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娘 > 第9章 第 9 章

红娘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上官小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3:01 来源:文学城

如此喊了两遍,元一才凑到门前,扒着门缝惊疑一声:

“红线?”

“是我。”

“这大半夜的,你在里面做什么?”

香醇的酒气透过门缝钻进红线的鼻子里,红线退开两步,只说自己偶然被锁,并没有告诉元一自己为何跑进了小屋。

元一酒坛子一扔,念了一句:

“你等等。”

便两步跑开。

红线等了半炷香的时间,见门外半天没有动静,便将耳朵贴到门上。

大雄宝殿震耳一声呼啸:

“普陀大师!火都烧到眉毛了!”

没有人应。

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元一奔至门前,喘息声未停,便张嘴道:

“这下可好,拿钥匙的方丈刚刚喝倒,我看就算此时大雄宝殿走了水,这方丈也是起不来的。”

红线贴着门板坐下,听到元一喘息声渐渐弱下去,才问:

“你这是要往哪里去?”

“哪里去?”

元一怔了片刻,有些不明所以,道:

“我让阿德在东厢房替我留了床被子,这会子当然是去睡觉了。”

“方丈睡在大殿里么?”

“可不是,也就半坛酒的量,偏偏和我吹牛说还能再喝三百杯,三十杯没到就倒了!”

红线默然,没再说话。

元一无可奈何,朝顶上望了眼天色,道:

“今晚你是出不来了,便再等两个时辰吧,等天亮了,我让阿德去找方丈拿了钥匙过来。”

“也好。”红线声音低下去。

“屋里有被子么?”

“有。”

“那你先睡着,我走了?”

红线点点头,复而想起来元一此时看不见自己的样子,便对着门缝应了一声:

“好。”

脚步声又晃晃荡荡远去。

仍旧只剩下疾风,溜着门板下面的缝隙窜进屋内,卷起红线抱坐膝盖的衣角。

疾风渐骤,小窗中折射出一缕光柱,打在屋内横木上,衬得几根木头上一圈一圈的环纹了了可见。

红线盯着榆木圈纹,半点睡意都没有。

“老将军,珍重此身经百战,珍重了,东风初送第一船!”

纸糊窗格上照出一艘小船的影子,窗外唱声沉沉,嗓音低下去,明明是干净爽朗的声音,此时却像往喉咙里塞了一团土沙,唱出一道浑厚粗豪的《赤壁赋》。

红线抬头望向窗格,便觉刹那间,风声幻成海中狂涛,林间针叶摇摆的声音变作船桨拍水。

莹莹月光之下,窗格虽小,演出来的影戏却有九变十化。

一曲《赤壁赋》唱完,船影四散解开,在窗纸上透出一双骨节分明的手,不等片刻,两手又各自捏了两个小人,左右攻打。

窗外声唱:

“藩王小丑何足论?我一剑能挡百万兵。”

蹩脚拙劣的口技拟出刀剑相碰的利响,时而铿锵有力,时而顿挫寂寥。

小人手中不知何时变幻出一刀一剑,攻守互易,难舍难分之际,忽见兵器猛地一丢,窗格上左右两侧的人影缓缓靠近,又唱:

“我与山伯深交往,三载同学谊情长,欲许终身难面讲,请托师母做津梁——”

窗外戏曲唱了一夜,红线安安静静听了一夜,没有再问门外是谁,也没有再问他为何去而复返。

第二日天明,半身高的小和尚替红线将门扇打开,低声念了句佛,便朝一侧绯红色的人影跑去,大喊:

“元一,说好给我买糖葫芦的!”

元一屈指,朝小和尚脑门上轻轻一弹,道:

“知道了。”

随即望向红线,问道:

“一块儿回去?”

红线点头,不远不近地跟在一高一低的身影背后。

塔上红铜色的大钟高鸣三声,山寺中陆陆续续跑出来许多高矮各异的和尚,两人行至寺院门口,已有一位披着袈裟的老和尚在门前捧着木碗。

碗里红烧肉堆成小山,老和尚朝元一远远的一招手,大声问道:

“昨晚上当鬼去了?黑眼圈怎么这般深?”

元一狠狠一踢脚下石子,面色不善道:

“普济和尚,你家佛祖知道你吃红烧肉吗?”

普济和尚嘿嘿一笑,手中筷子夹起碗里油色通润的肉块,一边往嘴里丢一边摆手:

“他又不是我媳妇,管那么宽作甚?”

红线两手藏在斗篷下,轻轻捏了捏衣角,只道今日太阳还没出来,通体却一阵一阵的发热,不用照镜子,也知道自己的脸上此时已经红得像被烈火烤过一般。

天刚蒙蒙亮,院口前的人群已经络绎不绝,吆喝声和争抢声一声比一声高,几个地上铺着红绸的摊贩争抢生意。

元一替小和尚买了串糖葫芦,随手打发了,红线本以为就此回程,却见他转头往另一处角落行去。

人烟辏集中有人擦着红线的肩膀过去,掉落一块方形木头。

巴掌宽的方木朝地上一落,霎时落出一条木节分明的赤炼王蛇。

木蛇吐出猩红色的蛇信子,立定在红线面前,栩栩如生。

红线眼里几分讶然,还没来得及动作,刚刚擦身而过的男子又折返回来,捡起地上的木蛇,朝空中一抛,恢复成一块平平无奇的方木,笑道:

“买一个吧姑娘,只要十五个铜板,不贵的。”

红线朝元一看了一眼,见他正在朝自己招手,便向面前的男子摆摆手,快步朝元一走去。

角落里一位老人席地而坐,持一管油润的乌色烟杆,烟草在小斗中腾出渺渺的一线,老人低头深深吸了一口烟,有明灭的星火在小斗中亮闪。

见着红线,老人眼里星光一闪,赶忙道:

“挑一个吧姑娘,都是上好的东西。”

随即捧起红绸布上一顶发冠,吐出一口青烟,道:

“点翠嵌珠金龙凤冠。”

“传说是乌灵国的国王送给王后的新婚大礼,上下共嵌珍珠五千余颗,宝石一百多粒,戴着它在灰暗的夜晚行走也不必惊慌,因为发冠上的珠宝能照亮数十步开外的地方。”

红线从老人手里接过,便见手里的金龙凤冠通体薄脆,鎏金的冠面隐约闪着莹润光泽,将红线的手腕上也衬了一寸薄薄的金色,看得出来曾经是很珍贵的东西。

只是数百数千个托着宝石的金杆上空空如也,冠面虽然被人仔细的擦拭过,依旧不难发现几处折损扭变的玄色斑点。

“哪里有珍珠?”红线左瞧右瞧,满脸疑问。

“千古离恨,一朝尽散啊。”老人笑着叹了叹,道:“恩爱的夫妻在战火中反目成仇,王后从乌灵国的城墙上纵身一跃,红衣飘荡,金龙凤冠上的珍珠宝石便颗颗散开在她的身后,风中荧闪,只剩下这顶什么也没有的发冠了。”

“多少钱?”

“三十两。”老人笑了笑。

“你不如去抢。”旁边元一嗤笑一声。

老人只当没听见,笑眯眯朝红线道:

“姑娘嫌贵的话看看别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兽首被野狼叼走了;银花双轮十二环杖,银花随大师坐化了;河姆鹰骨笛,这倒是货真价实的鹫鹰翅骨,只卖十二两,仅此一处,机不可失。”

红线心中微微一动,目光落在老人手里的骨笛上,摸进怀中的荷包,荷包却是扁的,统共也没个几两银子。

元一捡起摊上一枚银钿抛了抛,打断老人还要接下去说的话,道:

“有没有手镯耳饰般的小玩意儿?”

“轻点轻点!那可是我从福船上高价收回来的。”老人一把抢过元一手里的银钿,仔细擦了擦,这才问道:

“你要那些?不都是女娃儿戴的东西吗?”

“拿来就是了。”元一道。

老人嘀咕一句,转身过去,将屁股下坐着的一只粗麻布袋提起,翻找半天,找出一只红绳编就的网袋,又翻了半天,翻出一只绿绳系口的棉袋。

如此翻了半天又半天,一只口袋接另一只口袋,元一长声谓叹一句,侧过身来,先和红线搭话:

“正好要买一件送给姑娘家的东西,请你来参谋参谋。”

“找到了!”

老人从无数个口袋里挑出一只小包袱,小心翼翼地将包袱打开,一片盈翠的绿光便映衬到他满是褶皱的脸上。

红线从老人发绿的脸上挪开目光,转到包袱布中,见其中果然皆是镯子手环,耳坠玉钗等一些女儿家常戴的首饰。

“这些可了不得,都是我从南洋蓬莱岛上收来的,据说曾是公主出嫁时的嫁妆,整个包袱里的首饰没有一件磕碰的,皆是世上绝无仅有的珍藏孤品。”

“蓬莱岛在南洋么?”红线仰着头,一双瞳仁圆润乌黑,露出两份惊奇。

“这不重要。”老人摆摆手,避开她的眼神。

元一从中挑了一只绿意翡翠环,自己对着天光举起,眯眼看了半天,随即交到红线手上,问道:

“这只怎么样?”

冰凉的玉环触及掌心,沁出一丝丝冷意。

红线将玉镯衬在手背,莹白的肤色上是绿得发乌的碧色,一时像深林远处的静谧,一时像水底浸润的青苔。

又将玉镯捧起,转身对着东边刚探了个脑袋的白轮照了照,透过小小的一串弯流,竟对天边此起彼伏的山峦尽收眼底,剔透得像河水一般干净。

红线朝元一点了点头,轻声道:

“是块好料子。”

“那可不,别说小老儿吹牛,好玉是有灵性的,这玉打眼一看就是住了神仙,莫说避灾避难,便是阎王爷要来擒人,都能就此躲过一劫。”

“这玩意儿买回去又不是辟邪的。”元一皱眉。

老人眼轱辘一转,拿烟杆在地上磕了两下,磕出些许烟尘,颇为高深道:

“给女娃儿定情的?”

红线看了一眼元一,元一笑笑,点头。

“那不是正巧了!”

老人复而将手镯放在手心,指着环中一点乌青道:

“瞧瞧,瞧见没?”

“瞧见什么?”

“玉眼!”

老人重重吐了一口烟圈,道:

“传说这样的玉乃苍翠山中石壁所得,石壁中常年盘踞一条青眼大蟒,整日以玉坑中的碧玉为食,寸步不离石洞洞口,你们猜,这是为何?”

红线和元一相视一眼,给了个面子,异口同声问道:

“为何?”

“皆因洞中藏着一口玉棺,棺里躺着一对壁人,乃是乌灵国公主与驸马殿下,两人手足情深……不是,是青梅竹马,从小一块儿长大,情根深重,是以公主下葬时,驸马整整哭了七日。”

老人右手束起,比了个“七”的数字,咂咂舌:

“七日未进食半点米粮,水也没喝,就这么活生生饿死在公主身旁,死前握住公主的玉腕,下人们一根指头一根指头的掰,却一根指头都掰不开。”

“没办法,国王只好下令,命公主与驸马合葬在玉棺中,陪葬珠宝万千,瓷器不尽数。”

“谁料刚填上泥土不过半日,玉棺却从墓中不翼而飞。”

“还是苍翠山上的猎户偶尔经过,才见玉棺凭空生于大蟒盘踞的蛇洞。”

“人人都说这是天上的月老动了恻隐之心,不忍公主和驸马再于下辈子分离,所以派下一条蛇蟒守护两人,以至于生生世世,永不离散。”

“而后世常有玉匠铤而走险,在玉坑中凿出一些玉料,带出一些公主驸马的吉祥气。”

老人指了指手中玉镯,道:

“就这样的,就这样有玉眼的,便是玉坑中带出来的玉料。谁要是戴了这玉镯,婚娶婚嫁那可是不用愁了。”

“谁告诉你的?”

“什么?”

“谁告诉你这玩意儿是从玉坑里出来的?”元一目露鄙夷。

“那还有假?我太爷爷的太爷爷传下来的事儿!”老人从地上蹦起。

“三两。”元一伸出三根手指。

“十五两!一个铜板也不能少的!”老人丢下烟杆,近乎于声嘶力竭了。

“加五十文。”

“十二两,不能再少了。”老人复而盘腿坐下。

“五两。”

“成交。”

红线呆若木鸡,未曾料到买卖物件还能这般砍价,等元一喊了几声名字,才扯回出神的魂魄,愣愣地随他往马车上去。

“哎哎,等等!”身后老人猛地一喊。

红线回头,见老人脸上褶皱都挤成一处,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此时眯笑得几乎看不见了:

“这位姑娘,老夫看你骨骼惊奇,今日便以五个铜板替你占一卦姻缘线,只需五个铜板,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如何?”

在红线满脸诧异中,老人缓缓从一堆口袋里抽出一面布作旗幡,幡面正写“灵通妙算,童叟无欺”。

背面则写“祈福纳吉,命由心生”。

元一站在红线身侧,见老人这般作态,笑了笑,道:

“钱三一专事这些坑蒙拐骗,前阵子还骗了张小草十两银子,你可不要上了他的当。”

鬼使神差的,红线却没有听元一这声劝告,挪了步子,朝旗幡下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