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鸿图霸业 > 第14章 西江流民

鸿图霸业 第14章 西江流民

作者:芙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3 23:32:16 来源:文学城

刘武灵自小不爱学这些文绉绉的东西,当然,小时候无人启蒙也是一个原因之一。事到如今,就只能由何卿云充当他的启蒙老师。

他的情况还复杂一点,单纯的不识字其实还好,可是他小时候在谢府上过一阵课,基础又不扎实,就会造成他把一些字与其音弄混,把别的词义冠到其他词语上,这也是最难扳正的。

这件事何卿云从夏末扳到秋末,终于起到一点成效。至少不会再跑到别人面前胡乱用词让别人笑掉大牙了。

与刘武灵一同学习的还有慧遥。

慧遥已经从经书上习得很多字了,不过很零乱,寺里的和尚们还是希望他像寻常人家孩子一样,先从一本最简单的《千字文》学起。

就这样,整个秋天他们三个人白天在山里帮忙秋收,偶尔抽出空学文。

女人小孩干的活少,晚上还能打起精神来,刘武灵作为寺里难得的青年劳壮力不可避免的被分配到许多活计。夜里慧遥用功,他就在旁边就着烛光和稚嫩清脆的吟诵声睡觉。

“你回去睡吧。干嘛老在这待着。”何卿云把他摇起来。

“你果然还是放弃了。”刘武灵迷迷糊糊的说,但显然他对自己的资质很有自知之明。

“是。”何卿云坦诚地承认。“我高估我自己,我也高估你了。”

刘武灵:……

他觉得自己好像被看扁了。

慧遥在一旁也不温书了,像是看到什么笑话,装模作样捂着嘴,还‘咯咯’地笑出声来。

“臭小子,大人没告诉你小孩晚上不能这么笑吗?”

“为什么?”慧遥正开心却被人打断,他不解地问。

一旁的何卿云也来了兴致,放下书凑过来问他为什么,说她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刘武灵枕在书堆里,何卿云和慧遥都凑到他身边,一伸手就能把两个人都抓住。他为此自得地扬起眉来——终于有这两个人不知道的事情了,这种民间粗语高贵的大小姐和出尘的小和尚怎么会清楚。

他转转眼珠,“因为啊……”他把手伸出。

“会有鬼找上门来!”

“啊!”

他把那一大一小抓过来。三个人滚在书堆里像是没长大的孩子。

那里面很多书字迹都已经模糊,随手翻过一本,上面的气味只剩陈旧的木头香,何卿云很喜欢这个味道,他一直都知道。

同样,何卿云很喜欢这个藏经阁、很喜欢慧遥、喜欢夹山禅院、喜欢谷阳城。她喜欢他从小长大的地方。阙都内乱仿佛是上辈子的事,刘武灵感到久违的安心。

刘武灵不喜欢阙都那座繁荣巨城,那里只看中家室的世道几乎把每一个樊笼里的人熬穿殆尽。

他还是更喜欢自己的家乡。

即使谷阳一无所有。

**

即将年关的时候,谷阳城已经下过几场雪了。这里比阙都更早下雪。谷阳位于阙都的北方,邻近中原与北燕的边境西江口——也就是骆玄的老巢。

在何卿云和刘武灵闯出阙都那座巨大牢笼后的第二天,何卿云对骆楚王朝的诅咒就应验了:

岭南的广州,云州与澹州三地大旱,流民四散,三州官府已经无法再遏制,无奈只能上报这个刚刚建立不久的中央王朝。

第三天何卿云在北市口的诅咒传得大街小巷都是,闹得人心惶惶,都说骆玄并不是天命所归,他得位不正引发天灾。

这也是为什么骆玄对他们二人这一路穷追不舍的原因。

只几句话就对骆玄来之不易的皇位造成振荡,虽然还不到撼动的程度,但也足以让骆玄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把他们两个挫骨扬灰。

而何卿云会这么说完全是因为刘武灵把他在徐府得到的消息告诉她。

当日徐府来报:澹州及周边二州发生大旱,大量流民迁移,州府无力监管。

本来早上要好好跟徐氏算账的骆玄听到这个消息听说大发一通火气,最终还是逼自己吃了这个哑巴亏,迅速下诏让徐卓迁府,前往澹州就任。

“这次又是什么事赖到我头上了。”何卿云问。她梳着偏辫,只用红色的布条缠出花样来,身上已没有首饰,都是在前往谷阳的路上当掉换银子了。

她坐在那里册点年末寺里的干果杂肉,领间裹着白色的毛皮细软的围脖,是用刘武灵之前从山间猎来的小白狐狸做的,衬得整个人可爱明媚。

刘武灵刚从外面回来,锋锐清正的俊脸双颊被冻得通红,他呼出一阵白气,一身寒气地坐在何卿云身边帮忙剥着谷物。

他对何卿云道:“是西江口出的事。”

“今年那边患了雪灾,雪厚得能把人埋在里面连影都找不见。不少人冻死,那里的人都往中原迁。”

刘武灵说:“你说骆玄也真够寸的,刚上位第一年就一个两个的出事。岭南那边的旱灾还没解决完,西江口又来了一个百年不遇大雪灾。”

“诶,你说上天是不是真的不太满意骆玄当这个皇帝啊。”

何卿云轻嗤,像她母亲一样刻薄道:“那也是他活该。篡个位给自己揽一堆活,没准人家自己心里还觉得这是上天给他的考验呢。”

“反正他这一个年算是过不好喽。”刘武灵很解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他自己劳苦去吧。”

“诶呀!”何卿云真情实感地惊讶,“最近有进步啊。”

刘武灵受之不恭,得意洋洋地笑起来。

何卿云看着他笑了一会,猛地灵光一现,停下执笔点册的手,脸上还僵着笑。

“怎么了?”刘武灵问。

她开口:“启州离西江口不远,流民如果想要迁到中原必要经过启州。”

启州今年收成还好,和往年没差。

“也许流民经过启州就会停下。”

何卿云拧眉,“这还不是最要紧的。作为边境城市的西江口,经过这次雪灾后恐怕不剩几个人,北燕又向来对中原虎视眈眈,这次流民大规模南迁难保没有北燕的手笔,骆玄已称帝,他与北燕之间的约定已然结束,也就是说……”

两人对视,目光里皆是惊异:

也就是说,继续按照现在的情形发展,北燕随时可能发兵!

可现在的中原怎能再起战事。

年初的篡位之争七姓之乱已经燃烧了太多人力物力进去,中原大地现在还在休养生息,如果抵抗外敌其结果根本就不能细想。

注定惨败。

**

腊月初的时候,谷阳城里开始出现从北边来的流民。

谷阳地如其名,谷物兴旺,阳光漫长。是北郡七州里少数适宜人定居的地方,唯一的不足就是舟山与元宝山基本把谷阳与外州隔绝,如果没有熟悉的人带路根本无法深入谷阳腹地。

流民出现在谷阳城不是什么好事。这只意味着西江口那边的雪灾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启州州牧受朝廷调配,向路过的灾民们开仓放粮,希望自北向南的流民暂时在启州得到控制,可大部分灾民的目的地不在这里,他们越过启州,直奔水草更为丰茂,林木更为密实的楚州。那里才将会是他们的新家园。

当然,有人前往楚州就会有人留在启州,一小部分人绕远,选择穿过舟山与元宝山,直抵谷阳。这是最近的路,也是能最快解决流民饥不果腹的道路。

雪林深处,一队人慢慢的在无数粘着冰霜雾凇的树丛里穿行。云雾与夜露反复沾湿过的衣物再度被体温烘干。山间寒气彻骨,众人只能看着彼此呼吸间的白气,听着彼此断断续续的喘气声与叹息声。

这支队伍的向导叫宋海令。宋老爷子虽然年纪一大把,但依旧健步如飞,看着能比同龄人年轻个十几岁。他是西江甚至乃至周边的启州涿州都有名的好猎手。三地的森林丛林就没有他没闯过的。他的眼睛仍然闪烁着属于猎人的敏锐和尖利。

队伍最前方拎着打蛇棍,看着年龄只有十七岁的姑娘是他的孙女宋横玉。

宋横玉穿着打着补丁的灰蓝色布袄,脸上为了防止冻伤涂抹了动物粪便。只粗粗用麻藤条绑了个马尾,脚上的是个破草鞋,和光脚在雪地行走也没什么区别了。她的神情就像自西江而来的雪,冷酷而镇定,带着一股阴冷的狠意。

这两个宋家人都是比山里的野兽还不好惹的狠角色。

“爷爷。”宋横玉喊,“前面好像有人家。”

队伍里的人精神一振,他们跟随宋氏祖孙逃荒,已经好几天在野外大街上过夜了。

之前还好,可今天是在丛林里,指不定有什么野兽晚上会把他们叼走吃了。

“那就快了。”宋老爷子回答。他稳步爬上这片林子里的最高的土丘。

临近日暮黄昏,蓝色紫色黄色在天空交织一片,金灿灿地落日点亮这块雪地。冬日晚风紧,凝结在草木间的冰珠被风一吹发出琮琮珰珰的玉石声。

一道青色炊烟映入众人眼帘,是一座修建在半山腰的寺院。

有妇人怀里还抱着刚出生没几个月的孩子,看见这烟一下子控制不住地呜咽起来,这道青烟象征的东西是他们如今最渴求的。

夹山禅院。

宋海令闭眼,心中默念。

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常恐伤肌骨,身殒沉黄泥。①

①出自两汉时期应玚的《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西江流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