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鸿雁 > 第12章 第 12 章

鸿雁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袁少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2 07:46:31 来源:文学城

白承坐在书堂里,将手中书转了又转。一堂的孩童看着他将书都要转出残影了,也没听他再说什么。

先才先生讲着“江南可采莲”就开始发呆,书都快转到谭潭头上去了。

“先生这是怎么了?”钟果终于忍不住问了。

谭江摇头晃脑:“我看先生有点不高兴,可能先生是想家了吧。”

钟果戳了一下他的肩膀:“你以为先生是你啊,出山几天就要想家!”

白承终于抬眼看了他俩一眼:“你们出过山?”

“先生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钟果嘻嘻笑,“我们要是一年学得好,第二年就能出山去玩一年。”

“那哪叫玩儿啊!不还是去书堂学书吗!”谭江不赞同地大声说到。

“外面可比山里好玩多啦!我们这里又没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钟果反驳他。

两个孩子眼见着又要掐起来了。

很吵闹,但是白承无所谓:“你们都出过山吗。”

谭江抢先道:“只有钟淑容没出去过了!”

钟淑容说:“先生......就我没出过山啦。”

“你何时出去呢?”白承问她。

“明年......过了年我就能出山去了。”钟淑容小声道,“其实还有个人......”

白承道:“你们大哥是吧。”他笑眯眯的,看不出来在想什么。

小孩们点点头。白承也没说什么了,又拿着诗在讲。

他想到江南于是要讲江南的诗。

从“江南可采莲”到“春来江水绿如蓝”,孩子们其实都多少读过这些诗的,但是白先生总是能讲出来不一样的故事。

他会讲他在苏州城外水边上钓鱼钓了一整天,路过的野鸭子要从芦苇里钻出来、扑过来,溅人一身的水;远一些还能看到渔人的鹰一个猛子扎水里去,数息之后钻出来,嘴里叼一条鱼,甩甩头也沾那渔人一身的水,教人敲了一下乱晃的头,就跟委屈了一样立在船头,要渔人拿鱼才能哄好。

他还讲在江西饶州府有个叫景德镇的地方,多产瓷器,花色胎体一应上佳,要是在城里见着自称景德所产的瓷器,或许还要小心甄别,都知道那方有名,仿造的也不在少数。他有一年去过那里,相看了一路的瓷器,结果六月天说变就变,给他淋了个大跟头,差点没叫冲出城外边去。

那边还要一种刚兴起的叫梅花糕的吃食,入口细腻而甜,叫卖的人自称比宫廷里面的糕点更合口。

“哎呀!”钟果又忍不住道,“我吃过这个!好吃极了!非常非常好吃!我天天都想吃!下次再出去我还想吃!”

白承浅笑。孩子么,好(四声)吃总是没有错处的。

又说到那地儿多富贵滔天的商人,别处商人过得难免憋屈,在江南是万万不一样,江南的商人喜好修精致讲究的院子,三进五进,代代囤积,美景如云。当今其实都好许多了,监察御史年年都在外边跑,与官府稍有关系的富商都自知应该收敛,遇灾时候还能抢着捐钱粮。

“这算盛世吗,先生。”谭潭呐呐道。他自问自答:“我想不出来比这更像盛世的场景了。”

“或许算,应该算吧。”他其实想说或许算或许不算。

可是这都不算又有什么该叫盛世呢?

前朝末帝是个十五六的小孩,禅位之后再没音讯,哪怕想要勤王的都已没了由头。太|祖雷厉风行,兵变之后圣旨随即由军卫护送着传到各地,改朝换代只在数月之间。

随着新朝政令一项项颁下去,本来已经在旧朝沉寂了许久的国土又活了起来。如今已过八十余年,再也没有人追忆那段久远的历史。

各州府都呈现一派繁荣气象,白承在走南闯北的时候见到的百姓已经比传闻中的前朝好了太多。对于百姓来说,能吃饱穿暖就是毕生的奋斗目标了。太|祖太宗两代皇帝将税收制度改了又改,不说面面俱到,起码再少有饿死农户的事情。

允许夜市,放开海关,与陆上邻国通商,新朝已经将一个有志之士所有能够想到的振兴之策都付诸实践了。由此产生的一批批空位,也在一年又一年地吸引着读书人考取功名,以求卫国报效光耀门楣。

从田埂到朝堂一片欣欣向荣。

白承都无法挑出错处了。

景德镇和梅花糕那段搜了半天......室友听到我在读都以为我在做地理题了_(:з」∠)_

2023.3.12.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