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迎春有表亲 > 第14章 第 14 章

红楼之迎春有表亲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谁家少年足风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00:33:56 来源:文学城

被免了职的侯家翁婿带着亲人悠哉悠哉的去了庄子散心,被摆了一道的皇上却在路上“偶遇”,收到了“忠良”的谏言。

皇上看着跪在面前的贾元春,听着贾元春说的秘密,表情平静不发一言。

贾元春心中有几分打鼓,想到母亲给她说的另一件事,咬牙继续道:“原本我荣府不知道敬大伯如此大胆藏匿天家血脉,后来有所猜测了,也想着这是皇家血脉,我等本该尽忠。且又不过是个姑娘,便是圣人老圣人知道也是无妨的。

只是后来,母亲听到传言,说是这位姑娘还有兄弟在外面,母亲生怕会有恶人利用这孩子动摇朝廷,因此踌躇不安。但为了一点传言损伤天家血脉,这非臣子该有的品行,母亲因此只得按下不提。

直到如今,这位姑娘却不知被谁教坏了,在宁府做下了荒唐无德的丑事,父子聚麀,万一传出去,毁了贾家的名声是小,连累了天家名声是大。

偏这一位血脉高贵,宁府又是族长一脉,母亲知道这个秘密后实在不安,这才将秘密说与我听,求圣人裁定。”

雍和帝闻言瞬间变色,“简直放肆!”

贾元春被皇上的怒火震慑,越发的不安起来,甚至隐隐有些后悔,早知道还不如继续奉承甄贵太妃呢。

却听见雍和帝缓和声音道:“你和你的家族倒是个好的,就像你说的,你贾家是大安臣子,又曾被父皇亲自要求辅佐大皇兄,护住大皇兄的血脉是忠义之举。

当初对皇家血脉百般照顾是你们的忠心,如今发觉不妥让皇家处理也是你们的忠心,你有如此人品实在不该屈居女史之位。”

贾元春闻听此言欢喜的瞬间抬起头来,却见帝王神色和煦道:“只是你如今是甄贵太妃身边的人,若朕讨要,恐怕对你名声不好。你且等等,过段时间你自然有机会名正言顺到朕身边。”

贾元春面露喜色离开了此地,皇上冷哼一声,“去查查贾女史是怎么知道朕的行踪的。”

说罢抬脚便向凤仪宫而去,凤仪宫中皇后正在处理宫务,见皇上大中午的过来,赶紧迎了上来,亲自斟了一杯普洱过去。

“今日这是受了什么气,怎么这时候到我这里来了。”

雍和帝是继后养子,当年为了给继后冲喜皇后还不到十岁就嫁入皇宫和雍和帝成了夫妻,两人青梅竹马一同长大,感情极为深厚。

虽然雍和帝身边一直都有宠妾宠妃,但陪伴他一起长大,共同孕育了嫡长子的皇后在雍和帝心中始终是不同的,所以只要发生了什么不高兴的事,雍和帝总是会到皇后身边慢慢缓和情绪。

而皇后对于自己这个勤政的夫君也最是了解不过,所以一看这个时间,一看皇上的脸色,立刻就知道又有人惹了这位爷不快了。

雍和帝接过茶水一饮而尽,然后道:“今日贾家那个女史到我身边告密来了,和我好生讲了讲宁府的少奶奶。”

皇后一愣,然后有些奇怪道:“那孩子有什么可以告密的?当年那孩子的生辰有问题,最开始没法认,后来这孩子的亲娘被发现和反贼有关,皇家不能认。

但不认她但不代表皇家就真的容不下这姑娘活着了,只看那姑娘被养的如何金贵,贾家人也该明白皇家的意思,怎么,那个贾女史是想上位想疯了吗?”

说起来家族中多个私生女真不是什么好名声,这是家风不正的证据。

偏偏京中有头有脸的人家多半都知道那姑娘的存在,偏皇家又不认回来,弄得有些半懂不懂的人还以为是这姑娘的亲娘出身不清白,皇家实在看不上,因此才不许这姑娘认祖归宗。

可实际上皇家才是最不讲规矩的地方,说是良贱不婚,但不过是一纸文书的事,随便给个身份就是了。

甚至哪怕真的看不上那个女人,把孩子抱回去也就是了。什么,你说孩子的生母?呵,大户人家也只有嫡妻怀孕生子外面人会注意一些,要是个妾室有孕,不到孩子落草外面人上哪知道去,还不是男主人说是谁生的就是谁生的。

若是这么简单皇家早就把那秦氏认回来了,不过一副嫁妆的事,总好过被人当谈资议论。

实在是这秦氏的来历太特别了。

这说起来也是皇家的污点,太上皇曾经有意将勋贵的势力给宝贝大儿,而勋贵们很多都与太祖一样出身江南,江南也就成了义忠亲王势力的大本营。

当年太皇太后离世,因着高皇帝当年逝世于一统之前简葬在江南老家,义忠亲王作为继承人奉命扶灵回乡好让两位老人合葬。

因着治丧辛苦又处于大本营之中所以义忠亲王放松了警惕,然后被人算计和行宫内一个宫女成了事。

原本发生了这事后宫女该吃药的,但义忠亲王那时所有的关注力都在自己为何会被陷害上。

义忠亲王不能不着急,灵前荒淫不孝,这是失德足够废储的大错!

义忠亲王最开是把那女子定为了心怀不轨之人的,根本没打算让那宫女活下去,自然就没管。

但查到最后,却发现这事是先贵妃残存的势力搞的鬼,是想让太上皇父子失和,那宫女就是个无辜的倒霉鬼而已!

发生这事时义忠亲王与太上皇感情还很融洽,再加上义忠亲王为了不留下被人攻讦的把柄,所以原原本本告诉了太上皇,使得这事太上皇和不少朝臣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查到最后,义忠亲王是无辜被害的受害者洗脱了不孝的名声自不必说,那宫女同为受害者自然也不能直接处置了,义忠亲王因为心理阴影并不打算收了那宫女,便打算干脆拿一笔钱给这宫女打发出宫,自己过日子去。

然后尴尬的事出现了,义忠亲王醒来就将这姑娘关到了大牢,等彻底查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过去快四个月了,那姑娘的肚子都大了。

然后大夫还表示,这姑娘在牢里受了大罪,如今身体亏空,若是强行堕胎恐会一尸两命。

义忠亲王到底舍不得自己的骨血,又顾念这姑娘无辜,禀明了太上皇留下了这个孩子。

这就导致了那孩子的存在很尴尬,太皇太后已经过世大半年了,这孩子除非冒险早产否则生辰无论如何都对不上,到时候妥妥的就是义忠亲王热孝近女色的证据。而若是拿孩子的性命冒险,还不如此时就一碗药下去一了百了呢。

而且因着太皇太后是皇家的老祖宗,她过世了,便是最边缘的皇族也得守孝一年,义忠亲王便是想先把孩子记在哪个王府都不行,只得暂时搁置,想着过几年时过境迁大家都不注意这事后再将孩子认回皇家就是了。

东宫的子嗣被看得紧,突然出现一个孩子太过显眼,但是皇室的其他人家可就没那么被注意,过个一两年让哪家王府多个庶子庶女,东宫再找借口抱走就是了。

可因着义忠亲王虽是被陷害,但到底做了不孝之事,义忠亲王为了彻底消除影响打算在行宫为太皇太后斋戒九九八十一天作为孝心,而那宫女身怀有孕待遇和以往不同,两人在行宫里便多了交集。

时间久了,义忠亲王就发现这宫女非常和他的心意,便软了心肠,放下了心里的隔阂,打算干脆把这宫女留在身边。

义忠亲王归京时不好带着大肚便便的宫女离开,便将宫女安排在了行宫修养,但归京后却没忘了这宫女,还默许了这个宫女抚养后来出生的女儿。

三年后太祖率众子下江南,义忠亲王与那宫女重逢,两人浓情蜜意宫女再次有了身孕。

义忠亲王便想趁机给那宫女一个正经名分,刚好也解决女儿的身份问题。

只说那宫女原是东宫侍妾,当年为了照顾义忠亲王所以一起下了江南,只是路上被查出有孕,这才不得不在江南行宫修养。至于女儿的生辰,报大几个月还有谁会不长眼跳出来不成。

可谁知这次面圣不久,太上皇遭遇刺杀,查到最后,居然查到了那宫女身上。

等再找人的时候才发现那宫女已经失踪了,后来仔细调查,才知道那宫女本就是有备而来。

太祖当年得了整个天下,前朝的皇室后裔,以及曾经割据一方的反王后人怎会甘心,这些藏在暗处之人相互勾连,最后在暗处形成了一股势力。

大安的皇宫用的是前朝的,太监宫女中也难免有前朝的老人,这些人中便有前朝叛党,义忠亲王的一个乳娘刚好便是其中之一,她将义忠亲王的喜好一一传递出去,这群人便按照义忠亲王的喜好培养出了那个宫女,于是才有了那宫女让义忠亲王觉得处处称心。

原本这个宫女会被这群反贼安排一个更好的身份送入东宫,但反贼们原本也互相敌对,谁都不想动用更多的势力,事情便僵住了。

直到这宫女年龄大了,这群反贼才不得不开始安排这宫女的身份,也就是这时,义忠亲王的乳母传来消息,太皇太后病重,义忠亲王作为储君会下江南。

于是这群人就撺掇了先贵妃残留的势力,让他们设计了这出灵前荒淫之罪,而他们顺势将那个宫女给推了上去,成了完美的受害者。

这并不难,因为这群反贼的历史更长,先贵妃的党羽中本就有他们的人,然后这些反贼便顺着这次东风将这个宫女不着痕迹的来到了义忠亲王身边,并顺利的得到了义忠亲王的喜爱。

从这里也看到出来原本这些反贼打的该是长久主意——一步步让这宫女得宠生子,随着义忠亲王的继位慢慢的培植叛党的势力,最后或是祸乱朝纲给反贼机会,或是李代桃僵暗中改朝换代。

但或许是这群人人心不齐,或许是宫女因为孩子因为感情开始不受控,反贼选择利用那宫女冒险行刺,来一出匹夫之怒的戏码。

成了,反安大业取得重要成功;败了,损失的也有限。

因为反贼早才行刺之前就以那宫女的女儿为借口调开了一部分人手,以那个女孩为代价带走了那名宫女以及宫女肚子里的孩子。

虽然刺杀失败了,但不久后金陵乡野便有传言传出。

说是太子与青楼女子倾心相恋,但太子妃善妒,帝王不慈,好好的恋人被打散,青楼女子只得带着儿子远走他乡。

但太子有言,只有他与心上人的孩子才是他最属意的继承人。

都别提被算计的义忠亲王是如何恼火难堪,便是其他人脸上都挂不住。

被叛贼算计了不说,还让储君的血脉流落在外这事成了公开的秘密,不管那个还没成型的孩子是男是女,是生是死,这都给了以后的野心家一个发难的借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