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怀风 > 第43章 第 43 章

怀风 第43章 第 43 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1:20:55 来源:文学城

43

闻言睁开眼睛的时候,还有点如在梦中的感觉。

他发现自己能驱使手脚动作了,虽然不灵活,浑身发软,但这种踏实感,是之前在沈魄那里没有的。

入目是现代化的病房,病床、仪器、电视机,他这是回来了?

床头摆着鲜花,还有各种营养品,守在床头的母亲大喜过望,忙喊来护士,又是形形色色的人进出病房,冷静一下被填充得热闹,闻言还有点晕晕乎乎。

这是怎么了?

他记得自己昏迷前,好像遇到了地震?

他跟着居委会和村干部去劝说村民搬迁,结果碰上余震,头顶横梁砸下来,他下意识把离最近的一个小姑娘推开,自己却被砸中了?

闻言觉得自己好像喝了很多酒,喝断片的那种,他脑中的记忆断断续续,一会儿是地震前后,乡村支教的光景,一会儿又是沈魄和光怪陆离的民国,他有点分不清哪边才是真实的。

他亲缘浅薄,跟父母的关系也很一般,但现在,那个离异再嫁重组家庭又有了新的孩子,已经好几年没联系过的母亲,居然出现在他的病床前,这也让闻言觉得很不真实。

“你还认得人吗?”母亲轻声问他,大约是看他睁眼很久都没说话,怕他变成弱智了。

“妈。”闻言轻轻叫了一声。

母亲点点头,脸上的喜悦逐渐褪去,母子俩仿佛又变成两个相敬如宾的陌生人。

但是从她口中,闻言才知道,自己昏迷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舍身救人,自己却重症昏迷,成为地震中的先进典型,在他昏睡期间,已经有许多人来看过他,有领导,也有被救的人,还有普通村民,他支教的学生和家长,他们甚至自发捐款,鲜花下面的抽屉里放着成沓的纸币。

“你受到表彰,奖励已经在申请了,市领导跟我说,你这种情况,可以提前结束支教,不管你想继续读书,还是去考公,政策上也会适当给予倾斜。当初你跑到农村,我们就不赞同,你看看这里的环境,还是市里的,也比不上我们那,你好好考虑一下,最好还是……”

“我知道了。”闻言轻声打断她,“我有打算。”

女人瞬间闭嘴,脸上表情也更淡了。

两人像找不到话题硬被安排到一个场合的路人,她觉得自己对儿子已经够有耐心,明明不喜欢,也耐着性子说了这么久。

“对了,还有件事,乡下的房子要卖掉了,你舅舅清理出一些东西,是你外公留下的,说要留给你的,你有空回老家看看,要是你也不想要,我就让你舅舅顺便清理掉了。”

闻言有点诧异,外公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什么东西?”

“我也不知道,听说是个铁盒,里面还有些老照片什么的。”

“好,我找个时间回去看看,你让舅舅先别清理。”

母亲很快回去。

闻言出院的那天,已经是三个月之后,他不仅重症昏迷,还断了几根骨头,伤筋动骨一百天,能全手全脚活着,已经不错。

支教的同事和学生听说他出院,都过来接他,闻言看着他们,不期然想起沈魄。

午夜梦醒,他再也没有回去过,再也没见过那个纸醉金迷,却也大厦将倾的民国。

沈魄,沈家人,郑笙,张元济,老杜,林桂生,司机小吴,沈充,这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仿佛昙花一现,成为遥遥模糊的记忆。

闻言甚至不知道那一段经历是否真的存在过,一百年前是不是真有一个叫沈魄的大少爷,飞扬跋扈,风流倜傥,游手好闲。

又或者,这只是自己在昏迷期间做的一个梦罢了。

舅舅打电话过来,让他去拿老爷子留下来的东西。

“铁盒子都生锈得打不开了,我费了点力气才撬开,还以为老爷子留了什么宝贝,结果就是几张照片,你要是没空过来,我就收拾掉了。”

外公外婆跟子女的关系平平,两个子女也谈不上孝顺,闻言揣测这可能是自己母亲也不善跟他沟通的原因之一,但他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感情自然有所倾向。

这些都是上一辈的事情,斯人已逝,闻言不欲多加过问,忙说自己找时间过去,让舅舅留下东西。

由于他的特殊情况,固然可以提前结束支教回城,但闻言没有提前走,因为这里找老师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时间等新人过来交接,他只是请了个假,回乡下老家一趟。

从前的老房子大多翻新重建了,外公外婆的也不例外,闻言这次回去,除了舅舅递过来的铁盒子,已经找不出从前一丝痕迹。

盒子是老式月饼盒子,确实锈迹斑斑,不过舅舅已经打开过,闻言再开,就毫不费劲了。

里面果然如舅舅所说,只有一沓照片。

几乎全是黑白照,彩色的很少。

有合影,也有单人的照片。

后面还有几张,是拍摄建筑物和一些古旧书籍的。

“不知道老爷子把这几张照片藏得死紧做啥,合照上那个人我也不认识,还有那几张拍书的,我记得以前历史节目也有,根本不是什么独家照片!”舅舅吐槽道。

闻言没有追问盒子里是否还有其它东西被收走了而他不知道,这个问题没有多大意义,如果舅舅真收走了,也不会还给他。

他向舅舅道谢,带着铁盒子回县里宾馆。

在宾馆房间的灯下,他将所有照片一一放在桌上,开始端详还原。

前面是人像,有外公的独照,也有跟外婆的合照,背景有村里,也有县城的,还有两张是在北京圆明园的遗址面前,那时候的外公还挺年轻,不像后面满脸皱纹,他穿着文化衫和西装长裤,叉腰带笑。

闻言知道,外公从前也是个文化人,在北京读过书,特殊年代来到这个小地方,当了小学老师,后来是校长,娶了外婆成了家,一辈子生根,再也没离开过。

照片中的外公,渐渐长满皱纹,多了慈祥,合照里也多了个人,年纪好像比他还大,但背脊挺拔,人也高大,穿着裘毛大衣,西装革履,拄着拐杖,活像上海滩或华尔街的大佬,站在旁边的外公显得格格不入。

后来又有大佬的单人照,背景居然还是闻言印象中小时候的村镇。

他似乎跟外公关系不错,合照里面,两人还跟年轻人似的勾肩搭背,笑颜逐开。

这个人,是谁?

闻言多了疑惑,更有好奇。

这些照片是外公特意留给他的,所以里面没有舅舅或母亲,这能理解,可这些照片里,为什么会多个他不认识的人?

外公在世时,他好像也没听外公提起过这个朋友。

闻言继续往后看。

后面没有拍人了,拍的是景物。

闻言一见照片里熟悉的建筑物,就彻底怔住了。

这是……东方图书馆?

是了,那是未曾烧毁前的图书馆!

还有照片里拍摄的古旧书籍,那都是——

沈魄冲进图书馆,拿着相机到处拍,企图用有限的几张胶片,拍出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闻言腾地起身,死死盯着这些照片。

这些都是存在过的?!

他不是在做梦?!

闻言定定地,近乎发呆地看了好一会儿,忽然抄起手机,输入一连串搜索的关键词。

东方图书馆,烧毁,五十箱书籍幸存,张元济,郑笙,沈魄。

他一个个事件和人名浏览过去,目光停顿在最后一个姓名上。

顺着名字的词条点进去,进入一个新的关联词条。

沈魄,字虑光,1912年生,上海人。

……

黑白照片上的人像,正是那个铁盒子里的人。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疑惑。

闻言一行行看过去,他看得很仔细,生怕漏过一些关键词。

那个人的少年时代,是他所熟悉的一切。

声色犬马,好逸恶劳。

可那人波澜壮阔的下半生,也是他不曾想到的。

谁能想到,当年娇生惯养,吃不得一点苦的沈少爷,还会有那样的经历呢?

闻言摸着手机屏幕上冰冷的字体,仿佛又回到那段惊心动魄,两人动不动就斗嘴的日子。

忽然,他嘴角的笑凝固了,愣愣看着一段采访视频。

“沈老先生曾经说过,他年少时有一位姓闻的好友,对他日后影响巨大,那么今日就让我们走近沈老先生的青少年时期,顺便回望过去的一百年。我们身后的这栋老房子,正是民国时期的沈公馆,它的前身,是清朝……”

那一夜,闻言在书桌前坐了很久。

从黄昏到天明,天际露出晨光。

他揉揉眼睛,顺手整理散落一桌的照片,有几张被翻过来,泛黄的背面角落写了一串数字。

闻言起初以为是照片编码,没有在意,但他很快发现,那些数字都是一样的。

02161819398

021,61819398?

看起来,竟还像是一个电话号码。

闻言皱着眉一张张翻过去,所有照片背面角落,竟都有这样一串数字。

有些已经模糊,但依旧能看出是一样的。

闻言犹豫半晌,看看时间,早上九点半了。

他照着这个电话打过去。

对面居然也有人接,还是一个律师事务所,对方自称刘律师,声音风风火火,带着客气以及隐藏的不耐,仿佛正被一桩棘手案子困扰,活火山即将爆发。

那一瞬间,闻言以为自己打错了,他忍住挂掉电话的冲动,硬着头皮说明来意,说自己在一沓老照片后面看见这个号码,就打过来试试看。

他等着对方骂他神经病然后把电话挂断,但没有,刘律师在那头愣了好几秒,竟是问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

“你说你姓闻,你是闻言闻先生?”

第三更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第 4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