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华缨录 > 第17章 第 17 章

华缨录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云朵偷喝我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3 23:38:31 来源:文学城

跨院,赵氏也在说这事。

“大哥就是清高,开族宴只请了那么几家,不然我何至于费力气去与士钦媳妇儿说,我看啊,他就是怕你沾人家太傅大人的光。”

徐鉴礼闻言,顿时皱起了眉,“你胡咧咧什么呢。”

他今夜吃了不少酒,醉得恨不能倒头便睡过去,耳边却是不得清净。

赵氏心里头不痛快,被丈夫骂了句,顿时火冒三丈,气得将软枕砸在他身上,“我说什么,你听不见吗?”

“榕惜都要及笄了,同她大伯有几分亲近?我不过是说了句,劳烦老二他媳妇儿多上些心,替榕惜相看个好儿郎,你瞧瞧,你瞧瞧,老二立即将话头转了去,生怕我再多说一句,当我察觉不出?还不是人家如今得势,如日中天,便是一个没娘的奶娃娃都能得了桩赐婚,日后是那享清福的王妃娘娘,眼界儿高了,将你我当作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来瞧了。”

赵氏越说越气,又在他手臂上恨恨拧了下,“说到底,是我们娘儿俩命苦,跟了你!”

徐鉴礼疼得吸气,捂着手臂往床内挪,忍不住替自个儿说句:“我不好官场,你我成亲时,我便坦诚以告了。”

“是是是,你们一家子都是清高的,就我是个势力的!”赵氏恼道。

帐子里漆黑,只零星月色落进来,隐隐绰绰。

徐鉴礼颇为头疼的伸手拉她躺下,“快睡吧,都几更了。”

赵氏争了下,依着软枕躺下了,“榕惜定是要嫁在汴京的,这事你去与大哥说!”

身后没动静。

她忍不住踹了脚,“听见没?”

“还睡不睡了!”徐鉴礼不耐道。

听出他话里的恼,赵氏消停了。

翌日天晴,用过早饭,徐士钦带着几个晋陵的弟弟妹妹出门闲逛了。

苍邬院里。

“泱泱怎的不去?”赵氏瞧着檐下剥橘子的小姑娘,和颜悦色问。

“爹爹带我去逛过了。”泱泱扭头道,往嘴巴里塞了瓣橘子,一把抱住跌跌撞撞朝她走来的小妹妹。

冬日里冷,便是出了太阳,小阿敏也穿得严严实实的,瞧着像是雪地里堆得雪娃娃,咿咿呀呀的很好玩儿。

被抱住了,小姑娘敞着牙花子咯咯笑,两只小手去拿姐姐手里的橘子。

“酸……”泱泱不给。

话出口,就见小妹妹口水直流,她无语道:“馋哦~”

“这小姐俩的感情真好。”赵氏笑与宋喜说。

宋喜正缝制一条烟粉色的小肚兜,上面的五毒平安兽还差几针,闻言抬头朝门前望了眼正玩耍的两个小姑娘,笑道:“小孩子心思干净,虽还不知事,但谁真心疼她,也是知道的。”

赵氏唇角的笑意一顿,干笑两声,“是,是这个理儿。”

片刻,宋喜收了针,将小肚兜叠好,唤来绿稚:“这衣裳收好,洗干净过年时给大小姐穿,五毒辟邪保平安。”

“是。”

赵氏瞧见,问:“怎用了这颜色,瞧着小家子气。”

宋喜笑了笑,只道:“泱泱挑的。”

临近傍晚时,出去玩儿的几人才回来,个个儿面上带笑,瞧着很是尽兴。

几人免不得要先去徐鉴礼与赵氏院子里问个安去,徐榕惜没跟兄长弟弟们一道,“我给泱泱买了糖葫芦,先给她送去,免得糖霜化了糟蹋东西。”

说罢,带着两个丫鬟穿过小径走了。

“使唤丫鬟去不就是了……”徐榕惜的兄长嘀咕一句。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将晚的天色变得漆黑一片。

春居堂此时上了灯,却是将人骇得脚步一顿,迟疑不敢入内。

“堂小姐。”绿稚出来端汤,瞧见人,连忙出声唤了声。

“我来找泱泱,她可在?”徐榕惜站在门前问。

绿稚快步迎过来,道:“我家小姐在屋里剪纸玩儿,堂小姐可要进来坐坐?”

徐榕惜喉咙动了动,温柔笑道:“回来还未与父亲母亲请安,就不坐了,这糖葫芦是我回府时买给泱泱的,劳你拿进去吧。”

“奴婢替我家小姐谢过您。”绿稚接过道。

徐榕惜微微颔首,转脚走了。

绿稚瞧着人走远些,才将院子门阖上。

“这院子真古怪,年根下,竟是挂了一院子的白灯笼……”

“谁说不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入了哪家坟塚,瘆人的紧,大老爷怎的不管管,由着大爷和大小姐胡来,倒是将咱们小姐吓着了。”

“别说了。”徐榕惜捂着心口低斥道。

“小姑姑没进来?”泱泱咬着甜甜的糖葫芦问。

绿稚点点头,方才她走得近,哪里没瞧见那主仆三人瞧着他们院子惊吓的神色,只这话不宜与小姐说就是了。

“堂小姐要去给二老爷和二夫人请安,便没进来。”绿稚说。

泱泱握着糖葫芦,安逸得晃晃穿着足袋的小脚脚,“小姑姑真好,出去耍还给我买糖葫芦~”

旁边的小丫鬟闻言噗嗤一笑,道:“咱们主子也没短了小姐的零嘴啊。”

“不一样,”泱泱趴在榻上说,“爹爹疼我,因他是我爹爹呀,可小姑姑,我与她还是头回见呢,昨儿她还送了我好看的头花~”

那头花是江南的样式,汴京城没有,她从前住着的边地也没有,泱泱很喜欢。

“祖父说,礼尚往来,等明儿也让爹爹帮小姑姑做一副弓箭,我们可以一起打兔子呀~”

泱泱说着,一骨碌爬起来,将吃了一半的糖葫芦放在了油纸上,让绿稚拿远些去。

绿稚不禁忍笑。

就没见过哪家的爹,跟闺女分零嘴的,他们主子的嘴也当真是大,偏她们小姐还乖的紧。

泱泱盘着小腿腿,拿起小剪刀和红纸继续剪,片刻,剪出一朵花瓣并不规整的小红花来,笑嘻嘻的贴在了脑门儿上,“看我~”

绿稚夸赞:“咱们小姐真好看。”

泱泱:“嘻嘻~”

旁边两个小丫鬟暗自悔恨。

慢啦慢啦!

.

腊月二十三,小年日,也是徐家的开族日。

一早,厨房里便忙得热火朝天。

徐九涣也一改往日睡懒觉的劣性,早早便自床上爬了起来,还将闺女弄醒了。

泱泱揉着惺忪的眼,张着大大的哈欠,小脑袋像是捕醉仙,在爹爹手中摇摇晃晃。

回汴京前,便是徐九涣替她扎头发,黄的绿的发绳一绑就是个小揪揪。

可惜了,许久懒怠,手艺退步许多,徐九涣瞧着那俩高低不一的小揪揪心想。

绿稚端着热水进来,瞧见那头型时,不觉眼皮狠狠一跳,委婉道:“主子,还是奴婢来吧。”

今日若真要让她们小姐这般见客,不只是丢这父女俩的脸,就是她也抬不起来头。

丢人呐。

绿稚捣鼓头发也许久,没用钗环首饰,绑了条翠绿发绳,绾起的小发包上点缀了珍珠小花花。

衣裙是宋喜月前便着人裁好的,那时还有余量,这会儿上了身倒是正正好。繁复漂亮,穿着像个小花仙,

“小姐长高了。”绿稚笑着说。

泱泱唇角翘得高高的,垫了垫脚尖,很是满意啦。

天朗云舒,宾客如云。

宋喜没在自己院子待客,众女眷坐在厅堂侧边的暖阁中说笑。

宋喜外家姚家几位夫人来时,暖阁里已坐着几位夫人,在瞧见坐在主位上坐着的赵氏时,神色微怔,不过稍纵即逝罢了。

互相问候罢,武定伯夫人笑着道:“早听囡囡说,她二婶今岁回京过年了,可算是见着了。”

“快快来坐,”赵氏亲热的招呼道,却是没从榻上起身,笑与她道:“我前儿还跟士钦他媳妇儿说呢,回来的日子不凑巧,没吃到你家的席呢。”

说着,赵氏问:“老太太身子可还硬朗?今儿怎的没一道来,我也好给她老人家问个安才是。”

“硬朗,”武定伯夫人笑道,“只不巧,老太太染了风寒,不宜出门,不然今儿定是要来呢,”她说着,瞧向宋喜,“知你惦记,老太太让我说,她没大碍,就是那日吃席,吹着了风,将养两日就好。”

宋喜松了口气,“多谢舅母。”

“泱泱与阿敏呢,怎的没见着这俩小姐妹?”姚三夫人问。

宋喜噗嗤笑了声,“泱泱今日打扮的好看,说是也要给妹妹打扮,姐俩儿还在屋里臭美呢。”

“老五还说呢,没什么好送的东西,前儿得了一匹矮脚马,说是送给泱泱骑,这小姑娘也爱美了,可还喜欢骑马?”姚四夫人笑道。

几句话间,皆是绕着泱泱说,赵氏脸上的热络淡了些,端起了桌案的茶碗。

稍片刻,一道窈窕身影步入了暖阁。

“这是……”武定伯夫人左右瞧一眼,轻声问。

“这是二婶的姑娘,闺名榕惜。”宋喜道。

徐榕惜上前,姿态姣好的规矩见礼,“榕惜见过各位夫人。”

“原是堂小姐,”武定伯夫人朝她伸手,笑与赵氏道:“她二婶好福气,有这样模样标志的闺女,这若是我家的,我与夫君怕是做梦都得笑出来。”

武定侯夫人膝下嫡出三子,只剩幼子姚五还未成亲。

听得这话,赵氏唇角勉强扯出些笑来,“是,姑娘家不似那皮猴儿费心,但到这年岁,也免不得操心许多,我前儿还与士钦他媳妇儿说呢,想给榕惜寻个如意郎君,爵位倒是无甚,但得身有功名才好,为人端正,发愤图强。”

赵氏说着,又询问:“夫人家的公子是从武?”

暖阁里坐着的几人神色皆变得微妙,不觉瞧向了武定伯夫人,后者端起茶碗抿了口,而后才颔首,道:“家中几个儿郎,皆随他们祖父从武,小子年幼,还未有功名傍身。”

“打打杀杀的,终究是惹人心惊胆战,”赵氏与旁侧几位夫人道,“要我说啊,还是读书好,听说崔夫人家的三郎中了秋闱,只等今岁开春闱了?”

崔夫人手上剥着一颗蜜橘,闻言浅浅笑了笑,道:“小儿运道好些,勉强榜上有名。”

“运道好也是好的,”赵氏笑道,“贵公子不过而立,便得了功名,日后差不了,不知夫人可有瞧上的贵女,与哪家定了亲?”

暖阁中坐着的几人不动声色的对视一眼,皆心照不宣。

徐榕惜眉微蹙,借着衣袖遮掩,轻轻扯了扯阿娘的衣袖。

这话也说得太明了些,且今儿还是泱泱的开族宴,哪好说她的亲事?

赵氏心里也有小算盘。

今日宴请的宾客虽说是不多,可与徐家都是亲近的,若是她闺女与其中哪家结亲,日后徐鉴实都免不得照顾着些,而徐榕惜的夫家,也会看在徐鉴实的份儿上,待她闺女好些。

她一副好奇的神色,崔夫人接过丫鬟递来的帕子擦擦手,抬起眼,先是瞧了眼坐在绣凳上端秀的姑娘,目光挪去赵氏脸上,温声道:“不瞒夫人,我家三小子的亲事也是着实让人头疼,去岁春日宴,我便想着替他相看,且先将亲事定下,可那小子,自个儿舞文弄墨,”

她说着一顿,摇首笑道:“却是偏属意舞刀弄枪的姑娘,我还跟武定伯夫人说呢,实在是她家都是小子,不然也解了我燃眉之事。”

崔夫人这话有意无意的抬了抬武定伯夫人,却是将徐榕惜臊的面上泛红。

赵氏嘴角抽了抽,眼中热切淡了些,“自古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崔夫人怎能由着孩子的心性来,还是得规劝才是。”

“都是结亲,结的儿女亲事,少不得要合孩子心意,这日子终究是他们过,咱们谁也替不了。”姚三夫人嘴快道。

武定伯夫人暗暗嗔了儿媳一眼,轻轻摇首。

何必逞这一时口舌之快呢。

暖阁中波涛暗涌,宋喜缩在下首竖着耳朵却是不说话。

夫君说了,谨言慎行,她又说不过她们去,少说话才是要紧的!

.

园子里,冬日可玩儿的少。

前些时日的雪早已消融,只剩光秃秃的枝丫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泱泱巡视一般,带着姚家几个姐姐哥哥将府中逛了个遍。

“这也没甚好玩儿的。”

“冬日里可不就是这样嘛。”

“欸!那儿有个狗洞,咱们比赛钻狗洞吧!”

“咦~埋汰。”

“我穿了新裙子,不钻狗洞啦~”

“那咱们玩儿什么?”

顿时,所有的目光皆瞧向了泱泱。

小泱泱眼珠子一转,道:“我知道啦!”

“什么?”

“我们去找祖父上课吧!”

“……快跑啊!”

“嘿嘿~”泱泱迈着小短腿跟着跑,牧羊似的,“找五叔扎马步也行呀~~~”

前面几个小短腿恨不得蹬出风火轮!

太恐怖啦!!!

将近晌午,众宾客被请去观礼。

徐鉴实用竹叶水净了手,丫鬟递上巾帕擦干。

泱泱依循祖制,跪在蒲团上给祖宗磕头敬香,仰着脸望着祖父。

“尊贤在上,今徐氏一族,覃水一支,不肖子孙徐九涣,膝下得一女,敬奉先长,从之华字,谓之华缨。徐氏之女华缨,今日开族之宴,惊扰祖宗,顿叩首。”

泱泱听懂了,乖乖又朝着香炉牌位磕一个。

祠堂寂静,唯有香烟袅袅。

徐鉴实眉眼温和,望着她徐徐道:“今示以家训,徐家子孙华缨,当以尊祖睦族,和兄和邻,居家孝,事君忠,与人谦和,临下慈爱[1]……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少年当以浩瀚之气,如天地之物茁出……”

徐九涣悄摸的朝徐士钦挪两步,低声问:“家训何时多了这些?”

徐士钦恼得瞪他一眼,低声:“闭嘴。”

家训是为警醒,多是规训,后面这话,明摆着是老爹对泱泱的教导。

徐士钦抿着唇看向徐鉴实,却是听得眉头微皱。

而观礼的宾客,静立望着堂中的一幕。

一字一句,皆是长者对幼孙的爱护与谆谆教诲,难怪陵王府与官家求了这门亲事呢。

徐榕惜望着跪在蒲团上的泱泱,眼中不乏羡慕。

她幼时开族,那时父亲已带着她与哥哥阿娘回了晋陵老家,开族宴时,是与族中几位兄弟姐妹一起的,五指尚有长短,她是个姑娘家,在族中自是比不得兄弟们受宠。

想着,徐榕惜瞧向了徐九涣,虽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可眼中的骄傲与疼爱几乎要溢出来。

都是姑娘,爹爹待她,就是不如大哥待泱泱。

徐榕惜心想。

她的右后侧,一位羽扇纶巾的男子也目不转睛的看着泱泱,片刻,竟是红了眼睛,不动声色的侧首,眨了眨沾湿的眼睫。

再抬眼,便见前面长身玉立的徐九涣朝他轻抬了下眉问:哭了?

似是示意,又像是嘲弄。

崔三斜他一眼,面色素净,目光垂落,看着那小小的姑娘,他心里轻叹了声,孟姐姐终归还是……

宴宾客罢,徐九涣兄弟俩将人好生送出门去,才折身回院子。

女眷那厢散的早些,宋喜已经换了身轻便衣裳,发髻上的钗环也让丫鬟取了,瞧见他进来,丫鬟们自觉退下,将门关上了。

徐士钦揉揉前额,道:“过来歇会儿,可累?”

宋喜摇摇头,“有二婶帮衬着操持,我省心多了。”

说着,想起什么,她踩着绣鞋蹭来榻上,与他低声道:“听二婶的意思,是瞧上了崔家的三郎。”

徐士钦眉眼微怔,“崔家?”

宋喜点点头。

“崔家……”徐士钦又念一遍,道:“崔家是士族清流,从前比咱们家要贵重许多,崔三又是主支嫡孙,就是公主怕是都看不上眼,二婶眼光好,可只怕是不好办。”

宋喜嘀嘀咕咕,将暖阁中崔夫人说的话与他说了,又道:“今日我可没多嘴。”

徐士钦笑了声,与她低语:“崔三从前与孟姐姐走得近。”

宋喜微微吃惊,正要开口,被捂住了嘴。

宋喜:……

“谨言慎语。”徐士钦低笑着说。

从前种种,如今说来也无甚意思,更是对孟灵的亵渎。

“此事二婶自有主意,你不掺和是对的。”徐士钦吃了些酒,此时衣袍解开两颗盘扣,青天白日的,忽的多了些有辱斯文的意思,唇轻擦过她白里透粉的脸颊。

说的是正经话,宋喜却是被他撩拨得倏然红了脸,不禁伸手推推他,“你酒气尽扑我脸上了。”

说罢,她又憋一句:“熏人。”

徐士钦将她抱上软榻,喉间闷出几声轻笑,“那你脸红什么?”

说着,他抬手蹭她脸颊,“好好歇个晌,你胡思乱想什么?嗯?”

宋喜羞得锤他。

房外的丫鬟默默走远了些……

.

春居堂。

泱泱抓着一枚青玉牌翻来覆去的瞧,听见外间徐九涣传来的动静,蹬着鞋子跑了出来,仰着脑袋问:“爹爹!你有不?”

徐九涣瞧了眼她脸上的嘚瑟,轻嗤了声,示意她来。

午后暖阳如春,父女俩在屋里翻箱倒柜。

“找到了。”片刻后,徐九涣说。

他从抽屉深处拿出来一只梨花木小匣子,几下开了那鲁班锁,引得泱泱双眼冒光的赞叹——

“太好玩儿了叭!”

“没见过世面,”徐九涣翘着唇角低笑着骂,将那锦缎上的玉牌拿起来给她瞧,“徐、九、涣,瞧见没,是我。”

徐家子孙,皆有这么块玉牌,不论贵重,是明身份的物件儿。

泱泱这枚玉牌,是老头儿亲自雕刻的,不肖得瞧,徐九涣便知道,因他手里这枚也是。

徐九涣捏着闺女的玉牌,忽的酸溜溜的说:“一把年纪了,还搞这个,幼稚。”

泱泱顺着他的目光,看着玉牌上的小花花,道:“我喜欢这个!”

“哄小孩儿的罢了。”徐九涣醋道。

“我喜欢!”泱泱得意。

“知道了……”徐九涣拖着调子说,忽的又使唤她,“去将你绿稚姐姐的笸箩拿来。”

“做什么?”泱泱好奇的问,却是迈着小短腿儿去了,片刻小跑着回来,“呐~”

“喜欢哪个颜色?”徐九涣扒拉着笸箩里的锦线问。

泱泱最是喜欢色彩明艳的,当即选了几色给他。

“你这审美……堪忧呐。”徐九涣叹道,骨节分明的手将那几根丝线理了理,道:“你捏着这头……”

泱泱乖乖听吩咐。

片刻,绿稚进来伺候茶水,便见晌午的日光洒落在窗棂前,那父女俩盘着腿玩儿花绳,她神色微顿,忍不住瞧了片刻,又翘着唇角、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老爷常遗憾她们主子不读诗书,可她们主子也没那些所谓君子的酸臭。

没瞧见?她们主子还会给小姐打络子呢。

[1]古氏家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