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倒落的火山?”
杨嘉一环视工作室的装潢,不自禁念出录音室正对面装裱起来的字幅。字体不熟悉,不过不是书法字,反而有点像随意写下的钢笔字。陈子卫站在他后面,拍拍他肩膀:“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杨嘉一摇头,侧身接过陈子卫递过来的纸张。陈子卫动作倒麻利,直说:“这是合同,你先看看。”
说要,从旁边的纸堆里扒拉出一张缩小版的字幅。五个字,被打印成了小卡,陈子卫递给他:“给你留个纪念。”
“这是贝多芬说过的话,这五个字指得是他自己。”
-我,一座已倒落的火山,头颅在熔岩中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陈子卫说道:“每个人都是一座火山,有人会在沉默中湮灭,有人会在沉默中爆发。而你未来怎么走,则要看你的熔岩如何灼热,烧毁自己,才能浴火重生。”
杨嘉一不自主咬起嘴角的软肉。
他在想,他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我听过胡蝶给我发来的语音。实话说,你的嗓子就是上天赏饭吃。”陈子卫手指间转着一支笔,“你愿不愿意吃这碗饭,全权交给这张纸,如果你同意,就签下自己的名字。”
杨嘉一点点头,同意。拔出笔帽,在纸张末尾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杨嘉一对陈子卫道:“我只有一个要求。”
陈子卫扬了扬下巴:“你说。”
“不拖欠工资。”
这下陈子卫是真的笑出声,“行,这个要求这么简单?我还以为你要干什么。”
见杨嘉一手里一直摩挲着小卡,陈子卫补充道:“见过这字吗?”
杨嘉一摇头。
陈子卫说:“这是胡蝶写的。”
“她...写的吗?”
“对啊,我这工作室的名字都是她给我起的。”陈子卫还有些怀念以前。
以前大伙都在又破又旧但胜在便宜的公寓楼里住着。各种职业的人都有,胡蝶和陈子卫是两隔壁,一个成日蜗居码字,一个不分白天黑夜创作。倒有点相依为命的样子。
有天陈子卫出门,家里线路老化自燃,烧掉了大部分乐谱手稿。胡蝶家半面墙也遭了殃。不“火”不相识,陈子卫在她家凑合了几天,也好在胡蝶记忆力不错,断断续续能帮他哼起一些调子。
后来,经过胡蝶和陈子卫共同修改的乐谱被大公司买过去,一经投用,莫名火遍了大江南北。陈子卫这个音乐制作人的名字,才慢慢走近大众视野。也是这个时候,胡蝶的第一本小说被投资方看中,拍成电影。而包揽电影音乐部分的,正好是陈子卫。
两人算是互相成就,文娱音乐两届都有了各自的立足之地。
前几年陈子卫开工作室,只有和弦的脑子里装不下什么好词好句,便找来了胡蝶。
胡蝶想到了当年那场火灾,笑说:“倒落的火山怎么样?”
“为什么用这个?”陈子卫不解。
胡蝶给他解释这句话的由来。陈子卫细细品味了一番:“人人都想成为贝多芬,人人却都是贝多芬。不跌落到谷底,谁知道未来什么样?”
陈子卫视线落在那一副字上,对杨嘉一道:“希望你对待音乐、对待自己的人生,都要慎重再慎重。在音乐世界里,你可以想你不敢想的,倾注你不敢做的。”
杨嘉一郑重应声。
一晃数周过去。
杨平暮身体恢复得很快,杨嘉一因为要上学和系统的学习乐理,很长一段时间腾不出时间照顾杨平暮,于是,上次在医院留下的护工被杨嘉一重新雇佣,留在他家照顾杨平暮。
认识胡蝶已经整整一月。
最近胡蝶的身体状况还不错,洪主任和专家组开了几次研讨会,针对胡蝶这类癌症细胞极速扩散的病例建立了医学小组。同时加入小组的,有耄耋之年的老人,也有三岁幼童。
胡蝶版税到账,全给医院捐了,方便他们研究。虽说她不指望医院能研究出什么神丹妙药,钱也不止花在研究上,急诊上资金困难的能救一个是一个。
化疗后没几天,胡蝶又偷偷逃跑。杨嘉一好说歹说把人劝回来,老老实实摁着她住了整整一周,身体机能恢复好才回家。陈子卫的工作室就在胡蝶家附近,多数情况下,杨嘉一要给胡蝶做三餐,按时按点吃,顿顿不能落下。陈子卫因此有了口福,跟着杨嘉一,不愁每天吃什么。
胡蝶早上被杨嘉一从被窝里拽出来,又去楼下小跑了几圈。早餐吃过,困意也消失殆尽,杨嘉一去上课,胡蝶也去书房码字。快到中午,接到杨嘉一信息,胡蝶穿戴好下楼,和杨嘉一一起去门口的超市买菜。
陈子卫今日没来,工作室接了一个大单子,国际名导转行拍电视剧,电视剧音源问题正在接洽,如果这个合同成功,杨嘉一也可以一展身手。
胡蝶挑挑拣拣,捏了一大把香菜装进塑料袋:“那我就帮你祈祷,这次陈子卫一定会接下这个大单子,然后杨嘉一同学一飞冲天,在音乐界一展锋芒!”
“姐姐,”杨嘉一突然低头,倾身凑过来,“你这个祝福也太敷衍了吧?”
“杨嘉一,”胡蝶用胳膊肘抵他,“安全距离安全距离,你又越界了!”
所谓安全距离,这是两人半月之前定下的无厘头规矩。杨嘉一很明确告诉胡蝶自己心里的想法,胡蝶很严肃地拒绝。如此现象发生了三次,胡蝶最终没办法,只能和杨嘉一保持距离,不许他越界。
“唔?”杨嘉一含糊不认,“超市人太多了,我不是故意的。”
胡蝶:“......”
买完其他的蔬果和馅料等物,两人回家。
杨嘉一学校下午没课,陈子卫那里也不用去,因此现在可以安心和胡蝶一起做饭。偶尔也教教胡蝶怎么和面炒菜烙饼子。
胡蝶从面袋里挖出两碗面粉,倒进不锈钢盆里。刚要端到水龙头面前兑水进去,杨嘉一从她侧面拉住她的手肘,说道:“等等,不能这样。得用小碗接水慢慢搅拌。”
说完,他取了一个新的小碗,倒点矿泉水准备勾兑。胡蝶硬要自己试试,杨嘉一无奈笑着把碗给她,在旁边看着她倒水和面。
他站到胡蝶身后,左手轻捏她的手腕,倾倒水。右手顺着她的指骨往下滑,扣住她的五指,顺时针拨动面粉,很快,两人的指尖都粘住了面疙瘩。
胡蝶很快察觉到两人这样的姿势有些暧昧,动动右手小臂:“杨嘉一,你去切菜调馅料!”
杨嘉一略微矮下身,凑近她的耳廓叫道:“姐姐。”
他仅仅见了一声,还没开口说话,胡蝶就知道他的最近要蹦出什么,连忙制止,也不顾手上还有稀泥一般的面,“不同意,没门,不可能。你现在只可以认真做饭,好好学习,努力攒钱,再提那个要求我就踹你出去了。”
杨嘉一感受到她的手指戳在自己鼻尖,他的眼光很澄澈,赤诚少年的真心千金难换,任是胡蝶这样久经沙场的也不乏被看得羞郝。
他忽然笑了下,用自己手上残留下的面粉也点在她的脸颊上,为了对称,两边各划上了三道,像个小花猫。见到她私下可爱的模样,语气也颇有些宠溺:“知道了。”
两人的午饭做得异常艰难,杨嘉一妄想教会胡蝶一些生活技能,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下午,两人在书房看书。胡蝶开了个小号混迹在超话里收集各大出版社的资料进行对比,大部分出版公司听说她的《屠戮都市下》到现在都没有签订公司,纷纷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为了给自己的遗作足够的尊严,胡蝶还是亲自上阵,深入内部打探福利。
杨嘉一接着做陈子卫给他布置的作业,先是对老旧歌曲进行分析评比,评价其为何会在当时年代处于顶峰状态;再者将老旧歌曲进行重新编曲改变,变成既不失原曲味道,也能迎合当下受众的改编版。
正当二人都陷入瓶颈,一通电话打破了凝固的氛围。
陈子卫在电话那头通知:“杨嘉一,你可以准备起来了。之前实验的那个曲子风格,张导今天无意听到了,很欣赏。”
杨嘉一眉梢带了喜色:“真的吗?”
陈子卫夸他:“果然你和张导都不是常人,你竟然能和他的脑电波相撞。本来今天这事儿都要黄了,路过录音室的时候,刚好听见了小郑正在调整你的DEMO,他停下来问了那个曲子,说改天和你见见。”
“谢谢...”杨嘉一整个人环绕的喜悦胡蝶看在眼里,对他比了一个大拇指,夸他。
陈子卫在最后感慨:“说起来,咱们几个都和胡蝶挺有缘份。张导这次要拍的电视剧,就是胡蝶以前写的一本乡土小说。说是乡土倒也不是,就出版那会儿给划分进去了。”
杨嘉一看向桌子上继续看书的胡蝶,那本“乡土小说”他记忆比较深刻,如果根据小道消息推算,胡蝶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正是患有抑郁症的年龄段。
《查颜观色》这本小说讲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女主陈查一生经历的故事。她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等到记事后,家里终于生出了弟弟。而粮食难,大灾荒又横亘在陈查面前。她被父母卖掉后又走失,收留进孤儿之家后又面临院长重病去世。她一个人在那个吃力不讨好的年代凭借一双手奋斗。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在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和解。
若要问张导为什么会买下这部小说的影视版权,没人知道,或许是因为那个年代刚好也是这些老牌导演们奋斗的年代,或许是因为现实中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我,寻找和自我交流的一种方式。
如同胡蝶在书中的尾声中说过的一句话一样:原谅和释怀,是人一生的必修课。
而杨嘉一近期创作的那首曲子,刚好就是这部小说带来的灵感。从另一角度说,也是胡蝶同《查颜观色》成就了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泅海为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