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胡虏竟是我自己! > 第11章 第 11 章

胡虏竟是我自己!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芃县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3 10:53:45 来源:文学城

第十一章

阿史那虎头想要吃两碗水引饼,可待知道水引饼的价格后,他犹豫了、愤怒了。

一碗水引饼可换十斤粟米!

“你怎么不去抢呢!”阿史那虎头脸红脖子粗,“你的饼子是金子做的啊!”

“一碗饼,十斤粟,两碗饼,二十斤粟......”萨日最近正在学算术,她很有些天赋,可这会儿也有些算不过来了,“五碗、六碗.....要好多好多粟米啊!”

小山一般的粟米浮现在萨日的脑子里,小孩儿张大嘴巴,眼睛瞪得通圆。

“小人家的水引饼虽不是金子做的,可还真与金子一般贵重呢!”小摊的主人是个瘦小的中年男子,被阿史那虎头一通吼,却不见丝毫惊慌惧怕,脸上笑容不改,细声细语地解释,“您可知这一碗水饮饼要多少麦子才能做成?”

北地百姓多实麦饭。名为麦饭,自然是用麦子蒸的饭,然而这麦子是不脱壳的。一口麦饭下肚能卡得人嗓子疼,既干硬又粗糙。

在物资粮食极度匮乏的当今,饥饿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状态。每日能吃上一顿麦饭已然是幸运至极的事情了,哪里舍得将麦子脱壳研磨细加工呢。

小摊主人细细将水引饼的做法道来,骄傲道,“[细如委迤,白如秋练]说得就是水引饼。这可是从南地名门贵族中流传出来的做法,一般人别说吃一口了,便是听说都没听说过呢。”

阿史那虎头不知道“委迤”、“秋练”是什么东西,但他被“名门贵族家的不传之秘法”给勾引去了,眼巴巴瞧向贺兰定。

贺兰定听了一通古代小贩的推销手段,心中觉得好玩。原来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名人带货都总是很有用。

“来都来了。”贺兰定不喜欢扫兴,冲店家道,“来五碗面....水引饼吧。”

“好嘞!”店家喜笑颜开,终于来了个大方的主,自己的口水没白费。

“五碗?”阿史那虎头不可思议地张大五指,又点点自己——难道,自己吃两碗?

贺兰定点头,“你不是说要吃两碗?”

“这...这....”阿史那虎头舌头打结,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两碗面就是二十斤粟米!自己一顿饭吃掉二十斤粟米,会天打雷劈的吧!

阿史那虎头整个面目扭曲起来,一会儿苦着脸,担忧于自己这样的奢靡会遭老天爷妒忌;一会儿嘴角咧着傻笑,觉得一顿吃掉二十斤粟米的自己似乎更加值钱重要了。

“虎头叔疯啦!”萨日吐着小舌头,冲贺兰定眨眼睛。

贺兰定不知道阿史那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他揉揉两小孩儿的脑袋,又冲萨日小声道,“要尊重长辈。”

说话间,热腾腾的水引饼上桌。雪白澄清的羊汤里盛着面条,洒一把青翠的红蒜丝,码着结结实实的五六块羊肉,看起来滋味不错。

面条有一指粗,却也不是白如秋练,而是微微发黄,间杂着些许黑点,倒像是贺兰定上辈子吃过的荞麦面。

“好吃!”贺兰定还未动筷,阿史那虎头已经闷头大吃了两口。充分吸收了羊汤鲜味的面条柔软顺滑,比最最鲜嫩的小羊羔肉还要好吃!

“阿兄.....”两小孩儿却犯难了,他们不会用筷子,只能看着香喷喷的水引饼望洋兴叹。

贺兰定熟练地用筷子挑起面条,卷啊卷,卷成一团,塞进小孩儿张大如嗷嗷待哺的小雀一般的嘴巴中。

投喂的间隙,贺兰定自己埋头扒拉两口面条。然后一边咀嚼,一边继续投喂——喂小孩儿和自己吃饭两不耽误。

“拉汉!”

贺六浑今日不当值,便在镇上闲晃荡。直到太阳落山才准备回家,结果回家的路上却看到了神奇的一幕:贺兰家的小郎君,啊不,如今是首领了。贺兰首领当街给两小童喂饭,那娴熟的模样比当了阿母的妇人还要贤惠!

惊奇之下,一声呼唤脱口而出。待贺兰定寻声望来,贺六浑顿时后悔了——打断人家进食的自己着实失礼了,而且.....

“一起来吃吧!”贺兰定拉了一张小板凳招呼贺六浑一道入座。

“不了。”贺六浑面上有些窘迫。贸然打扰人家吃饭的自己似乎有混饭吃的嫌疑。

“一起吧。”贺兰定放下碗筷,起身邀请贺六浑。

贺六浑盛情难却,坐到了小桌前,一边等面条,一边寒暄。阿史那虎头低下头,掩去自己几欲喷火的双眼。

阿史那虎头的心在滴血:一碗面,十斤粟,就这么白白便宜小白脸了!

“阿兄,我饱了。”弟弟那日不舍地看着自己那碗没吃完的水引饼,只恨自己的肚皮不够大。

闻言,贺兰定端过弟弟吃剩下的面条,直接倒进了自己的碗里,又问妹妹,“萨日呢?”

萨日哼唧道,“我还能吃。”

哪里还能吃了,那面条有半个脸盆大,小孩儿的肚皮如何装得下!

贺兰定知道萨日是舍不得吃食,柔声道,“涨破肚皮就不划算了。喜欢吃,阿兄过几日还带你来吃。”

“好。”萨日这才将自己的那碗剩面也推给了阿兄。

贺兰定从善如流地将剩面混进了自己的饭碗中,丁点不浪费,也不嫌弃。

目睹一切的贺六浑心中惊奇更甚,他说不上来为什么,可就觉得贺兰定的所作所为很不寻常!似乎不和礼数,可偏偏又让人觉得很自然很好。

贺六浑是汉人,因着祖父犯法,全家被流放怀朔镇。虽然自家祖上出过不少厉害的人物,有官至太守的,有做侍御史的,可是到了贺六浑这一代,连识书认字的都没了。

贺六浑对于汉家的礼仪文化也都是一些碎片化的认知。他看贺兰定的做派觉得不对头,可又说不出到底哪儿不对头。

在这个君臣父子,父死从兄的时代,父兄便是一个家族的天。哪有“天”去吃剩饭剩菜的!

可兴许是贺兰定吃剩饭吃得太过自然,旁的人也说不出个什么不对劲儿来了。

“我们准备在镇上投宿一晚,你有没用什么推荐的店家?”贺兰定询问贺六浑。

贺兰定有心和贺六浑交好。贺六浑作为怀朔镇的守门小兵,对怀朔镇的熟悉肯定远超自己和阿史那的。贺兰定想在怀朔镇寻摸些赚钱的买卖,情报收集少不了。

“何须投宿,与我家去便可!”贺六浑盛情邀请贺兰定去自己家住宿,省了一笔过夜费。

“这不合适吧。”贺兰定心道,我只是想和你套点近乎,你用不着一下子把进度条拉满吧!

“会打扰你的家人。”贺兰定找了个借口。

贺六浑大笑,“某家没有人啦!”

贺六浑生来就没有阿母——难产去世了,阿爹是个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有等于无。

“阿姐、姐夫抚养我长大。”说起自家的破烂事儿,贺六浑云淡风轻,“我一直住在姐夫家,自家的院子一直空置着。”

“但是阿姐一直有悉心维护打扫,家中虽然简陋,但很洁净。”贺六浑道,“某也不能白吃这碗水引饼,拉汉便住我家去吧!”

贺六浑一通话可谓推心置腹,贺兰定也不好拒绝了,便谢过应下了,领着弟弟妹妹往贺六浑家去。

阿史那虎头看贺六浑顿时顺眼不少,毕竟省下一笔过夜费呢!

“拉汉来镇上可是有什么事情?”贺六浑表示自己或许可以帮上什么忙。

都是能去对方家中过夜的关系了,贺兰定也不隐瞒,说明来由,“前两日大雪,族中损失不少,日子不好过,我便想来怀朔看看有没用什么挣钱的门路。”

闻言,阿史那虎头诧异地看了眼自家郎主:族里受害了?什么时候的事情?自己怎么不知道?牛羊也没死啊。

贺六浑则愣住,尔后笑道,“这...某还真帮不上什么忙了。”

“某要是有什么挣钱的门路,也不至于蹉跎穷困至今,连一匹马都没有,更别娶媳妇了。”说起自己的穷困情况,贺六浑有些叹息,但并不见自哀之色。

“做些生意什么的不可吗?”贺兰定觉得对方好歹是个守门小兵,应该有些人脉路子。怀朔镇南来北往的客商不少,便是做个二手贩子赚个中间商差价,也是有赚头的。

“这....不合适....”贺六浑心里叹气,自己虽然叫着胡人的名字,着胡人的打扮,可归根究底还是个汉人。许多事情,胡人可以做,自己却做不得。

“民分四民,士农工商,商最贱之。”贺六浑认真道。

贺兰定疑惑不解,明明都穷得要命了,竟然还不肯低头从商吗?便是沦为商籍又如何?眼下情形,军籍更多是桎梏。

六镇镇民皆为府户,属于军府,世袭为兵,不准迁移。随着迁都洛阳,六镇失去军事地位,士兵们的晋升途径被斩断,朝廷的赏赐也日益减少。“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已经是只有辞赋中才会出现的事了。

六镇儿郎们就是困在这片寒冷又贫瘠土地上的缚地灵,朝廷抛弃了他们,但朝廷的法令又困住了他们。

贺六浑知道贺兰定心中所想,提点道,“拉汉是胡人,又是大姓,自与我不同,做些买卖无甚大事。但无需自己亲自出面,让族人打点买卖就是了。”

“草原上皮毛鞣制好后再售卖,价钱能好上许多。”

“寻些手巧的女娘,将毛毡做得精美些,卖去南方价钱差不了。”贺六浑脑子灵活,稍微一想就能提出几个不错的赚钱点子。可见他如今穷困,是因为真的不愿意去行商贾之事。

贺兰定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心道,这贺六浑真是个聪明人。自己想的都是什么做肥皂、烧玻璃之类,似乎能赚大钱,可真想赚到钱却困难重重的主意。而贺六浑却是从小处着手,提出真正能够行之有效的办法。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人影出现在巷口,是个高壮的汉子。

“姐夫。”贺六浑上前一步,正准备介绍双方。

高壮的汉子却抢先开口了,爆喝一声,“高欢!又哪里野去了!”

“遇到朋友.....”贺六浑上前解释,“贺兰部落的新首领,贺兰定....”

“拉汉,这位是我姐夫,尉景,为狱掾....”

贺兰定呆立当场,对于贺六浑的介绍左耳进、右耳出。自己刚刚似乎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