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李之悦与姐姐秘密相会遭遇袭击后,东宫与后宫的氛围愈发紧张起来。李之悦在后宫行事愈发小心翼翼,时刻留意着惠妃以及其他妃嫔的动静,而太子洛承慕也加紧了对朝堂上那些可疑官员的调查,誓要在对方再次出手前,将阴谋彻底粉碎。
这日,东宫新得了一架古琴,那琴身古朴雅致,琴弦泛着淡淡的光泽,一看便是难得的好物。宫女们将琴安置在东宫的花园亭子里,李之悦偶然瞧见,心中一动,便走上前去。她自幼习武之余也对琴艺颇有兴趣,见到这好琴,忍不住想要弹奏一番。
李之悦轻轻在琴前坐下,素手轻抚琴弦,试了试音后,便开始弹奏起来。她弹的是一首《清平乐》,琴音婉转悠扬,如潺潺流水般在空气中流淌开来,原本有些喧闹的东宫花园仿佛瞬间被这琴音笼罩,变得静谧而祥和。
太子洛承慕处理完朝堂之事,回到东宫,刚踏入花园,便被这熟悉的琴音吸引。那琴音仿佛有着一种魔力,一下子揪住了他的心,让他的脚步都不自觉地停住,思绪也瞬间飘远。恍惚间,他想起了曾经那次受伤后,随着李之悦主仆二人来到别院附近的场景。当时他虽脱离了危险,可身上的伤让行动颇为迟缓,每走一步伤口都隐隐作痛。他寻了一处隐蔽的角落,看着那别院的大门,心里满是复杂的情绪。
就在那时,从别院里隐隐传来了这般悠扬的琴音,那琴音在寂静的空气中飘散开来,仿佛有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让他本就因受伤而有些慌乱疲惫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那琴音清脆悦耳,带着独特的韵味,就和此刻李之悦弹奏出来的如此相似,以至于记忆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往昔的画面不断在脑海中浮现。
他还记得当时李之悦为他处理伤口时专注的神情,那轻柔又利落的动作,还有那清澈明亮的眼眸中透出的关切,一切都仿佛还在眼前。而那别院里传出的琴音,也成了那段记忆中别样的点缀,深深地印刻在了心底。
此刻,太子听着李之悦弹奏的曲子,心中满是震惊与疑惑交织的情绪。眼前的“李之雅”所弹奏的这首曲子,竟和记忆中别院传出的琴音韵味那般契合,可在他的认知里,婚约之人本是李之雅,这诸多巧合实在是让他难以释怀。
李之悦一曲弹罢,抬眸便瞧见了站在亭子外的太子,她微微一惊,赶忙起身行礼,轻声说道:“殿下,臣妾见这新得的琴着实精妙,一时技痒,便弹奏了一曲,未曾想惊扰了殿下,还望殿下恕罪。”
太子洛承慕回过神来,看着李之悦,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却又很快恢复了平日里的温和,他摆了摆手,说道:“太子妃这琴弹得甚好,何来惊扰之说,本太子不过是被这琴音吸引,不自觉便走了过来,这曲子听起来颇为熟悉,太子妃是从何处习得的呀?”
李之悦心里微微一紧,她没想到太子会这般问,思索片刻后,回道:“回殿下,臣妾小时候曾偶然跟着一位乐师学过此曲,那乐师颇为不凡,传授了臣妾不少弹奏的技巧,臣妾便将这曲子记了下来,只是臣妾技艺不精,让殿下见笑了。”
太子微微皱眉,似是在斟酌着她这话的真假,不过面上依旧带着浅笑,说道:“太子妃太谦虚了,这曲子被你弹得如此妙处,可见是下了功夫的。说来也巧,本太子曾有一回受伤后在一处别院外听到相似的琴音,那琴音就如同今日这琴音一般,给人一种宁静安然之感,让本太子一直难以忘怀呢。”
李之悦心中一惊,她没想到太子会提起那段关于别院琴音的过往,可又不能表现出异样,只能强装镇定,笑着说道:“世间竟有这般巧合之事呀,或许是这曲子本就有着独特的韵味,能让听过的人都印象深刻呢,殿下觉得相似也是缘分呀。”
太子看着李之悦,目光深邃,似是想要看穿她内心的想法,可李之悦一直维持着得体的微笑,让人瞧不出破绽。片刻后,太子又说道:“是啊,的确是巧合,只是那别院琴音总是萦绕在本太子心头,也不知那弹曲之人是何等模样,有着怎样的故事。”
李之悦心中五味杂陈,她就是那别院琴音的弹奏者呀,只是当下却不能说出真相,只能顺着太子的话说道:“殿下如此挂怀,想必那弹曲之人若知晓了,也会深感荣幸的。说不定日后有缘,殿下还能知晓那背后的故事呢。”
太子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说道:“但愿如此吧,只是这茫茫人海,想要再寻到那相关之人,怕是不易。”
两人又就着琴音和曲子闲聊了几句,可彼此心中却都各怀心思。李之悦担心太子因为这琴音起了更多疑心,而太子则越发觉得眼前的“李之雅”身上藏着许多自己还未解开的谜团,那别院传出琴音背后的神秘女子和眼前的太子妃仿佛在他脑海中渐渐重合,可又缺乏确凿的证据将两者联系起来。
之后的日子里,太子洛承慕总会不自觉地想起那日的琴音,想起李之悦弹奏时的模样,心中的好奇与疑惑如同野草般疯长。他开始更加留意李之悦的日常言行举止,比如她在看书时的偏好,对待下人的态度,以及与其他妃嫔相处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小细节等等,都被太子暗暗看在眼里。
而李之悦也察觉到了太子对自己似乎比以往更加关注了,她心中有些忐忑,却又只能装作若无其事,依旧按部就班地在后宫周旋,一边与各宫妃嫔虚与委蛇,一边继续收集着惠妃等人阴谋的线索。
有一回,皇后娘娘在宫中花园里组织了一场赏花会,邀请了各宫妃嫔前去。李之悦自然也在受邀之列,她精心装扮了一番,身着一袭淡雅的粉色宫装,头戴几支精致的珠钗,整个人显得温婉又大方。
到了赏花会现场,众妃嫔们先是围着各色花卉观赏赞叹了一番,随后便坐在亭中,一边品尝着点心茶水,一边闲聊起来。话题不知怎的就转到了诗词之上,几位喜好诗词的妃嫔纷纷说起了自己近日读到的佳作,互相分享品鉴。
这时,有人看向李之悦,笑着说道:“太子妃,听闻您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今日这等场合,您可有什么诗词佳作与我们分享分享呀?”
李之悦心里一紧,她本不想太过出风头,可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自己身上,也不好推脱,便笑着说道:“臣妾不过是略懂一二,怕说出来贻笑大方了。不过臣妾近日读到一首《春日闲吟》,觉得颇为有趣,其中‘花影拂阶风细细,柳丝垂岸日迟迟’这两句,将春日之景描绘得极为细腻生动,让人仿佛能看到那繁花似锦、垂柳依依的画面,臣妾很是喜欢呢。”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赞,有的还跟着附和说起了对这两句诗词的理解。太子洛承慕坐在一旁,听着李之悦分享诗词,心中又是一动。他记得曾经在那别院里养伤时,偶然听到那神秘女子也念过几句诗词,那韵味和对诗词的感悟,竟与此刻李之悦所说的有几分相似之处,这让他越发觉得眼前的“李之雅”愈发神秘了。
赏花会结束后,太子回到东宫书房,坐在书桌前,久久不能释怀。他回想着与李之悦相处以来的点点滴滴,从最初大婚时就察觉到的些许不同,到后来她在各种场合展现出的与传闻不符的才情,这一切都像是一个个拼图碎片,可自己却还没能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而李之悦回到东宫住处后,也是心事重重,她知道自己今日分享诗词又让太子多了几分疑惑,可她又不能表现得太过无知,毕竟在这后宫之中,有时候适当展现自己的学识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只是这样一来,身份暴露的风险似乎也在一点点增加,她不知道还能瞒住太子多久,也不知道若是太子知晓了真相,会是怎样的反应,这一切都如同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让她在这漫漫长夜中辗转难眠。
与此同时,东宫的暗卫那边传来了新的消息,说是那位时常出入惠妃娘家的吏部官员,近日与一位神秘人物在城郊的一处偏僻庄子里会面,只是当时天色昏暗,没能看清那神秘人物的面容,但从他们交谈时的举止来看,关系似乎颇为密切,而且那神秘人物身上透着一股不凡的气度,想必身份也不简单。
李之悦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她赶忙前去告知太子。太子听后,眉头紧锁,他意识到这背后的阴谋或许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牵扯的人物也更多,当下决定让暗卫继续加紧调查,一定要弄清楚那神秘人物的身份,以及他们到底在谋划着什么。
于是,在这东宫之中,一边是太子与李之悦之间因身份谜团而滋生的微妙情感与猜忌,另一边则是越发紧迫且复杂的朝堂后宫阴谋,两方如同交织的丝线,相互影响着,而他们所有人都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被命运的洪流裹挟着,朝着未知的方向前行,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是真相大白还是陷入更深的危机,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只等那关键的时刻来临,所有的谜底才会被一一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