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华胥拾遗 > 第15章 第十五章

华胥拾遗 第15章 第十五章

作者:书自清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3-07 11:27:28 来源:文学城

如果说经义考试还不容易看出考生之间的才华差距,诗赋考试则会将各自水平暴露无遗。此项考试之中,考生以提前交卷为荣。谁能更快更好地完成答题,其才情将遍传京中。

提前交卷的考生,考吏将会收走其号牌,号牌会与试卷一起报到贡院的钟楼下的考检房之中。诗赋考试时,知举官都会坐于钟楼之上,俯瞰连片的号舍,观察考生们的举动。

开考不过半个时辰,便已然有考生提前交卷。

“丙字号排四号舍,交卷!”考吏高声宣布提前交卷的号舍,无形之中,给所有的答题考生施加了极大的压力。

“哈哈哈哈……”钟楼之上的本次知举官范百禄笑呵呵地抚须,感叹道,“比上一回要快了不少,今次试题比上回更难,天佑大宋,人才济济啊。”

“当下的年轻举子确然不错,常父,我上回去太学讲学,发现了好几个青年才俊,比我们当年要强。”顾临顾子敦笑呵呵地应道,随即面向孔武仲笑道。他是一位清隽瘦削的老者,一身端方风骨。

“还差得远,心浮气躁啊。”太学生都是孔武仲的门生,他谦虚了一句。

仅仅过了半刻钟,又有考生提前交卷:“戊字号排八号舍,交卷!”

韩嘉彦彼时已然誊抄完最后一字,正在等墨迹风干。听到两次交卷叫号,她心中感慨,还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她犹豫着到底该不该崭露头角,静静等了片刻,忽闻再有人交卷:

“癸字号排十九号舍,交卷!”

好啊!好个谢无疾!韩嘉彦心中一凛,惊于谢盛的才华。这癸字号排十九号舍,正是谢盛的号舍。

她也一举手呼喊巡考官:“交卷。”

于是贡院上空传来了响亮的呼喊声:“丁字号排十七号舍,交卷!”

此时距离开考,还不满一个时辰。韩嘉彦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从号舍出来,迈开步子,面含微笑向贡院外行去。

钟楼之上的知举官范百禄仔细盯着这位第四个交卷的考生,只觉对方的神态步伐似乎有些熟悉,但因为离得太远,他不能确定。

他想起去岁腊月时,他给官家筵经,官家专门叮嘱他,要他关注韩府六郎嘉彦,说是此子会参加本次大比。这位公子,是太皇太后给温国长公主选定的驸马,今次可不能落第了,否则公主婚事也不好看。

范百禄应承下来,心中却暗暗叫苦,他对韩嘉彦一无所知,叫他如何从上千誊录糊名的试卷里挑出韩嘉彦的卷子来?

揭开糊名已经是定等之后的事了,他虽然是知贡举,但顾临、孔武仲权知贡举,对他有钳制分权的作用,他也并非是能乾纲独断的。

他只能在考试时,居高临下地去一一观看举子们的号舍,以期能从其中认出韩嘉彦的身影来。但这无异于大海捞针,实在没有准数。

方才这第四个交卷的考生,似乎有点像,他暗暗记在心里。一旁孔武仲将他神态尽收眼底,默然笑了笑。

……

韩嘉彦步出贡院时,看到了正在门内侧候她的谢盛。她扬起笑容,上前拱手道:

“无疾兄高才,我不如也。”

“哈哈,师茂,你我在伯仲之间,不必如此抬举我。我听到了你的号舍名字,心中大畅,特在此候你,向你道喜。”

二人并肩出了贡院大门,没想到刚一开门,就看到门口乌央乌央的全是人。一见他们出来,人群骚动起来了:

“第三名和第四名出来了!”

“谁先谁后啊?”

有人高声呼喊:

“两位郎君高姓大名,烦请告知!”

谢盛一时不知所措,有些畏惧地退了半步。韩嘉彦却笑着上前半步,拱手道:

“鄙姓韩,小字师茂。这位是谢盛无疾兄,排于我之前,乃第三名。”

人群再次骚动起来,竟然有人带着纸笔,将二人的名字记录了下来。

“第三名谢无疾!第四名韩师茂!”

远处有个年轻的男子,打扮得如同浮浪子一般,开始高声呼喊着,招摇过市。

谢盛实在有些受不了这场面,一时心病又要发作。韩嘉彦见状,便领着他挤出人群,往僻静的街道上行去。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躲入附近一无人的小巷之中,谢盛颤巍着从随身的物品中取出一个瓶子,抖出两粒药丸服下,捂着心口喘了片刻,总算平静了下来。

“汴京科举乃是一大盛事,三年一回,次次如此,倒也不稀奇。”韩嘉彦平静笑道。

“两位仁兄也是来此避难的?”突兀间,对面屋檐下走出一人,进入了他们的视野。此人身材高大,唇边蓄着一圈黑硬须髭,看上去孔武有力,年岁约莫三十出头。虽然穿着一身白布襕衫,却不像个书生,反倒像是个武人。

韩嘉彦认出他来,正是她曾于杨楼上遇见的宗泽宗汝霖。

“可是宗汝霖兄当面?”她揖手道。

“这位兄台认识宗某?”

“认识,在杨楼时,听过汝霖兄高论,甚为叹服。”韩嘉彦笑道。

“哈哈,见笑了。”对方抬手回礼。又与谢盛见礼相识。

“汝霖兄在我们之前出来,怕不是第一个交卷的?”韩嘉彦笑问。

“非也,我不是第一名。”宗泽笑道,“第一名那位仁兄,我见他朝西面跑了,还没来得及与他相识。他似不是第一次应试,对于会被人包围之事早有预料。”

“我知道谁是第一名……”谢盛忽而出声道,“马涓马巨济,他是阆中人,与我也算是老乡。昨日考完后,我们于川蜀会馆见了一面,我知道他的号舍是丙字号排四号舍。”

他话音刚落,这僻静小巷内又转来两人,一看便知是提前交卷的考生,被追着躲进了这里。众人面面相觑,随即哈哈大笑,互相见礼。

这刚来的两人,一人名叫朱绂(fú,古代印章上系着的丝绳),字圣与。是著作佐郎朱伯虎的侄儿,秀州华亭县(今上海)人。

另一人名唤张坚庭,字才叔。广安军(今四川广安)人。

韩嘉彦暗道好个秀蜀,真是出人才。马涓、张坚庭、谢盛都是蜀中人,这倒也在情理之中,当今文坛领袖东坡居士便是蜀中人,知举官范百禄亦是蜀中人,近些年,蜀中确实是人才辈出。

宗泽是浙东乌伤人(今浙江义乌),与朱绂一起,算是江浙的代表。今年的知举官中,顾临顾子敦是会稽人。

相比之下,自己这个汴京人可显得有些孤零零了。

五位才子互相认识后,也并不讨论试题,各自分道回归住处。韩嘉彦送了谢盛一程,怕他晕倒在半途之中。谢盛又是千恩万谢,连连道:

“师茂大恩,吾难还矣。”

当日夜里,韩忠彦仍旧未露面,但照例给练蕉院送来了进补的吃食,不过还多附了一件顽物。是一把未开锋的小匕首,嵌着红珠翠玉,很是精致。

“无锋、藏锋……哼……”韩嘉彦冷笑一声,将匕首丢进了书案旁的画缸中。

正月廿三,考试第三日,试论。今次的论题是“皇极之道”,出自《尚书·周书·洪范》:皇极:是建其有极。敛时人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 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酞有为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

她顿觉惊愕,暗道出试题的范百禄胆子真大,竟然直接切中了党争要害,让举子来写论。若是文章分寸没有把握好,恐怕就直接黜落了。

随即她忽而反应过来,这不该是范百禄的意思,难道是……官家?

按照惯例,官家一般不会过问省试出题,但范百禄是官家的筵经师,几乎日日与官家接触,官家兴许通过范百禄,影响到了省试论题。否则以如今太皇太后与旧党把持朝政的局面,老于官场、且本身就是旧党立场的范百禄,不敢也不会出这样的试题。

她无声一笑,思忖片刻,已有文章在胸中。这一日她并未抢先交卷,而是仔细斟酌了几番,写了篇相对中规中矩的论交了。她只需保证自己绝对不会出错,就没问题。

不过她也并未僵等至酉时,约莫未时出了考场。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她刚一出来,正好撞见道路对面的尚书省官衙门阙下,她的兄长韩忠彦正长身鹤立。紫锦公服外罩着黑裘领大氅,手中捧着暖手的手炉。头上的方顶硬乌纱官帽,两侧的幞脚平直伸出,仪态威正。有车驾正在候他,但他并未上车,一直遥望着贡院门口。

瞧见韩嘉彦出来,他无声凝望了他片刻,才转身上了车驾离去。

韩嘉彦眯了眯眼,心下再度起疑。他这是专程候她出来,只是单纯出于关心,还是在监督她是否行举跳脱,过于招摇?

这日夜间,韩忠彦未归,练蕉院内也静悄悄,一夜未有人前来打搅。

正月廿四,考试第四日。今日是诗赋进士科的最后一场试,内容为子、史。子部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说、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这一项考试范围极广极杂,题目也相对多,测的就是考生的学识渊博程度。

这项考试对于韩嘉彦来说,实在没什么难度。以她遍览万籍堂和极强的记忆力的帮助下,轻轻松松便拿下了这场考试。

至此,省试进士科所有考试目类已然结束,接下来还会继续进行一些工算、制科、武举等考试,至二月初考试才会全部结束。

然后便是漫长的阅卷时间。考生们大约需要等十日左右的时间,至二月中旬,省试才能定等放榜。放榜之后,至二月末三月初,才会举行最后的殿试。

韩嘉彦出贡院时,就遇见了一众刚刚结识的举子,他们正专程等她:

“师茂兄,可找着你了。今日考完,定要好好庆祝一番。”说话的是朱绂,他比韩嘉彦还小一岁,年轻英俊,满面红光,看上去非常兴奋。

“圣与这是打算怎么庆祝?”韩嘉彦问道。

“那自然是要有美人作陪啦,我等正打算去白矾楼,师茂兄意下如何?”

“啊……某就不去……”

“诶,师茂兄可别急着拒绝。白矾楼那位绝色美人,师茂此前是否见过?”张坚庭笑着打断她,问道。

“你说的是……李师师?”韩嘉彦迟疑着问。

“正是!”

十五年前,李师师以十三岁的年纪在汴京声名鹊起,彼时已然八十五岁高龄的著名词人张先张子野专门为她作词牌《师师令》: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此后,她先后与晏几道、周邦彦、秦观等词人来往密切,多有词曲唱和。如今这位师师姑娘二十有八,正是风韵醇美之时。

“某自幼在外,也并未踏足汴京的风月场,家中管教甚严……”韩嘉彦还当再拒绝,就再度被朱绂打断:

“走罢!某知道师茂兄洁身自好,咱们只是去吃个酒罢了。”

他上来抓住她手腕,十分热情。韩嘉彦一时抵触,差点翻掌将他推出去,好歹是咬牙攥拳忍住。

“近来师师姑娘唱了一曲新词《减字木兰花》,好听得紧。这是秦少游新词,趁着大比这几日师师姑娘回白矾楼,师茂兄可得去听听,不能错过。”张坚庭又劝。

韩嘉彦踟蹰,见谢盛、宗泽亦在他们之中,并不打算离去的模样,心下无语。

文人雅士、官宦士子出入秦楼楚馆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她一时之间又找不到什么借口拒绝,若是态度过于生硬,反倒会惹人怀疑。她想了想,还是先顺了这帮人的意思,届时再找机会溜走。

本章知识点:

1、白矾楼,亦称为“樊楼”,北宋汴京最著名的酒楼,没有之一。

2、张先,北宋著名词人。出生于太宗末年,卒于神宗年间,享年88岁高寿。

3、李师师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人物,我需要强调的是,关于李师师的出生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生于1063年,比韩嘉彦大4岁。一种是生于1090年,文中的时间刚出生。

我采用的第一种说法,因为史载李师师与张先、周邦彦、秦观等人频繁唱和,这些人生卒年都比较早,李师师也不会出生很晚。

后一种说法,是为了附会李师师与宋徽宗之间的绯闻,私以为,李师师与宋徽宗之间不存在什么私情。

顺带一提,这个时间节点,宋徽宗还只是个8岁小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十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