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傻大姐 > 第50章 第 50 章

红楼之傻大姐 第50章 第 50 章

作者:树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4 14:50:10 来源:文学城

天天在家待着,自己的手工活是越来越熟练了,从针线开始上手,到现在都能劈竹拉丝做灯笼了。

王夏至做的是小灯笼,可以串起来挂院子。

“等到晚上一点灯,犹如星海。”挂上之后王夏至满心欢喜。

喜欢的除了自己的,还有止戈她们的,她们制作的各个小动物灯笼也很好看。

“咱们足不出户也能有游灯市了。”

“哇,真漂亮!”四姑娘一进来,看到满院的灯笼,开心的一笑。

王夏至上前迎道,“太太,三姑娘,四姑娘。”

“马上就中秋了,阿娘说过来看看你可好,缺不缺什么?”四姑娘上前牵着手打量道。

“谢谢太太,也谢谢你们,我好多了。”说着忙请人进屋坐着。

四姑娘跟着人绕过屏风,进入内厅。

一进屋内,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窗下拼了一半的小房子,和散落在毯子上的迷你小家具,小布料。

再往另一边看,是铺毛毯的摇椅,边长的小桌上还放着一本未看完的书,和两三碟果子。

看着这些物品,几乎可以想象出,它的主人是过得多么惬意。

“未整理,有些乱。”昨晚拼烦了就放着未动,想着今天接着干,结果今天一天都在弄灯笼,几乎都忘了,现在看着有点不好意思了。

“我道觉得很惬意,很喜欢。”尤其是看到桌边上养着胖乎乎的鲤鱼时,四姑娘更是喜欢了。

入座之后,丫鬟们上了茶,王夏至笑着道,“前几日病了,还未亲自祝贺你喜得良缘。”

“你身子好了我才安心,更何况你送的那套孤本书做贺礼,我很喜欢。”三姑娘笑道。

“这迷你小灯笼还有灯芯。”简直就是复刻了外面的那些灯笼,太精致了,四姑娘盯完了鲤鱼,又看回小屋子,满心喜欢的说道, “能点着吗?”

“是能点蜡烛。”

“是止戈他们做的吗?手艺真好。”

王夏至也觉得身边人的手艺太好了,简直是全能型选手。

给我当丫鬟真是浪费。

也不知李延年是在哪儿找到这样的人才。

“她是怎么做到的,我想去问问。”四姑娘转头说道。

王夏至说道,“她现在还在做灯笼”

“我去看看”四姑娘说着看向阿娘。

“我也去。”三姑娘也跟着说道。

“去吧”太太点点头。

两位姑娘出去后,太太看着眼前的姑娘,招呼到身边过来坐。

摸不着头脑的王夏至来到太太身边,然后见太太摸了摸自己的小脸,牵起手郑重的说出今日过来的原因,“当年船行之洲地界,不慎起火,危难之时,是你兄长救众人一命。”

“如今你兄已去,此大恩难以为报。所以我和老太太商量过,想收你为女儿,不知你可愿。”

“太太。”

上面的那句是带着真诚的官方话,下面的这句当是心中话,“当年之事,如今想来依旧后怕,若非你们,我几乎绝后,是你们保全了我这个家。”

大姑娘出嫁,嫁的是老太太娘家亲戚,加之老太太长姐八十大寿,所以除了在外游学的大儿子,还有生病的小女儿,其余二子两女皆跟老太太一道去。

当时要是真出事了,这个家说不定就得散了。

“你们商量商量,再与我说。”说完太太又叮嘱道,“这儿早晚温差大,要注意身子,节后雨水多,这段时间比较潮湿,烤火时要注意些。”

“好,谢谢太太。”王夏至起身送别太太。

人走后,王夏至与姑娘们接着做灯笼。

而对于认亲这事,还是等李延年回来后再说。

第二日,早起后依旧是在院子里跑五圈,然后吃早饭。

早饭吃完后,一边消食一边看着邸报。

看着看着眼睛突然瞪大了一下,震惊的说出了口,“史家居然被削爵革职抄办了!”成年男女一律流放岭南,未满十二者特赦,奴仆全部发卖。

都已经是五天前的时候了。

突然想到自家舅舅就在史家当差,王夏至对着人说道,“止戈,最近有没有京中来的信?”

“姑娘,尚未有。”

是了,京中就是有信也这么快到。

的确,家中压根没时间写信。

案子还未被判下来的时候,牢中就有人过来看了。

史府上的年轻丫鬟,美貌的小妾、新媳,甚至好看的小子,壮汉都在这些人牙子、老鸨之类人的范围之内,他们们早早就过来相看,跟衙内的人打点说好,等着到点就提人。

幸好自家有人在衙内,一番打点关照之下,免受了许多苦,可便是这样,他们依旧是掉了十来斤的肉。

每每儿子回来看望,都忍不住感叹,“以前看着如此体面的人,现在个个都蓬头垢面、面黄肌瘦、两眼无神,似傻子一样呆呆的坐在哪里。”比当初是自己差不了哪去。

这个时候,收到信息的老爹也回来了。

回来的第一件事,说的就是小舅子的事。

豪门世家的奴仆,基本上是代代在一个窝里联姻,一个人就能串起半个府。

这么多的亲戚,自家是不可能全救,也救不起。

而且,媳妇爹娘是个重男轻女的,小时候是做不完的活,长大一点进了老太太院里才好些了,之后跟着老太太出嫁,进入贾家,又嫁给自家才所安顿下来。

后面老两口去,与娘家的走动就更少了,只是逢年过节时走走。

说有很深的感情也不至于,所以救人只是亲戚情份。

而救人还不是最难的,接下安顿人才是难的。

咱家里是有空房子,但是留给四丫头与姐儿们,还有哥儿过两年就要上学堂了,也该给他留着。

若是亲戚间住一两日也没什么,但小舅子家不一样,他家出来之后可是什么都没了,一旦住下可就不是一两日的事了,两三年都是短的。

就像西府里住着的薛姨妈,一住就是七八年,直到儿子快成亲了才搬了出去。

咱家可耗不起个七八年。

“还有,等他们出来之后,要找事做,也别领家铺子去。”当家的说道,“不是我不念亲戚情分,只是他们来后,你是当他亲戚呢,还是当他伙计。”这其中的不好做人,已经干过一回了,可不能再干第二回。

当家的最终决定,“先租几间房子,等他们一家出来后就领哪儿去,然后给些安顿的银子,其余着就靠自个了。”

“就这样吧。”孩她娘最终也同意了这个决定。

就在家里上下安排的时候,贾府众人也在忙着安排。

尤其是案子判下来后,能捞人的就捞人,真没办法救出来的,就想办法托人情,四处打点,好让他们去岭南的路好走些。

亲戚们遭了大难,自家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

不用说自身人口繁多,寅吃卯粮这样的老话题,就单是些内监借着娘娘的事这一项,就不知花费多少。

尤其是娘娘病后,来往一次传递消息,就得十几两,几十两,甚至上百两的打发太监,有时再碰上个借钱的,四五百两一下子就没了。

除了宫里的娘娘,外面做官的二老爷也是花钱的,再外加初次出远门的宝二爷,更是花钱,这父子俩每月加起来一两千两都止不住。

这几年收成不好,花钱的地方又多,长年累月的下来,都有点吃不消了。

有时钱还是小问题,更大的问题是,一门二公府的这块招牌有点不好使了。

想当初多少人拿着钱上门拜会,如今不说上门的人少了,而且,往外的也不好使了。

就说以前,二.奶奶拿钱帮人做事,借琏二爷的名,一封书信过去,没有不成的,可如今,居然有办不成的了。

这就有点不好的预兆了。

尤其当史家被抄家的消息传来,就更恐慌了。

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很难保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家。

但好在一堆坏消息里,还有一个好消息,就太太之兄,王子腾升官了,升任九省都检点。

这表明陛下没有完全放弃旧族。

自家有个娘娘,又有个和亲的姑娘,应该不会步史家后尘。

有惴惴不安的,就有敏感的,比如说老太太身边的赖嬷嬷。

在史家一出事之后,赖嬷嬷便感觉不对,便借年老体衰,落叶归根之由,向老太太申请回金陵。

于是,在大多数人没察觉的时候,赖嬷嬷一家除了两个走不开的儿子,其余人全部都走了,消失的干干净净。

而一向把赖嬷嬷当标杆的娘,当得知赖嬷嬷回金陵了时,也有点惴惴不安了。

“孩她爹,你说……”这来嬷嬷一家都在京城扎根多少辈子了,这个节骨眼回金陵,多少有点不对劲啊。

自家虽说是良民,但生意上可是多依赖着贾府,要是一旦贾府出事,稍微连带着一点,对于自家来说,都是毁灭性的。

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孩她爹也点点头,“多去打听打听,到时实在不行……咱家就把铺子给关了。”

“嗯……”

上面的一丝**,对于底下的人来说,就是狂风暴雨。

而这点,远在东郡的王夏至尚不能感受到,还在欢欢喜喜的过中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