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徊明 > 第6章 顾严府问话

徊明 第6章 顾严府问话

作者:jas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1:20:40 来源:文学城

顾严的府第位置与顾氏祖宅相距甚远,算得上中上,且一个四品官员住三进宅院也不为过。红瓦白墙,门脸还是新的,台阶边上插着香,这是迎故人回宅的仪式。

门口地上还残留着些脏乱的足迹和零碎的物事,应该是上午一群人进出造成,只不过因为家主人陡遭大难,仆从人人慌乱来不及打扫,主妇和管事暂时顾不过来所致。

陆修三人很快被迎进去,这个时辰了,家中要搭的棚、设的灵堂也都已经大致差不多了,管事仆人仍在忙乱,家主人却可喘一喘气了。

陆修并非故意要凑这个时间,只是他时间紧迫,而人在情绪波动之际,最易出错。

顾谨匆匆出来迎人,比之早上接棺,此时顾谨脸上的悲痛收了一大半,看上去反而真实顺眼得多,他自我介绍道:“在下排行顾家第二,在家便管些庶务。大哥突遇不幸,家父命我与三弟前来帮衬大嫂侄儿。”

他带着陆修三人先去灵堂拈了香,灵堂中是一个与顾谨面目略有相似的三十左右男子答礼,顾谨介绍:“这是三弟顾端,大嫂去了会客厅等候推官。”

顾夫人钱氏坐在会客厅里,身后站着一个眉眼秀丽的丫鬟,应是她的贴身丫鬟,见三人来了,钱氏挥挥手,低身说了两句话,那丫鬟便向外走去,走到离厅门有二十步远时才站住。

钱氏是四品诰命,见推官不必相迎或行礼,不过态度倒是客气:“推官大人和捕头们前来,必是有问题要问。若能早日缉拿凶手,为我夫君报仇雪恨,我愿意配合。”

陆修看着她,只见她悲痛中仍然情绪稳定,只是看也不看顾谨,目光淡淡地垂落面前地上。

顾谨迎进三人之后,便请三人入座,自己也坐在一旁,见状也说:“小人也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周捕头看了一眼陆修,见陆修不言,便按流程开口问道:“你们可知道顾大人生前与谁结怨?有无仇家?或者是得罪过谁?”

钱氏与顾谨都沉默了一瞬,钱氏低头道:“夫君一直居住在京城,婚前的事我不晓得,婚后他继续刻苦攻读,直至中了进士外派为官,并不曾听说与谁结怨。至于在任上的时候,家无背景,要做出些成绩来必是要得罪些人,但都是小恩怨,便是再大的仇恨,也不至于杀人这般……”

顾谨也道:“得罪些当地官员或豪绅,最多也是使些绊子做些阴毒的圈套,但要杀朝廷命官,这……”

赵捕头问道:“仇家呢?顾夫人、顾二爷能不能想到,顾大人会不会有仇家?”

钱氏抬头想了想,摇摇头:“夫君没有跟我提过。”

顾谨也摇摇头,有些歉意:“我其实只是少年时和大哥相处过一段时日,后来大哥便出外求学,之后就几乎没有相处的机会了。直到前年大哥回到南京,但大哥公务繁忙,也只见过几次而已。”

他们都闭口不谈家中情况,这也是正常的,家中丑事外扬,受到损伤更大的便是自家,有什么仇怨更适合关起门来斗个死去活来。

陆修仔细看着钱氏,钱氏微微垂着头,似乎对陆修的目光感到不适,几次想说话,又忍了下去,顾谨却并没有发现什么似的。

陆修忽然问道:“章文汉如今在哪里?”

几乎在同时,钱氏和顾谨都抬起了头,顾谨脸上的神情是紧张中带了点不在意,钱氏则目光中迸出惊怒和疑虑。

顾谨见陆修只问了这么一句便没有下文,过半晌才答道:“不知大人提到章氏舅舅有何缘由?他自年前出狱后便一直住在母亲置下的城南庄子里养伤。”

陆修问道:“什么伤?”

顾谨停了一下,方答道:“他在狱中被打断了腿,养的时候没有好好将养,因此跛了。还有身上也有些伤。”

这话很是春秋,狱中养腿伤岂是那么好养的,再加上有顾严的关照,想也不必想。

钱氏抬眼看着顾谨。

陆修也看着顾谨:“顾二爷,顾四爷和章文汉感情很好罢?”

钱氏咬紧了唇,顾谨点点头:“章氏舅舅与小四年纪只差六七岁,小四小时候大多是章氏舅舅带着他玩。”

陆修又问:“这么说,顾四爷小时候章文汉一直住在顾府?”

顾谨有些犹豫,却也答道:“外祖母身体不好,章氏舅舅是幼子,小时候便一直是母亲照顾的,小四七岁时章氏舅舅到京城读书,便借住在顾府。后来屡试不第,外祖父去世,他便回了南京在应天府谋了个吏职。再后来……”他看了一眼钱氏,模糊地说道:“犯了事,入狱三年,年前刚刚才出狱。”

陆修不动声色:“因为顾严顾大人查出他贪贿和放贷,且殴打百姓致伤?”

顾谨其实听他提到章文汉便知道陆修知道这件事,事实上此事知道的人不少,顾严从来没打算给继母章氏一家留什么颜面,抓捕章文汉还是顾严回京述职时专程绕道南京来办的,名为探亲实际“大义灭亲”。

陆修心里记上一笔:顾严是怎么知道章文汉贪贿放贷的具体事项的,是顾氏家族里有人告诉他的呢?还是应天府或六部五寺有他的人?贪贿和放贷如果没有致人伤亡罪名不算很大,如果运作得当完全可以避开,而且章文汉其实很小心,胆子也不大。可是顾严一丝一毫也不肯放过,可见得顾严与章氏继母仇怨极深。

此时顾谨只得苦笑一声:“原来陆大人知晓此事。”

陆修点点头,补充了一句:“章文汉入狱之后,章文汉之母本来身体不好,很快便去世了。”

顾谨一怔,叹了口气:“章氏舅舅是外祖母的幼子,一向最得她疼爱,老人家本来年纪已大,身体不大好,如此忧病交加,因此……”

陆修点点头,不再继续,却转向钱氏:“我想问一问令公子。”

钱氏正神思不属,闻言反应了一会儿才不满道:“我儿年纪尚小,只埋头读书,家中事从不与他讲,他什么也不知道。”

陆修面无表情:“十二岁不小了。再则父亲遇难,儿子再小也该站出来顶门立户,另外,顾夫人,有些事也许你不知道,他却自有来路知道。麻烦两位请小公子出来吧。”

钱氏神情抗拒,顾谨却劝她:“大嫂,便让陆推官见见树儿也罢。”

钱氏抬眼看他,目光冷漠,顾谨却不以为意,只道:“树儿已经十二岁,听说大哥从来不娇养孩子,大嫂也是贤德善教的母亲,如今大哥故去,虽知树儿是你唯一依靠,却也不能让他只长于妇人之手。”他转头吩咐门外小厮:“去请小少爷过来吧。”他语气甚为温和,充满了叔叔对侄子的关心。

钱氏待要阻止,见到面无表情却明显坚持的陆修,还有略含兴味的赵捕头,咬了咬牙没再出声。

随同顾小少爷顾树一同前来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与顾树年纪差不多大的小厮,眉目甚是清秀,站在会客厅门口便住了脚,听指示回身走到院子里丫鬟身边站着;另一个年约三十许,身着深色直缀,伴在顾树身旁一起走进了会客厅。

钱氏看到他,微微松了口气。

顾谨见钱氏没有介绍的意思,便对陆修道:“这便是我大哥的儿子顾树,这位是顾理,是树儿的武学老师和护卫。”

顾理躬腰行礼。

顾树继承并优化了顾家人的长相,不仅端正俊美,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俊气,虽然神情中带着悲伤,还是很有礼貌地俯身行礼。

陆修站起身来,并无寒暄,直接便对顾树说道:“自太/祖皇帝以来,从无以民杀官之举,特别杀的是四品官,且在南京最热闹的大街上当街击杀。由此可见,杀人者宁可粉身碎骨、宁可犯族诛大罪也要杀了你父亲。这并不是小小恩怨或者误会可以解释的,只能归之于,仇恨极大极深、非如此不足以泄愤。你父亲,为何会与人有这样巨大的仇恨?”

他这段话说得并不快,钱氏一时没反应过来,那个三十许的男子阻止了两次,但说也奇怪,陆修不但没有被打断一个字,而且字字清晰入耳,那两次阻止的声音反成了可以忽略的配音。

顾树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他一进门刚行完礼还没站直身子便听到陆修不由分说的控诉,本来的伤心欲绝变成激愤,冲口而出:“刁民做恶,哪有道理可讲,与我父亲何干!”

陆修立刻跟上:“为何刁民不杀别人偏偏要杀你父亲?”

顾树反击:“因为他们惯会把不幸归罪给别人!”

陆修问:“什么不幸?”

顾树道:“河道决堤不过是天灾!”

陆修迅速接上:“天灾**向来不分彼此!你焉知是不是**更厉害?”

顾树大怒:“你是何人,竟敢污蔑朝廷命官!我父兢兢业业治理府属,天要降灾,人力能如何?刁民不分是非,你竟敢也胡言乱语!”

两人一应一答太过迅速,三十许的男子反应虽快,却快不过两人的嘴,他伸手要拉顾树,却正好被陆修巧妙的站位隔了一隔。

钱氏终于没有能够再听下去,冲上前来一把拉过顾树,把他掩在身后,愤恨地望着陆修:“出去!我们客客气气招待你们,你们竟如此欺辱我夫君。我要去问问府尹大人,一个预设了立场的推官,有什么资格来查我夫君的案子?!”

陆修的神情从面无表情变得冷淡,他并没有因此后退,而是目光直视钱氏,声音像刀锋一样:“我查案一向如此。顾夫人。”

随后不再看这三人一眼,只向周、赵两位捕头点一点头,转身往外走去。

钱氏因为他的出乎意料的回答而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就看到他大步走了出去。

周、赵两位捕头完全没有想到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河南河道决堤?这是几时的事情?好几年前了吧?和顾严有什么关系?听顾树话中意思,刁民把河道决堤之事归罪于顾严?那这案子……

他们不禁回头看了一眼顾树,这小小少年竟被顾严养得这么天真吗?

是了,他们想起适才陆修劈头盖脸半点喘息也不给他,这少年虽说不曾娇养,但想必也被父母保护得严密,与父母感情深厚,而顾严惨死了才一天,十二岁的孩子完全没有想到过父亲会这样离开,心神激荡不稳,陆修一激,便把心里一直藏着的想法吐了出来。

两人看着前头大步走着的陆修,都不禁叹了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