,若有缘再见,定结草衔环以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